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填充快捷键:《十六字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8:44
《十六字诀》  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它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在内。

十六字诀是从中国工农红军初期的游击作战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转战到江西省西部的井冈山地区,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经验。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县城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前敌委员会、遂川县委员会和万安县委员会联席会议,总结了几个月来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了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不久,敌人进攻遂川时,毛泽东避开强敌,率领部队返回井冈山。敌人进攻万安时,中共万安县委员会采用了“坚壁清野,敌来我退,敌走我追,敌驻我扰,敌少我攻”的原则,同敌人进行斗争。同年4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又指挥部队,在游击活动和反对敌人“进剿”、“会剿”的作战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的内容。现已查到的历史文献中,完整地提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原则的,以1929年4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前身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为最早。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第一次将其归纳为“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灵活机动,以求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游击战争的胜利。十六字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体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十六字诀的提出,正确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以后在作战指导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对当时的和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游击战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武装继续以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为指导,都取得了很大胜利。在长期革命战争过程中,作战指导原则日益完善,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和内容,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十六字诀。它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游击作战,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