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直播频道:潘金蓮的語言修養是從哪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26 12:32:59
潘金蓮的語言修養是從哪來的?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0-01-05文章來源: 中國網專家博客 丁啟陣 

每次讀《水滸傳》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都忍不住要為潘金蓮的語言修養,拍案叫絕,感慨不已。一部《水滸傳》(外帶《金瓶梅》,因為它不但照搬《水滸傳》有關潘金蓮的段落,還沿襲了《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形象及其語言風格),論人物語言的鮮活生動,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當推潘金蓮為第一人!

潘金蓮的語言中,不但有許多貼切傳神的俗話諺語,還隨機應變,流轉自如。請看:

潘金蓮心裏,形容武大郎,用的是“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這句俗話。她這樣向武松說明從清河搬家到陽谷的原因:“一言難盡!自從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負,清河縣裏住不得,搬來這裡。若得叔叔這般雄壯,誰敢道個不字。”描述武大郎為人處事,她是這樣說的:“……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答不回頭、四答和身轉的人。”

為了勾引武松,潘金蓮先後兩次言語刺探武松情況。邀請武松到家裏住時,說的是:“莫不別處有嬸嬸?可取來廝會也好。”引出了她意料中的武松的“武二並不曾婚娶”的回答。武松在家裏住了一個多月後,一次她準備了酒菜,要認真撩撥武松,“酥胸微露,雲鬟半軃”出場後,說:“我聽得一個閒人說道,叔叔在縣前東街上養著一個唱的,敢端的有這話嗎?”武松否認後,她又說:“我不信,只怕叔叔口頭不似心頭。”武松翻臉,搶白了她一番,潘金蓮通紅了臉,一邊收拾杯盤盞碟,一邊說:“我自作樂耍子,不值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重!”

武大在外邊賣完炊餅回家時,潘金蓮嘴臉頓變,誣陷武松調戲她。武松決定從家裏搬出去住,潘金蓮在屋裏罵罵咧咧:“卻也好!只道說是親難轉債。人只道一個親兄弟做都頭,怎地養活了哥嫂,卻不知反來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你搬了去,倒謝天謝地,且得冤家離眼前。”

武松受知縣差遣,要替他押送金銀去東京。出發之前,武松回家跟哥哥道別,潘金蓮以為武松回心轉意,又去討好勾引他。結果,又碰了壁,還被武松言語敲打了一番:“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說。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裏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麼?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只見潘金蓮“一點紅從耳朵邊起,紫脹了面皮”,指著武大罵道:“你這個腌臢混沌,有甚麼言語在外人處說來欺負老娘!我是一個不帶頭巾男子漢,叮叮噹噹響的婆娘,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的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鱉老婆!自從嫁了武大,真個螻蟻也不敢入屋裏來,有甚麼籬笆不牢,犬兒鑽得入來?你胡言亂語,一句句都要下落,丟下磚頭瓦兒,一個也要著地。”

潘金蓮推開武松遞過的酒盞,跑下樓去,在樓梯半途又對武松發話道:“你既是聰明伶俐,恰不道長嫂為母!我當初嫁武大時,曾不聽得說有甚麼阿叔。那裏走得來,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自是老娘晦氣了,鳥撞著許多事!”

…………

按照《水滸傳》前文的交代,潘金蓮原本是清河縣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女,也就是丫頭。二十余歲時,因為不肯依從大戶,被報復性地嫁給了以挑擔賣炊餅為業、“身材短矮,人物猥瑣,不會風流”、綽號“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女,年齡也不大,不難想像,她的生活面應該是比較窄的,社會交際面也不會太廣。但是,從語言上看,潘金蓮無異於一個老於世故的江湖人士——《水滸傳》人物中江湖經驗豐富、見多識廣、頭腦靈活、能說各地方言的燕青,比起潘金蓮,不但民間語匯顯得貧乏,隨機應變的能力也稍遜一籌。

那麼,潘金蓮的語言修養是從哪來的呢?

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從生活中來,一種是從藝術虛構來。從生活中來,可以暗示潘金蓮的出身來歷,並非一般本分人家,而是多少沾有江湖習氣的人家;也可以暗示清河縣的大戶人家,並非什麼書香門第,而是土豪劣紳之類的暴發戶。從藝術虛構而來,可能源於封建時代的一種思維定勢:風流女人,大多善於言詞;也可能是小說家的一種敘事策略,賦予潘金蓮超人的語言修養,方便更充分地揭示她的內心活動,使這個人物更加鮮明生動,從而增加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或許,兩種可能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