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牧 民 之 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21:29
原创]牧民之道

“牧民之道”,是句古语,翻成现代白话文,就叫“统治民众的方法”。

 

 

古代民众鲠直愚鲁,因此古代的政治家们说话,也就比较直率,少打诳语,还不会把“统治”,妙说成“领导”。他们甚至把统治民众的事业,干脆就称之为“牧民”,也就是说,跟放牧管理牛马羊驼是一回事情。古代称一个州的长官叫“州牧”,即那一个州百姓们的放牧者和管理者。法家的著名典籍《管子》,首卷收录《牧民》一篇,就是探讨如何统治民众的。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政治学中,统治民众就相当于放牧管理牲畜这样一种观念,早就成为一种官方共识了。

 

 

纵览三千年来中国的政治文献,虽然卷帙浩繁,但归纳起来,其实也无非就这么三大类:一类讲如何争权夺利,叫做“谋略”或“权术”;一类讲如何管理官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吏治”;还有一类,讲如何统治老百姓,就是所谓的“牧民之道”。

 

 

人类放牧管理牛马羊驼,众所周知,为的是随时挤它们的奶,剪它们的毛,吃它们的肉。政治家“牧民”,动机和目的自然也差不多,不过就是为了榨他们的血汗,课他们的税赋,拿他们供统治者驱使罢了。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然需要一套“牧民之道”,治民之策。好在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有不少就是专门研究这门学问的专家,还写成了许多“资治”的“通鉴”,供人主酌情采纳。笔者随便翻阅了一遍这类文献,其中的妙招与机巧可谓俯拾即是,不过比较起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牧民之道”,亦不外乎如下三策:

 

 

第一策,叫做“剿抚兼施,恩威并用”,译成现代政治学术语,便是“黄萝卜加大棒政策”。这一策略,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却颇有讲究,就如兵圣孙武子所说的:“兵不过正奇,然正奇之用,变幻莫穷。”什么情况下该诱以黄萝卜,什么情况下该施以大棒;哪类人群要多以黄萝卜诱之,哪类人群则需经常以大棒伺候,其分寸的拿捏,火候的把握,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有那些悟性极高的政治天才,方能将其奥妙了然于心,用到出神入化,达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境界。

 

 

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赵藩题写的一副对联,其下联曰:“不省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深思。”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审时度势,以决定黄萝卜和大棒的用法,否则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而当代中国的一位大牧主,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其对黄萝卜与大棒的运用,也达到了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境界。他一般情况下竟然可以连真实的黄萝卜都不用,而只是手指前方告诉民众说,那里有大片大片永远都啃食不完的黄萝卜,就能让许多先进分子一路狂奔,恨不得一夜工夫就到达那理想之境。同时他又抡起专政的大棒,打向那些落后分子的屁股,让他们一边手捂滴血的屁股,一边还得奋起跟随。他还根据“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古训,将这种“牧民”的政治运动波浪一样绵绵不断推出,每过两三年就再来一回。

 

 

第二策,叫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既是孔圣人留下的谆谆告诫,也是中国一项尤其值得发扬光大的传统政治国粹。当然,在现代政治学里,称这种方法为“愚民政策”,很有些贬义。不过这民要是不愚,一个个都天知地知,聪明透顶,还怎么来驱使?所以中国传统的“牧民之道”,首要一条就是要尽量使民众避免外界信息的刺激干扰,尤其要避免受到那种居心叵测的煽动蛊惑,这样才能让民众心无杂念,略无旁骛,一心一意沿着为他们规定的正确道路永远向前。

 

 

如果有的官员或曰“牧者”,还不懂得这一方法该如何具体运用,就让他们去参观一下被蒙上双眼的驴子是怎样拉磨的,就什么都明白了。这一招好就好在那被蒙住了双眼的驴子,基本上避免了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它们不辨前后左右,南北东西,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所谓“知情权”这玩意,因此它们才能永远向前而绝不怀疑。驴子如此,人这种动物的生性,跟驴子其实也大同小异,如果杜绝了一切外界信息的干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成为听话的良民。当然,人毕竟头脑要复杂一些,当他们拉着磨走啊走啊老走不到尽头时,难免产生疑问,会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这时,就需要由学者专家出面,给他们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进行舆论引导了。要反复告诉他们:道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满怀信心地走下去,一定能走到那美妙的天堂里去。当然,对那种经反复教育引导之后,依旧冥顽不灵,甚至妄图挣扎反抗的,就得让他们尝尝大棒的滋味了。

 

 

第三策,叫“重用‘带路人’或‘领头羊”。诚如那位当代的伟大牧主所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凡群居动物,都有从众的特性,跟风的特性,追随领导者的特性。这不仅野生动物如角马旅鼠之类如此,人类驯养的牛马羊驼之类,也莫不如此。而作为同是群居动物的人类,这种特性就更为突出,并且尤为根深蒂固。故而此一策略,实在可以称为“牧民”的上上之策,因为它才算是更加全面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牧民之道”的真髓。

 

 

最先发现群居动物有从众跟风特性并加以利用的,当然是古代的牧民。不过,当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也发现了人身上的这种特性并加以巧妙运用,培养出“带路人”和“领头羊”来为其服务时,这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就升华为一种政治智慧,成为一种常用手段,并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采纳和迅速普及开来了。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对人类社会政治所作出的这一杰出贡献和伟大发明,完全有理由跟技术上的那“四大发明”一起,永远载诸于人类史册而彪炳千秋。

 

 

不过在我看来,把这一“领导者”策略发挥到极致,并能在谈笑之间加以持续运用而百试不爽的,却并非一位政治家,而是一位以宰羊卖肉为业的屠户。

 

 

这位屠户的家和所开的羊肉铺,就坐落在距我住地不远的一座颇为繁华的集镇上。他每一个星期,都要屠宰约三十来只羊,因此每逢星期日镇上赶集,他都要到集镇外面的牲畜交易广场上,去买上一群羊回来,关到铺子后面的羊圈里,然后根据销售情况,在羊圈旁的屠宰场上逐日宰杀。而这其间,最令他劳神费力的,莫过于在集市上买了羊之后,把它们弄回家来这件事了。现买的羊,一群乌合之众,只知道在那些既陌生又多岐的道路上左冲右突,胡蹦乱窜。每次把它们弄回家,举家人一起上阵还往往顾此失彼,不得不时时请邻里帮忙。想雇一辆汽车拉吧,又要破费好大一笔钱,感觉不大划算。

 

 

后来,在一位卖羊牧人的指点下,这位屠户豢养了一只领头羊,日常给予优厚的待遇,让它充当专职带路者。每到赶集那天,把它牵到牲畜交易场上,丢一捆青草让它嚼着,新买的羊,就陆续牵过来跟它放到一起,让它们先熟悉熟悉。到下午集市散去,这领头羊便会奉命带领羊群归家。在它而言,那是老马识途,轻车熟路;其它的羊则相率以随,寸步不离。这样不费什么力气,一群羊便被带回了家,然后鱼贯而入,乖乖进到了羊圈里。那里早准备下了青草,供它们大快朵颐。往后的日子,自然是逐日宰杀,最后依旧留下那只带路的。

 

 

出于好奇,我特地去拜望过这只颇有些名声的领头羊一次。那时,它充当领导者已有两三年工夫了,已经把它的好几千同类,成功地带到了屠场。我去那天正好是周六,羊圈里又只剩下了它一只羊。它看上去毛色光滑,风度儒雅,目光温和而自信;圆圆的肚皮向两侧凸起,似乎满腹经纶;再配上哪一绺长长的胡须,它显得像一位老资格的专家学者,神情莫测高深。

 

 

我默默立在羊圈外,认真打量了这位资深的带路者一番,才转出来走到屠户的羊肉铺里。又敬了屠户一支香烟后我问他道:“这只领头羊还能领多少年?就这样一直养着它?”屠户点上烟吸了一口从容笑道:“哪里,到年底就要杀它了;养的时间太长,肉太老,杀出来不好卖。”我有些吃惊地问:“那以后怎么办?谁来当领头羊?”只见屠户下巴一扬道:“嗨!重新挑一只出来唦;会领路的羊嘛,多的是,随便训练几次它就会了。”

 

 

我听罢,略一思索,心下不免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