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寿是哪里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令人惊叹:西方银行家感到惊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4:10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令人惊叹:西方银行家感到惊愕

  • http://www.milchina.com/
  • 2010-12-23 10:45:10
  • 网友评论 0 条
字号:T|T-

新鲜出炉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迄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因此人们常常称它为“点心”债券市场,取自其所在的香港的饮茶习惯。

尽管点心债券市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但各方对它的兴趣正迅速增长。上个月,美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香港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合1.5亿美元)债券,成为继连锁快餐企业麦当劳(McDonald’s)之后第二家利用人民币债券市场融资的跨国企业。麦当劳在今年8月发行了人民币债券。

这些债券发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离岸人民币市场远不只是债券融资的一种新渠道——它还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核心环节之一。这个进程将是缓慢的,更像婴儿学步(而不是大跨步),而且人民币究竟能不能扮演某种决定性的国际角色,还不好说。但该计划可能会对国际贸易、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国际政治产生巨大的长期冲击。

如果计划成功,人民币可能会成为亚洲的主要交易货币,而亚洲是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长远来看,人民币还可能成为世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一些中国官员已经呼吁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篮子货币。

时机的选择也意味深远。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的时刻,正是欧元的未来开始变得不确定的时刻。这样的角色转换,最终可能对美国以本币在海外借款的能力形成冲击。中国已有人开始称人民币为红币(redback),与美国的绿币(greenback)相对应——这个绰号隐隐象征着相关的地缘政治暗流。

“我们或许即将迎来规模真正空前的金融革命,”汇丰(HSBC)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世界经济正从‘绿币’向‘红币’转移,速度缓慢,但趋势明确无疑。”汇丰是正在向企业客户推介人民币服务的银行之一。

但从许多方面来看,人民币的境外使用极少,才是真正令人惊讶的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品出口国,外汇储备规模也位居首位。然而,海外持有的人民币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原因是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以及对外汇交易的限制。

“如果外星人今天到访地球,他们会发现现行全球货币体系非常奇怪和不合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上月在北京一个论坛上表示。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北京方面的态度,中国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计划也得到了更多支持。中国政府官员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危机,是因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允许美国积累不可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因此,过去一年里,北京方面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一些条件。

第一步是鼓励企业用人民币开展国际贸易。这个进程在6月得到提速,中国将试行了一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机制,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和全国20个省市,允许进出口贸易以人民币开具发票和结算。

虽然人民币的使用仅限于贸易,但企业与银行依然需要在海外持有人民币并用其投资的机会。自7月起,经政府允许,香港开始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市场,从而使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一个月之后,包括外国央行在内的一批经过筛选的投资者,获准进入中国在岸债券市场。据信,马来西亚央行成为首家在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外国央行。

此举的效果令人惊叹。中国央行称,今年6月至11月,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总额达到3400亿元,而仅仅一年半前,这个数字还是零。这样的增长速度,令那些了解中国的西方资深银行家也感到惊愕。10月,香港银行的人民币存款激增45%,达到2170亿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币在贸易中得到大量使用。

对中国企业而言,用本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吸引力显而易见。绕开美元让它们得以削减交易成本,并将外汇风险降至最低。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全球汇率战争的世界里,这是一项巨大优势。

中国贸易额最大的企业中化集团(Sinochem)就是先驱之一。该集团在新加坡的离岸贸易子公司今年在销售石化、橡胶、化肥等产品时接受人民币付款。该公司称,它是在中国企业和中化内地部门的请求下这么做的。“这让我们得以与客户建立更稳固的联系,”中化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宋颂表示。他预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的确,越来越多的西方跨国企业——包括美国的麦当劳、北欧的宜家(Ikea)、诺基亚(Nokia)以及德国的麦德龙(Metro)——也在尝试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对我们的企业客户而言,美元和欧元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事实货币,”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贸易融资亚洲主管希夫库玛•西拉普(Shivkumar Seerapu)表示。

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以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等银行都在迅速设置必需的基础设施,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处理人民币交易。与此同时,渣打(Standard Chartered)及其竞争对手汇丰已经占据有利地位,能够获益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因为它们在指定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香港拥有稳固地位。渣打交易银行部门北亚区主管尼尔•达斯瓦尼(Neil Daswani)称,“从服装到气瓶”,各类产品的制造商都开始使用人民币。

他补充称,来自香港的需求最为强劲,但也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中东和英国的需求。据经济学家和贸易融资专家称,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很可能首先在亚洲蓬勃发展起来,然后广泛扩展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显然正在增强。然而,这仍然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进程,能否成功还不一定。以往,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是市场力量,但在中国,这是由政府计划推动的。“通过政策推动货币国际化,并最终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这样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试过,连不完全的尝试也没有,”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保拉•苏巴基(Paola Subacchi)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北京方面完全明白,这个过程并无可供依循的现成蓝图。”

让该行动愈显不同寻常的是,中国政府仍然打算保留大量资本管制措施,以隔离本国经济,并使人民币暂时无法完全自由兑换,因为中国领导层担心外汇市场波动以及自由资金流可能对中国仍不健全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正如苏巴基所言:“过去的经验显示,总是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开放在前,货币的国际化在后,而不是相反。”

中国的替代做法是把香港当作一个试验室,鼓励海外企业和投资者在香港持有并交易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点心债券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人民币在境外的可获得性,过去两年里中国政府与八个海外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它们是阿根廷、白俄罗斯、香港、冰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与韩国。协议总规模略高于8000亿元人民币。香港实质上的央行香港金管局(HKMA)上周动用了2000亿元人民币互换额度中的100亿元,为香港商业银行获取供企业客户贸易使用的人民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香港的银行还可以通过内地银行和中银香港获得人民币,但受配额限制。
不过,中国官员承认,尽管香港离岸市场有助于奠定基础,实现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扩大使用,但除非大幅扩大内地债券市场准入,且提高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交易的便利性,否则人民币无法成为储备货币。
鉴于中国仍然对放开金融体系持谨慎态度,这一切似乎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以十年为单位推进,而不是年,这意味着外汇储备管理者还要过很久才会真正考虑将大量美元储备兑换成人民币。
“如果你最终无法在中国购买资产,那么在香港买入人民币意义不大,”景顺(Invesco)首席经济学家、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之父祁连活(John Greenwood)表示。“(但中国政策制定者)必须小心,不要让大坝开口,导致各方资金大量涌入或涌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向海外资金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而不致产生破坏稳定的巨大影响。”
然而,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计划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官方是否真能对整个进程保持如此严密的控制。汇丰预计,在三到五年内,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至少一半的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总额在2万亿美元左右,从而使人民币成为全球三大贸易货币之一。有如此大量的人民币在中国之外流通,要阻止不受欢迎的资金流入中国,会变得困难得多。
通过鼓励人民币的使用,北京方面还在创造一个由投资者、企业及各国央行组成的群体,它们将游说中国,要求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和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
的确,全球金融机构之所以对人民币国际化如此兴奋,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期待这能给保护中国国内金融体系的管制系统带来更多裂口。通过推动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中国的开放速度可能比北京许多官员预想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