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属于恶性肿瘤吗:笑之和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0:40

笑脸·肚皮·和谐

安立志

  

 

  本文的“笑脸”与“肚皮”,指的不是生意场上的春风得意,也不是主席台上的满腹翅参,在这里,只属于弥勒佛的“专利”。前些年,出差机会较多,去过一些佛寺道观,有一发现,但凡供奉弥勒佛的地方,庙宇的楹联大都以“笑口常开”与“大腹便便”做文章。这种类似同题作文的文字事业,反映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不同旨趣和情调,偶尔读之,亦有令人解颐或会心之处。但下面引用的这些楹联,多数来自网络,无缘全部亲见。
  南岳衡山罗汉堂有一副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肚大能容,容天容地,一切无所不容。
  这副对联的语言结构,在弥勒寺中较为常见。宗教是宗教,世俗是世俗。哲人谓,宗教是世俗的折射。即使“折射”,也有反射主体。比如说,尘世之上,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同样需要“容天容地”的“大肚”,也同样需要“笑古笑今”的“笑口”。没有“容天容地”的社会宽容,就不可能出现“欢乐祥和”的和谐境界。由此看来,十七大关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要求,乃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其乐无穷”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搞得人人杯弓蛇影,个个疑神疑鬼,天天剑拔弩张,处处硝烟战火,那肯定不是和谐社会。
  其实,和谐社会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一种社会心理。温家宝总理去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季老对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至高境界,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和谐社会不仅要求食可果腹,衣可蔽体,以保证“肚皮”的基本需要,也反对抹泪强笑、故作欢颜的假“笑脸”,内心和谐应当体现为身心融洽,灵肉统一。这种思想在有关弥勒佛的楹联中多有体现。台湾高雄市寿山龙泉寺联就有这层意思: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而浙江鄞县天童寺的对联也表达了大体相近的思想:
  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
  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试想一下,如果同事之间、同僚之间、同学之间、同志之间,多一些包容心,少一些小心眼,多一些庸容大度,少一些尔虞我诈,多一些笑脸相迎,少一些恶语相向,那该“了却人间多少事”,“断却许多烦恼碍”啊!由此可见,肚皮大一点,笑容多一点,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有“笑开天下古今愁”,“结成无量欢喜缘”,就距和谐社会不远了。
  实现内心和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至少包括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正确看待他人两个方面。四川乐山凌云寺一副对联,借弥勒之口,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看法: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对自己多一些自知之明,对他人多一些设身处地,这不仅是达到内心和谐的捷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通途。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沐猴而冠,不懂装懂的“半瓶醋”,能正确对待自己;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求全责备,无端挑剔的“半吊子”,能正确对待他人。凡事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名利欲,不仅可以减少兄弟阋墙、姑嫂勃豀,还可以减少一些社会纠纷、囹圄压力。而这样一种心理素质、修养境界,显然从“笑脸”与“肚皮”上是体会不到的。
  弥勒佛的“肚皮”与“笑脸”,也并非总是“你好、我好”,一团和气,也并非永远“是是、行行”,毫无原则。湖南醴陵护国寺有一副对联较为少见,它所揭示的就是这一道理:
  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赃枉法;
  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按照这一道理,和谐社会的“肚皮”自然“也不容”“瓜菜代”与“鲍翅参”兼收并蓄,和谐社会的“笑脸”当然“最可笑”微笑、欢笑、奸笑、狞笑同时并存。然而,“也不容”不等于“不产生”,“最可笑”也不等于“不存在”。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不仅包括各种社会要素的相辅相成,也包括各种社会要素的相反相成。“尊重差异”,但不应“尊重”“虚情假意、欺世盗名”;“包容多样”,却不“包容”“瘴气乌烟、贪赃枉法”。在这一基础上,综合平衡,统筹兼顾,解决矛盾,协调差异,既不是绝对地排斥斗争,简单地否定矛盾,更不是一切都搞“大一统”,处处遵循“排他律”,而这才合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