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办公室豆瓣:(1034)汾西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2 00:18:23

汾西县

汾西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部,因地处汾河以西,故名汾西。北连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南接洪洞县,西依姑射山与隰县、蒲县接壤,东邻汾河与霍州相望。全县国土面积8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中文名称:汾西县外文名称:fenxi别名:凤凰城所属地区:中国。华北下辖地区:永安镇 僧念镇 和平镇地理位置:位于临汾地区北部面积:88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2007年)方言:中原官话【又叫晋(西)南语】著名景点:兴原寺、姑射山风景区师家沟清代民居车牌代码:晋L

目录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人口面积
地理地貌
河流状况
山脉分布
气候特征
  1.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2.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3. 工农业调产初见成效
  4.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5. 通信事业飞速发展
  6. 保障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文物古迹
  1. 神秘的师家沟
  2. 大院的建筑雕刻艺术
  3. 罕见的民居院落
  4. 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民情风俗
历代先贤
地方特色
交通状况
生态庭院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人口面积
地理地貌
河流状况
山脉分布
气候特征
  1.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2.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3. 工农业调产初见成效
  4.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5. 通信事业飞速发展
  6. 保障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 文物古迹
    1. 神秘的师家沟
    2. 大院的建筑雕刻艺术
    3. 罕见的民居院落
    4. 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 民情风俗
  • 历代先贤
  • 地方特色
  • 交通状况
  • 生态庭院
  •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展开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汾西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汾西县位于临汾市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因地处汾水西岸而得名。面积872平方公里。汾西县现辖5个镇、3个乡:永安镇对竹镇勍香镇和平镇僧念镇佃坪乡团柏乡、邢家要乡。县政府驻永安镇。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汾西县辖5个镇、3个乡:永安镇、对竹镇、勍香镇、和平镇 、僧念镇、、佃坪乡、团柏乡、邢家要乡。    永安镇(27个村委会):贴金、府底、古群、马沟、南沟底、下山、太阳山、神符、涧底、前加楼、后加楼、吴家岭、赵家坡、李安庄、冯村、洪原、南梧、东原、窑头、窑铺、道荣、贯里、桑原杨木沟、张家洼、柏乐、独霍对竹镇(16个村委会):对竹、下庄、刘家庄、界头、下柳、北掌、王家庄、后王提、汉峪、前坡、西河、白家河、秋堰、塔上、康和、阎家堰勍香镇(18个村委会):勍香、堡落、胡峰、半沟、西村、回城、北沙堰、暖泉头、杨木山、郭家庄、它支、师家崖、成家庄、山底、罗殿、裴阁、新安、云城和平镇(13个村委会):和平、张泉申村、屋子铺、芝麻圪岭、沟西、季家庄、赵庄、河达、城南掌、回王、瓦乐平、礼义掌团柏乡(12个村委会):下团柏、枣坪、沟底、上团柏、茶房、堡后、后义、沟堡、羊反、柴洼庄、李家坡、任马庄僧念镇(13个村委会):僧念、南庄、瓦窑圪塔薛家庄、涧子里、师家沟、坂底村、岭南村段村、麻姑头、仁马庄、细上、前沟邢家要乡(7个村委会):盈村、洪南庄、大吉利、邢家要、朱洼庄、宋家庄、东角佃坪乡(15个村委会):佃坪、徐庄、山云、留峪、院头、白衣、郭家村、崖底、郝家沟、圪台头、东峪、陈家庄、坡头、芦家垣  

  

社区(6个居委会):南街居民委员会、北街居民委员会、府南居民委员会、府西居民委员会、晨熙居民委员会、凤祥居民委员会。   (此处区划地名根据“山西省城乡资源信息数据库”整理)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汾西县

汾西是古代劳动人民发祥地之一,据“勍香遗址”、“古郡遗址”。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汾西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唐虞、夏属冀州,为纳总甸腹地。商仍属冀州。周初名彘。春秋属晋国。战国属魏、后属赵。秦属河东郡。西汉为彘县地,亦属河东郡。三国属魏,属平阳郡。西晋也属平阳郡。北齐置临汾县,属临汾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为汾西县,隋末废,属临汾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汾西县,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属晋州。五代属晋州。北宋属河东路平阳府。金初属汉东南路平阳府。贞祐三年(1215)属霍州。元属晋宁路。明、清属平阳府。民国初属阳府。河东道。1927年属山西省。1946年8月29日汾西解放,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九专署。1949年10月属晋南专区。1950年1月属临汾专区。1954年9月,属晋南专。1958年6月与霍县合区设霍汾县。1958年10月撤销霍汾县,并入洪洞县。1959年9月复置霍汾县。1961年5月,恢复汾西县建置,属晋南专区。1971年5月属临汾地区。临汾地区改为临汾市后,汾西县隶属于临汾市。现在,汾西县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胆量和气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它正以矫健的步伐向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的目标迈进。

编辑本段人口面积

  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占总人口的86%,全县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9公里,国土总面积87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地貌

     

汾西县

汾西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最高峰姑射山的老爷顶海拔1890.8米,为县之屋脊,东南最低处团柏河谷出境地段海拔550米,相对高差1340.8米,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米到l300米之间。黄土丘陵主要分布于县城中部,主要包括勍香,要家岭以东大部分地区,占全县总面积29.1%。残垣沟壑区主要包括县境内东南部永安、僧念、桑原、和平镇申村、张泉等地,占全县总面积的27.3%河谷主要分布于团柏河、对竹河沿岸,团柏河自坂底以下,河谷宽约250至1500米,发育着两级阶地,上游部分呈宽浅河槽,中下游为深切河峡谷,占全县总面积的4.2%。

编辑本段河流状况

     

汾西县

该县河流除姑射山西坡4平方公里属昕水河流域外,均属汾河水系,年均经流深35.4毫米,经流量0.6亿立方米。境内共有0.5公里以上的河沟670条,河沟密度4.4KM/KM2 。主要支流有:团柏河(上段称勍香河、中段称关子爷河),源于隰县道洪峪村东,流经县域勍香、佃坪、永安、僧念、团柏五个乡镇至洪洞县小河村古西南部入汾河。境内流长55.4公里。对竹河(也称加楼河),由灵石县泉子坪村入县境,流经对竹、永安、加楼、僧念至霍州的白龙镇入汾河,境内流长36公里,佃坪河,源于佃坪乡玉匣村,流经佃坪、邢家要、僧念镇麻姑头、大不掌村东南入团柏河,流长27.5公里。沟西河源于邢家要乡小善坡村北,经和平镇张泉村西汇入洪洞县轰轰河,境内流长14.5公里。君阳河源于邢家要乡高家岭村西,至邢家要乡柳条子坡村西入洪洞县境,境内流长10.5公里。

编辑本段山脉分布

     

汾西县

该县山脉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主要有五大山脉。姑射山(又称青山、老爷顶),位于勍香西南部,为汾西与隰县天然分界,主峰海拔1890.8米。山势挺拔峻秀,植被覆盖很好,森林茂密,月明山,位于佃坪乡南部,为汾西与蒲县界山,主峰海拔1625.8米,森林覆盖率较高。百花山,位于邢家要乡西南,为汾西县与蒲县界山,主峰海拔1563.4米。王圪塔山,位于邢家要西北,海拔1420.4米。要家岭山(又称五龙山)位于佃坪东部,主峰海拔1288.2米,山上分布300余亩人工油松和灌木林。燕山位于佃坪乡东北部,勍香镇东部,主峰海拔1270米。小圪塔山位于对竹镇西南,海拔l157米。赵庄山(又名涧子山、枣岭山)位于和平镇东北部。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全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冬季少雪严寒,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因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带较为明显。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1毫米,年降水量最大为118毫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份,为403.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年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占可照时间的59%,最多年为2723小时,占61%,最少年为2430小时,占55%,年中以四月到八月最多,月平均243小时。春、冬季多偏西北风,夏、秋季多偏东南风,全年以偏东南   

汾西县

风为主,平均风速2.8米/秒,年平均八级大风,日数为10天,最大风速29米/秒。年平均气温10.1℃,一月份最冷,平均-4.6℃,七月最热,平均22.4℃。极端最低温度-19.2℃,极端最高温度33.5℃,平均日温差9.3℃,全年无霜期187天。称全年受不同程度旱、洪、雹、冻等自然灾害威胁,影响农业最主要的因素为干旱,有十年九春旱之。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从200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结合汾西实际,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强县富民为目标,实施了"基础建设、结构优化、城镇扩张、民营经济、科技兴县 ” 五大战略,先后完成了兴汾富民的 “ 百项重点 ” 工程,使汾西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3355万元,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678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2993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16641万元,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875万元,增长15.9%。2002年被评为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县之一。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在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城镇扩张战略中,县委、县政府以超常的胆略和气魄,打通了腰桥瓶颈,修建阳光大道,为城镇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完成了阳光体育场、生态科普园、马沟生态园商贸城凤凰中心广场改造、凤祥大街改造、阳光开发区建设、凤凰生态公园东大街西扩、西大街改造、东大街水毁修复、马沟河合流制排水渠工程、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城市集中供气主管道铺设和污水处理产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城建重点工程,使县城面积扩大了3倍,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市容市貌全面改观,县城绿地增加3.5%。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化城市已初具雏形。

工农业调产初见成效

  2006年以来,汾西县确立了建设“山区经济特色县、生态优美县、社会和谐县”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坚持一手抓打击非法采矿,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煤焦传统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全   

汾西县

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1、农业方面:以三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为依托,扎实推进受精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汾西县畜牧养殖产业扶持办法》《汾西县畜牧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汾西县核桃经济林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畜牧发展基金,落实了新建核桃经济林补助政策和抚育管理办法,推行了苦荞种植订单农业模式。实行了县级领导成员包产业责任制和财政资金栽植、养殖直接补贴机制。以苦荞为主的小杂粮、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以猪鸡兔为主的畜牧养殖三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到2008年底,全县苦荞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新建核桃经济林2.82万亩,新发展千头规模养猪厂12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85户,万只鸡厂11个,500至1000只特色养鸡户61户,5组以上规模养兔户134户。同时,积极实施以小流域治理、农业开发为重点的坝系生态农业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以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为主要功能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永安柏乐河等六处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新增和改善基本农田19580亩。 2、工业方面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新煤焦冶炼产业为主导,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确定16个工业调产重点项目。年产6000万吨苦荞系列产品,建成了包括可加工生产苦荞康泰养生茶、石磨面粉发、苦荞速溶片和苦荞无糖月饼四大苦荞麦系列产品生产线,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2700户农民签定了苦荞种植合同,成为我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城市煤气和集中供热工程顺利实施,(朝阳煤气化公司)发展成集洗衣煤、炼焦、化工回收、城市集中供气供热为一体的新型焦化企业;年产10万吨消失模炉前连铸机械壳体及配套加工项目(玉匣铸业有限公司)、120万吨熟料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隆盛水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核桃露扩建项目进展顺利(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3、环境保护方面: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园林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8920亩。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交通以公路为主,县城境内有公路总里程(山岭重丘四级公路以上)517公里,其中省道一条南接霍州市,北连交口,全程52公里;县道5条147公里;乡道36条318公里。公路密度为0.59公里/平方公里。县乡公路总里程为46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公里,占县乡公路总里程的0.6%;二级公路30.5公里,占县乡公路总里程的6.45%;三级公路79.9公里,占县乡公路总里程的17.1%;四级公路   

汾西县

354.9公里,占县乡公路总里程的74.3%;沥青碎石路面151公里,占县乡公里总里程的32%;水泥路面10公里,占县乡公路总里程的2%。全县已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顺利打开了东南西北6个出口,完成了全市西北公路大循环,基本形成了全县大循环、乡乡镇镇小循环的 “ 一大三小 ” 循环公路网络。   因地理条件的限制,该县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道路运输。全县八个乡镇120个行政村,目前通班车行政村有5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6.6%。以县客运站为中心,往返周边地区和八个乡镇的班车共62个班次。其中,发往临汾市14趟,霍州4趟,太原侯马各3趟,洪洞、隰县、浮山、赵城各1趟。由周边地区进入我县的客运班次有:临汾10趟、霍州8趟、太原1趟、河南安阳1趟、洪洞1趟、客运线路基本实现了四通八达。

通信事业飞速发展

  汾西县通信公司现在固定资产2560万元,净值1626万元。截止2004年5月,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2184l门,其中,市话交换机容量达5328门,实占4310门实占率为80.89%,农话交换机容量达6865门,实占6014门,实占率87.72%,用户线对总数达12520对,其中市话用户线总数达5020对,实占4401对,利用率为87.67%,农话用户线总数为7500对,实占5980对,利用率79.73%,截止2004年5月,电话用户数12992户,其中城市用户达到6978户,农村用户达到6014户,本地电话放号计划户数5500户,   

汾西县

累计完成3589户,其中城市放号2297户,农村电话放号1292户,固定电话用户计划完成3500户,累计完成1325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324户,无线市话达到2668户,宽带用户207户,来电显示用户年度划5000户,累计完成3711户,达到10244户,渗透率达78.85%,宽带端口数为384门,实占20门,实占率54%,经过多年的发展,汾西通信分公司不仅拥有与世界通信科技发展同步的综合通信网络,而且拥有帖中继网、分组交换网、权植数据网、ATM宽带网、多媒体通信及国际风多种先进的电信网络,同时拥有NO.7信号令网,数字同步网,电信管理网为基础的电信支撑网络

保障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完成了四所县乡中学公寓楼改造和教学楼建设,完成了13所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对中小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了8个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妇幼保健站大楼建设,完成了108个村级卫生所升级达标建设。开工建设了85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90个自然村30300人口的吃水问题。完成了36个村100余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完成了8个乡镇文化站、9个乡镇文化广场、53个行政村村级活动场所和30个行政村标准篮球场建设,120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五个全覆盖工程即: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新建扩建卫生所,村村通水泥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线电视工程得到了全面落实。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汾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遗迹有古文化遗址五处,古墓葬三处,古建筑七处。辖区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级3处,市级5处,县级30余处,一般170余处。

神秘的师家沟

     

师家沟民居位于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冬日的天气清冷干燥,同行的汾西县博物馆馆长王玉富先生很是健谈,对汾西的文物古迹如数家珍,当年行驶在汾西县城东南大约5公路处时,路旁的一个指示牌指向旁边的一条路,王馆长说这条路就通向师家沟村。过了不久,坐落于黄土高原山地的师家沟,以它古老、神秘、幽静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   矗立在村口的清代牌坊首先映入眼帘,在瑟瑟的寒风中依然保持着它的肃穆与伟岸。据王玉富先生介绍,师家沟属于清代民居,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与乔、王两家大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点巧妙结合。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布局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统呈阶梯形状,真是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其院中建筑形式多样,各有特色。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游客可上院观下院,前院望后院,出院又进院,如入迷恋之宫。一条用长方石条铺成的人行道长达约一千五百   

汾西县

余米,处处与排水道接通,故有“下雨半月不湿鞋”和“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之说。雕刻在门楼、走廊、过道上的各种木雕、砖雕、石刻题迹等文物古迹均保存完好。清代之时号称“天下第一村”。虽经200余年的风雨剥蚀,但纵观全貌,仍不失其当年的雄姿和风韵。是北方居民建筑的典范,是一座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建筑宝库。   据史料记载,师家大院的创建人为师法泽,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持家有道,生意兴隆。鼎盛时师家的店铺、钱庄,北抵太原、北京,南达洛阳开封湖南湘乡,西至西安、米脂,师家一度成为山西省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不过,真正使用师家沟闻名遐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法泽之孙师名凤与清末名臣曾国藩兄弟的深厚交往,师家因此成为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的周游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大院的建筑雕刻艺术

  据王玉富先生介绍,师家大院最有价值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现存的门楼、槎栏、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门额、门匾、木刻牌匾153处,砖刻牌匾47处,字迹功力深厚、刚劲有力、神韵非凡,尤其是“东山宅”、“北海风”、“南山寿”、“敦本堂”、“清白家风”等牌匾,风格独特、神韵非凡,实为宝贵的书法艺术精品。   

汾西县

以“寿”字为主的窗花隔扇图案108种,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种生意,再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尚志”透雕门罩以“尚志”二字,如意、蝙辐组成,其雕刻之细腻,工艺之精美,匠心独运,立意动人。师家大院居民建筑群,规模之大,设计之独特,集砖雕、木雕、石刻艺术为一体,为我国古建民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罕见的民居院落

  师家民居的院落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要形式,综合山区地形和窑洞式建筑的特点,出现了一些与四合院结构形成的二层多进四合院和三合院,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地形限制对扩建宅院的需求。师氏居民没有采用山西明清官商常用的城堡式民居,而是采用分散式的独立布局,每个家庭均有自己的独立住宅,有着相对的秘密性。但在整体上规划有统一的共同道路,排污设施。附属的油坊、酒坊及长工住房均设置于村外。整体布局和群体组合上,有着鲜明的宗族特点。   师家民居虽没有采用城堡式布局用于防御和安全,但在多个宅院之中均设有相对隐蔽的侧门、偏门、踏道和房内的暗洞、地道相互穿通。一旦发生盗匪,全村人均可从容不迫的通过不同的通道迅速逃离或集中防御,这种共同防御的设施,不仅反映了偏僻山区中富商畏惧盗匪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社会现象。这种独特的防御方式在北方居民建筑中极为少见。

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师家沟民居的创建历史反映了明清官商的兴衰史。师家沟民居创建于明末清初,从师家第三代开始,由于在经商经学方面的业绩,师家成为当地的望族。第五六代中通过捐纳和求学有11人获得监生、贡生等功名,获得六品、七品、八品九品等官衔也为数不少,师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师氏家族成了官与商的结合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师氏家族的宅院也是随着材力的不断膨胀而扩展的,由最初的祖宅而逐步扩展到整个村落。清代后期,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取代旧有的封建经济模式,师家也不可避免的衰落了,师家的宅院也没有再进行过修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成为象征师氏家   

汾西县

族兴衰和明清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大力扶持下,汾西县以发展旅游为导向,在1999年投资修复10号大院,前年和去年又投资完成了师家沟旅游公路一期工程和旅游公路绿化工程,为开发这处人文景观打下了基础。据村民讲,有关部门、专家论证,要全面修复师家沟这一民居奇观,约需六千万元,这可能是困扰开发保护师家沟的主要问题。山西省也对师家沟做了规划,将逐步完善师家沟的整修。汾西县与旅游部门正通力合作,加紧修复大院原貌。不久,师家沟大院将走出世外桃源,走向开放的大世界

编辑本段民情风俗

  汾西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本地民俗淳厚,民情习俗大体上以汉族传统风格为主体,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朴素的民间风情。明末清初以来,本县村民皆以耕种为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粗茶淡饭充饥、粗布简衣御寒的传统生活。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发展,封建礼仪逐渐被现代化礼仪所代替,恪守乡土的观念日趋淡薄,好男儿志在四方,驰骋万里,报效祖国,成为年轻一代的追求,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新风尚深入人心,乡民们勤以耕耘崇尚节俭,商品生产意识增强,市场观念形成。中老年人重积蓄,重修宅,重子女婚嫁,立业成家,重双亲丧礼。城镇居民刚柔相济,通情达理,举止大方,不排外,不欺生,善经商,会理财,重视智力投资,舍得花钱供子女读书成才。城乡青年男女,多勤学上进,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境外创业的新观念渐浓,讲礼仪、善交友,重信誉。

编辑本段历代先贤

  汾西历代人才辈出,元代出过政界名人礼部尚书吉祥,中书左丞傅严起,明代出过浙江按察行廉使仇益,翰林学士范琼,清代有史称 “ 河东三风 "的侯七旒、侯七乘、侯七鼎兄弟三人,以及曾湖南湘乡县知县,与曾国蕃兄弟关系密切的师鸣凤,民国期间有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邢士贞,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 同时就义的有彭拜杨殷颜昌颐周恩来撰文《彭扬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深恸悼念死难烈士。有陕西渭北照金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妙斋王玉玺);抗日名将郭庆祥,郭庆祥同志于1936年2月参加红军,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山西省汾西县苏维埃主席,任县游击队队长,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于1937年便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先后任山西省晋西特委军事部部长、营长、团长、支队队长、军分区参谋长、师长、军分区司令。从1937年至1944年八年时间里,在山西省汾阳这个日寇侵略的重要战略据点,他指挥一个团和支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和昔西、临县的重大战役以及秋季、冬季反扫荡战役,与日寇进行殊死拼杀,屡建战功。1941年至1943年期间,晋绥军区曾二次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他曾受到刘伯承和毛泽东的表扬。。新中国成立后,有青年数学家、复旦大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教授校长的侯晋川等。

编辑本段地方特色

  【沟坝地】汾西县地处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沟壑区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5%,全县耕地总面积31万亩,其中,坡耕地面积达25.4万亩,沟坝地面积为5.6万亩。而就是这仅占全县耕地面积1/6的沟坝地,每年贡献全县1/2的粮食产量,可以说它是个“刮金板”、“聚宝盆”。   汾西县建设沟坝地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前景,据《汾西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汾地山岗,宜潦畏旱,涧河沟渠下湿处,淤漫成地,易于收获高田”的记述,农民群众中也有“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垣””“垒堰如垒仓,漫地如存粮”的谚语。全县1公里以上的沟道有667条,沟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公里,且大部分沟道为“U”型沟,沟宽、沟浅、沟道比降少,具有坝系建设的优越条件。

编辑本段交通状况

  从城关霍州连接大运公路的干线公路,是汾西县对外交通的主要公路,另外有辛置至邢家要、汾西至灵石、阡陌至对竹、香至康和等短途公路,连接着全县各乡镇及村庄。

编辑本段生态庭院

  生态庭院是汾西县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 “ 五个一 ” (即一个沼气池、一眼旱井、一个小型蔬菜棚、一个养殖圈、一分果树园)生态庭院富民工程。   其基本构造为:在院落低洼处打容量30立方米左右的旱蟛,院内搭建0.2亩左右的日光温棚,在棚内一侧修建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在沼气池上修建养殖4—6头猪的猪圈,在猪圈一侧建厕所,池、圈、厕、棚四位一体。在房前屋后栽种5—10株以上的果树或修建一个30立方米的青贮饲料窖,其相互作用是:集雨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提供水源,日光温棚种菜并保证冬季沼气池需要的气温;厕所和养圈的人畜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液、沼渣又是种养业的好肥料、好饲料;小果园进而充分利用以上生产过程剩余的水肥;青贮饲料窖又可反季节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这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集雨井为条件,沼气池为纽带,新型农村能源为动力,发展种养业为主干,充分利用天上水、光能、生物能、多层次转换,全方位循环的多项设施一体化的高效生态农业系统。截止目前,全县共拥有旱井23500眼,达到了户均一眼;共建沼气池10500个,是全市沼气总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2%;建成日光温棚4200个;栽植核桃、红枣等经济林35万株;建青贮饲料窖1000个; “ 一池三改 ” 户达到 2150户。   沼气富民生态工程,融农林牧综合发展于一身,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形成了农民家庭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内部的能源和物流的良性循环,逐步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综合目标发展,是一项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环境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增收工程、富民工程、健康工程,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县。

编辑本段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煤焦化工、铁、食品加工、养殖业、核桃。 .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4张)

扩展阅读:
  • 1

    http://www.gd.xinhuanet.com/dishi/2005-09/08/content_5081101.htm

开放分类:
山西县城临汾
我来完善 “汾西县”相关词条:
洪洞县翼城县古县尧都区蒲县浮山县大宁县岢岚县隰县曲沃县吉县垣曲县安泽县霍州襄汾县洪洞县 翼城县 古县 尧都区 蒲县 浮山县 大宁县 岢岚县 隰县 曲沃县 吉县 垣曲县 安泽县 霍州 襄汾县 乡宁 蔺相如 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