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是一部什么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9:08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什么书?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段启明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段启明教授。大家欢迎。

文学名著之成为名著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理由,是它经得起时间的磨洗,而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阅读和研究。而如何解读名著,也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的。我们常说,作者的世界观决定了其作品有怎样的思想,反过来,读者有怎样的人生观和审美取向,也决定着他怎样来阅读和理解作品。《三国演义》亦不例外,前一段时间,有学者提出来《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游民意识”的载体,对读者的影响作用是负面多于正面。《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已请学者讲过了。《三国演义》的思想是怎样的,《三国演义》写了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欢迎段启明先生为我们解读“三国”。

主持人刚才提出了三国演义是怎样一部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做很多阐述。比如说,三国演义是怎样形成的,在流传中情况如何,版本演变情况如何,内容如何,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艺术审美方面有哪些成就,这些问题综合起来,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今天,我们只是想就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即过去所讲的主题、主旨、立意、命题,总之,在思想意义上如何理解他。其他的问题,以前一些先生们已讲过了,今天就思想意义上怎么理解三国演义讲一讲。

有一些问题我想先和大家讨论一下。首先,是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主题,是不是都一定有主题,都一定有很明确的思想倾向。这是文学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这里简单地说两句。

在我看来,文学作品,特别是名作,他们都是对时代、人生的描写和反映。在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文学作品要描写社会,描写人生,在描写过程中必定有一定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形成作品的倾向。所以,成功的作品,他的思想,对时代、社会的认识,应该是有比较明确的倾向的,倾向的核心就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有的作品主题很鲜明、明确,但有的作品主题隐晦、模糊,有的作品主题甚至是矛盾的。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是对作品作具体分析的问题。但从总的来说,既然要反映社会,描写人生,很难完全客观、自然主义,总要有一些倾向,包括对于社会现象的、人生的。这一方面就形成了作品思想层面的价值。这是一个看法。

其次是作品所表达的东西与作家的主观意图是否一致。从理论上讲作品的倾向、主题,应该是作者基本人生观的表现。因为你正是通过作品来做出你对于人生的解读,当然与作者观念一致。但就具体的作品而言,情况又比较复杂。有些作品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想法,这很直接,就是作者观念的表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与作者的关系。但文学作品毕竟是通过形象、艺术构思,非常完整地来表现他的人生观、美学观,是非常完整的。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作品的形象、艺术构思所表达出来的和作者在作品里直接表述的言论又往往是不一致的。是有这种情况的。这种情况,应该说,我们更应该透过它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构思来了解作品总的倾向。马克思不是有一句名言么“形象大于思想”。这个“形象”就是文学作品本身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构思。他所谓的“思想”是作者在作品里直接发表的言论。这二者比较起来,马克思认为,形象更重要。所以,“形象大于思想”,就是说,作品里形象、艺术构思所表达的东西要大于作者在作品里直接表述的言论。所以,我们看文学作品是要二者兼顾。既要看到作者本身的表述,也要看到形象本身所表达的总体观念。这是一个想法。

第三是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是否会因时代和人的不同而不同。大家都知道,西方的说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一个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鲁迅先生讲到《红楼梦》的时候说,别的不讲,单是他的命意,所谓“命意”,就是《红楼梦》要表达的思想,“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就是因为读者的眼光不同而有种种解释。更加上,这些作品是古代的,传播了几百年,时代发生了变迁,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他的理解很不一样。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三国演义拍成电视剧时,初衷是把诸葛亮作为一号人物,拍也是这么拍的。但后来在观众的调查中发现,大家更关注的是曹操。大家觉得曹操更可爱,诸葛亮这个一号人物并不那么可爱。这是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的观众的价值观变了。所以,这也是我们理解作品主题所应注意的。正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对于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主题的理解就非常多样化。

有的专家做过统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三国演义主题已经有十二种概括提法。也就是对他的主题有十二种说法。这还是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三国演义的主题的概括多极了。我们不能一一介绍。比如说三国演义是歌颂英雄的;有的说赞美智慧;有的说反映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归一”的历史观,不管怎么分裂,最后还是要统一;也有的说三国演义是赞美仁政;还有说其主题就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也有人说是反映三国时的民生疾苦,军阀混战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痛苦。所以,对三国演义主题的理解,确实非常多样。这种多样化的理解,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是否是正常的呢?我看是正常的。这是我们刚才说的,不同时代,不同人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还有人提出三国演义无主题,无法概括出一个包容整个作品的主题,所以是无主题。军事家看三国演义是军事主题;讲仁义道德的人看到的是明君仁政。所以,对三国演义主题的理解确实非常多。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了。

到底应如何理解三国演义的倾向和主题呢?我觉得应有一个基本的方法或说是认识、思路,一个共识,这就是从三国演义实际出发,到底作品写的是什么,写了些什么,从这里出发,来看三国演义的倾向。不能外加。说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元朝由蒙古人统治,民族矛盾很尖锐,所以说三国演义是曲折反映民族矛盾。我觉得这就不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因为元末明初这个时代,蒙古族、汉族矛盾深刻,你就说它反映民族矛盾。我看这就不是从作品实际出发。所以,要了解三国演义倾向如何,就要从作品实际出发。看一看三国演义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这个写了什么内容不是再看看他写的是什么情节、人物,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要看看贯穿三国演义全书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东西。
   
这里有几个问题,我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比如大家读了三国演义,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认识,贯穿全书的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拥刘反曹”。大家看完三国演义,都会觉得对刘备、诸葛亮极尽赞扬,对曹操,就把他写成奸雄。而且,不只是这两个人物,对这两个人物为首形成的集团也是这样,把刘备集团描写得那么好,而把曹操集团写的内部充满矛盾。所以,“拥刘反曹”倾向贯穿全书。从这个贯穿全书的这么一个倾向看,到底能不能帮我们理解三国演义的主题呢?“拥刘反曹”就是拥护刘备反对曹操,这个倾向在三国演义成书前就存在。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作为民间流传故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倾向。大家都熟悉的苏东坡的一本书《东坡志林》,它记载的情况是宋朝的事情。说“里巷”就是北京说的“胡同”里面,孩子特别捣乱,一天到晚在那里闹得不得了。那时,大概也没有幼儿园,那就给小孩几个钱让他们听评书。因为宋代“说话”很繁盛,就让小孩听书。听什么呢?就听说书的讲三国,结果一讲到刘备失败的故事,小孩就流眼泪,一讲到曹操失败,小孩就欢呼雀跃。实际上,小孩的这种反应是说书人的引导。就是说书人说的故事本身就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总之“有刘反曹”的倾向,不是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发明的,以前就有。这部作品继承了这个倾向,所以,它贯穿全书。三国演义所写的,汉末三国的历史,他是从多极到三极的演变过程。在曹操统一北方前,中华大地有无数大小军阀。他们割据一方,作品中描写较多的有董卓、吕布,吕布脱离董卓后也单干了,也是一个,像袁绍、袁术、公孙瓒、孙策,以至于刘表、刘璋、张鲁、马腾,所以是多极的形势。北方经过曹操统一了,他又来打南方,发生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了多极向三极的转变。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三极。整个作品是这样写下来的,魏、蜀、吴各有其形成历史,三个集团的内部结构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政权,作者对他们都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但在描写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倾向和褒贬。这是很明确的。

三国演义写的魏、蜀、吴三国政权形态确实不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汉朝有一个大人物叫刘向,他有一部书,叫《说苑》。这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说“政有三品”,“政”就是政治、政权,“有三品”,就是说,有三个等级。他提出的所谓“三品”,一个是“王者之政,化之,”就是讲究教化;第二种“霸者之政,威之”;第三个“强者之政,胁之”。刘向是西汉的人,他所总结的是汉以前的,包括春秋、战国、秦汉,他认为政权形态有三种:“王者之政”“霸者之政”“强者之政”。这说明中国古代,从汉朝人开始就已经看到了政权形态的不同。三国演义也写了三个政权,魏蜀吴,当然我们不能把魏蜀吴简单的与刘向的“王者之政”“霸者之政”“强者之政”对号入座,但刘向提出的“政有三品”的说法和罗贯中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三个政权形态在某些方面有一些近似地方。所以,三国演义写的三个政权形态,罗贯中是有意无意的在反映着中国传统的对于政权的判断办法。比如说,写刘备的蜀汉集团很多地方就像刘向所说的“王者之政”,行仁道,行仁政。他所描写的刘备集团,我们首先看它描写的刘备这个人。刘备这个人,有明确的为人准则。他讲“宁死不为负义之事”。这在过去都提过的。到死我也不做不讲义的事。这和曹操不正好形成对比么。曹操是什么?“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很明显的对比。蜀汉集团“王者之政”,作为一个仁义的集团,刘备还非常注重取得民心,“爱民如子”。我们过去讲过,刘备“携民渡江”,带着十万老百姓做军事转移,曹操在后面追着,这简直不可理解。一天走那么十几里,这怎么可以理解呢?刘备说,这就是民心。所以,我们经常讲“携民渡江”不只是军事转移,他是政治上的一次行动,取得民心。刘备说过“欲成大事,必得民心”,必须取得老百姓的支持,才能够成就大事。这反映的其实也是我们传统的儒家观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老百姓就如政权下所依附的水,所以,这个政权就是要得民心,爱民如子,这就是“王者之政”,就是刘向提出的“王者之政”。比如,这个集团所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作为他统一天下的号召,这都是刘备集团的意识。

还有,大家看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刘备集团内部真是团结一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关系,关羽、张飞当然是结义兄弟,你再看他和诸葛亮、赵云的关系都是情同手足的。所以三国演义所写的蜀汉政权确实是作为作者明君仁政的理想描写出来的。也正符合刘向所说的“王者之政”。所以,把整个集团对刘备的拥戴崇敬作为一种理想来歌颂。

与此相反,大家看看曹操这个政权。这个过去讨论曹操问题时是很明确的。他写曹操恰恰是把曹操作为蜀汉集团的对比写的。比如写曹操这个人,一方面写他雄才大略,一方面写他奸诈狡猾、残忍,也写得非常充分。曹操集团内部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过去讲过,像荀彧这样的一些大谋臣,对他有那么多贡献,一旦在有些事上逆我的意,他就可以让你死掉。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与刘备集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样一个集团是否就是刘向所讲的“霸者之政”应该说近似吧。所以,他是以这样一种政权形态存在的。曹操本人,那一连串的人生哲学,宁可我负了天下人,也别叫天下人负了我,这不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哲学么。他和刘备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但三国演义里也并未把曹操写成邪恶的暴君,他还是把他写成了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大家注意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他与史学著作的不同就在这里。史学著作,他就历史本身进程加以描述,对历史功过加以评价,而文学作品除写历史外,更注重人,作为人的品德、道德、性格的描写。所以说文学是人学,他更强调这一方面。对曹操,描写他品德、道德、性格,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对他有所贬斥的。一定要看到,他是一个文学形象,历史上,曹操顶多也就是毁誉参半,对他也有肯定,也有否定。所以,我说,不存在为历史上的曹操翻案的问题。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帝王。文学是写他性格这一方面。我经常爱举一个例子。唐朝人歌颂李世民说“神武同魏主”,唐太宗李世民的这种神武,就像曹操一样,这前提不就是说曹操是一个英明的人物么。唐朝的杜甫给曹将军写诗说“将军魏武之子孙”,说你是曹操的后代,这前提也是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说曹操是一个奸雄,杜甫说你可是那个奸雄的后代呀!哪有这么说的。一直到清代,出了一个曹雪芹。又姓曹,写《红楼梦》。他朋友给他写诗说,“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说杜甫以前写诗说唐朝的曹将军是魏武的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你又是曹将军的后代,“于今环堵蓬蒿屯”就是说,你现在生活得很苦。那么这样又把曹雪芹算成曹操后代了。清朝人这样赞美曹雪芹,其前提也不是说曹操是奸雄。哪能说曹雪芹,你老祖宗是奸雄,哪有这么写的。所以,曹操不是当作奸雄写的。说一句玩笑话,姓秦的朋友,他的朋友给他写诗,大概不会说你是“秦桧”的后代。是不是呀,秦桧是奸臣。说曹操的后代,可以见出对曹操的评价。所以,其实并不存在为曹操翻案。只能说文学作品戏曲舞台上,曹操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有时更突出其奸诈的一面。所以说,曹魏集团与刘备集团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还有孙吴政权,这个政权我们就不多说了。孙权这个政权更加讲求实利。孙权这个集团情况比较复杂。

总之,三国演义里写三个政权确实有三种形态。

这三个政权里,谁是正统,历来说法不一。陈寿的《三国志》魏书中,写曹操的传,叫“武帝纪”,他称帝,他承认曹操是帝;写曹丕的传,叫“文帝纪”;魏文帝、魏武帝,是这么写的。但你看他写的蜀书,写刘备,没称帝。刘备的传,叫“先主传”,刘先主;阿斗,刘禅的传,叫“后主传”,就是说,他只是蜀地之主。他不承认他是帝,事实上,刘备也称帝了。他写的吴书,也不称孙权为帝,实际上,孙权也称帝了,“大帝”。他称孙权的传为“吴主传”。只有称魏国的魏文帝、魏武帝。所以,他认为魏国是正统。毫无问题的。这是西晋的陈寿。到了东晋的时候,有一个历史学家叫习凿齿,他写《汉晋春秋》的时候就认为魏国不是正统。他认为蜀国正统。因为东晋已经离开了中原,偏安江南了,是偏安江南的小朝廷,所以不能说魏国正统。魏国要是正统的话,中原的政权就是正统了。他这个小朝廷离开中原到了江南也就不能成为正统了。他就认为三国时候魏不是正统,蜀是正统,因为它的情况与蜀有点相同。所以,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的。北宋的大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部了不起的著作很明确的表示魏是正统。先写的魏,然后晋,这么写下来的。司马光所在的北宋与当时的魏的情况也比较相似。所以这么写。北宋赵匡胤建立政权在中原。到了南宋又变了,南宋有个大理学家朱熹,朱熹这个人可了不得呀,他就骂曹操。我看历史上骂曹操骂得最厉害的就是朱熹。他说曹操这样的人是“人人得而诛之”,谁逮着他都应该把他杀了。他认为蜀国是正统,这也和南宋的情况是有关的。所以,从历史上看,三国谁是正统没有统一的说法。都是后代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确立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何必要在他自己的文学作品里涉及这场公案呢?打这场谁为正统的官司呢?他没有以自己八十万字的小说解决谁是正统的问题。刘备是正统,所以我才拥护他。不是这么个问题。甚至于说,如果他拥护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朝皇帝的家族,是皇族,所以他就拥护。那你看看三国演义里写的刘表、刘璋,他们也都是皇族,也都是汉代帝王皇室的人,但他对刘表、刘璋没有拥护吧。把刘表写得那样的无能,把刘璋写得那样的糊涂。这并不是说姓刘的是正统,所以才来拥护。所以,我觉得,不能以“正统观念”来说明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原因。

那么,三国演义里有没有拥护正统的思想呢?不能说没有,也是有的。特别到毛宗岗修订的本子,就是毛本的三国演义里,对于正统思想是有所加强的。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拥护赞美刘备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把他当作皇叔,而是把他当作一个仁明的君主来写的。拥护刘备实际上是歌颂他自己的明君仁政的政治思想。他认为理想的帝王应该像刘备一样,理想的政权形态应该像蜀国一样。他认为最理想的应该是蜀国统一天下。所以,“拥刘反曹”最主要的是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以曹操来作为反衬,来歌颂刘备的明君仁政。这是“拥刘反曹”的这么一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有没有正统思想?他还是有的。特别在毛宗岗本里,更突出一些。这就是因为刘备的地位与演义作者的政治理想相吻合了。所以,“拥刘反曹”的问题在作品里之所以那么强烈且贯穿始终不能仅用正统观念来解释,而应该想到罗贯中在这里的政治理想,要想表达这种理想就把刘备写得那么好,以至于“过犹不及”,写得太过分了,实际上,大家觉得刘备不太可爱。不停的哭。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饰演刘备的演员说,我一共哭了三十多次,不得了呀。演出来是哭了三十多次,有许多时候还是演了不行,再哭。所以,这给我们的感觉,他并不那么可爱,这是作者艺术创作上的局限了。但他要表达的对刘备的拥护和爱戴是充分的。我们从三国演义出发应看到他“拥刘反曹”的倾向。

贯穿三国演义全书的第二个问题,大家会感觉到,就是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写了那么多的英雄人物,像关羽这样的人物,成为后代崇拜的对象。这也贯穿了全书。而三国演义里所写的英雄人物,还不仅仅是非常勇猛神武,往往与他们的道德结合起来写。比如写关羽,既写了他是武艺绝伦的一员猛将,而且写了他是忠义之士。写的英雄非常完美,不是鲁莽英雄,而是有着道德内涵的英雄人物。大家看看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作为君臣,表现出的是忠,作为兄弟,表现出的是义。所以,关羽这个英雄是充满忠义的英雄。当然还有许多,张飞、赵云、黄盖等等这些人。这些英雄人物是使三国演义永世流传的根本原因。三国演义真正能永远为后人所阅读、欣赏,是因为他写了这些人物。所以,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是贯穿三国演义全书的。特别他写得像关羽这样的人,已经形成一种精神了。他除了一个文学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关羽崇拜已成为很复杂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这部作品能永远流传下去。他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是非常深的。所以,大家一读三国演义,这么多的英雄还鲜活的活在我们眼前。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主要内容。而这一点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不能成为伟大的民族。这些英雄人物群星辉映、众星灿烂,在三国这么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么多的英雄,前后辉映,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这是对于英雄的赞美,对于英雄的崇拜,对于英雄主义的张扬,大家看关羽的“刮骨疗毒”,不是说这个人不怕疼。那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这些方面在三国演义里是贯穿始终的。有些在战争中,眼珠子被打出来了,打出来后,他把它给吞了。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是有点野蛮的。但它也是要表现他的神武和无所畏惧。所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无所畏惧表现得非常深刻。如果从三国演义实际出发,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方面。

傅光明:有时,我们对同一个人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最明显,像我们前不久的清代皇宫戏《雍正大帝》。雍正让我们都觉得他非常可恶,血滴子暗杀,净搞阴谋诡计,篡改遗照夺权。但电视剧演出来,我们发现雍正皇帝很可爱,也没有文字狱,而且那么勤政廉政,使国家富强起来,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不知道。现在又在热播《汉武大帝》,我们知道汉武帝让司马迁受了腐刑,我们对汉武大帝也深恶痛绝。但你看《汉武大帝》也把他演的神勇非常。这依然是现代的人用现代的观点对古代的人做现代的读解。我们每个人也是从我们的视角、立场、观点去读解古代的人和作品。接下来,我们请段老师再接着来给我们解读三国演义。

段启明:我说从三国演义实际出发,他写了“拥刘反曹”,这么一个贯穿全书的倾向。另外,第二点,他赞美英雄,歌颂英雄,也是贯穿全书的,也是作品实际。

第三点,也是三国演义贯穿全书的倾向,是他对人谋的崇尚。读三国演义,我们看到里面有很多,既写天时的作用,更写人谋的作用。这是贯穿全书的倾向,而且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思想观念。三国演义写魏蜀吴,最后能三足鼎立,特别是蜀,能作为三足之一与魏吴鼎立,完全是人谋的胜利。是诸葛亮既看到天时,我们讲过,他在隆中对中讲到“曹操占天时”,他占有了北方,是不能和他争的,但我们能在荆州、益州建立政权,这就是人谋。三国演义里在很多方面都很强调人谋的重要。蜀汉政权的建立是人谋的胜利,而他所写的许多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样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都是在崇尚人谋。人的价值、人的才干、人的智慧、人的能力在三国演义里得到了无比辉煌的张扬。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时,他都感叹不已的说,在六十年的历史里能有这么多的人物出现,这是别的历史上所没有的。他说三国演义之所以这么吸引人,就是因为他写的是强与强相斗,强者和强者的斗争,这才是三国演义里最生动的地方。如果一个强者和一个弱者斗争,把他打败了没什么可看的,本来他就是一个弱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两拳把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打倒在地,这没啥看头。所以他说,这里面是人的智慧,人的谋略的竞争,体现了人的这种能力,这是三国演义里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们看“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袁绍七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七万人马,但曹操胜利了,这是为什么?人谋。“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刘备几乎是光杆司令,东吴的实力也比不过曹操,但能取得大胜,对于人谋的崇尚和赞扬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看三国演义时,这些最吸引我们,他所写的事业的成败往往寄托于智谋的较量上,智谋的较量往往形成三国演义里最吸引人的情节。大家看到,赤壁之战前后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就是智谋的较量,是智者的较量。所以,把人谋突出加以赞美赞颂,说到底是一种人性的关怀。这在古典文学作品里三国演义时很突出的。历史小说往往写朝代的更迭,事件的发展,而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突出的地方就是在写历史演变的同时,突出了人。这也是贯穿全书的很明显的特点。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的是人。在多与少、强与弱的较量中,他强调的是人谋的力量。所以,崇尚人谋是三国演义里贯穿始终的一种精神、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精神。他甚至于不注重地位而更看重人本身的才干。刘备作了皇帝,诸葛亮最后也只是个丞相,一个君,一个臣,这是他们地位的差别,但在人的智谋才干的天平上,诸葛亮要了不起的多。所以,他更突出人的本身的才干。许多很精彩的情节,都体现着这样一种精神。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大家看三国演义,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刚才休息时有一位青年朋友跟我讲,他说三国演义是悲剧。我觉得真是把三国演义看懂了。三国演义中还有一点,就是第四点,我要讲的三国演义里有一种悲剧情怀。

崇尚人谋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强调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跟老庄不一样。老庄讲“无为而治”,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强调人谋是儒家思想范围。但儒家思想还有另一条,他提倡、相信所谓的天命、天意,儒家的经典中讲天命、天意、天时,到宋明理学家又讲天理,总之,天意是不可违抗的。这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有所表现的。比如说,那个历史发展的本身,他认为就是天意。蜀国最后就是灭亡了。所谓天意,其实按我们今天的看法,也不过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蜀国的现状就是不能统一天下。所以三国演义虽重人谋,但在天意、天命下,又出现了一种无奈的情怀。这种情怀就形成了贯穿三国演义始终的悲剧意识。

比如说三国历史的发展,这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历史悲剧。因为在他看来应该是刘备统一天下,兴复汉室,这是他的理想。那样一个仁明的君主,那样一个忠贞智慧的丞相,这个集团又是那么团结统一,但他最后失败了。所以,在这样一个历史面前,确实作者表现出了一种悲剧情怀,没有办法,因为理想不能实现。所谓悲剧,就是崇高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就有这种悲剧意识和情怀。三国演义里的三个政权,最先灭亡的就是蜀国。蜀国灭亡的时候,灭亡他的还是魏的政权,那时,还未建立晋呢。而吴国的灭亡是晋灭吴,是司马氏建立了晋的政权以后,才灭了吴。所以,在三国格局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且是被魏灭亡的。而魏就是曹操建立的政权。虽然灭蜀时,魏国政权已落入司马氏手中,但这个政权毕竟还是曹操建立起来的,所以蜀亡于魏,这就是极大的悲剧。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悲剧意识。这是从历史悲剧的意义上讲。

另外,三国演义里,写人,写英雄,崇尚人谋,那种对人性的关怀也使它形成悲剧色彩。比如诸葛亮,我们不管今天如何批评他,说他不会用人,事必躬亲,不善于管理,以今天的管理学来批评诸葛亮,肯定是有批头的。但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杜甫说他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以,这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么忠贞智慧的人,最后也没实现他的理想,为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天意,你蜀国本身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不具备那样的实力,你就不可能战胜魏国。六出祁山,正像诸葛亮所说的“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你不打也要亡的,与其你坐着挨打,不如伐魏。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还有很多人物的色彩都是悲剧的。由诸葛亮我们就想到了徐庶。“徐元直走马荐诸葛”。他的才干也是了不得的,经天纬地之才,但怎么样?进了曹营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完全被压抑了。这都是富于悲剧色彩的人物命运。

还有,比如关羽、张飞这样的英雄人物。最后结果都是很悲惨的。这是为什么?这都是他们性格悲剧。人性的弱点的一面使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结局。关羽的高傲,大意失荆州以后一系列的错误,都是他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张飞就更不用说了。酗酒,鞭打士卒,这种粗鲁的性格,使这样一个英雄最后落难。元代关汉卿有一部杂剧,叫《西蜀梦》,这个剧本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很少的元代刻本中的一种。没有对白,只有唱词曲词。那个剧写什么呢?就写张飞、关羽被杀后,他们的魂灵回到成都的情况。当年,他们回到成都的时候,那五虎上将,多么威风,现在变成小鬼了,回到成都,门神都不理他们,不让他们过去,那种英雄落魄的感情,在那个剧本里写得很充分,他们怎样的与刘备哭诉,请刘备为他们报仇,他们自己无能为力。这个剧本就反映出英雄最后的悲剧结局。所以,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里,确实存在悲剧情怀。甚至可以说,我们中国现在流传下来的几部伟大的古典小说里,都有悲剧的色彩。大家可以一部一部数下来。包括那部《西游记》,也有悲剧性,孙悟空那么了不起的一个形象,头上带着紧箍,那不是悲剧么?《水浒传》更是,《红楼梦》《儒林外史》更是。实际上,是中华封建文化后期的灿烂辉煌的另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悲剧色彩,悲剧情怀在作品里反映的是非常强烈的。

过去,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很容易理解,《水浒》让人造反,年轻人别看,看了不老实了。“老不看《三国》”过去的讲法是,老年人,说得好听点,是足智多谋,说得难听点,是老奸巨滑,已经这样了,你还看《三国》,那里面无数计谋,无数的勾心斗角,看了就更加老谋深算了。其实,我认为还有另一面,是三国演义里的悲剧性,对我们年纪大的人,会引起一些共鸣,一些感触,自己的一生已经过去了,看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也已经过去了。为什么在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前面,加上了杨升庵的那首词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不是罗贯中加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没这个东西。这是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后在前面加上的。这首词是一种人生的感叹,是一种历史沧桑的感叹,其实也是一种悲剧的感叹。感到英雄最后也不过如此。“浪花淘尽英雄”。所以,电视连续剧把这个作为主题歌唱,唱得那么好,那么感人,至少反映了毛宗岗读三国演义的感受。而毛宗岗的感受也是从三国演义作品的实际出发得出的,所以悲剧情怀在这里是存在的。

从三国演义的实际来看,这几个方面是贯穿全书的。特别是“拥刘反曹”的倾向是特别明显的,歌颂英雄,对于人谋的崇尚,以及悲剧的情怀,也是贯穿全书的,这是三国演义所写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那么,我们看三国演义这部书,作为一个整体,他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呢?我看不外是这样几个字:“歌颂仁政,崇尚人谋”,这就是三国演义的主题。

这个主题有没有意义呢?我看很有意义。确立了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为什么呢?歌颂像刘备那样的仁政或汉朝人说的“王者之政”,今天看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了,没有革命性,但我们要看到在封建社会里,有明君行仁政,已经是非常美好的政治思想了。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认识这个问题。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当然三国演义也产生在元末明初,罗贯中看到的是什么?是战乱的频繁,民生的疾苦,异族的统治,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要改变这种现状,罗贯中的理想与希望只能是有明君行仁政。他不可能提出改造封建社会的革命性主张,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从全书来看,罗贯中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三国演义究竟表现的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这是有争论的。在我看来,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儒家的。这里面有道家色彩,比如诸葛亮的外在形象,是一个披着道氅,拿着羽扇,讲八卦,呼风唤雨的形象,加上诸葛亮居住的隆中,那个氛围、人物好像都有道家的味道,但这些是三国演义的艺术手段。把诸葛亮写成飘飘欲仙的形象是为了突出他的智谋与未卜先知,是为了突出这种性格。如果完全写成儒者,每天拱手下跪,好像没那么飘逸,没那么风流。这是一种艺术手法。从骨子里讲,他还是一种儒家思想。儒家也强调人谋,但儒家更强调封建的秩序、等级,这些东西。而三国演义更强调人谋。但总体来讲是儒家思想。所以,作为儒家思想的这么一部作品,他更强调王道,“王者之政”,仁政。他就是要宣扬这一套东西。而这些东西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有进步性的,这是从罗贯中来讲。

另一方面,行仁政,歌颂仁政,赞美明君,也适合广大民众的心意。老百姓有什么要求呀?不外需要政治清明些,能安居乐业,如此而已。所以,明代有个高儒,他写了个《百川书志》,他讲,三国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所谓“通好尚”,就是适应老百姓的心意,所以能长久流传。看起来,我们好像找不出新理论新名词来说明它的价值,但根本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他确实以明君仁政的思想适应了老百姓的需要,反映了老百姓的要求,这个主题当然是有价值的。

另外,三国演义里所表现的歌颂仁政,赞扬人谋也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英雄主义的可贵的精神。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实在太多了,三国演义以一系列英雄人物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不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么?对人谋的崇尚这个主题,是尤其值得赞赏的。中国的封建文化毫无疑问是非常辉煌的,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但封建文化也有另一面,就是对个人的压抑。以各种制度、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的个性的张扬在封建制度下是受压抑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什么对于那些张扬个性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大家那么喜爱,比如,李白,一提到李白,大家为之一振。为什么?李白这种张扬个性的东西,对封建文化有一些动摇和冲击。为什么曹雪芹的《红楼梦》那样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是这个原因,写了那样一个贾府,那个贾府里,等级是那样的森严,可是就偏偏写了一个贾宝玉,他就无视这种等级,它可以甘心为那些丫鬟做事。这些都是对那些严格的等级的一种动摇和冲击。也就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受到人们的赞赏。这是封建文化的这一面。三国演义崇尚人谋的主题,对于封建文化的这一面,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刚才我提到过,历史小说是写历史的更迭,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对人的塑造比较苍白和淡薄。我们现在说写历史故事的小说就是历史小说。其实,历史小说和英雄传奇是不一样的。历史小说是写一代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的故事,是以历史本身为线索的,甚至是以正史为依据的。我们一般说的《水浒传》《杨家将》《说唐演义》这些实际上应属于英雄传奇。包括写岳飞的一些故事。这些英雄传奇是以人物为核心的,可以大量虚构,可以抛开历史。所以,我们讲的历史故事小说有两类。三国演义就属于历史小说,以正史为依据,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但可贵之处在于,写了历史事件,历史演变,也写了人。我们强调的是这个。所以,我们说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的典范。

以前,有一个电视台的人采访我,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是不是太多了?这正常不正常?这问题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看,除非行政命令,否则是很难制止的。因为,尊重历史,尊重史学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读书的人读“经史子集”史是必读的。实际上,“经”也是“史”,清朝人讲“六经皆史”。《春秋》是经,《春秋》也是史;《尚书》是经,也是史。所以,清朝章学诚说“六经皆史”。尊史重史,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所以,写历史小说是这个文化特点的表现。更何况我们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汗牛充栋的典籍文献。当然就为历史题材的作品提供了素材。更重要的是,这是儒家思想长期统治中国的表现。儒家强调入世,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让大家关心社稷存亡,关心国家命运,你关心今天的存亡兴衰就要关注昨天的存亡兴衰。所以,大家要说历史,注重历史,所以,学子读史书,老百姓就看一些历史演义。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下来。今天又有新的技术手段,要拍成电视剧。这是传统的延续。所以三国演义就是我国历史传统上这样一个文化特点的突出表现。赞美明君仁政,崇尚人谋是他对历史的总结。这一点,也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史实。所以,这个主题是很有价值的。

但一个作品要想表现这个主题,把大量的倾向性表达出来,他总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艺术手法,那三国演义为什么他的主题、倾向性的东西能流传这么广,为大家所接受?让大家受到感染?这和他所用的艺术手法和他所要表达主题的紧密一致性是有关系的。他所采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适应了表达这种主题。这里我们不全面说他的艺术手法了,我们仅从表达主题这一点上来看。比如说三国演义非常完美的解决了历史小说的一个大问题,史实和虚构到底怎么处理?三国演义在这一点上,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一个典范。他怎么处理的呢?清代人总结了他“七实三虚”的写法。用这个办法很好的表达了他的主题思想。为什么呢?并不是说三国演义百二十回,从数量上讲三七开,不是数量的问题。他解决的是主体、附属,主流、支流的东西。意思就是说,整个三国演义里,主干主体是史实,这就是“七实”;“三虚”就是指“虚构”。就是说主体是史实,另外也有虚构。要表达三国演义的主题,只有采取这种艺术处理的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你是历史小说,你要反映那一段总的历史趋势,这一点三国演义做到了,他尽管那么赞美刘备、诸葛亮、蜀汉政权,但他丝毫没改变历史趋势。这就是“七实”。最根本的东西。他保证了他作为历史小说的根本特点。后世的许多历史小说,特别是英雄传奇是可以改变历史的。大家看《说岳全传》不就改变历史了么?直捣黄龙府呀,老牛皋怎么杀死了金兀术呀,这些都不是史实,都是虚构。但三国演义没有。他基本史实是非常严格的。从多极到三极,蜀为魏所灭,魏被司马氏所篡,司马氏建晋灭吴,最后三分归一统,这个历史史实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才有悲剧意识。如果按他的理想写就没悲剧了。这一点表现了他的主题,对于仁政的歌颂。

但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虚构,三国演义的虚构非常成功,只有在虚构中才体现了“拥刘反曹”的倾向。如无虚构,完全按历史写,三国演义应是一部完全以曹魏为主线的小说。表达不出他的理想了。所谓“三虚”就是说还有大量的虚构表现他的理想。大家看那些写关羽、诸葛亮、刘备的好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借东风”都是虚构的。但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完全没有历史事实,有的是别人的事实安在诸葛亮头上。“草船借箭”正史记载是孙权的事情,但他把它给诸葛亮了。关羽的故事,包括“过五关斩六将”都是虚构的。所以,一些学者研究三国演义情节的路线图感觉非常困惑,研究来研究去,很多地方都不可解,“五关”在哪,怎么走的?不符合历史事实呀。因为这些都是虚构的。这些虚构的故事在表现关羽的性格上起到很大作用。在很多表现人谋的故事上,都是虚构的。蒋干中计最能表现周瑜这个年轻都督的谋略了。第一次来就把曹操害了,第二次来又把曹操害了。写的周瑜多么高明呀,这也是虚构的。所以,罗贯中以“七实三虚”解决了历史小说与史书的不同写法。这是很了不起的艺术见解和实践。正因为有了三虚,才体现了对刘备的拥护,对人谋的崇尚,这样的主题。到明代后期,以至于清代,出现了很多历史小说,完全是按照正史来写。清代有一部书叫《二十四史演义》,不得了呀。因为我们历史上的演义从开天辟地一直排下来,历朝都有,《东汉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西晋演义》《东晋演义》,所以到了清代,这个人说,我来个《二十四史演义》把他们都包括进去。大家看看这些演义,特别是《二十四史演义》,你再回头看三国演义,你就会惊叹罗贯中的高明。后来那些历史演义就相当于把史书变成今译本,就把他翻译成白话,那哪叫小说,根本无法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演义既保存了历史事实的发展趋势,也充分的保留了表达主题所要的东西。所以,主题思想不仅本身有价值,而且也是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三国演义有一些虚构,不完全是罗贯中自己的想象,就是说,他不见诸正史。有些是老百姓传说,有些是文人笔记记载,罗贯中收集了这些东西,和七分事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表达了主题思想,非常成功。所以讲三国演义主题也要看到他的主题得以如此深入人心,得以很好的表现,跟他基本的艺术处理是分不开的。

主持人:我在开场时提到有学者提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游民意识”的载体,那位学者叫王学泰。他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游民意识,可以说他对于《三国》、《水浒》的这种认识与他所从事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他认为《水浒》、《三国》有“毒”,要“解毒”。也算是“王式解读”。今天我们听了段先生的演讲,他对《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概括为八个字:“歌颂仁政,崇尚人谋”。属于“段式读解”。其实,就以《三国》、《水浒》来说,无论是历史小说家写历史上的人与事,还是后来的读者解读历史小说中写到的历史中的人和事,都由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心态和立场所决定。

我长期搞口述史,我觉得这与口述历史也有某种相似。当某一事件的目击者们向旁人叙述事件的经过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心态和立场,往往决定着他会有怎样的叙述。从这个角度倒也可以说明文学是人学,解读自然也应是人性地解读。正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有钦定唯一的结论式的解读。如果那样,文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历史和实践早就证明,给前人的作品加上后天的意识形态立场或道德评判来认识,是不科学的。段先生开始即借马克思那句话“形象大于思想”来说,文学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读者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认识作品的思想。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个艺术形象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这当然也就会随之带来对于思想的不同认识。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读《三国演义》我们老想着哪个学者的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其实正像王学泰有“王氏解读”,段启明有“段氏解读”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才是历史、客观、科学的,我们不要太崇拜权威,要敢于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段先生刚才讲到《三国演义》的悲剧情怀,我忽然由此想到,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对于生活的认识,也会因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不同感悟,得出不一样的认识。即便同一个人,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他的生活观或叫对人生的态度,大概也是不一样的。我以为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请几位现场的朋友告诉我,您此时此刻对于生活的理解是什么?——“生活就是生活本身”;“生活是矛盾”;“生活是奉献”;“生活是无奈”;“生活是人生夕阳时的美好”;“生活是一种过程”。……
   
你们看,对生活的认识,像读《三国演义》一样,也会因人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认识。年轻时,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人生观是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慢慢的,遇到了很多挫折,可能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无奈多了。到了老年,也可能正会像刚才那位朋友所说,生活是人生夕阳时的美好。有朋友急于知道此时此刻我对生活的认识,我可以告诉您,我目前的生活观也是由近两年来我的各种人生经历决定的。前两个星期,我忽然感慨,什么是生活?把这两个字掰开来解,生活不就是从生下来活到死亡前的无奈!这可能有点悲观,完全是个人感悟,文责自负啊。

最后,让我们感谢段先生的精彩演讲。

春节临近,我在这里代表文学馆,祝大家春节愉快,合家欢乐。(杨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