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爱吃炖豆角弃僧:三公消费应从“天知地知”到“你知我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15:13


邓海建
在去年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表示: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要出台有关公车配备使用的新规定,这个规定比过去更加严格。新华社昨日发文说:这意味着“史上最严格”的一轮公务车改革即将启动,而公车数量和支出费用公开是改革深入进行的大前提。(1月4日《潇湘晨报》)
公车改革次次都是“听起来很爽”,可每次又都近乎语焉不详。随着此次“史上最严厉”的公车改革即将铺开,尽管是不是“最严厉”还有待时日考证,但既然要表达改革的诚意,就不能满足于修修补补。没有一个基数做参考,那些看起来很吓人的骄傲数字,也许只是“公车先生们”漫不经心地节省了一升油而已。
这个意思很简单,就好比一个学生考试进步了10分,抽象地看,这个步子迈得很大了,但如果满分是600分,进步10分就意义不大。2010年4月份,北京市相关部门发文通报,目前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总量4.9万辆;而当年11月3日,央视披露北京公务用车已达70万辆,占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15%。两者公布的公车数量相差悬殊。据说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均表示“不便”或“无法单方披露”,并表示“这个问题很敏感”。
相关部门的心思,公众也是理解的。一是怕真实数字吓着大家伙儿,给各级部门平添舆论压力;二是担心授人以柄,循序渐进的改革容易被数字化的情绪所遮蔽;三是担心与之相关的公共议题都往政府责任上推,比如城市拥堵、民生投入不力等,公共政策势必要遭遇公信危机。这些逻辑,其实也并不是都摆不上台面,公共治理也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事情,就譬如公车等问题,也有很多历史的、国情的因素在里面。但既然要改革,既然要严苛起来,问题不摊开来讲清楚,“处方”自然很难让人看得懂,即便殚精竭虑,公众也可能并不以为然。
其实,对于“三公”领域的底细,相关部门并不是一笔糊涂账。去年12月28日,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各地区各部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的财政预算,在2009年缩减158.0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压缩57.51亿元,其中出国(境)费压缩4.15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7.02亿元、公务接待费压缩36.34亿元。这些“减法”后得出的数字,已经说明“三公”数目并不像坊间传言的那般“无可估算”。遗憾的是,总数成谜,比较流行的说法是“2004年即达9000亿左右”,但随即被否认。三公消费上的账单,从来只有否定没有肯定,宛若天机。
公意有时就是这样:你越遮掩,它越好奇。你说没有9000亿,也许事实果真如此,但民众对公权秉持“无赖假定”也是常理,所以大家只会觉得数字可能更夸张、内容可能更惊悚。当此语境下,铁腕改革也可能因为缺乏参照系而被误会为“绕指柔”。三公消费需要从“天知地知”转型为“你知我知”,这不仅是兑现公民社会的知情权,它表明一种诚意,一种直面问题的勇气——而只有基于这种本真之上的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民众的理解与尊重,并摒弃“制度炫技”的嫌疑,真正实现公共利益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