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茶叶有哪些:60's、70's、80'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9 09:48:48

“60's、70's、80's......”

眼中世界各不同

 

雷 明

 

“60年代生人”、“生于70年代”、“80年代下的蛋”,他们隶属于三个年代,是三代不一样的人。在我们记忆中并不遥远的过去,在我们生活中可以预期的未来,这三代人是中国社会力量的“现在进行时”。

笔者无意于阐述人与人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是客观的。本文仅仅试图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他们迥异的成因与可能的心理特质。

人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一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的发展心理学概念。这个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在12-15岁时的亲子关系。而我们在这里源引这个概念,却是明显出于另外一个目的。

第二反抗期是这样一个时期:大约在12-15岁的时候,人将在人格层面上摆脱父母,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开始形成,对外界的理解和评价越来越独立。换言之,人在灵魂深处成为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自主认知、环境逐步代替父母老师开始成为影响人的人格和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这一切都是在一个人12-15岁时开始的。

那么,要想理解60’s、70’s、80’s这三代人之间的差异,就首先要看看在12-15岁之后,他们眼中的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

60’s:集体颠覆后的《一无所有》

60’s们12-15岁时的社会背景回放:

一九七四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一九七六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开国元勋相继辞世。十月,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至此结束。

一九七七年:中国开始清理“文革”错误,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重振经济。

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一九七九年七月: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设立经济特区。

一九八0年:中国开始设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除了60’s自己,恐怕没人能够真正明白在十几岁时目睹这一切变革的手足无措。当记忆里“阶级斗争为纲”的刻板效应依然不容置疑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却隐约感觉到——有些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敏感的他们开始试图理解,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他们却不得不经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过程。他们在生命中过去的十几年中被灌输的各种价值观都在经受社会现实的拷问和肢解。(此处省略1978年知青返城风暴。)

原有的理想“瞬间”被现实变化否定,60’s是一群价值取向自我矛盾的年轻人:

“杜丘”终于在60’s的心中打倒了“保尔柯察金”和雷锋,而60’s们第一个梦中情人却是留着披肩长发,穿着皮靴,外表清纯,内心如火的真由美。当然,真由美不久就被琼瑶阿姨带着一帮美女们用群殴的方式给收拾了。

他们一边憧憬着象“拉孜”那样《到处流浪》的甜蜜爱情,一边在写给女孩子的情书中以“某某同志”作为开场白,而在最后还经常不忘了“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大众电影》在1979年第5期的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和玫瑰》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愤怒的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这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不过很快这个问题就有了现实的答案: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你敢想象热情如火的法国姑娘们白皙的大腿带给 “蓝蚂蚁”们怎样的视觉冲击吗?

60’s们在第二反抗期之后的青春岁月里,独立面对着两种价值体系的夹击,在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中,终于等到了1985年。在这时候,一个清晰的声音给了逐渐成熟的60’s们确定无误的答案: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邓小平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但是失去了价值判断标准,内心深处一无所有的年轻60’s们,到底选择做黑猫还是白猫呢?

于是在第二年,有一个号称中国摇滚第一人的60’s提出了问题:“脚下这地在走,身边那水在流(隐谕社会变革),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无所适从)!为何你总笑个没够?为何我总要追求?难道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一无所有?” ——1986年《一无所有》。

当崔键用歌声诘问的时候,每一个60’s都会在心中认同他的注脚“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因为这本来就是写给20-25岁,刚开始第一次自我人生审视的60’s的歌。

他们在观望中理解、在怀疑中评价。他们中适应能力弱的崇尚自我约束,适应能力强的则胆大敢为。也难怪,经历了灵魂深处的死去活来,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吗?

今天的60’s都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而他们身上作为伴随变革而成熟的烙印依然明显:他们少表态、不轻信、谋定而后动、含蓄而坚韧,而同时又往往带有宿命论的无奈和战战兢兢。少数人在缺乏逻辑的成功之后,目标缺失与自我膨胀必然在心中共存。

60’s高发心理问题:自我定位模糊,抑郁倾向,强迫倾向。

70’s:频繁燥动中的无所适从

70’s们12-15岁的社会背景回放:

一九八二年:中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广包产到户的联产责任制。

一九八四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一九八五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门漳州泉州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一九八八年:海南建省并被确定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一九九一年:中国批准二十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年初发表南巡谈话,中国再掀改革开放热潮。

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时代。伴随着70’s的整个青春,百花并非“齐放”,而是偶像辈出、风潮接力。

当十几岁的70’s们似懂非懂的跟着大哥们唱着跑掉的“世界变化快”时,他们真的目睹了变化,所不同的是这变化中没有势均力敌的价值观挣扎,只有频繁更替,而且目不暇接。

他们被人为安排的偶像包括张海迪和女排,但是他们不久就自发的学习《少林寺》和《霹雳舞》了。(在此不得不说,当70’s嘲笑看了《还珠格格》就上吊的后辈时,是否记得自己梦想到少林寺出家当武僧的荒唐?)伴随着70’s的成长,三位作家真正起到了早期理想主义的灌输作用:男看金庸、女看琼瑶、不男不女看三毛。

于是70’s们怀揣着爱情梦和英雄梦去审视现实,却看到的是走马灯般的出国潮、学历热、下海风、傍大款!70’s虽然没有那种痛彻心肺的自我否定,他们是在一次次的小规模调整中反复品尝从憧憬到失落的过程。他们并非60’s,如果说60’s注定要品味颠覆,那么70’s则注定要不断适应。

不过持续的适应是令人疲惫的,70’s出现了类似60’s的茫然,只是并不那么彻底。如果说60’s的彻底失落曾经导致了彻底的价值观念物欲化——性自由和性解放;那么70’s起码在措词中还是保留了一点点价值倾向的,比如《我是流氓我怕谁》和《千万别把我当人》,谁让适应能力最强的莫过于蟑螂?我们不难看出来,70’s和60’s最本质的区别在于:60’s的青春梦想被突然砸碎,70’s的青春梦想被逐渐剥夺。

(60和70都省略一重要年份1989。)

70’s的茫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很快他们就面临了现实的残酷。新的社会趋势给70’s们一个不得不放弃理想的挑战!中国开始了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分化,而最直接的体现是房地产开始成为社会矛盾热点!

今天的70’s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成长赋予他们最明显的外在性格特征是不盲从。他们在妥协中适应、在自我否定中成熟、在压力下学会务实、在失望中懂得满足。他们理解《阿甘正传》,因为他们曾经一样懵懂卑微;他们喜欢《大话西游》,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自我解嘲的途径。

他们还有机会但是不多,他们还有青春但是很少,因此他们也许是三代人中最燥动的一代。当然,无论原因为何,70’s的同龄人中有不少成为了所谓“社会精英阶层”。相应的,在这些榜样作用下,70’s群体中从来就不乏机会主义者。

70’s的多发心理问题:适应性不良会比较突出。焦虑、躁狂、抑郁、人际接触不良。

80’s:多元化选择的独立思维

80’s的第二反抗期大多数从1993年之后开始,因此不必再阐述80’s眼中的世界了!因为那些人人耳熟能详。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他们如何理解这些事件而已。

他们从懂事开始,就目睹过财富“神话”、听说过资本泡沫、担心过就业压力、明白大学文凭缩水、甚至理解负债生存。同时,80’s又是最没有思想包袱的一代。他们在独立审视世界的时候,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已经足够多元化了。他们并不需要集中的或者明确的自我否定什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选择。

那么他们会如何选择呢?

60’s和70’s继续信奉经验、资本和学历的时候,一个80’s女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神州大地,登上了《Times》封面!别告诉我你没听说过李宇春!

李宇春值得关注的一个明确意义在于:对于没有心理束缚的80’s来说,在一个评价标准不明确的社会中,梅花“未必”香自苦寒来!

80’s的理解有任何问题吗?谁又能从客观现实上来否认呢?

于是有26岁的年轻人成为总裁,也有20岁的男孩成为时尚明星,还有80’s女孩公开择偶条件——身家过亿!无论付出的交换条件是什么,似乎没有法律禁止他们这么做。而在道德层面加以鞭挞者都忘了一个事实,那是你自己的道德,并非80’s的。而80’s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也许用1982年出生的韩寒的一个文章标题就可以概括——《开奔驰宝马的女大学生都是好样的》。

他们并没有否定前辈们的任何东西,他们仅仅是在基于自身的理解去适应社会罢了!如果非要说他们缺乏一个准则或心理约束,那么并不是他们丢弃了什么,而是我们什么也没有给他们留下!

80’s心理包袱最小,价值观念最趋于多元化。他们大多数经历过比较明显的第二反抗期,因为思维模式和父辈完全不同。而父辈基于对社会变格理解的滞后性,也很难给他们以有价值的建议或指导。

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60’s、70’s、80’s的身上经历了一部分变革。

我要说的是,变革从来都是从“破”到“立”,而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变革并没有结束。我们目睹了一个“破”的过程,而“立”的阶段必然会随着90’s和千禧’s的成长而到来。

物极必反,何必惶惶然?

关于《坚决不娶80女人》或《70一代最虚伪》的论调,包括90's的所谓“非主流”,我想不妨都消消火气。因为经历不同,所以眼中世界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