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穿刺活检价格:被称为“人文初祖”的陕西半坡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06:38
  陕西的现代人—半坡人

   在陕西渭水流域的西安半坡村,发现和发掘的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是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半坡人已经进化到了现代人。半坡人距今大约六、七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半坡人复原像   (陈击  摄)

   根据碳14年代的测定和对物质文化遗存特征的研究证明,仰韶文化的绝对年代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其历史过程大约有两千年之久【注:见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
   仰韶文化系统中,以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遗址发掘较多。在关中地区除半坡遗址外,还有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长武下孟村、华县的泉护村和元君庙、华阴横阵村和渭南史家村等处。全省发现新石器文化点共有887处。其遗址的村落规模大,文化层堆积很厚,说明这些地方经过人类长期定居生活,形成了人口较多的村落。西安沣河20公里的河岸上,有十多处遗址村落,浐河和灞河一带有近三十处遗址。附近田畴纵横,阡陌相连,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最适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人口多生活在渭、泾、洛流域,不是偶然的。
   半坡村落是典型的氏族村落,总面积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公共墓地三部分。中间用一条深宽各六米的深沟隔开,显然是一种防卫性设施。中心有大屋,可能是他们聚会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大屋周围有许多小房子,很可能是两个以上母系大家族。同时期的北首岭氏族居住的金陵河岸,由五个母系大家族组合成一个氏族,分成五个居住群落。共发现一百多座房子,属同一时期的六十多座。每个群落中有十四、五个小房子,反映了当时的家庭面貌。



   半坡人聚居区复原图     (刘葆华摄)

   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共同劳动。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锛、石刀等。田间管理主要是女性,人们心目中的女性不但是人的自身的生产者,而且是人们赖以生存食料的主要生产者和生活资料的保管与分配者,极其受人尊敬。她们种植粟类和蔬菜,同时饲养家畜。猪和狗是主要家畜,而且狗还充作工具、助手和卫士。渔猎和采集是农业的补充,她们采集榛子、栗子、松子等,也采集纤维性植物制作麻料衣着。
   她们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财产观念是共有制观念,一是共同食用;二是大家平等。但社会成员拥有个人贴身的财产即武器工具、衣服和家庭日用品。
   半坡氏族公社的人口状况。首先,从当时氏族聚落的规模,房屋大小及数目,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状况诸因素分析,我们对半坡氏族公社人口的概数估计如下。
   半坡人居住三、四万平方米,已发掘的约五千平方米范围内有二十多座房子,如果同其他未发掘的部分和已损坏部分按此密度合计,共约一百多座房子,每个房子按四口人计算,也有四百多人,以当时两个氏族算,每个氏族约二百多人,这在原始社会算相当大的集体了。
   同期北首岭是较小的氏族,从已发掘和探察遗址看约有几十座房子,人口约有二百人左右。
   姜寨聚落地较为完备,五部分共六、七十座房子,约二百五十人左右。当时老弱者住大房,以占人口的五分之一计算约五十人左右。共计三百人左右。当时的原始农业经济养活这么多人口大体上是可以的。
   其次,除了按照当时的氏族住房来考察当时的人口外,还可以从当时的墓葬分析人口。陕西半坡、北首岭、元君庙、横阵村、泉护村、姜寨、下孟村和史家等氏族葬地中,共发现一千多座墓葬,有的是单人葬,有的是多人合葬,平均每个墓葬按五副骨架算,当时的人口至少五、六千人。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渭水流域的关中西部多见单人葬,东部盛行合葬制,单人葬共610座。剩下的多人二次葬和集体多人二次葬共400来座。多人葬的墓中少的有4具骨架,多的51具骨架,以二十具左右为最多,平均每个多人墓葬以50副骨架计算,约有六千副骨架。这样单人葬和多人葬墓中的骨架约六千余副左右。说明一世代氏族人口波动在五、六千人左右是不会过高的。【注:参见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二编的第一章和第二章。】
   半坡人的平均寿命。半坡人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3—14岁【注:见(日)菱沼徒尹《人类限界寿命的进化》一文(日文版《世界与人口》。1982年第二期)。】。在同期元君庙葬地的150个成年死者平均年龄仅三十多岁。在北首岭氏族葬地发现三百多个成年人的骨骼鉴定,也证明了存在同样的寿命。姜寨村氏族墓地中,40具尸骨,平均不到三十岁,并有骨增生、瘫痪等疾病,牙齿磨损严重。说明了生活条件的十分艰苦,寿命的短暂。
   氏族社会表现了对儿童的爱护,对婴幼死者盛行着瓮棺葬。这是推算当时婴幼儿死亡率的唯一依据。早期半坡瓮棺葬250个,土坑葬250个,这样推算婴幼儿死亡率约在500—600‰左右。
   氏族人口的性比例,从北首岭墓地男女分区聚集埋葬的数目推算是:以女性为100,男性为104。




半坡婴儿瓮棺葬   (刘葆华摄)

   半坡氏族公社实行对偶婚制,这是婚姻史上的第三个进步。由于妇女在氏族经济生活上的特殊地位,使她们成为组成氏族生活为中心,从而维护着氏族生活的各种习俗,这就是以妇女为主体的对偶婚形成的内在原因。实行对偶婚的情况下,世系是从女方计算的,男子要到妻子的氏族去,男女双方属于不同的氏族,丈夫不经常在妻子氏族内生活,他们总是被妻子当为客体对待的。所以妇女另一重大使命—抚养孩子就是必然的。半坡人墓葬中有母子合葬这一事实说明这点。既表明血缘关系又表明她们的社会关系。牢固的血缘家族—母系家族,维护着母系氏族的社会关系。她们认为同一氏族的人死了之后可以埋在一起,而父与子、夫与妻是不能埋在一起的,因为同他们不是同一氏族。而母子、兄弟、姊妹则是同一氏族所以可以埋在一起。一个对偶家庭,以母亲为主,加上未成年的女儿和外氏族来的丈夫,人数一般认为平均三人左右。不会超过四五个。女子成年后,即另建新屋,成立新的对偶家庭。半坡的氏族组织中,包括着若干母系大家族(2—7个)来从事生产劳动,在氏族首领的领导下,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当时家庭不是一个社会单位,氏族整个包括在胞族内,一半包括在妻子的氏族内,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姊妹分家,是新的母系大家族的开始。一个母系大家族包括由一个或几个祖母所繁衍下来的三、四代人。正房是院的中心,男子多在此渡过晚年。据一些专家认为,主室是公共住室也是食堂,也是宗教活动的地方。家族成员按一定次序入座,女子坐右席,男子坐左席,老辈坐在上边,少辈坐在下边。未婚少女在公共室内,已婚女子均各有自己的单独房间,一般称“客房”,是集体财产。女子可以同不止一个男子相好,男子往往同一个女子处腻了或被女方遗弃时,另找地方上门。社会不重生男重生女,生下女孩非常高兴。
   半坡氏族的图腾,是人类进化的历史记录。采陶上所绘的鱼纹、鹿纹、蛙纹等动物图象,大概就是氏族图腾的徽号。在半坡彩陶中有一个鱼头花纹夹着一个人面纹,“寓人于鱼”表示了,也可以说是反映了人是由鱼而来的。图腾出现后,反作用于氏族,在人们的社交、婚姻、宗教等活动中离不开图腾。它对氏族血系共同体的巩固和氏族成员的团结,人类生态的进步,人口的增殖,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半坡人面鱼纹图   (陈击  摄)


   半坡氏族部落的人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一些人骨标本研究,认为半坡人是中华民族的直系祖先。她们的颅骨特征表明是属于蒙古人种。通过对陕西半坡、北首岭、元君庙、横阵村四组人骨研究表明,他们的男性脑容量在1,450—1,520.8毫升,女的为1,363.9毫升。四组中主要体征是相同的,同属于一个人种类型,与其它各新石器时代人种比较,接近于印度支那组,与近代蒙古人种太平洋支的布亚人种系接近。就是说她们与南亚人种有密切的关系。这可能是半坡氏族部落向南发展与当地居民融合的结果。
   从地域和时间上推,“山顶洞人”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的原始种型,且有蒙古人种的典型特征。半坡人直接继承了山顶洞人的血统。
   半坡氏族公社是仰韶文化的繁荣时期。其原因是:第一,优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主要的是对偶婚制的实行。这种以族外婚为特征的婚姻制度,在人类文化发展和人类生态体质发展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摩尔根的说法讲,“没有血缘亲属之间的婚姻,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土都更强健的人种。两个正在进步的部落混杂在一起了,新生一代的颅骨便自然地扩大到综合了两个部落的才能的程度”。自从人类进入这个阶段,历史发展很快,人口繁殖很快。古代“同姓同婚,其生不繁”的说法,正是这种历史规律的总结,也是后世、当代我们研究优生学的最好的历史依据。
   氏族人口不断增加,扩大为胞族。再扩大为部落。各亲属部落的融合变成部落联盟。然后各部落的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三皇五帝是我国历史上“英雄时代”的代表。黄帝是“英雄时代”的第一个英雄人物。被奉为华夏之族的共同祖先,被史学称为“人文初祖”。【注:郭沫若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上的题字。】
   陕西上古人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先河,陕西确系中华民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