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持仓截图修改软件:城市是座博物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43:24
城市是座博物馆 朱伟一

    城市是什么?城市是街道,城市是历史。古罗马的西塞罗把了解历史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说:“如果对自己出生之前所有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那就永远是个孩子。如果不能借助历史记录把人的生命与我们先人的生命编织在一起,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城市博物馆就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去处。卢浮宫就是一座博物馆,而出自贝聿铭的金字塔,更加强了时空上的连接。一时间,贝聿铭的英名到处传诵,当然也传诵到他的故乡苏州。家乡领导盛情邀请,请贝聿铭为苏州设计了一座园林似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卢浮宫前的金字塔,还有香港的中国银行新楼,都是贝聿铭的神来之笔,是建筑史上的绝唱。但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并不是杰作,甚至不能算是成功之作。建筑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沙尘暴年年光顾的北国,建一座江南园林似的饭店,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就算是硬件到位,那也是差强人意:窗外的山水和窗前的伊人,与江南还是格格不入。南舟北马,地方与地方是不一样的。那么苏州博物馆新馆如何呢? 

    我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苏州,不过因为苏州话是母语,所以苏州话虽然说得不好,也是会说的,对苏州总有几许别情,对贝聿铭的新馆也是充满期盼,希望大师能够“彩笔飞来云一朵”。但到新馆一看,真是大失所望。新馆的几何对称太多。苏州古典园林是反几何对称的,圆形多于方形,曲线多于直线。几何对称是欧洲建筑的主要特点。卢浮宫讲究几何对称图形,贝聿铭的金字塔也是几何对称图形,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苏州新馆的几何对称似乎是要创造中西合璧。很可惜,中西合璧有可能创造美好的艺术,但也有可能是四不像,画虎不成,反成其犬。 

    苏州园林讲究借景。新馆虽与拙政园一墙之隔,却借不到景,一点都借不到。拙政园的墙很高,满园春色也无法红杏出墙。苏州园林借景,那是只能自己借别人的景,而不能别人借自己的景。而新馆太大,建筑也太高,尽管没有高过拙政院内的最高建筑,但仍然是太高、太大,有喧宾夺主的效果。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比卢浮宫小得多,而且部分在地下,不可能与卢浮宫争抢视觉空间,那种感觉很好,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再有,新馆与拙政园的反差太大,新馆远没有拙政园的精致。从更深广的意义上说,新馆所要比照的不仅是忠王府或拙政园,而是整个苏州的园林。新馆面积很大,有1.9万平方米,可新馆再大,也大不过苏州城。张扬之处反显力不从心。 

    苏州的园林本身就是苏州最好的博物馆,苏州城本身就是最好的博物馆。你看干将路,最中央是一条小河,两边是草坪和绿树,再往外是车道,然后是人行道和临街的房屋。行到这里,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仿佛是在园林之中行走。这种布局是对河道和城市的一种全新诠释。十全街是苏州的另一处胜景:红色的桃花、白色的粉墙,还有黛色的瓦。小河两侧是民居,秋天另有一番景色,是“小舟依然系门前,门前落叶正纷纷”的画面。 

    要体验一座城市,在街上乱走再好不过。如果去上海,在昔日的法租界行走,有如漫步在万国建筑博物馆内。而到了法国的巴黎,满城的辉煌扑面而来,是“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感觉。若是步行游过巴黎,就能够理解,二战时法国人开门献城,那是正确的选择。去过巴黎,我对活命哲学和投降哲学又有了新的理解:活命哲学也是人权!为了保全一座城市,为了保全我们的子女,苟且偷生并不可耻,“肉体三陪”和“精神三陪”也情有可原。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人少,许多大街小巷,有如古墓般的寂静。北京则是一座无法在街头闲步的城市,街宽、车多、人杂,而且似乎每天都是盛大的节日,是“悲愁不到贵人心”。苏州又不同:清晨,在飘着细雨的空巷中独自行走,那便是苏州——“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深巷幽宅是苏州千年的不变,是战乱和经济大潮不到的地方。可惜,苏州的小巷躲过了无数次战祸,却躲不过贝聿铭的新馆。“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贝聿铭老先生,这位定居美国的游子,可知道你在故乡留下了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