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图片 贴吧:拒絕遺忘 魂兮歸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7:35

鍾沛璋︰拒絕遺忘 魂兮歸來

春花秋月   2009-09-29 01:26   阅读7   评论1   字号: 大  中  小

 

熊習禮是一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醫科大學臨畢業時,為響應幫助黨整風的號召,寫了一張大字報,批評班政治輔導員要他做偵查同班同學的密探,他拒絕後遭受思想折磨。熊習禮因此被打成反黨的右派分子,同時遭難還有許多同情大字報的同學。熊習禮以超強的記憶,詳細記錄了受盡屈辱、摧殘,長達22年非人非鬼的苦難。他不僅紀錄了自己的苦難,而且還詳細記錄了與他同時蒙難的許多青年和年長者的姓名、年歲、前後經歷,作為鐵證檔案,釘在號稱人民天堂的共和國恥辱柱上。

我雖也是一個58年被補劃為右派的難友,但對如何對待共和國曾經有過的黑暗歷史,卻覺醒得很遲。反右時,我所在的《中國青年報》和團中央,當時也打了不少右派,由于胡耀邦對年輕干部的愛護,我們主要是在農村勞動,比起其他部門和地方許許多多難友來,所遭的罪要小得多。盡管被耽誤了二十多年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總覺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自己要加倍努力工作,來補償被耽誤的歲月。我發現,這也是我們許多老同志,包括像丁玲、夏衍那樣德高望重卻忍辱受屈的老人,都有的共同心情。就像不願去揭母親身上的傷疤那樣,不想再提那些傷心事。但是共和國的苦難,卻像連綿不斷的噩夢,直到“史無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大災難。巴金老人一再反思要講真話,呼吁要建造“文革博物館”。幾十年過去卻不見動靜。1996年,在“文革”30周年時,我在當時主編的《東方》雜志上,編輯了一期《文化大革命三十周年追思》專輯。在即將付印的時候,有關部門聞訊,如臨大敵,趕到印廠,勒令撤稿。編輯部被迫換了其他稿件,但彩印封面上的標題卻不及更改,只好刊登一個重要啟事︰“本刊因故變動內文,封面標題不及更改敬請讀者鑒諒”。讀者收到這期刊物後立即大嘩,表示不解、責問和憤怒的信件、電話,紛紛發向編輯部。內蒙讀者寄來一首詩︰

 

   叫你記住的,你要記牢,“忘記就意味著背叛”,

   催你遺忘的,你要忘掉,“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不許記憶的,誰也不準再提,一直從來沒有那檔子事。

   再過三十年,親歷者死淨,等于世上原來沒有那些日歷。

   讓時光把歷史沖洗空白,好隨心作鶯歌燕舞的圖畫,

   讓血腥的案卷在大內塵封中朽爛,成為永遠無人問津的古謎。

   但是,見過歷史〔故變動來不及更改的豈止是標題?

年年講天天講千萬不忘的,難免又蛛絲隨風而逝,

從版面上被撕掉的,卻早已銘刻在人們心裹。

愛惜芳心呵,《東方》!愛惜芳心呵,《東方》雜志!

 

事 實教育了我︰一個民族要不斷有發展創造,就必須十分珍視自己的歷史。最黑暗的愚民政策就是不準談歷史,使子孫後代不知道什麼是應該發揚的光榮傳統,不知道 什麼是應該牢記的沉痛教訓;不知道什麼是尊嚴,什麼是恥辱,使先烈的鮮血白流。當今世界各國民族都在竞爭中不斷向前,我中華民族卻被堵塞在封閉的怪圈中, 使黑暗的歷史一再重復。

熊習禮自傳第一部分︰《少年時代 我的母校》,也值得很好一讀。熊習禮深情地回顧了在成都樹德中學所受到的教育,兩位愛國老人孫震將軍和校長吳煒傾家辦教育的感人事跡。樹德中學立校之本是︰“樹人樹德,以德育人,智育是培根于德育的基礎之上”。熊習禮回忆說,當時學校是進行最公開、公平、公正的自由竞爭,能使學生的才學、智能、個性和創造力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每一個高智商、勤奮有才華的學生都能夠進入他(她)所希望進入的,像 樹德中學那樣的學校,培育成為優秀的人才,不像今日劃學區限地域,搖簽抽校、擇校、選校,美其名曰普及,實則完全違背了普及與提高,擇優錄取,因材施教的 教育基本規律。把教育行政化,區域化,商業化,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教育的一大弊端,從而導致扼殺人才,腐敗叢生,個別腐敗分子大發橫財。

熊習禮正是在初中長知識、奠定人生觀的時期,接受了樹德中學把育德、做人作基礎的教育,使他後來能經受住惡劣的磨難,?且在大難過後深刻反思造成苦難的原因。他沉痛地呼喚︰魂兮歸來,這魂就是做人,特別是作為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一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讀了熊習禮的自傳後,我更要高呼︰拒絕遺忘,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