胜利油田社区改革移交: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步骤和方法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8:09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步骤和方法  

   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      

   三、命题趋向:      

 1、唐宋诗词、元曲;      

   2、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另外也有咏史怀古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等。2001—2005五年高考共考查古诗词曲57首,有34首为写景抒情诗。      

   3、命题角度:      

   (1)对诗句的理解或诗句中个别字眼的鉴赏,语言特点,赏析形象或意境;      

   (2)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3)就诗词的某一突出特点自由发挥;      

   (4)通过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四、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隐者不遇》;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曹操《观沧海》、贺知章《咏柳》;或点明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读注释      

   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它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如(05年高考 福建卷)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下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阳楼而作此诗。后边的两道题都要依据注释才能回答完整。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等。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理解主旨,把握精要。      

   5、品“冷”“热”      

   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骏利。柳宗元的《江雪》则创造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大雪覆盖的江面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纯洁而寂静,老渔翁则孤傲而清高,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      

  6、悟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      

   五、高考常用作答模式      

   第一种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的整体构思,诗整体的艺术技巧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解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第(2)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关于诗整体构思上的技巧:前三句叙事抒情,末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垠。      

   备选答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正衬、反衬)、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对照、正面侧面、虚实动静、白描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第二种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解答: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摹诗歌图景      

   第二部分:概括意境特点      

   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常见格式:这首诗通过___(意象)描写出了___画面,画面有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的感情。      

   典型例题:(04高考 福建卷)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可答:三四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描写出一幅秋夜无眠,诗人独守空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冷、惆怅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备选答案: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诗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伤春悲秋    思乡怀远    报国情怀    离愁别绪      

   吊古伤今    恬淡隐逸    怀才不遇    知音难觅        

   同情怨愤      

   第三种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正确解答:应从诗歌的语言风格或特点上来回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全国卷)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2)题: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回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自然。      

   备选答案      

   质朴自然    含蓄凝练    清新淡雅    绚丽优美      

   雄奇奔放    沉郁顿挫    简洁明快    诗中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