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脱垂手术费用:微生物与人体互利共生之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22:33

 

 


微生物与人体互利共生之秘 洛神洛书的收藏 收录于2011-01-04
 

 

人类在1600年代中期即发现 微生物 的 存在,人体内 的 微生物 数量庞大,是 人体 细胞 的 十倍多,其基因总数甚至超越人体 。然而,大多数 的 微生物 对人类来说,依然是未解之谜。

据《纽约时报》报导,2008年,美明尼苏达大学胃肠科医师亚力山大?寇拉斯(Alexander Khoruts)治疗一位感染困难肠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的 女士,她不断下痢,在八个月内瘦了60磅(27公斤),以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只能坐轮椅,包尿布,生命垂危。

寇拉斯决定为病患进行移植,但不是移植肠子、胃或其他器官,而是病患丈夫 的 细菌。他将丈夫 的 粪便混以盐水,注射到病患 的 大肠中。据上月《临床胃肠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l)记载,一天之内,病患便不再腹泻,困难肠梭菌 的感染症状也消失了,再也没有复发过。

细菌疗法(或称粪便移植)在过去数十年来曾被使用过,但 与 前人不同 的 是,寇拉斯得以在移植前后对病患肠道细菌做基因研究。

 

在移植前,病患肠内 微生物 情况很恶劣,没有任何正常菌群,都是各种坏菌。移植二周后,科学家再次检查病患肠道中 的 微生物 ,丈夫所提供 的 微生物 群落开始占上风,几天之内就治好了她的 病。

数量庞大 科学家尝试解密

 

人体内 的 微生物 为数众多,是 人体 细胞 的 十倍多,但其复杂程度却常令科学家束手无策。华盛顿大学 的 乔治?韦恩史托克(George Weinstock)表示,人类对大部份 的 微生物 ,知之甚少。

 

韦恩史托克和一群科学家正在收集数千种新 的 微生物 的 基因序列,好为它们分类。另有一些科学家以实验了解 微生物 功能,发现其对 人体 健康助益良多。研究人员希望,人类最终可以使用微生物 对抗疾病。

最近科学家开始用DNA来研究 微生物。他们从皮肤或口腔取得标本,由于一项标本中可能有几百种 微生物 的 DNA碎片,为 微生物 的 DNA定序是很困难 的 工作。

 

200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拨出1亿5000万美元推动人体 微生物 研究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从300个志愿者身上18处收集 微生物 样本分析。他们把实验室中培养 的 900种 微生物 的 遗传物质排序,2010年5月,科学家将已定序 的 178个基因组公布,其中有29693个新发现 的 基因,而 人体 总共只有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这项成果帮助科学家了解 人体 中 微生物 的 生态系统,估计口腔中有500-1000种 微生物 ;口腔中又可分为舌、牙龈、牙齿等较小的 生态系统,甚至牙齿 的 每一面都有不同 的 微生物 。

 

有 的 微生物 只能生活在身体 的 某部位,有 的 可以生活在多个部位。某个人体内 的 微生物 可能和另一人体内 的 微生物 不同,例如口腔中有500-1000种 微生物 ,但只有100-200种可在另一人 的 口腔中发现;二个人手上只有13% 的 微生物 相同,同一人左右手 的 微生物 只有17%相同。

由此可知,人体内 微生物 基因总数十分庞大。2010年3月,科学家收集了124人 的 粪便,发现其中 的 微生物 共有330万个基因。

 

指挥免疫系统

 

自出生起,每个人体内 的 微生物 即有所不同。科学家发现,自然产 的 婴儿从母亲 的 产道里便被 微生物 围绕,剖腹产婴儿接触到 的 则是成人皮肤上 的微生物 。

虽然每个人体内 的 微生物 不同,每天接触 的 也不同,但通常都可促成人类存活所需 的 化学反应。举例来说,鼻中 的 微生物 可分泌抗生素,杀死我们吸入的 有害病原体; 微生物 发出 的 信号可促进身体完全发育成长,科学家所饲养 的 无菌鼠成长后,大小肠发育不全。

 

为了 与 体内 的 微生物 共存,人 的 免疫系统在攻击病原体 的 同时,必须容忍数千种无害 的 微生物 。事实上,科学家发现,是 微生物 本身指挥免疫系统去攻击。

免疫系统攻击病原体 的 方式之一是发炎,但太多 的 发炎反应也会造成伤害,免疫细胞会发出降低发炎讯号。研究显示,无菌老鼠无法发出该讯号。

 

与 健康息息相关

 

微生物 除了 与 健康有密切关系外,科学家发现,病人体内 的 微生物 生态系统和健康人差异很大,如气喘者 的 肺部 微生物 ,以及肥胖者 的 肠道 微生物等。

有时候,人生病以后造成体内 微生物 类型改变,新 的 微生物 移入体内成长,而移入 的 微生物 可能引起疾病。

 

部分研究显示,剖腹产婴儿 的 皮肤容易受到具多重抗药性 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感染,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母亲产道中 的 益菌保护。

 

剖腹产婴儿在儿童期也容易感染气喘和过敏,导致美国和其他已开发国家抗生素 的 使用量增加。在农场长大 的 儿童从泥土中接触到益菌,得到自体免疫疾病 的 机会比都市中长大的 儿童少。

有些科学家认为,儿童缺乏接触 微生物 的 机会,免疫系统未经完善训练,有些人 的 免疫细胞太急于发出发炎指令,没有杀死入侵者却伤害了自己 的 身体。

 

开发新疗法 漫漫长路

 

了解 微生物 有助医师开发新疗法,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医师都在设法用益菌治病,可惜成效不彰,原因可能在于人类对于体内微生物 如何影响健康并不十分清楚。

寇拉斯医师及其同事执行过15次粪便移植,有13次成功。他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分析到底是哪一种微生物 治愈了困难肠梭菌感染,期望有一天能开发出神奇药丸。

 

然而,韦恩史托克表示,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人们能够开始使用遗传资讯以后,对于 微生物 的 了解才算比较完整。他和同事将收集更多资料,进行更多实验。 

Yellow6 2011年01月03日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