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传销:也说“特立独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55:42
作者:王学泰


  从《社会科学论坛》杂志上读到萧功秦先生的《特立独行:我们缺少的人生态度》,十分高兴。很长时间以来这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很少有人涉及。最近,我刚给学生讲完韩愈的《伯夷颂》,这就是一篇表彰士人特立独行的文字。觉得有些想法,与萧先生有些差异,可以贡献给读者的,故写此文,向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求教。

  什么是“特立独行”?这个词好像很好理解,所以萧先生在文章中没有阐释它。“特立独行”从字面上看是指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独特行为方式,足以使庸众目瞪口呆,用五六十年代的老话来说,似可用“反潮流”三字概括。不过这三个字让造反派弄臭了,至今很少有人爱用。唐代韩愈在《伯夷颂》中说,“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他还说平常人,“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很少;“一国一州非之”还能力行的,天下一人而已;“举世非之”还能坚持的,千百年来能出一人就不错了;至于伯夷则是“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这才是古人心目中的“特立独行”。可见特立独行有不顾实际利益、耽于自己理想或精神生活的一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不同流俗和反抗流俗的一面。

  “特立独行”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礼记》的《儒行》通篇是谈儒生修养的,在谈到儒者对观点相同的人和观点相异的态度时说:“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这是最早出现的“特立独行”。这里所说的“特立独行”除了不混同世俗以外,还带有不党同伐异之意。不与意见相同者结党,也不排抵意见不同者。这后一点尤难做到,儒家的大师们亦然。

  历史上称得上思想家的,大概都得有些特立独行的精神,没有人云亦云的思想家,因此即使坚决要剥夺他人与民众“特立独行”精神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与韩非,他们自己都是有点“特立独行”精神的。像商鞅变法中“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做法、韩非著作中的愤世嫉俗的精神都是与当时的官场、世俗大相悖谬的。

  道家强调和光同尘,与世无争,无为而无不为,好像是要混同于芸芸众生之中,《庄子·德充符》中塑造的一些肢体残缺、社会地位卑微的人物,仿佛就是众生中的一分子,可是他们所表现出的特异精神,简直是高不可攀。西汉中叶以后,儒家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信仰道家思想的士人,往往成为“特立独行”的人物,为世俗所瞩目。

  儒家自不必说,萧文中已提到,孔子就是具有“特立独行”精神的学者。的确,孔子是较早发现个人独立性价值的思想家。他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尊重个人意志。可是这种意识不能被统治者所接受。孔子是个娴熟政治技巧和人生艺术的思想家,但他还是不能为主流社会所接纳,做鲁司寇也仅三个月。其原因就在于他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为人作风不能被统治者认同,这些实质的东西不是技巧和作风可以替代的。原始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如孔子的弟子子夏、颜回、子路、子贡,后起的孟子、荀子,几乎都是不能为当时统治者和流俗所接受的人物。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皆不乏大师和高僧,其个性鲜明者比比皆是。初到中国传法者鸠摩罗什、达摩,开宗立派者玄奘、惠能、马祖道一,哪个不是“特立独行”之士?他们的行为言论也往往惊扰庸耳俗目。

  很奇怪,历史上为什么古圣先贤、开宗立派的人物中“特立独行”者比比皆是,而广大人群中(包括知识分子)“特立独行”者又寥寥无几呢?我以为传统中有缺少宽容、不能容忍独立思考的倾向,而独立思考是“特立独行”的思想基础。古圣先贤、开宗立派的大师往往都是不见容于时的。“圣”“贤”之类的封谥大多是后代人认为他们于时无害而有用给的。实际上这些圣贤也属国人,国人的传统在他们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他们是“特立独行”了,但对他人的 “特立独行”是不支持的,有时还会反对。我们以最有宽容态度的孔子来说,他在创立自己学派的时候,不是也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对于思想活跃、有点不同想法的樊迟、宰我等弟子是取斥责态度的。这说明有“特立独行”精神和行为、甚至是从理性上肯定和赞扬“特立独行”的精神人士,对于他人的“特立独行”也是不赞成、甚至是不许可的。难怪韩愈感慨真正“特立独行”之士是“千百年不一见”的(其实韩愈也见不得当时人的“特立独行”)。

  因为缺少宽容精神,所以我们所称的中国思想史上三次繁荣时期————先秦、南北朝、清末民初,不是因为宽容精神的高涨,而是“王纲解纽”,统治者思想控制相对减弱的结果。而且这些时期各个学派也是缺少宽容精神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实际上是“百家争霸”,不是从对方吸取有益的思想营养,而是以吃掉对方为职志。这从孟子的“辟杨墨”的论战就可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