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治疗:利率与物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30:11

利率与物价

2010-12-27 16:50 阅读 276



关于图中数据的几点说明:

1,        皆为美国数据;

2,        利率反映未来一年的收益预期,所以与CPI、PPI未来一年期的增长率做比较;

3,        PPI数据许久没更新了,等过一阵子偶找到再补。

 

 

《经济学原理》里面有幅漫画(刚才去翻书,没找到,忘记是第几章里的了),描绘的景象是:经济危机来了——危机来了——危机过去了——拯救经济政策来了……大意是政策的制订者也是跟在市场的屁股后面跑,而且跑得更慢一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利率与物价指数正相关,其实那些官员们也是事后比较亮,事前猪一样,总理往往比总经理更加后知后觉。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要抹平波动,萧条的时候刺激,过热的时候泼冷水。真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话,那么图表上体现出来的物价指数应该是一水平线(至少波动要平缓一些),利率政策上下翻飞。事实证明,这一学科步子迈得太大了于是扯到了蛋。

 

从这个图中还可以读出更多一些东西,譬如,1980年似乎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70年代末,尽管Fed利率上升至接近20%,但是始终跟不上物价涨幅,处于负利率状态。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说:“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末的滞胀中颜面扫地”,大概就指这一时期。1980~2000年利率水平基本超过物价指数同期增长,2000年之后似乎利率又跟不上物价了,70年代的景象会卷土重来吗?

谈起证券市场,人们经常会说过去多少年当中,股市的年均增长率是多少多少。这一般都是指的1980~2000年这20年间。以道指为例,1980年时是800多点,到2000年11500点,这20年平均成长率接近15%。

但是,2000年至今,收益几乎没有。80年代之前的道指成长性如何?就算把30年代的大萧条剔出在外,从1942年珍珠港事件时道指最低92点算起,到1980年的平均增长率不过是6%,这一收益未必有存银行划算。所以那些声称投资股市,分享经济成长的论调只是选择性地运用了论据,为卖基金收管理费做忽悠而已。

1946年,道指涨至200点,在珍珠港事件后的4年中年均成长超过20%。难道是战争对经济成长、股市上升有利? 1946年出版的一本书——《一课经济学》对这种观点逐一进行批驳。内容其实是1850年巴斯夏《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的翻版。巴斯夏早就提出过这种质疑:如果战争能够增加国民财富的话,为什么法国(在经历了大革命时代以后)还没有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呢?

1946年是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年代,32年后《一课经济学》再次出版时,才开始经济理论的交替。“……知识分子的理论风向正在更迭。凯恩斯学派和新政支持者逐渐退场。保守派、自由派和自由市场的其他捍卫者,越来越敢说话,说起话来越发清楚有力……”当自由经济学派重新占据主流,经济才获得增长。但是2000年之后,新凯恩斯主义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似乎证明了一点:人们天生就有短视的倾向,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作为投机者,偶只需要知道,樊纲、周小川、李稻葵他们显然是凯恩斯的信徒。周其仁是懂经济的,可惜他也改变不了什么。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必然会导致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两难,股指与商品的投资方向,那还用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