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画小马宝莉简笔画:(zhuan )生活使主题活动更多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54:19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者:应彩云 | 发表时间:2008-07-27 23:04              教材中所呈现的主题内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在经过几轮教材的实践后,我发现,同一主题活动,不同时期不同孩子,开展的样子也是全然不同的。          9月中旬的一天,我想通过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与新带的大班孩子亲近彼此。故事说罢,孩子被兔子最后的话语打动,并且产生共鸣。一个男孩对身边的朋友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从上海到青岛。”身边的朋友说:“我爱你从上海到苏州。”男孩说:“我爱你多!”朋友说:“当然我爱你多!”         两个伙伴的议论立刻成为大家的问题:“那要看青岛远还是苏州远……是啊,看地图吧……看中国地图……”          于是,老师找出了大幅的中国地图,挂在教室的墙上,孩子找出青岛和苏州, 比较着它们的远近,表达着到底谁更多爱一些。         孩子爬在地图上,纷纷指出自己去过的地方,说了一些自己的趣事,就这样,“到中国各地去旅行”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以往通常是借助十月的节事或赛事的社会背景进入这一主题的,而这次却仅仅借助了一个孩子喜欢的故事的议论。        所以,借用生活的资源开展主题也好,利用孩子的情感共鸣进入主题也罢,都能比较轻松顺利地完成主题活动。因为,生活资源让孩子有丰富的经历来积累经验,情感共鸣让孩子有饱满的热情来主动学习。        如此,一百个孩子应该会呈现一百个主题开展的样子,每一个时期应该会呈现每一个特殊背景来引发孩子共鸣。        主题《我是中国人》,我们往往通过北京、长城和中国地大物博来使孩子体会中国人的伟大。 而今年呢?显然更多……        所以,如果可以敏感地捕捉到社会发展进程与我们教育目标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经验,殊途同归地开展主题,轻松主动地进行学习。        这样,一百个孩子都会有一百种进行主题活动的方式,每一个场合都会提供每一个特殊的机会供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         初秋的阳光,照着公园里秋游的孩子。孩子们发现草地上清晰的影子,便相互追逐起来。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粉笔,孩子们仔细描画出同伴影子的轮廓。我问:“你们比比谁的影子长?”“怎么比?”孩子们忙乱起来……一会儿,他们想到了“量一量”。        接着,孩子们“用手……用脚……用饼盒……用树枝……”测量, 在一次次的思维冲突中,渐渐清晰了“要首尾相接量……要用同一种东西量……同一种测量工具才可以比较……”等认识,在秋高气爽的蓝天下,我们以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进行了主题《我自己》中的“我的影子”的活动。        所以,同一主题活动,无论以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只要环境和场合符合孩子的学习情绪,都可以有效地进行。          这样看来,教材还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它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生根、开花,并且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孩子不同生活经验,和孩子一起开展出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