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买卖多久操作完成:品评老师源于自我意识高涨
关注自身摆脱青春思维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01:36
    我们的中学阶段,大约从一个人十一二岁的少年时光开始,逐渐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结束。在这不平常的6年里,从前还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娃娃们”,转眼就经历了生理发育的鼎盛时期,在心理上也体验到越来越强烈的成人感。他们希望在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都获得成年人一样的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渴望迅速变换社会角色。

    尤其是在如何对待师长这一问题上,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态度和方式都大为不同。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儿童,面向教师的态度都是比较友好的。他们在师生关系中的位置,也多是被动和顺从,渴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赞扬。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小学老师就像是一个班级的原子核,而孩子们则是争相恐后围绕在老师身边的“小电子”。

    但是,等到狂风暴雨的青春期之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就开始空前高涨。原本在小学阶段聚焦于外部世界的关注和思索,有一大部分就开始转向自身的精神世界。在人际交往中,中学生的伙伴关系也开始超越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甚至有时被老师过度喜欢,反而也成为被同伴取笑的一种“幼稚”。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对身边老师的评头论足,也是他们追求成人感的一个鲜活表现。

    因为评论,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优越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当我们还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时,通常只能作为“被评论”的对象而存在,并且借由这些评论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别人说我们什么,我们就是什么。在小孩子的头脑中,“妈妈批评我了,所以我是一个坏孩子”,“老师夸我很聪明,所以我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样的逻辑天经地义。甚至有心理学家提出:我们都是在爸妈的眼光中长大成人的。

    只有等到一定年岁的发展,内心的自我意识足够稳定之后,我们才会拥有了抗拒一般外在评价的心理能量,才会放心“今天老师脸色不好,不一定就和我有关”。相应地,我们也开始对于外在的一切,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来加以品评。在中学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们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师长被请下光辉的圣坛,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和领袖,反而也成为学生评论的对象。

    一般来说,在日常的接触中,每个学生的心中都会保有一两位自己最为钦佩的教师。他们可能具有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易亲近、关心学生成长、有朝气等特点。有意思的是,在中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所喜爱的教师几乎十全十美(这也是青春期绝对化思维的一种表现),并且在行动上对这些教师做出最好的反应——对于最喜爱的教师所负责的科目,非常努力地学习;对于这位老师提出的各种要求,十分认真地去执行;对于这位老师提出的各种看法和意见,毫不怀疑地接受和吸取,等等。但是,对于那些被他们“判定”为不喜欢的老师,则常常过度抗拒,甚至连带到他们所负责的科目的学习。

    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经历过激昂青春的中学生,最终都会顺利步入接下来更为平静和谐的成年期。他们也会在生活的经验中,逐渐拥有更加辩证和现实意义的头脑乃至心灵。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自己对于老师、前辈、上司或者其他路人甲、乙、丙、丁的评价,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过是一场自娱自乐,不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状态,除非采取某些实际的行动。

    简单地说,喜欢一个老师,或者不喜欢一个老师,都不能改变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的基本任务。这就好像在不远将来的某一天,他们还可能遇见各式各样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上级、下属、客户、邻居,还有那些正巧与一路同行的人。他们也会逐渐发现,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自己都有那个阶段需要去完成的一些事情。想让一路上自己的心情不会太差,就必须学会和一些不那么喜欢的人协调行动。

    而且,随着对人和人性越来越多的洞察和理解,成年以后的人们,也常常会发现原本那些让自己很不喜欢的某些人,其实也并不是如此面目可憎。很多人之所以习惯了一种处世方式,不过是他们一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在没有确定对方的恶意侵扰之前,还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为重要。

    这世界很大很大,总有几个人是我们自己喜欢,也喜欢我们的。

    其他人,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又何必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品评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