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頓禪門修行切要論 (林遠凡撰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00:56

 圓頓禪門修行切要論 》 (菩薩白衣 林遠凡 撰述)

 

一心頂禮, 盡蓮華藏世界海, 帝網剎中, 重重重重, 無盡無盡, 圓融無礙, 佛法僧寶. 本師法身, 遍一切處, 毗盧遮那佛; 本師報身, 光明遍照,   盧舍那佛; 本師應身, 勝劣隨機, 釋迦牟尼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護法菩薩摩訶薩. 白衣弟子遠凡,敬依佛語祖語, 撰述斯論,假申問答, 凡七十則, 闡揚圓頓禪門修行切要, 以報四恩. 若合佛心, 願予流通,  遍滿法界, 有情聞見, 皆悉開悟, 成無上覺, 不為業障所礙. 苟背佛言,  乞賜懺悔.

 

(問)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初因, 眾生元始, 莫窮本來. 老莊指之為 "自然", 周孔詔之曰 "渾沌", 耶回云是 "上帝所造"; 科哲尚未窮源. 究竟最初起處, 佛 說云何指南?

(答) 欲知宇宙萬有, 以及眾生色身緣起, 實由眾生無始自心, 更無餘法. 佛說: "無生無始, 物之性也". 眾生雖歷無量生死, 世界雖經無量成壞, 眾生本具 "性體"無少變異. 是故徹悟本來者云: "自有天地以來, 猶一念也." <<圓覺經>>云: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

 

(問) 此中誰為, 主持造作者?

(答) 實無主持造作者. <<金剛三昧經>>云: "善不善法, 從心化生." 心即"性體" 之用, 喻水之波, 可為總持之門, 萬法之都矣! 蓋眾生本具"性體", 非屬本無今有, 故曰無始; 非有已還無, 故曰無終; 乃宇宙萬有之本源. 元因無始無終, 本具"性體", 不覺念起, 念起即是動相, 動相即是第一業識. 轉識後自生見分, 因見分而生相分. 由是境從心生, 心因境有; 心境相對, 能所相生, 隨緣迷失 "本來自性", 不覺不知, 次第遷流, 虛妄生死, 終而復始, 了無盡期. 如來示現, 成道之後, 知諸外道, 不達"本原自性", 非從能所而生, 執有所明, 成於妄見. 因明立所觀之境, 因所起能觀之心, 能所相生, 心境對待, 隨緣失性, 莫返本原, 不覺不知, 以歷塵劫. 故<<楞嚴經>>云: "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 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 熾然成異; 異彼所異, 因異立同, 同異發明, 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 相待生勞, 勞久發塵, 自相渾濁. 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 起為世界, 靜為虛空." 是外道以虛空清淨為同, 分世界差別為異, 於分別識中, 又立無同無異, 皆是有為之法, 盡成生滅之緣, 未洞本然, 終為戲論.

 

(問) 眾生本具"性體", 其量云何? 而能生起, 宇宙萬有, 及自色身?

(答) 經云: "佛告阿難,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 猶如片雲點太清裡, 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問) 佛見世間萬有, 與諸外道, 乃至一切凡夫, 見世間萬有, 有何差別?

(答) 佛明體性, 安住一真, 不分能所, 不住生滅, 不住不生滅, 應用自在. 雖常宣說諸法差別, 皆是隨順眾生, 因機擢進, 名為無心之心, 無見之見, 體用一如故. 非同外道凡夫, 有心有見, 皆是分別, 執生執滅, 能所相生. 故<<涅槃經>> 云: "不可見, 了了見." <<華嚴經>>云: "無見即是見, 能見一切法; 於法若有見, 此則無所見." 又云: "菩薩悉見諸法, 而無所見; 普知一切, 而無所知." 則諸佛無知無所不知矣! 但不落有無之知, 能所之見, 非是都無知見. 蓋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 本來佛與外道, 乃至一切凡夫, "自性" 皆具有遍照法界義. 是外道凡夫自迷, 而不自覺耳. <<楞伽經>>云: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外道凡夫, 若悟佛道, 於見諸相時, 常與"實相"相應, 自然遠離諸過, 會第一義清淨真心, 朗然明徹, 而無念著, 即事即如, 唯心直進, 即與諸佛所知無異, 唯實相矣! 離此立見, 能所相生, 皆成諸過.

 

(問) 世尊宣說諸法, 以何為體?

(答) 如來說法, 以教證為體. 除其教證二聖教外, 別無聖教. 教正法者, 謂是訣擇修持道理, 修行正軌. 證正法者, 謂是如其前訣擇時所訣擇已, 而起修行, 直至相應, 故彼二種, 成為因果.

 

(問) 如來教法, 有頓有漸; 禪門宗旨, 分南分北. 修證省要, 可得聞乎?

(答) 如來教法, 雖有頓漸; 禪門宗旨, 雖分南北; 皆因眾生根器而立. 若論修證省要, 應依<<華嚴>>即示一心廣大之文, 即達摩直顯, 眾生心性之旨, 單提直入, 頓悟圓修, 不離筌罾而求解脫, 不執文字而迷本宗, 衹論見"性"明"心", 不論何宗何派, 直截了當, 即身成佛. 何以故? 若領解不謬, "親照離念靈知自性", 方於體上照察義用, 無不通矣! 此時了知, 三藏十二部經, 都是自性註解, 無遮無

 礙, 樂何如哉!

 

(問) 云何是頓悟? 云何是圓修?

(答) 頓悟者, 頓悟得"靈知本體". 圓修者, 頓悟得"靈知本體"之後, 方於中揀一切, 收一切, 自在修行, 直至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悉無所住也.

 

(問) 此法門令坐禪否?

(答)古德云: "若不究心, 坐禪徒增苦業. 如能護念, 罵佛猶益真修." 是知離心無法矣! 不觀乎有心起時, 萬境皆有. "空心起處, 萬境皆空. 則空不自空, 因心故空; 有不自有, 因心故有. 既非空非有, 則唯識唯心. 是以了達本來者, 亦不睹惡而生慊, 亦不觀善而勤措, 亦不捨愚而近賢, 亦不拋迷而就悟. 達大道兮過量, 通佛心而出度. 不與凡聖同纏, 超然名之曰祖." <<阿差末經>>云: "但正自心, 不尚餘學." 蓋心體本虛, 因歷生習氣故, 物欲交錯, 妄想集積, 了無一隙. 是知學佛之要, 但在治習, 習盡而性自盡耳. 行者頓悟後, 若昏沈厚重, 難可策發, 掉舉猛利, 不可抑伏, 貪瞋熾盛, 觸境難制; 即用教中種種方便, 隨病調伏. 若煩惱微薄, 慧解明利, 則依本宗一行三昧, 行住坐臥, 四威儀中, 端身正意, 不依氣息形色, 隨緣保任, 即不起滅定, 現行坐之威儀; 不於三界, 現攀緣之身意. 如是行者, 是名正行. <<法句經>>云: "若學諸三昧, 是動非是禪. 心隨境界流, 云何名為定?" 蓋以一真心性, 對染淨動靜諸法, 全揀全收, 但要剋體直認, "無 住靈知"即是"自性", 餘皆虛妄. 故全揀云: "非法非心, 非境非智, 乃至非性非相, 非佛非眾生, 離四句, 絕百非也." 全收者, 了知染淨諸法, 無不是 "自性" 起"心"之所變現, 心迷故, 忘失"本體", 妄起惑業, 乃至四生六道, 雜穢國土. 心悟故, 從"體"起"用", 用不迷體, 便成四等六度, 乃至四辯六通, 妙身淨剎, 無所不現. 既是此心現諸法故, 法法全即真心, 如人夢所現事, 事事皆人; 如金作器, 器器皆金; 如鏡現影, 影影皆鏡. 故<<華嚴經>>云: "知, 即一切法, 即心自性, 成就慧身, 不由他悟." <<起信論>>云: "三界虛偽, 唯心所作,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乃至一切分別, 皆分別自心. 心不見心, 無相可得. 故云: 一切法如鏡中像." <<楞伽經>>云: "寂滅者, 名為一心. 一心者, 名如來藏, 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造善造惡, 受苦受樂, 果與因俱." 故知一切, 無非心也. 將此法門, 望三藏十二部經, 一切法門, 收揀自在, 空有相通, 性相無礙, 方能於一切趣, 悉無所住, 於一切法, 都無所動, 唯此名為"了義"也.

 

(問) 此法門, 歷代大德, 云何開示, 請示一二?

(答) 此門指示, 約有二類: (一)云: 即今能言語動作, 貪瞋慈忍, 造善造惡, 受苦受樂等, 即汝佛性. 即此本來是佛, 除此無別佛, 了此天真自然. 故不可起心修道, 道即是心, 性如虛空, 不增不減, 但隨時隨處, 息業養神, 自然神妙, 此為真悟. (二)云: 諸法如夢, 諸聖同說. 妄念本寂, 塵境本空. 本空之心, "靈知不昧", 即此"空寂之知", 是汝真性, 任迷任悟, "心本自知", 不藉緣生, 不因境起. "知"之一字, 眾妙之門. 若頓悟此"空寂之知", "知"且無形, 誰為我相人相? 覺諸相空, 心自無念, 念起即覺, 覺之即無. 修行妙門, 唯在此也. 上之兩說, 皆是會相歸性, 常見祖師語錄.

 

(問) 古德云: "學道之人不識真, 只因從來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 痴人喚做本來人." 請示此"靈知自性", 與識神云何差別?

(答) 此言靈知者, 不是證知之知. 意說: 真性不同虛空木石, 故云知也. 非如緣境分別之 "識",  非如照體了達之 "智", 直是真如自"性", 自然常 "知". <<起信論>>云: "真如"者, 自體真實識 "知." <<華嚴經>>云: 真如照明為 "性". 又 "問明品"說: "智" 與 "知" 異, "智"局於聖, 不通於凡; "知"即凡聖皆有, 通於理智. 覺首等諸菩薩, 問文殊師利菩薩: 何等是佛境界"智"? 何等是佛境界"知"? 文殊頌云: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淨, 開示諸群生." 既云本淨, 不待斷除, 即知群生, 本來皆有, 但以惑翳, 而不自知. 故<<法華經>>中, 開示令得清淨者, 即<<寶性論>>中, 離垢清淨也. 但此心雖自性清淨, 終須悟修, 方得究竟. 經論所明, 有二種清淨, 二種解脫. 或只得離垢清淨解脫, 故毀禪門即心即佛. 或只知自性清淨解脫, 故輕於教相, 斥於持律坐禪調伏等行. 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 自性解脫, 漸修得離垢解脫, 離障解脫, 成圓滿清淨, 究竟解脫. 若身若心, 無所壅滯, 直至福慧兩足, 萬德莊嚴, 如世尊之應化無礙, 方名圓成佛道. 經中問云: 云何是佛境界"智"? 此問證悟之"智". 問:云何是佛境界"知"? 此問"本有靈知". 答智云: "諸佛智自在, 三世無所礙." 答知云: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識是分別, 分別非真. 知唯無念方見. 又若以智證之, 即屬所詮之境. 真知非境界, 故瞥起照心, 即非真知, 故非心境界. 以不起心為玄妙, 以集起名心, 起心看即妄想, 故非真知. 是以真知, 必虛心遺照, 言思道斷矣! 大德開示, 每云放下, 或振威一喝, 叫你自己領悟, 正符此義. 是知不但外道, 錯認識神, 即北宗看心, 亦失真旨. 若有可看, 即是境界也. <<楞嚴經>>云: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寶藏論>>云: "知有有壞, 知無無敗. 真知之知, 有無不計." 即 "自性無分別之知". 是以此"真性自體之知", 即"無緣心", 不假作意, 任運"常知", 非涉有無, 永超能所. 古德云: "知"之一字, 眾妙之門.

 

(問) 西域諸聖, 依此法門, 傳持修證否?

(答) 馬鳴標 "心" 為本原, 文殊擇  "知" 為真體. 西域傳心, 多兼經論, 無二途也. 但以此方迷心執文, 以名為體, 故達摩善巧, 揀文傳心, 標舉其名, 心是名也, 默示其體, "知"是心體, 喻以壁觀, 令絕諸緣. 絕諸緣時, 問斷滅否? 答雖絕諸念, 亦不斷滅. 問何以證驗, 云不斷滅? 答了了"自知", 言不可及, 師即印云: 只此是自性清淨心, 更勿疑也. 若所答不契, 即但遮諸非, 更令觀察, 畢竟不與先言"知"字, 直待他自悟, 方驗真實是親證其體, 然後印之, 令絕餘疑. 故云默傳心印. 所言默者, 唯默"知"字, 非總不言, 六代相傳, 皆如此也. 至荷澤禪師時, 他宗競起, 欲求默契, 不遇機緣, 又思惟達摩懸絲之記, 達摩云: "我法第六代後, 命若懸絲." 恐宗旨滅絕, 遂言:"知" 之一字, 眾妙之門.

 

(問) 有念即眾生, 無念即佛, 云何言凡聖一等?

(答) 眾生雖起念, 不覺念本無念, 與佛無念等, 妄墮有念中. 佛得無念, 知念本無. 眾生雖現在念中, 佛知念即無念, 斯則佛無念, 與眾生無念義同. 又以眾生不知念空, 於念成事, 似有差別. 若實了念空, 則於苦樂境, 不生執受. 何者? 以境從心生, 心空則境何有? 相縛自除, 能所俱空, 誰生取著; 既不取著, 生死自無. 如<<圓覺經>>云: "知是空花, 即無流轉, 亦無身心, 受彼生死."

 

(問) 即心成佛之宗, 曹溪正意; 見性達道之旨, 靈鷲本懷. 如今信不及人, 謂不現證, 古今悟者, 請垂指南.

(答) 若親見, 無一人而非佛; 若不信, 無一佛而非人. 迷則常作佛之眾生, 悟則現證眾生之佛. 人佛不異, 妄見成差; 迷悟雖殊, 本性恆一. 真俗若異, 即成斷常. 何以故? 如今一念纔起, 了不可得, 無有處所, 是過去佛. 過去不有, 未來亦空, 是未來佛. 即今念念不住, 是現在佛. 但一念起時, 莫執莫斷, 不取不捨, 則三際無蹤, 一念圓具十法界, 非因非果, 而因而果之法. 若能一念如是而達者, 則念念相應, 念念成佛, 凡聖悉等, 今古皆齊. 故云: 了了悉心, 惺惺見佛, 是佛是心, 是心是佛, 念念佛心, 心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淨戒律心, 淨心即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欲求萬法, 莫染一物; 心性雖空, 含真體實, 入此法門, 端坐成佛. 如是則十方諸佛, 同一法身. 若要念外施功, 心外求佛, 便落他境, 無有得時, 遂即前後情生, 凡聖緣起, 徒經時劫, 枉用功夫. <<華嚴論>>云: "不如一念緣起無生, 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問) 一念成佛, 已入信門. 云何得目前, 了了分明而見?

(答) 目前無物, 是真見佛.

 

(問) 云何如理思惟?

(答) 但一切不思惟, 是真思惟. 唯以頓悟一心, 無法可思量故. 四聖六凡, 雖染淨不同, 然皆念後事耳. 是以十方諸佛, 證心成道, 故稱如理. 蓋因明暗而見者, 應物之識也; 離明暗而有見者, 真心之照也. 古德云: "佛道皆因何法成? 悟心無體蕩無明. 莫怕落空沉斷見, 萬法皆從此處生."

 

(問) 豈無他助之力, 發自智照之心?

(答) 無正無助, 非自非他. 若以智求, 智則成解, 解背圓宗. 若起照心, 照則立境, 隨照失旨, 皆是影事, 不契斯宗. 若了真心, 自然無心合道, 合道則言語道斷, 無心則境智自閒. 何以故? 有見有聞, 世俗心量, 若約真諦, 根境俱空.

 

(問) 再有其他方便否?

(答) 佛言: "若不自信心佛, 求他勝緣, 功業雖勤, 終非究竟." <<楞伽經>>云: "心外見法, 名為外道. 若悟自心, 即是涅槃, 離生死故." 蓋虛空萬有, 循業所現, 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 所見不同: 外道見為自然, 凡夫見為生死, 聲聞見為四諦, 緣覺見為因緣, 小菩薩見為但空, 大菩薩見為中道, 諸佛見為實相. 若了自心, 諸見並融, 色塵即為佛事. 是以覺王最後慈敕, 唯令於念處修真. 首祖當初所傳, 只但指人心是佛. 行者但一念不生, 則前後際斷, 分別心滅, 輪迴業亡, 根盡枝枯, 因空果喪, 無始之情塵識垢, 應念全消, 本來之佛眼常身, 隨真頓現. 蓋一切境界, 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經云: "若人欲得如來智, 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 疾作人天大導師." 古德云: "但了本覺一心, 念念契圓常之道. 若逐無明散意, 塵塵成生死之輪."

 

(問) 云何發菩提心?

(答) 行者真發菩提心者, 當於起念時, 了不可得; 念息時洞照十虛, 名為有照有用. 紫柏老人云: "一念不生沈死水, 六根纔動犯波濤, 聖凡路斷翻身處, 生殺那知在斗稍." 參之!

 

(問) 對一切境時, 云何得心安定?

(答) 昔百丈和尚, 答學人云: "一切諸法, 本不自言, 是非垢淨, 亦無心繫縛人, 但人自虛妄計著, 作若干種解, 起若干種見, 生若干種畏愛. 但了諸法不自生, 皆從自己, 顛倒取相而有; 知心與境, 本不相到, 當處解脫; 一一諸法, 一一諸心, 當處寂滅, 當處是道場." 蓋一切前塵, 所現諸法, 盡隨念而至, 皆對想而生. 念息境空, 意虛法寂. 經云: "想滅閑靜, 識停無為." 道樹禪師云: "野人作多色伎倆, 眩惑於人. 只消老僧不見不聞. 伊伎倆有窮, 吾不見不聞無盡." 古德云: "學道須是鐵漢, 著手心頭便判, 直趨無上菩提, 一切是非莫管." 最要者, 安心在乎虛, 持心在乎平, 用心在乎照, 悟心在乎忘耳!

 

(問) 云何修戒定慧?

(答) 心境兩忘, 一念不動, 曰戒. 覺性圓明, 內外瑩徹, 曰定. 隨緣應物, 妙用無窮, 曰慧. 玄沙師備宗一禪師云: "不可道持齋持戒, 長坐不臥, 住意觀空, 凝神入定, 便當去也. 有甚麼交涉, 西天外道, 入得八萬劫定, 不免輪迴. 蓋為道眼不明, 生死根源不破故也. 須知古佛真宗, 常隨物現; 堂堂應用, 處處流輝, 隱顯坦然, 高低盡照. 是以沙門上士, 道眼惟先, 契本明心, 方為究竟. 有為心法, 不可相依; 日久年深, 全無利益, 只為違真棄本, 厭離凡情, 忻心聖道, 作此見知, 不出他限量, 拋他五陰不去, 不見道.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饒汝練得, 身心同虛空去, 饒汝到精明湛不搖處, 不出識陰, 古人喚作急流水; 流急不覺, 妄為恬靜. 恁麼修行, 盡出他輪迴際不得, 依前被輪迴去. 必須對塵對境, 如枯木寒灰, 臨時應用, 不失其宜." 六祖云: "緣至則生, 緣滅則寂." 蓋道本如如, 法爾天真, 不同修證. 衹要虛閒, 不昧作用. 執動則起生死之本, 執靜則醉昏沉之鄉. 動靜雙泯, 即落空亡. 動靜雙修, 顢頇佛性. 箇中纖毫道不盡, 即為魔王眷屬矣! 珍重!

 

(問) 真般若與相似般若, 云何分別?

(答) 真般若者, 了色即空, 了空即色; 故不死於枯槁, 不蕩於情波. 了知而修, 故修無所修; 以修無所修, 所以當境順逆之衝, 習染消而我無所修也. 相似般若, 則解而不精, 忽修以逞見. 一旦危疑交至, 解失而氣喪, 境奪識情, 事敗醜布, 遺笑千古, 此逞相似般若之咎也.

 

(問) 說法時如何?

(答) 幻人說法幻人聽, 由來兩箇總無情. 說時無說從君說, 聽處無聽一任聽.

 

(問) 應緣作事時如何?

(答) 以心托事則狹劣, 以事從心則廣大. 世人多外重其事, 而內不曉其心, 是以所作皆非究竟. 若悟本來者, 包含萬有而不為事, 應化萬端而不為主.

 

(問) 閒住時如何?

(答) 念頭起處即看破, 事未至時莫妄生.

 

(問) 處逆境時如何?

(答) 既無對待, 逆順何生? 以逆境故生瞋怒, 強賊干懷; 以順境故牽愛情, 華箭入體; 能令心動, 故稱不安. 今若無心, 坦然無事, 則萬機頓赴, 而不撓其神; 千難殊對, 而不干其慮矣! 蓋諸法隨緣變時, 似有流轉, 而實無生滅, 亦非去來, 如湛水起漚, 漚全是水, 華生空界, 華全是空. 迷者心心生滅, 猶如猿猴; 當知見境生滅者, 即是心生滅相故. 故云心生種種法生; 若入實相, 人法自空. 人空則不見能作業之人, 法空則不見所受果之處. 只為妄執人法而造業, 不出心境而受殃; 但心境俱忘, 即當處解脫. 故知善惡諸法, 無有定相, 由心迴轉, 得失任緣. 行者若了一切境界, 唯是意言分別, 則意無所思, 口無所說; 攀緣既息, 名相即空, 妙明真心, 從此披露, 故得塵勞路絕, 生死河枯; 念念冥真, 心心念道. 所以<<金剛三昧經>>云: "佛言: 善不善法, 從心化生, 一切境界, 意言分別, 制之一處, 眾緣斷滅. 何以故? 一本不起, 三用無施, 住於如理, 六道門杜." 是知但有心動轉, 皆是世俗法, 不復起轉生, 見世是自心也.

 

(問) 遇事未能忘情時如何?

(答) 未能忘情者, 是未達本. 達本者定能忘情. <<華嚴經>>云: "達本情亡, 知心體合." <<金剛經>>云: "信心清淨, 即生實相." 實相既生, 妄想相滅, 全體法身, 遍一切處, 方得大用現前. 悟此理者, 上無攀仰, 下絕己躬, 虛空大地, 咸出心中. 蓋法性湛然, 本無去來, 厭喧趨寂, 豈為達耶? 心若無事, 萬法不生, 意絕玄機, 纖塵何立?

 

(問) 此理雖已領悟, 事修未能相應時如何?

(答) 應切實參究. 睦州道明尊宿云: "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大事既明, 如喪考妣." 修行人參究用功, 能如是關切, 當能大徹大悟. 古德云: "途路之樂, 終未到家; 見解入微, 不名見道. 參須實參, 悟須實悟. 閻羅大王, 不怕多語".

 

(問) 要了自心相應處, 云何體驗?

(答) 若一念由貪瞋痴所作十惡, 身三口四意三惡業, 則就三途苦趣之因. 若一念轉十惡而為十善, 則為人天妙樂之因. 若一念善惡兩忘, 內不見有我, 外不見有人, 一心寂靜, 則為聲聞出苦之因. 若觀目前苦樂逆順因緣, 生滅流轉還滅, 則成緣覺之因. 若一念了知人法無我, 因緣性空, 無有作受者, 而不妨現行, 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 化度眾生, 則為菩薩之因. 若一念頓悟自心, 本來光明廣大, 無不包容, 無不濟度, 了無一法當情, 生佛平等, 即為成佛之因. 何以故? 此心廣大無外, 本來清淨, 圓滿光明. 若日用念念悟此, 則雖居塵勞, 而為出世之人矣! 此所以維摩稱為, 不二法門也. 行者若能體此而行, 則一切恩怨, 是非人我, 煩惱情根, 應念化成光明藏矣!

 

(問) 從體起用, 生起諸法, 云何能入, 不二法門?

(答) 從本向末, 寂而常用; 從末向本, 用而常寂. 寂而常用, 故靜而不結; 用而常寂, 故動而不亂. 靜而不結, 故真如是緣起; 動而不亂, 故緣起是真如. 有何分別? 一切境界, 唯依妄念, 而有差異; 若離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可得. 黃檗云: "甚麼心向境上見? 設爾得見, 元來只是照境心. 如以鏡照面, 縱得眉目分明, 元來只是影相, 何關汝事?" 是知來者是事生, 去者是事滅; 如實知去來, 不復生分別.

 

(問) 如來一代時教, 可作省開示否?

(答) 若見五陰有, 即眾生世間. 若了五陰空, 即真諦世間. 若了五陰實相, 即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間. 離此五陰三世間外, 更無一法, 能建能立, 為俗為真. 一代時教所詮, 除此別無方法. 悟此為佛, 迷此為凡. 唯是一心, 開合無異. 何者? 以一陰名色, 四陰名心; 從心所生, 故稱為色; 心是所依, 色是能依; 攝能歸所, 但是一心. 本末原同, 體用常合. 佛法大旨, 於此絕言. 蓋一切諸法, 心為上首. 若知於心, 則能得知, 一切諸法. 經云: "諸佛從心得解脫, 心者無垢名清淨, 五道解潔不受染. 有解此者成大器." 又云: "一切造善惡, 皆從心想生. 是故真出家, 皆以心為本." 又云: "無著無所依, 無累心寂滅, 本性如虛空, 是名無上道." 太原和尚云: "夫欲發心入道, 先須識自本心; 若不識自本心, 如狗逐塊, 非獅子王也."

 

(問) 云何談空? 云何說有?

(答) 談佛道者, 若定空, 則歸斷見. 若實有, 則落常情. 蓋俗諦不得不有, 有常自空. 真諦不得不空, 空恆徹有. 是故達本來者, 廣照世間, 觀生也如石女之懷兒; 觀住也若陽燄之翻浪, 觀異也同浮雲之萬變, 觀滅也猶狂花之謝空. 深達無生, 知皆無我; 空生空滅, 幻墮幻昇; 愍彼愚迷, 盲無慧目, 遂乃發無作之智照, 開無捨之檀門, 秉自性空之戒心, 具無所起之精進, 圓無所傷之法忍, 修無所住之禪門; 了無身而相好莊嚴, 達無說而縱橫辯說; 遊戲性空之世界, 建立水月之道場, 陳列如幻之供門, 供養影響之善逝, 遍習空華之萬行, 施為谷響之度門, 降服鏡像之魔軍, 大作夢中之佛事, 廣度如化之含識, 同證寂滅之菩提, 以成無緣之慈, 同體之化. 蓋實際理地, 不受一塵, 佛事門中, 不捨一法. 若要學諸佛方便, 須具菩薩遍行, 一一洞明, 方成大化.

 

(問) 如是行者, 命終皆得出離否?

(答) 若能通達, 諸法本來平等, 名為出離. 何以故? 如實知法, 猶如幻相, 善觀因緣, 而不分別. 若欲捨劣就勝, 厭異欣同, 欲令凡聖一倫, 垢淨平等者, 無有是處. 了達本原, 萬法自齊, 即究竟出離, 三界火宅義. 否則, 現今對境, 尚不圓明, 臨終遇緣, 焉能分別? 如一翳在目, 千華競飛. 行者一妄動心, 諸塵併起. 若能離念, 則當處坐道場, 轉大法輪, 俱成佛道. 蓋凡夫妄見生死, 亦是無生死處, 妄見生死也. 大徹悟者, 終日有而不有, 有徹空源; 終日空而不空, 空該有際. 自然一心無寄, 萬法俱閒, 境智相應, 理行融即, 方入實相, 瑩淨無瑕, 照破古今, 光吞萬彙矣!

 

(問) 真妄二心, 行相各異, 如何融會, 得入法性之圓宗?

(答) 但了妄念無生, 即是真心不動. 此不動之外, 更無毫釐法可得. 若執心境是實, 人法不空, 徒經萬劫修行, 終不證於道果. 若頓了無我, 深達物虛, 則能所俱消, 有何不證? 迷者生死相漂, 心亦流轉; 流轉之苦, 素在身心. 若能了心及境, 則妄想不生, 相縛既除, 麤重亦遣, 永絕羈礙, 遂成解脫. <<檀經>>云:"無上菩提, 須得言下, 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不生不滅; 於一切時中, 念念自見, 萬法無滯; 一真一切真, 萬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 即是真實. 若如是見, 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悟者於世間善惡好醜, 乃至冤之與親, 言語觸刺, 欺爭之時, 並將為空, 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 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後念, 念念相續不斷, 名為繫縛. 於諸法上, 念念不住, 即無縛也.

 

(問) 云何是無相無念義?

(答) <<檀經>>云: "無相者, 於相而離相. 無念者, 於念而無念. 於諸境上, 心不染曰無念. 於自念上, 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 念盡除卻, 一念絕即死, 別處受生, 是為大錯." 又云: "迷人於境上有念, 念上便起邪見." 又云: "無念者, 無者無何事? 念者念何物? 無者無二相, 無諸塵勞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體, 念即是真如之用. 雖有見聞覺知, 不染萬境, 而真性

 常自在故." 經云: "善能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問) 云何是常念真如本體?

(答) 如眼觀眼, 似空合空.

 

(問) 云何是坐禪義?

(答) <<檀經>>云:"於一切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 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動, 名為禪. 只為見境思境即亂. 若見諸境, 心不亂者, 是真定也. 於念念中, 自見本性清淨, 自修自行, 自成佛道." 若開口便說他人, 是非長短好惡, 與道違背. 若著心著淨, 即障道也.

 

(問) 云何是真善知識?

(答) 善知識者, 提婆達多是, 一切逆境當前時是. 何以故? 惡不來加, 無以證念.

 

(問) 修圓頓禪人, 云何必要, 圓修諸事?

(答) 若離事而推理, 墮聲聞之愚. 若離理而行事, 同凡夫之執. 當知離理無事, 全水是波; 離事無理, 全波是水. 故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 涉有而不乖空, 依實際而起化門, 履真而不閡俗. 蓋體不離用, 故寂而常照; 用不離體, 故照而常寂. 是以常體常用, 恆照恆寂. 若會旨歸宗, 則體用俱離, 何照何寂? 曷乃據體而礙用? 執性而壞緣? 理事不融, 真俗成隔, 則同體之悲絕運, 無緣之慈靡成, 善惡既不同觀, 冤親何能普救, 過之甚矣! 失莫大焉. <<大集經>>云: "捨離大慈, 而觀無生, 是為魔業. 厭離有為功德, 是為魔業." 故徹悟本來者, 菩提無發而發, 佛道無求而求, 妙用無行而行, 真智無作而作也.

 

(問) 安身立命之要, 請再予以方便開示?

(答) 緣得失而求念, 緣念而求念之未始; 念之未始既得, 然後可以駕, 未始之航, 來往於榮辱得喪死生之津, 博運群有, 安置彼岸矣! 苟逢緣遇境, 逆順關頭, 有一念不與空相應時, 六根門頭, 忽起憎愛, 便是自己, 傷身害命, 皆為人頭牛耳, 何足道哉! 須知千經萬論, 別無一事, 不過說離身心耳. 何以故? 若身心備, 則死生好惡, 不召而自至焉. 直接得佛祖血脈時, 驢胎馬腹尋常事; 寶座蓮花有甚

 奇, 各宜殷重! 莫因六根門頭, 憎愛影子, 傷了血脈源頭乃要.

 

(問) 吾人本具佛性, 本自具足, 既得頓悟真心之體, 云何尚須治情?

(答) <<圓覺經>>云: "譬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 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蓋道可頓悟, 情須漸除, 鼻祖所傳之心道也; <<楞伽>>所謂轉識成智之法, 治情之具也. 倘聞道而不治情, 此豈真聞道者乎? 此必魔外也. 是知活人之身固仁矣, 尤莫若活人之心, 為不可思議也. 活人之身以藥, 活人之心以法; 藥則有無難必, 法則自心即是. 然心不活心, 如水不洗水, 何以活之? 能悟此即佛醫耳. 緣生無性之旨, 稍通於文字般若者, 率皆能言之; 殊不知: 知緣生無生, 特畫餅充飢耳, 曷能劫生死賊哉? 唯知而能行, 行而能戰, 戰而能勝, 則證矣! 嗚呼! 證而不能忘, 則大用不彰; 大用不彰, 則帶果因行之妙, 與夫普賢常然之行, 幾乎息矣! 須知明道易, 用道難, 決非虛語, 吾曹當勉之!

 

(問) 多學行門, 可速悟否?

(答) 知見愈多, 行門愈廣, 反為障道之賊. 此賊不滅, 雖與佛祖同胞無益. 英靈之輩, 能於好惡境上, 如急流撐篙相似, 篙篙不失, 則萬斛之舟, 輕若鴻毛矣!

 

(問) 對愛憎習氣, 有破除方便否?

(答) 當於我有仇之人, 觀想其相, 以其兩足, 加我頭上, 口呼我名而罵我, 手搥我頭而恨我. 爾時反照自心, 起惡念否? 若有念起, 即當是人, 作前世父母想, 作未來佛想, 直待我之惡念消融, 譬如陽回大地, 層冰頓釋, 則逆境之賊破矣! 爾時頓信, 戰功可立. 又於順境之賊, 更增勇猛, 凡所愛者, 必以天下, 至公之理, 痛折私暱; 如折之不斷, 即作魔想, 此想現前, 愛魔自滅. 如是頭頭不肯放過, 愛魔之窟, 破之何難? 蓋真心無好惡, 好惡由妄情, 故情有好憎, 而境有順逆也. 是以遇順境, 如登春臺, 觸逆境, 不啻乎白刃撼胸. 嗚呼! 人生若夢, 憎愛如雲, 夢有惺寐, 雲有聚散, 惟所以能惺能夢者, 如太虛焉. 故知太虛, 何妨雲之聚散? 不觀夫一身之道, 生未窮而變少, 少未窮而變壯, 壯未窮而變老, 老未窮而知死, 死則不能窮我矣! 死不能窮我, 則生豈能悅我哉? 夫死既不能窮, 生亦不能悅, 而尚有憎愛可得耶? 大徹大悟者, 正以生死為舟航, 遊於憎愛禍福之海; 適當飄風驟雨之變, 是能動眾人耳, 焉能動我心乎? 苟不從本原觀照, 好其人, 則推之層霄之上, 惡其人, 則陷之重泉之下, 吾知其寸虛無竇, 天光奚生哉? 要知眼光照境, 不為栴檀先照, 不為狗糞後照, 是為平等光也. 此片平等之光, 在佛祖分上, 一喜一怒, 一哀一樂, 無往而非本光; 於凡夫分上, 熱惱雲中, 時一迸露, 而現行力猛, 即復蔽之. 所謂妄心者, 觸境生情, 好惡代謝, 從生至老, 從老至死, 綿然不斷; 而天機深者, 萬苦駢集, 皆導師也. 故曰: 善用其心. 觸處緣因, 不善用心, 頭頭障礙. 是知修行易而悟心難, 悟心易而治心難, 治心易而無心難, 無心易而用心難. 如倚門傍戶者, 不可與語此也. 蓋因境有之心, 凡有聖無, 惟無生之心, 聖凡共有. 凡有聖無者, 有待之影也; 聖凡共有者, 無待之光也. 向上一路, 則又非無待有待, 可能彷彿, 惟本色行人, 鼻孔在手, 所以生殺自在. 每有號稱解行者, 不知能知是賊, 豢養無法, 又力滋培之, 所謂無我而靈者, 亦終屈而不伸矣! 更有甚者, 認能知為主人公, 為見性, 為良知. 噫! 喚奴作郎, 何其甚也! 須知發揮談論, 是文字般若. 能勘破身心迷情, 是觀照般若. 若佛與眾生同體, 是實相般若. 蓋念之與塵, 如形與影, 塵忘而念自消; 塵忘念消, 本心始全; 全以應物, 物無不順. 一部<<華嚴>>大意, 不過四分四法界而已. 一念不生, 謂之理法界. 一念既生, 謂之事法界. 未生不礙已生, 已生不礙未生, 謂之事理無礙法界. 如拈來便用, 不涉情解, 當處現成, 不可以理求, 亦不可以事盡之, 權謂之事事無礙法界. 夫吾曹於日用之中, 不以無我我所之光, 照破交錯憎愛之境, 雖處幽閒寂寞之濱, 無異乎馬足車塵之地. 故曰: 但自忘懷, 無往不妙. 然, 亦大須要知好惡, 如栴檀不知其香, 狗糞不知其臭, 逆境不知忍辱, 順境不知厭離, 忠言不知為我, 阿諛不知害我; 如是參學, 縱參到頭白老死, 有甚利益? 故參須實參, 悟須實悟, 用須實用. 大凡物有累則力寡, 如目累於色, 耳累於聲, 鼻累於香, 舌累於味, 身累於觸, 意累於攀緣. 六塵封蔀, 心光蔽矣! 一塵不立, 則其力大, 不可思議焉!

 

(問) 濟上曰: "汝等諸人, 各各有無位真人, 在六根門頭, 放大光明, 照天照地, 總不薦取, 而取我求實, 一何愚癡!" 長沙岑曰: "學道之人不識真, 衹為從來認識神." 是濟上則以, 六根門頭, 昭昭靈靈者, 即是佛性, 無煩別求. 長沙又以, 六根門頭, 昭昭靈靈者, 指為識神. 是二大老, 豈不辨佛性與識神耶? 未悉如何通會?

(答) 苟明白綱宗, 則知本無實法, 自不非此非彼. 蓋佛性則無我而靈, 識神則有我而昧. 如是了達, 則任說無礙矣! 如綱宗不明, 則理事皆不成就三昧. 文字與語言, 與種種義理, 都謂之所知愚. 須實與"無我"相應, 則境緣順逆, 任運無住, 不生執著. 故曰見性人, 習氣不消而消, 不修而修也. 行者苟不知身源, 則見有身; 見有身故, 則受身累. 不知心源, 則見有心; 見有心故, 則受心勞.肇祖云:  "勞勤莫先於有智, 大患莫若於有身." 豈欺我哉! 大丈夫真心學道, 何不猛著精彩, 拍胸自判, 發一片決定心志, 直下以四大推身, 四蘊推心; 逢緣觸境, 從朝至暮, 綿然無間; 歡喜亦如是推, 煩惱亦如是推; 推來推去, 工夫純熟. 一旦身心廓落, 蕩然虛明. 到此境界, 自然得力矣!

 

(問) 云何修得, 萬德莊嚴,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答) 古人嚴心以悟, 嚴身以德, 嚴身心以問學. 行者苟能如是莊嚴, 則所當莊嚴者, 得其綱宗矣! 須知一切諸佛, 見妍見醜, 但有世流布想, 於中不生執著; 一切眾生於流布想中, 妄生執著, 所以被妍醜轉卻. 蓋聖人無常身, 以眾生身為身耳. 是故聖人有身而無累, 有心而不勞. 以其無累故, 則一身可為千萬身; 以其不勞故, 則一心可以窮法界. 眾生則不然, 有身則有累, 有心則有勞; 累之勞之, 從無始以至今日, 死死生生, 榮榮辱辱, 好惡萬端, 改頭換面, 羽毛鱗角, 無所不經. 苟外堅溼暖, 動而觀之, 則此身初非我有; 外前境而觀之, 則此心本無生處; 外心境而觀之, 則罪罪福福, 皆本無主也. 故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 如來大慈, 豈欺我哉! 古人知而能行, 則日用無生. 今人知而不能行, 則日用愛憎. 日用無生, 陰陽雖巧, 不得加陶鑄之功於我矣! 日用愛憎, 根境雖無性, 情無往而不搖我精; 精搖則六合, 六合則一失, 一失則頭迷, 頭迷則心粗, 故曰: 心粗亂撞頭. 蓋有我, 則我在天地中; 無我, 則天地在我中. 若真立志修持, 必操從苦起, 業就艱難, 鴆毒浮華, 驪珠澹泊; 歷風霜而不變, 疊歲月而恆新; 擴襟抱於愛憎之關, 畜精神於榮落之際. 尊知而履, 韜壁而光; 尚友千古之先, 定理一心之內, 則崑崙可拔矣. 苟役名昧義之習不破, 而精義入神之路頓塞. 昔世尊因地中, 捨金輪王頭, 不可勝數. 即將證果時, 更受種種惡逆之境. 十死九生, 拼命挨排, 飢寒不顧, 利害不管. 但知此點攀緣心未了, 禍媒不淺, 務必覷透方了也. 若此心不悟, 穿衣即是披毛皮, 飯吃即是吃尿屎. 要悟此心, 不知自責, 便被懈怠昏沈魔所蔽, 終不能到古人悟處. 楞嚴會上, 佛告阿難: "一切眾生, 從無始來, 生死相續, 皆因不知, 常住真心, 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 石崖云: "三塗一報五千劫, 出得頭來是幾時?" 願與行者共勉之!

 

(問) 行者多未能如理精進, 是具何等障礙?

(答) 眾生常具三障: (一)煩惱障: 本心無欠, 以日用而不知; 此點不知, 即煩惱障也. (二)業障: 由不知而造不善, 即業障也. (三)報障: 既造不善, 則天地鬼神必厭之矣. 厭則必誅, 誅則據罪結款, 死必無赦, 即報障也. 如一心不生, 萬善不昧, 開物成務, 功高無累矣! 眾生靈知, 固有而不能用者, 第未知有耳. 如一知有, 便真參實究; 真參實學故, 日用便能, 惟吾自偶諧矣. 大抵知有的人, 知身身化, 知心心化, 所以處身心解脫有餘矣. 故曰: 知有有壞, 知無無敗; 有無既爾, 則罪福吉凶, 獨有性乎? 蓋眾人一涉欲境, 但知有境, 而不知有己, 惟聖人即欲無欲, 故能妙萬物而無累也. 若真為了生死者, 貴要時時自反. 果能反照自己分上昏散, 自生至死, 剎那有停息乎? 則大事決定成辦. 故曰: "若人靜坐一須臾, 勝造河沙七寶塔; 寶塔畢竟化為塵, 一念淨心成正覺."

 

(問) 行者要知, 是否不失正見, 是否如理精進, 云何證驗?

(答) 直須睡夢中, 正見不失, 方為不失正見, 方有出苦分. 若睡夢中, 忘失正見, 一開眼時, 痛哭起來, 直向佛前, 叩頭流血, 誠心懺悔. 如此做了三二十番, 自然夢中, 正見常住矣! 每見標榜為佛教徒者, 或三二十年, 或盡形壽, 及到臨命終時, 都無得益. 此是生前, 並未真參實究, 因循過日故也. 人生如覺, 人死如夢, 所以必要, 夢中不失正覺底人, 臨死方得受用也. 又參究真實不真實, 勘驗關頭, 直在懽喜煩惱兩處取證, 其真假歷然可辨. 大抵真用功人, 於懽喜煩惱中, 必然參究不斷, 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 懽喜也動他不得; 煩惱懽喜既不能動, 死生境上, 自然不驚不怖. 今人學佛, 些小喜怒到前, 則心隨境轉, 如何能得相應? 每見雖具佛徒形相, 多不深究佛說經典; 雖有參研佛說經典, 苟見解未圓, 亦未可為知佛言. 是佛言尚不知, 安知佛心乎? 不知佛心, 而具佛徒形相, 與世俗凡夫, 有何差別? 故知亡佛法者, 非魔王外道能亡之, 亡於徒具形相之相似佛徒耳. 痛哉! <<華嚴經>>云: "於十種事失佛法道: 最初即於善知識, 不生渴慕, 方便親近, 失佛法道. 且善知識, 機緣有多種不同: 有以慈悲為佛事者, 有以瞋怒為佛事者, 有以和光同塵為佛事者, 有以叱吒棒喝為佛事者, 有以恭敬供養為佛事者, 有以守約為佛事者, 有以多聞為佛事者, 有以超放為佛事者, 有以莊嚴為佛事者, 有以人見喜而為佛事者, 有以人見怕而為佛事者." 故逆順皆方便, 而世人循聲流轉, 觸相取著, 以為某善知識慈悲, 某善知識貢高, 某善知識有道心, 某善知識太孤峻. 此所謂孟八郎漢, 皆作實法迴向, 不免被他明眼人鼻笑在. 又有一種人事善知識, 不以善知識見處為重, 專以伺察善知識, 直達無心之過, 摭為口實, 向背地裡對人說去. 噫! 古德云: "若將生死作閒事, 知識何須親近他? 須把身心拋腦後, 自然陸地長蓮花." 要知用道者無心, 用德者懷恩, 用仁義者乃所以安天下之生也, 用智勇者乃所以強遂其志耳. 大凡能如理精進者, 便能看得自家大, 看得自家大時, 便能容物, 能容物時, 方能精進無礙. 自昧真心時, 便自小了. 三界裡頭, 總是一塊情, 大家在情裡更說超情之言. 故達摩遭六毒, 南岳思禪師遭十餘毒. 蓋二老說話無偷心, 便惹得許多好供養. 偷心情也, 無偷心性也. 處於情中率性用事, 古今未有不遭魔外也. 然向後去, 害大則光愈大, 光愈大, 故君子常喫虧常得便宜. 蓋心術無常, 顧其所憑如何耳. 憑於十惡則泥犁見焉; 憑於慳貪則餓鬼見焉; 憑於愚痴則畜生見焉; 憑於五戒則見之於人; 憑於十善則見之於天; 憑於四諦則聲聞道成; 憑於十二因緣則緣覺果就; 憑於六度則菩薩慈弘; 憑於最上乘則佛果圓滿. 至於憑於六經則謂之儒; 憑於百家則謂知百氏. 但要知榮必賈辱, 利必賈害, 名必招忌, 德必招謗, 道必招毀, 惟廓然無朕, 奚吉奚凶? 陰陽既不可籠罩, 禍福豈可以雌雄之哉? 噫! 蓋爾有知, 萬物生焉. 故古德云: "一念不生, 孤明圓照. 六塵葑蔀, 本妙失真." 是初學時, 但知人有過, 不知己有過; 稍精進, 雖知人有過, 亦知己有過矣! 既深入, 但知己有過, 不知人有過矣! 曹溪曰: "若真修道人"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以是知見世間過者, 則我心未忘, 所以物敢待我. 如我無心, 則物亦隨無心而化矣! 豈煩重加排遣然後消哉? 真實行者, 以思為眼, 方見自身始終, 然後知善用其心者, 五逆十惡皆菩提之康莊. 不善用其心者, 三學六度, 皆般若之仇讎. 青山白雲, 未必為幽閒, 紫陌紅塵, 未必為暄擾; 顧其人遇之如何耳. 故祖師曰: "我自調心, 非干汝事." 蓋道不在心, 欲不在物; 心生則道失, 物棄欲自存. 是以建心求道者傷, 刳物制欲者狂. 譬之自刎而求生, 耽形而逃影, 吾知稚子見之, 必哀其傷而笑其狂矣! 今天下方將以傷狂為指南, 道嗚呼明? 欲嗚呼止? 然苟知明暗自相代謝, 見精本自湛然, 何時何地, 而非安身立命之所乎? 行者只要, 當下照此一念, 原無起相, 即念本無; 念尚不有, 安得有前塵? 凡有前塵為留礙者, 只是自家, 直下不能觀破此念. 故清涼云: "十世古今, 終始不離於當念. 無邊剎海, 自他不隔於毫端." 蓋有念即有自他, 即有古今; 念化喚一尚不可得, 何處有二? 由是觀之, 天地萬物, 一切含靈, 不出我一念. 又天台智者云: "一念具三千", 謂有念時; "念息三千泯", 謂無念時. 行者真發菩提心者, 當於起念時了不可得, 念息時洞照十虛. 我輩最初, 不過迷了真心有妄心, 因有妄心, 即有根塵, 因有根塵, 即有疆界, 便不能互用靈通, 此就迷上說. 若離暗離明, 既無見體, 難道就沒了見? 若沒了見, 即是木偶人也. 蓋因明暗而見者, 應物之識也; 離明暗而有見者, 真心之照也. 此箇關頭, 正是迷悟根本; 悟得來, 應物之識即是真見; 悟不來, 真心之照即是應物之識; 卻不是兩件, 因迷悟斯有兩致耳. 一根如是, 諸根亦然. 真心發照, 則不托於前塵而起, 起不托塵, 此是離物獨立而照, 獨立則心外無法, 心外無法, 不知又喚恁麼作根塵? 故云門雲云: "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 雲門此意, 即是經云: "今汝諸根, 若圓拔已, 內瑩發光, 如是浮塵, 及器世間諸變化相, 如湯消冰, 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器世間是無情, 眾生是有情, 如何眾生悟了, 道一切無情器世間, 亦化成無上知覺. 此竅子不知在何處? 尋得這箇竅子著, 說無情器界成佛亦可, 說有情眾生不成佛亦可; 所謂拈頭作尾, 喚尾作頭, 權衡在手, 褒貶由誰; 到這裡, 說六根而有見聞亦可, 有六根而無見聞亦可. 上來雲門的話頭, 有照處, 便有用在, 經旨直繞會得, 只是一個照用處, 又在乎其人; 六根互用, 亦不甚奇特, 會得從緣薦得相應捷之句, 即便受用得來也. 此節經雖由真起妄, 會妄歸真, 發許多作用, 不過自家, 日用尋常事, 以迷者謂之奇特耳. 畢竟怎麼樣好, 如何精進, 必須達形非形, 了心非心; 非形則形充八極而無累, 非心則智周萬物而不勞; 如是妙用, 莫如毘舍浮佛偈也: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問) 云何方便觀照, 方能達形非形, 了心非心?

(答) 以四大觀身, 有身用而無身相, 無身相即身有而無累. 以前境觀心, 有心用而無我執, 無我執即心有而不生. 身有而無累, 生死何妨? 心有而不生, 應物無礙. 生死何妨, 則願輪常轉, 應物無礙, 則慧日常明矣!

 

(問) 相應與不相應, 云何證驗?

(答) 一受於心, 恨不即釋, 喜不即化, 是不相應. 雖然應物, 物不能累, 如明鏡照像; 雖辨妍醜, 而本無心, 是為相應. 蓋靈如融通之水, 迷如窒礙之冰. 融通則在方而方, 在圓而圓; 窒礙則方固定方, 圓固定圓. 方圓無滯之謂活, 方圓有定之謂死. 靈通無理可障, 化生老病死, 為無上涅槃, 迴喜怒哀樂, 證大菩提. 涅槃菩提, 從身心得, 若無身心, 二果何階? 故曰: 此身為塵勞山, 此心為雜毒海. 一旦達身無己, 塵勞山即功德聚也. 達心如幻, 雜毒海即般若漿也.

 

(問) 迷悟差殊, 乞再方便開示?

(答) 不了第一義諦, 普光明智中, 本無古今凡聖身心, 名迷理無明. 執現前四大假合之身, 四蘊橫集之心, 此是我身, 此是我心; 只此執著分別者, 順則懽喜, 逆則煩惱, 名迷事無明. 迷理無明未破, 不能達本; 迷事無明未破, 不能忘情. 若悟理法界, 則知水外無波; 若悟事法界, 則知波外無水. 若悟事理無礙法界, 則知波水無礙. 若悟事事無礙法界, 則知波波無礙.

 

(問) 悟事事無礙法界者, 示現在家, 男女色欲亦無礙否?

(答) 媱機不斷, 血肉化腥臊之物. 欲習頓枯, 皮膚成香潔之珠. 須知媱機與媱事不同, 隨習與應緣有異. 豈不聞: "與女子共室同居, 羅什無礙. 聞隔壁釵環墜地, 大比丘破戒"乎? 參之!

 

(問) 上來開示, 都已領悟, 云何不能直下受用, 而仍常入迷途?

(答) 雖然一乘無修, 始終一念云云者, 蓋指果體而言也. 我輩凡夫, 必當先悟果體根本, 然後法古佛之樣, 規行矩步: 始以信入, 次則歷住行向地等圓, 治積生習染; 習盡功圓, 則毗盧能事畢矣! 下劣凡夫, 不信自心, 徒信佛語, 被文字所轉, 埋沒本光, 不能直下受用. 是非之僕, 榮辱之奴, 生死之仇, 好惡之黨, 顛之倒之, 奴主反位; 大用翻為迷事無明, 大機總成迷理之障. 理迷則觸事皆礙, 事礙則於理終迷. 故華嚴之四法界, 法華之實相, 楞嚴之大定, 圓覺之大光明藏, 般若之文字觀照實相, 名存義昧, 義昧則理無所會, 理無所會則道不終通, 道既不通, 到家何日? 既不到家, 安有所得? 無得則見必不定, 見不定則偏圓無辨, 邪正不分, 謂之知解之徒, 渠尚無份, 豈能現證而受用者哉? 是故真為了徹生死者, 必須先悟得: 終始一念, 今昔一時, 因果一佛, 凡聖一性, 十方一剎, 三界一體, 正像末一法, 初中後一際; 當處現前, 不涉情解, 本自圓成, 非修所得. 然後方能: 修無修之修, 證無證之證, 得無得之得. 何以故? 般若無古今, 金剛無內外; 有古今則有延促, 有內外則有親疏. 惟徹悟自心者, 即閉門造車, 出門合轍矣! 然, 有勝解無慚愧, 謂之見魔; 有慚愧無勝解, 謂之悲鬼. 皆自心宛昧所成. 苟能逆順關頭, 掉臂徐疾過得, 所謂見魔悲鬼, 俱鑄為文殊普賢矣! 嘻! 知即易, 行即難. 是教是宗俱不會, 象先富貴有誰爭? 四聖六凡, 雖染淨不同; 然, 皆念後事耳. 是以會心者情了, 全性者心空, 其變化之態, 烏可以情智彷彿者哉?

 

(問) 理行與事行孰重?

(答) 古德云: "寧可萬年不悟, 不願一朝錯路." 古人勘驗學人, 多貴見地, 不貴行履. 因必須悟理, 然後方能相應修行也. 昔溈山勘仰山曰: "當此境界, 鐵佛亦須汗出." 夫此汗出境界, 從上聖賢, 苟不以了知為前茅, 隨順"心體"為急務, 此汗亦未易出. 但古人之為學也專, 專而勤, 勤而恆, 恆而思, 思而明, 明而行, 是故學則必成; 今人則不然, 多聞而不思, 不思則不明, 不明則不行. 若真有志, 移舊染擴本光者, 必須理行事行, 如車並輪, 如鳥雙翅, 始能遠運騰空. 苟獨抱理行, 弗重事行, 亦何異鳥之折翅, 車之廢輪? 又重於事行則有益, 大都事行難逃於實跡; 理行則易資乎空譚. 凡求無上菩提者, 苟不知五難之精粗, 橫謂一念不生, 全體自現, 何煩瑣瑣而廣求哉! 殊不知博則能約, 不博而約者, 非約也, 橫莽也. 故宗門大老悟心之後, 必皆遍遊諸方, 參求知識, 陶浴見地, 以圓差別, 豈無見而然耶! 蓋根本智固已發明, 而差別智未圓, 則根本智之用終是不全; 差別智圓, 則根本智用始全也. 故曰:全機大用. (五難者: 知難,行難,證難,忘難,用難也.)

 

(問) 禪門多以禪機接人, 而不實說, 是何用心?

(答) 禪門自曹溪之後, 馬祖與石頭諸老, 以謂自拈花微笑, 以至曹溪, 而拈花之機, 變為義理窩臼, 使神而明之者死矣. 於是翻然復義理, 而為禪機也, 使狂慧與夫世智辯聰揣摩之徒, 苟未到智訖情枯之地, 終不能會神而明之者也. 嗚呼! 西江石頭, 此心何心哉? 是不可思議之深心也! 而或者反謂, 禪家慣設隱語以欺人, 何失言至此耶! 良以眼生盲, 遂謂舉世不觀日月也. 豈日月之咎乎? 盲者自咎耳!

 

(問) 藏,通,別,圓, 云何分別?

(答) 藏教利用, 急於陶凡, 故示藏教法王, 修空觀而斷見思. 通教利用, 急於陶滅色明空之惡習, 故示通教法王, 修假觀而分斷塵沙. 別教利用, 急於轉通人之狹識, 故示別教法王, 則空假中三觀, 次第而修, 能斷十二品無明, 證分真三德. 至圓教則全始全終, 吾如來最初之本致也. 故示圓教, 則究竟三德, 三觀齊修, 三惑圓斷, 所謂皮煩惱,肉煩惱,骨煩惱, 圓斷無遺, 直登妙覺, 而歸於無得. 嗚呼! 此大道夢而天地分, 所謂由清淨本然, 而忽生山河大地者也. 蓋根器有大小, 迷悟有淺深, 於是藏,通,別,圓, 不得不設而為四, 究之, 四即一也.

 

(問) 修行人最障礙者, 為不可意境. 乞再開示, 遇不可意境時, 覺照方便?

(答) 真發心行人, 於境緣不可意處, 最為大幸. 於大幸中, 不生覺照, 逐境漂流, 謂之昧心, 大都但莫瞞心, 心自靈聖. 以靈聖之心, 處不可意境時, 如殘雪逢春, 自然溶化. 處可意境時, 每多心境雙忘; 忘則失照, 雖有嚴師良友, 痛加明誨, 翻滋狎習. 狎習既成, 譬猶嬌兒, 不畏父母. 心既不畏, 敬從何生? 無敬無畏, 益從何得? 故曰: 逆境面前鎗, 順境腦後箭; 面前鎗易躲, 腦後箭難防. 且世道轉衰, 師友之風, 頹然不振久矣! 所謂嚴師良友者, 豈易遘哉! 能以不可意境, 為師友階地, 則何往而非嚴師良友也. 大抵參禪之訣, 心地果然順逆成片, 則悟在旦夕之間. 變習氣, 須從憎愛關頭拼命做去, 惡其人, 必須知其美, 愛其人, 必須知其過; 此三箇"須"字, 能負擔得長久, 世出世事畢矣!

 

(問) 吾輩凡夫, 生死心都不切, 乞再示警策方便?

(答) 大凡人生死心不切, 只被箇貧富貴賤, 忙迫閒散障了他. 蓋賢而多財, 則損其志; 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應知富貴最極, 人中不過輪王, 天上不過摩醯首羅; 及至福盡, 五衰相現, 眷屬厭離, 威德不振, 死魔現前, 他豈不要強作主宰? 其如無常沒情, 到此時際, 與庸人何異? 既有生, 必有死, 生死未了, 豈可不發心乎! 要知聖人, 以心用身, 眾人以身累心耳! 是真發心者, 聞法之後, 時不可忽, 一忽時則昧心, 心昧則何事不昧哉! 由忽生怠, 怠習一長, 則氣為主, 心為奴矣! 故臥薪嘗膽, 非虛設也.

 

(問) 發心修行者, 對同參道友, 云何取捨?

(答) 古人之交朋友也, 取其長而捨其短, 就其賢而矜其愚. 長則補, 賢則師; 是以心愈誠而志愈堅, 德愈茂而身愈下; 下則受, 受則廣, 廣則大, 大則無極, 無極則不窮, 不窮則能常矣! 故反愆而責己者, 進德之基也; 含怒而尤人者, 召禍之始也; 冀其不窮而能常, 惡可得乎?

 

(問) 參證自性, 有特殊方便否?

(答) 洞山云: "學者恆沙無一悟, 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 努力殷勤空裡步." 又云: "有一人, 在千萬人之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你道此人, 具何面目? 真須心心不觸物, 步步無處所, 常無間斷, 始得相應." 雲居膺云: "欲體此事, 直似一息不來底人, 方與那箇人相應. 若體得這箇人意, 方有少許說話份, 少許行履份. 暫時不在, 如同死人, 豈況如今? 論年論月不在. 若能常在, 愁甚麼家事不辦. 欲知久遠事, 只在如今. 如今若得, 久遠亦得. 吾人竟甘心, 日日拖這臭穢不堪之皮囊, 而樂於生死, 而不一回心者何也? 思之思之, 豈不淚下."

 

(問) 一切不思, 慧解退失, 修持工夫, 云何精進?

(答) 此雲居膺, 所謂顯照底人即易得, 顯己底人即難得也. 古人悟得這聽法底人後, 將一切經教語句, 盡拋向東洋大海, 眼角亦不屑覷他一覷, 那肯去問他是理是事, 分辨是非, 時時衹有, 這歷歷孤明底自性顯然在此, 須臾不間. 久之則如中天化日, 所謂此等人能顯出自己者, 真難得也. 彼顯照者, 惟求知解, 不顧本源, 照邪照正, 顯露聰明, 勞心役想, 不足算也. 要知顯己則生, 顯照則死. 請

 君擇之.

 

(問) 云何是粘妄發光? 云何是孤明圓照?

(答) 塵之與根, 必相資而有, 相資而無; 故因境生心, 謂之粘妄發光, 不因境而孤明圓照, 始謂之無待之光. 無待則內外之情空, 有待則內外之情封. 情空性復, 情生性迷; 有待之情, 終難復性, 性不復, 則三途一報五千劫, 乃學者所當憂也. 要知了悟孤明圓照之自性, 纔是真悟. 若悟得別種道理, 都屬知解. 但自性無你用心處, 一有用心, 則遠之又遠矣! 愈用心愈遠, 蓋當下一歇便是. 經云: "狂心已歇, 歇即菩提, 不住一切, 即入本位." 古德云: "不用求真, 惟須息見." 見息則遍十方. 一有所見, 則純是境矣! 若無一切見執, 則如太虛包含萬有, 有何物可以逃去, 不受其照哉? 是孤明圓照, 則五蘊自然空寂, 苦厄自然度脫. 若妄執一法, 縱你修成, 總是天魔外道, 將來總歸烏有!

 

(問) 無一切見, 落空亡否?

(答) 無一切見, 不是落空. 人於無一切見時, 便只見空, 此見空之見, 便是邪見. 張拙秀才悟道偈云: "一念不生全體現." 無一切見時, 了悟自性全現, 方是正見; 否則見相見空, 皆屬妄見. 古德云: "非是息心除妄想, 只因無事可思量." 石頭云: "言語動用沒交涉." 藥山云: "非言語動用, 亦沒交涉." 蓋著相著靜默皆然也. 臨濟云: "古人平常心是大道, 大德你還覓甚麼物? 你若住心觀靜, 舉心外照, 攝心內澄, 凝心入定, 如是之流, 皆是造作了." 因動與不動, 是二種境也.

 

(問) 正放下時, 妄念即生, 有何方便?

(答) 異念纔起, 擬心纔生, 即猛自割斷, 令不相繼, 則智照洞然, 步步踏實地, 豈有高低憎愛違順揀擇於其間哉? 無明習氣, 璇起璇消, 悠然間, 自無能力擾人也. 百丈云: "傍報生天, 棄之如涕唾. 菩薩六度萬行, 如乘死屍過岸, 如在牢獄廁孔得出. 佛披三十二相, 喚作垢膩衣. 惟罄然獨存, 纔是出纏一無事之人, 乃你去纏十法界, 不是十法界來纏你. 撤手便休, 有何難事?

 

(問) 了悟自性後如何?

(答) 不著於相, 不著於空, 無論行住坐臥, 衹要密密保任,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惟須事上無心, 心上無事, 方能相應. 如<<金剛經>>云: "度盡眾生, 而實無眾生可度." 又云: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如是方可用此心, 起造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佛國淨土, 光明受用. 何以故? 一切如幻故, 都無所住故. 否則體用不明, 以心為主, 終年終日, 來來去去, 紛紛攘攘, 全不知有所謂常住不變之自性矣! 古人悟後, 還是昔日之行履, 但不隨心意識, 去東張西望, 取捨造作, 乃是有主沙彌, 非是多聞多見之沙彌, 終日度生說法無事, 終日應緣無事, 終日坐富貴場中無事, 終日坐貧賤場中無事, 終日坐窮困流離不堪之場中無事, 乃至出生入死亦無事. 如是日日無事, 機緣成熟, 自然成就. 否則任你悟解明了, 終被習氣牽入生死去, 不能作主, 如何度己度人? 昔袁五斗勉大慧杲曰: "生死事大, 何暇應酬, 珍重珍重!"

 

(問) 云何謂之保任?

(答) 心心不異謂之保, 隨緣應物謂之任. 何以謂之心心不異? 心心即念念也, 無論行住坐臥, 應緣動作, 念念不迷自性, 而毫無著事著境, 生起接續之心, 則謂之不異. 若著事著境, 而生起接續之心, 則異矣! 何以故? 倘一滯於情, 則智為之隔, 一滯於想, 則體為之殊, 慎之慎之! 須至功夫純熟, 時時當前, 總是此人, 則惟此人, 於十法界, 隨緣現相, 無所障礙; 十法界雖亂起亂滅, 而此人總無起滅可得, 常遍滿於十法界, 則自由自在矣! 否則不知生從何來, 死從何去, 焉得名為學佛人耶?

 

(問) 此法門須歷時久如, 方能相應?

(答) 馬祖悟後云: "自從胡亂後三十年, 不曾少鹽醬." 雖馬祖上根利器, 至三十年之久, 還孜孜保任, 不敢自肆. 吾人乃何人, 而敢不斟酌乎? 所謂悟後如喪考妣者是也. 須知末劫眾生, 習染深厚, 知見多端, 縱有一知半解, 皆識心邊事. 行者務從真實功夫, 撲實用去, 一旦徹底掀翻, 從死中得活, 方為真實受用. 雖得小小相應, 生死之際, 依然不能作主; 縱悟門已入, 智不入微, 道甚難習, 捨報之際, 必為業牽. 須以綿密功夫, 坐斷微細習氣, 歷境驗心, 不隨境轉, 直至懸崖撒手, 百尺竿頭, 再進一步, 方為自在人也. 此亦不過是小歇場耳, 還有後事在!

 

(問) 真見道時如何?

(答) 若身心世界, 果如淨琉璃, 內外明徹, 方是真見本來面目的人. 不然, 徒自欺耳. 生死到來, 悔將何及? 不聞"吾心似燈籠, 點火內外紅"乎?

 

(問) 云何安禪結制, 以看一個死話頭為正務?

(答) 此乃第二方便. 因行者習氣濃厚, 妄想雜心, 不能自主, 故權借一法, 以攝意識, 久久純熟, 亂心歸一, 直至能所雙忘, 人法兩空, 真心獨露, 方名相應. 所謂看死話頭者, 正為用功在話頭上, 名看死話頭, 非兀然空坐觀靜也. 用心參究者, 即參此一箇話頭也. 參話頭不外起疑情, 所謂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不疑不悟, 疑即參也. 夫疑之之念, 固為覺體之障, 而因其勢, 而善用之, 則反可假之, 以為破障之術. 蓋以疑之與悟, 其機相待, 其勢相因. 故求悟者, 必貴疑也. 夫人心之機, 不凝結必不能開豁; 如隆冬閉塞, 實釀泰元, 若氣泄而不完, 則其發生, 也必無力. 故貴疑者, 疑則凝結也. 是知疑為悟因, 悟為疑果. 殆若暗必有明, 吸必有呼矣. 至於由疑而悟, 悟且不存, 疑於何有? 而鍊磨之功成矣! 大義禪師云:"若人靜坐不用功, 何年及第悟心空?" 又云:"剔起眼睛豎起眉, 反覆看渠渠是誰?" 雖然, 若向語句中, 推測穿鑿, 情識上, 卜度博量, 則又錯會其用功矣! 要而言之, 禪宗門下, 無意識領略底禪, 無逐段商量底禪, 亦無漸次習得底禪. 所以要爾, 拍盲做將去, 不許胡思亂想, 妄生知解. 若信得過, 便如是參究, 不必問東問西.

 

(問) 看話頭看至定力相應時, 為有知耶? 為無知耶? 若有知者, 不名為定. 若言無知, 自是枯定, 所謂死水不藏龍矣?

(答) 須知禪宗一法, 原不以定為究竟, 只求明悟心地. 若是真疑現前, 其心自靜, 以疑情不斷故, 不是無知; 以無妄想故, 不是有知. 又雖無妄想之知, 乃至針秒墮地皆知之. 但以疑情力故, 不起分別, 雖不分別, 乃是功用路途中事, 非為究竟. 一落分別, 便起定矣. 須以此疑情, 疑至極處, 一旦因緣時至, 打破疑團, 摩著自家鼻孔, 自契無生妙道! 要知死水, 故不可藏龍, 活水亦豈藏龍之所? 蓋就假龍言耳, 如真龍則死死活活, 在龍而不在水矣! 何以故? 謂空可取, 則太虛有剩矣, 謂空可捨, 則太虛有外矣! 會否?

 

(問) 今時打七參禪, 常有所聞, 云何實證者稀?

(答) 往聖志大心淳, 究理而晷刻不忘, 潛行而神靈罔測; 時夕如臨深履薄, 剋證似然足救頭, 重實而不重虛, 貴行而不貴說, 涉有而不住有, 行空而不證空; 從小善而積殊功, 仗微因而成大果. 今人則不然, 先進者以廣接為心, 後進者以易入為事, 知名盛而實衰, 辯名似而實非耳!

 

(問) 念佛願生淨土, 與禪宗可通會否?

(答) <<無量壽經>>佛告阿難: "其有眾生, 欲於今生, 見無量壽佛, 應發無上菩提之心, 修行功德, 願生彼國." 無上菩提, 即無上覺; 無上覺者, 必徹悟本源, 了達生即無生, 無生而生甚深妙義, 與圓頓禪門, 原無二致. 須知圓教無生, 非離色證空, 非色滅始空, 是即色即空, 要在生處, 了悟無生為第一義. 如是達者, 方知不念而念, 念即無念, 非如木石枯樁. 念佛若只將一聲佛號, 掛在心頭, 念念不忘, 豈是真一心不亂? 古人教人參活句, 不參死句, 正在生處, 見不生意. 如經云:"見剎那者, 方悟無生." 即此一語,       則 "參究" 與 "念佛", 當下可成一條矣! 果其深通性海之禪人, 淨業正可以圓修. 經云:"雖知諸佛國, 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群生." 永明壽禪師云: "有禪有淨土, 猶如帶角虎, 今世為人師, 來生作佛祖." 豈虛語哉?

 

(問) 尚有其他方便否?

(答) 南嶽慧思禪師云: "道源不遠, 性海非遙; 但向己求, 莫從他覓. 覓即不得, 得亦不真." 經云: "惟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常了一切空, 無一物當情." 是諸佛用心處. 若求有所得法, 便是邪魔外道矣!

 

<< 圓頓禪門修行切要論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