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青木近况:八、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9:16

九、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


【文献号】1061
【原文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62~65
【分类号】H1
【分类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02
【标题】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
【英文标题】The Cognate Words and Word-Formation of Chinese
  
  Department of Chinese,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作者】郭锡良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100871 
    郭锡良(1930—),男,湖南衡山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内容提要】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一,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这种同源词是由词义构词法形成的同音的同源词,有的字形没有变化,有的字形有不同。二,音近同源词是由音变构词法形成的。一般来说,音变构词必须有严格的语音标准,不能随意把语音相远的词定为同源词;有人认为有所谓声韵各有不同来源的“声韵同源”词,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观点。三,由结构构词法造出的都是复合词,复合词总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它只存在共语素的同素词,不形成传统意义的同源词。
【英文摘要】The cognate 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refer to thewords that share the same cognations and relate to each otherin both sounds and meanings. Their emergence has a  closeconnection with the word-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There are two classes of cognate words:  those having thesame speech sounds and those having similar speech sounds.The former come from semantic word-formation. For some of them, the characters remain unchanged, and for others, different.The latter come from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sounds. 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word-formation shouldhave strict phonetic standards, and words that have quitedifferent speech sounds can not be defined as cognate words.Finally, words that are built by structural word- formationare compound words, which are usually made up of two morphemes. They do not produce cognate words of the conventional sense.
【关键词】同源词/构词法/词义构词/音变构词/结构构词 
    cognate words/word- formation/semantic word- formation /word-formation by changing the speech sound/structural word-form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H139;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799(2000)05—0062—04 
    同源词顾名思义是有共同语源的词。它属于词源学的范畴。关于词的来源问题早在公元前就被中外的哲人所议论和探讨,但是西方现代词源学却到十八、九世纪才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分支。它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构拟出词的最古的音义结合形式。它的同源词一般是指不同语言中来源相同的词。另外,在同一语言中由词根相同而派生出来的词,一般叫做同根词,也有称作同源词的。汉语词源的探讨早在先秦就已萌芽,《荀子》的“约定俗成”说是最著名的论点。汉代刘熙的《释名》用声训来推求词义的由来,也就是探讨词源,尽管具体论说大多是不成功的,但是仍不失为一部探讨词源的专著。以后的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直到章太炎的《文始》、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都是在探讨汉字的字源,也就是汉语的词源。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它同西方语言学中不同语言中的同源词不是一回事,而是相当于西方一个语言中由相同词根派生出来的词。 
        一、词义构词法形成同音的同源词 
    汉语的同源词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是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例如“道”: 
    (1)路,道路。《论语·泰伯》:“任重而道远。” 
    (2)水流通行的途径。 《左传》昭公十三年:“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 
    (3)道理,规律。《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4)述说。《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 无道桓文之事者。” 
    一义和二义是近引申,应该算一词多义;三义、四义是远引申,是由引申分化出来的两个同源词。这是字形不变的同音同源词。字形不变,一词多义和同源词的界限不易分清。因此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有的就会产生分化字。例如“尊”: 
    (1)盛酒的器具。《礼记·乡饮酒义》:“尊有玄酒, 贵其质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新樽洁之。”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酌寡人之@①,进之于客。” 
    (2)尊崇,高贵。《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尊重,敬重。《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 俊杰在位。” 
    《说文·酋部》:“尊,酒器也。”二义、三义是由一义引申出来的,使用既久,加上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对一义和二、三义之间的关系,已经不甚了了,于是为本义造了分化字。分化字的产生标志着不同意义之间,已分化为同源词。二、三两义字形未变,义亦相近,但词性不同,也以看作同源词为妥。再如“右”: 
    (1)右手。《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②而鼓。” 
    (2)右边。《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3)帮助。《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杜预注:“右,助。” 
    (4)保佑。《汉书·翟义传》:“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 ”颜师古注:“右读曰@③。” 
    一义本作“又”,《说文》:“又,手也。象形。”二义是一义的近引申,三、四义是由一义分化出来的同源词。在甲骨文中有二、四两义,都写作“又”(注:参看拙作《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见《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右”本是为三义所造的分化字,《说文》“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又”字借作表重复的副词以后,于是用“右”表示这几个意义。三义又有后起字“佑”。四义又有后起字“@③”。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一、二义与三、四义有了较大的距离,也就是说,已经把它们看成不同的词。“右”字在中古有上、去两读,一、二义读上声,三、四义读去声。去声后起,“佑”“@③”很可能是声音分化后才产生的分化字;在上古四个义项应该都是上声,是词义构词现象。另外有一种情况是几个同音字,似乎没有关系,其实也是音同义近的同源词。例如“才”、“材”、“财”: 
    (1)既竭吾才。(《论语·子罕》) 
    (2)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孟子·告子上》) 
    (3)暮而果大亡其财。 (《韩非子·说难》) 
    先看三个字的训释:例(1)皇疏:“才,才力也。”《说文· 木部》:“材,木梃也。”段玉裁注:“材谓可用也。”又《贝部》:“财,人所宝也。”三个字的训释差异相当大,其实是音同字异的同源词。人有用叫做“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它们的共同义素是“有用”。人才的“才”也常写作“材”。再如“狩”、“兽”: 
    (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诗经·魏风·檀》) 
    (2)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说文·犬部》:“狩,犬田也。”田猎为“狩”,“兽”是“狩”的对象,二者是动词和名词的区别。甲骨文中只有“狩”字,后世产生“兽”字,本指猎获物,转指“四足而毛”的动物。“才”、“材”和“财”,“狩”和“兽”,它们是异形的同音同源词。 
        二、音变构词法形成音近同源字 
    音近同源词是由音变构词法形成的。在单音的格局中,要创造新词,除了通过引申分化出新词外,还可以通过音节中的音素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也就是音近同源词。例如: 
    (1)渴[*khat](注:为了排印方便,拟音采王力先生《同源字典》的办法,声母以罗马字代号代替国际音标。下同。):竭[*giat]:歇[*xiat](溪群晓旁纽,月部叠韵)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小雅·采薇》) 
    昔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上》) 
    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人缺水欲饮为渴,江河缺水为竭、为歇。水竭则尽,水歇则止,用于抽象事物为尽、为止。 
    (2)创[*tsiang]:伤[*sjang](初审邻纽,阳部叠韵) 
    创巨者其日久。(《荀子·礼论》)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说文》:“创(刃),伤也。”又:“伤,创也。” 
    (3)斯[*sie]:析[*syek](心母双声,支锡对转)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经·陈风·墓门》)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诗经·齐风·南山》) 
    《说文》:“斯,析也。”又:“析,破木也。” 
    (4)象[*ziang]:豫[*jia](邪喻邻纽,阳鱼对转) 
    象有齿以焚其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豫焉若冬涉川。(《老子》十五章) 
    《说文》:“豫,象之大者。” 
    以上一、二两例,韵母同部,声母相近,例一同是喉牙音,例二同是舌齿音。例三声母相同,韵母也相近,是阴入对转,区别在有无韵尾。例四韵部是阴阳对转,也是有无韵尾的区别,声母也相近。一般来说,音变构词必须是韵相同,声母也要相近;声相同,韵也要相近;或者声韵俱近。因此同源词的考察,也必须声韵兼顾;声同韵远,或者韵同声远,是不能随意定为同源词的。例如: 
    (1)屏[*byeng]:藩[*biuan](声母同为并母, 耕元韵远)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诗经·大雅·板》)毛传:“藩,屏也。”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诗经·小雅·桑扈》) 
    (2)间[*kean]:隔[*kek](声母同为见母,元锡韵远)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秦无韩魏之隔,祸中于赵矣。(《战国策·赵策二》) 
    (3)欺[*khi 
    附图{h11b07.BMP} 
    ]:谲[*kiuet](溪见旁纽,之质韵远)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郑玄注:“谲者,诈也。” 
    “屏”和“藩”、“间”和“隔”、“欺”和“谲”意义相通,从意义方面来看,可以构成同源关系,这是没有问题的。从语音方面看,“屏”和“藩”、“间”和“隔”声母相同,“欺”和“谲”同属牙音,是相近的旁纽声母,声母也都具备了构成同源词的条件。但是三对字不但韵尾不同,主要元音也有别,韵部相差太远;这只能是同义词,不能定为同源词。因为作为音变构词,没有必要变化如此巨大,更重要的是变化过大,音变就失去了可循的规律。如果把语音转化的条件放得过宽,什么情况都可以是旁转、旁对转,那将必然是无所不转。只要义相关,不管音的远近,都把它视作同源词,这正是讨论同源词的论著中的一种不足取的倾向。 
    在讨论同源词的文章中,还有一种说法,是所谓的声韵各有不同来源的“声韵同源”词。例如: 
    (1)莫[*mak]←莽[*mang]+夕[*zyak] 
    (2)莅[*liet]←临[*li 
    附图{h11b07.BMP} 
    m]+位[*hiu 
    附图{h11b07.BMP} 
    t] 
    按这种说法,“莫(暮)”是由“莽”“夕”拼切而成的单音节复合词。“莽”是“莫”的声母同源词,“夕”是“莫”的韵母同源词。“莅”是由“临”“位”拼切而成的,“临”是“莅”的声母同源词,“位”是“莅”的韵母同源词。这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新奇说法,别的先不说,只从同源词的语音条件来看,“莫”和“夕”韵同声远,“莅”和“临”声同韵远,“莅”“位”韵近声远,都不符合音近的标准,也就是不符合音变构词的规律。至于所谓拼切而成的单音节复合词,恐怕更只能是想当然了。古人能将音节切分成两部分,决不会早于汉代反切产生之前。文献中记载六朝许多文化修养很高的人还弄不清反切为何物,今人要把一个音节切分成两部分,也需要经过语音训练。居然在先秦就能利用声韵拼切来构造新词,这当然难以令人信服。可是却有人找出个别例证,说明这种说法的合理,赞誉作者“见解新鲜”,“是有理有据的一家之言”(注:例如馨[*sieng]←磬[*tsieng] +香 [*siang]。 “馨、磬”韵同声近,“馨、香”声同韵近,都具备构成同源关系的语音条件,似乎真是声韵各有不同来源的“声韵同源词”。其实恐怕是音变构造“香”的同源词“馨”时,偶然联系到“磬”而变韵,使它与“磬”也音近吧了。这种巧合的个例,不能与通则混为一谈。)。我们认为这只能是同有所好,是喜新而不求真的学风表现,对读者恐怕是没有好处的。 
        三、由结构构词形成的是同素词 
    汉语词汇由单音走向复音,构词方式也由单音构词向复音词转变,这是公认的事实。西周已经开始向复音化过渡,春秋战国是汉语复音化迅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但是词义构词和单音节的音变构词始终是先秦重要的构词方式,同源词也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汉代以后单音构词方式明显衰落,结构构词法逐渐成为造词法的主流,新的同源词日益稀少。 
    结构构词法造出的都是复合词,复合词总是由两个词素构成的。它只存在共语素的同素词,不形成传统意义的同源词。例如: 
    学生“(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生。”(《后汉书·灵帝纪》) 
    学究“衣冠薛学究,毛骨病维摩。”(陆游《自咏》诗) 
    学舍“学舍颓敝,鞠为园蔬。”(《后汉书·儒林传·序》) 
    学校“建立学校,导之经义。”(《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学问“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世说新语·文学》) 
    后生“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浮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苍生“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晋书·王衍传》) 
    儒生“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前面五个词有共同语素“学”,后面四个词和“学生”有共同语素“生”。它们没有任何一对词可以构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同源词。即使像“学舍”和“学校”、“学生”和“儒生”两对词,意义方面有某些近似,但是不能说它们是音同或音近。也就是说,它们不具备构成同源词的语音条件。 
    (此文为郭锡良先生1998年12月参加台北训诂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现应本刊之约刊发于此。——编者) 
    [收稿日期]20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