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探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2:12:08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探释

作者 魏坤梁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有这样一句歌诀:“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太极拳古拳谱在近代社会上一定范围内流传的印刷品中,杨班侯的弟子陈秀峰先生的《太极拳真谱》是出现这句歌诀最早的石印本。民国元年(1911年)时任北京第三中学堂、第一中学堂校长兼任高等学堂校长的杨家弟子关百益先生的《太极拳经》是出现这句歌诀最早的油印本。而这段话所出现的拳谱,1925年出版的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称为《十三势行功心解》,1931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却称为《原文》,其前一篇称为《王宗岳原序》,此《原文》应该也是属于王宗岳所作。

对于“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陈微明先生在《太极拳术》中与这一句之后的“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一起解释为:“太极纯以神行,不尚气力,此气言后天之气力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运气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有尽,先天之气无穷。”将句中的“气”都理解为是“运气之气”、“后天之气”,认为是太极拳所不需要的“气”;认为太极拳所需要的“气”是“先天之气”。这样的说法显然没有解释清楚这段话的意思,而且牵强附会、难以自圆。如“先天之气”也是属于“气”;又书中同首拳谱明确指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而“行气”与“运气”就是一回事,“运气之气”怎么会是太极拳所不需要的呢?杨澄甫先生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对“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则是这样解释:“人身有三宝,曰精、气、神,太极意在此,不在气者不在运气之气;在气则滞如运气澎涨一部分,滞而不灵。”这一解释也存在着牵强附会、难以自圆的说法。如既然太极拳追求的是精、气、神三宝,这“气”不正是其中一宝吗?由于“运气澎涨一部分”而发生“滞而不灵”,那么难道不能“运”全部吗?而且“气”要保证避免“滞而不灵”,靠的还是要能够“运行”。 所以,这些话对这一段歌诀仍然没有解释清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杨澄甫先生在这段解释中指出了有意“运气”会发生“澎涨一部分,滞而不灵”弊病这样的情况。

由于“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句歌诀在近代没有被解释清楚,约2008年以后,一些认真探究太极拳古拳谱的人士又在一些武术杂志上发表重新解释这句话的文章,然而至今仍然不能取得共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句歌诀涉及到了一般人所不熟悉的一些道家术语与古代汉语的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必须要明白的是,“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与“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是两句意思不同的两句话。本文仅探释“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句歌诀。而要弄清楚这句歌诀的意思,必须弄先清楚这句话中的“意”、“精神”和“气”在古代汉语中各是什么意思,以及古代汉语的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

古代汉语中的“意”不能全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意”,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中“意”的所指比现代汉语的“意”要宽泛多了。现代汉语的“意”指的就是心理意识思维活动,就是意念。因此,生理学所说的包括“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经过意识支配的反射”都不属于“意”,被《辞海》解释为“无意识”的“潜意识”也不属于“意”,道家修炼中所十分追求的无思无欲的精神被称为的“真意”也不属于“意”。然而,古人认为“心”是人的最高主宰,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是否有意识到、感觉到,都是“心”通过“意”所支配而完成的。从这一点出发,古代汉语中的“意”不仅包括了现代汉语所说的被称为“后天”的意识思维活动的“意”,而且现代汉语中不属于“意”的“有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本能”、“真意”等等,也都是属于“意”的。由于古人认为“意”是“心”所支配的,因此古代汉语中的“意”有时还被借代指“心”,“心”有时也代表“意”。这种含义的“心”、“意”往往与“神”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心”是一个多义词,有时“心”与“神”不是同一个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心”往往指的就是被称为“后天”的思虑纷纭的意识。“心猿意马”的“心”指的就是这种“心”。而“神”指的则是无思无欲的精神。这种“神”的活动就被称为是“先天”的“真意”,这“真意”实质上就是现代催眠术所说的“潜意识”。

古代汉语中的“精神”也是多义词。“精神”中的“精”与“神”既可以是两个词而各有所指:“精”指“肾精”等人体物质,“神”则指大脑意识等活动。“精”与“神”也可以并列组成为一个词,共同指大脑意识等活动。“精”与“神”也可以偏正地组成为一个词,“精”以“精粹、明洁、纯一”等义作为修饰“神”的定语,“精神”就是表示清静的神。清静的神就是“虚灵”。“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这句歌诀中的“精神”其实就是指“虚灵”。

古代汉语中的“气”是一个万用的代词,无论是精神的、物质的、功能的、行为的、现象的都可以用“气”表示;而对于物质,无论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可见的、不可见的也都可以用“气”表示。所以“气”可以指道家内丹功所说的一般人所没有的、能在人体中流动的、其实质现在尚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培养修炼“内丹”之原料,也可泛指人体力量。如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第一势》与《二十八势》中所说的“打拳何尝不用气”、“教吾兄弟二人捺住脊梁上下尽力使气”。这些话中的“气”指的就是人体力量,这种“气”又常被称为“气力”或“力气”。而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中出现的“气”绝大多数指的是“其根在脚”、“主宰于腰”的人体传递性的力量也就是现代运动力学所说的“动量传递”。《杨氏老谱》将这种传递性力量中强度大的又称为“劲”,而将一般所说的实质为骨杠杆性质的人体力量称为“力”,认为太极拳锻炼要追求用“气”、用“劲”,使“气”和“劲”成为引起人体动作的原因,并且要避免与摒弃用“力”。这种“气”、“劲”“力”当然是一家术语性质的称谓,在至今为止所有古今词典中都是找不到这种解释的。也就是说太极拳古拳谱和《杨氏老谱》这种“气”、“劲”与“力”的概念还没有被收载入词典。其实各行各业的许多术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被收载入通用词典的,因而在所有通用的词典中是找不到这种术语解释的。

弄清楚“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句话,还必须用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修辞对全句加以分析。由上述可知,这句话中的“精神”是指“虚灵”,“意”可以指现代所说的意识和潜意识,而“精神”、“意”又都可以包含于古代广义的“心”中。显然这“心”并不具有全身性,只有“气”才是流动于全身而具有全身性的。所以,这“全身”其实是“气”的定语,被前置于句首了。这在古代汉语中属于“错序”。比如唐代杜甫《遣志》诗中的“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大意是:天上的云朵遮掩住了初弦弯弯的月亮,小树的花朵传来了扑鼻的香气。用现代的话说,应该是“云掩初弦月,小树花传香”,然而杜甫为了突出“香”,将第二句的“香”错序前置到句首了。又如毛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神州”为主语“六亿”的定语,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语序应该在“六亿”之后,但为突出人民,第二句作了错序修辞,将主语“六亿”置于定语“神州”的前面了。“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则是将句中所有“气”的定语“全身”前置了。“气”在这一句中虽然只出现了两个,其实有一个被省略了。补上句子其它被省略的成分,这一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应该是“意在精神,不在全身之气,如意在全身之气,则全身之气滞”。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其实是借用了道家内丹功的术语。道家内丹功就是道家所说的修炼内丹的功夫,基础功是小周天功。小周天功修炼到了一定的层次,就会感觉到小腹中被称为丹田的部位发生温热感。进一步坚持不断锻炼,这种温热感觉会溢出而象流水样地往下流,然后沿脊背上行。经过不断的继续逐日锻炼,这种水流样的感觉会沿脊背上行至后头枕部,再由后头枕部进入咽喉,由咽喉沿胸腹正中往下流动进入丹田,之后再继续锻炼,这种温热感觉就会这样不断地循环流动,所谓小周天之“气”指的就是这种温热的象流水样的感觉。道家认为人体的内外一切活动都是最高主宰“心”通过“意”的支配实现的,所以,这种循环流动的“气”也是“意”所指挥的。但是,道家又认为内丹功修炼的根本是精神的高度入静,认为“内炼诀要唯在神静”。也就是说在内丹功的修炼中,日常的后天思维意识是不允许去干与引领“气”的;如果日常的后天思维意识去引领这种“气”,炼功就会发生偏差,“气”的流动就必然会发生阻滞,甚至发生十分严重的偏差被称为“走火入魔”,严重损伤人体的健康。无数人的道家练功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内丹功的修炼,日常的后天思维意识只能是追求无思无欲的安静,“气”只能是由无意识之“意”也就是“先天”的“真意”又被称为“黄婆”去引领,这种“真意”的引领表现为在无思无欲状态中的“若有若无、勿忘勿助”。而且,内丹功的修炼中,后天的日常思维意识只有静静地追求无思无欲,这种“真意”才会发生对“气”的引领作用。这种情况就是王重阳的《五篇灵文注》中所说的“心死方得神活”。这“心死方得神活”中的“心”就是表示后天思维意识的“意”;“神”则是代表“虚灵”之“心”所支配的“真意”。这由没有意识活动的“真意”也就是潜意识所支配的内丹功修炼中的“气”的活动,就是五代强名子所撰的《真气还元铭》所说的“清虚而无其心则元气自运。”也就是葆真子《真诠》所说的“阴阳五行不求运而自运”。如果违反了这“清虚而无其心则元气自运”,练功中后天的“意”执着引领“气”的流动,“气”就必然会停滞出偏。这种情况就是“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这是道家内丹功修炼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

太极拳锻炼之“气”的实质是人体传递性的力量,使这种“气”成为所有动作的直接原因是太极拳始终所追求的,这种“气”与道家内丹功修炼所谓的“气”是两回事。然而,“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也完全适用于太极拳锻炼。因为其一、太极拳锻炼所追求的精神高度入静,被称为“神内敛”、“虚灵”等,同道家内丹功修炼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是相同的。其二、太极拳追求“意到气到劲到”,由于劲是动作的直接原因,因此“劲到”也就是“动作到”。然而,一个武术动作是身体许多部位协同的结果,日常的思维意识是不可能全面精细照顾到而实现全部支配的,所以,任何武术无论是日常的锻炼还是实战应用,都是要求达到不假思索这种程度的,也就是要通过日常不断锻炼追求形成不需要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的,或者说就是要由无意识的潜意识支配动作,这样才能既精神放松又动作正确协调。不然的话,如果总是以日常的意识指挥动作,动作的正确协调反而会受到妨碍。这一道理几乎绝大多数武术锻炼者都是有亲身体会的,比如某些高难动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总是做不好,然而成功地完成总是在某一日的无意之间。当然,这高难动作的完成有以前这种有意识地做作为基础的,但能够协调地正确完成是不能处处有意识指挥的。正因为这样,以日常的意识指挥动作对于初学者是必需的,所以,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称其为是“入手功夫”,也就是仅仅适用于初学者的锻炼方法,而当动作熟练后,需要协调正确地完成,就应该如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所说的追求“打拳,心中一物无所着则最明”、“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精神状态就是对于气力、劲力与动作如何都是毫不思考的。这样的学习锻炼程序是许多武术所遵循的,太极拳对此也是如此要求的。如果违反了,总是由日常的意识支配“气”如何引起动作,那么,动作反而不顺遂了,也就是全身的“意”和“气”反而阻滞了。这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有意地“运气”会发生“澎涨一部分,滞而不灵”的弊病表现。

太极拳与不少武术都十分注重拳术的锻炼与应用追求精神的十分安静,要求达到毫无思虑,除了以此作为精神上反应灵敏、动作上敏捷协调的有效保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这样的精神状态是养生锻炼必不可少的需要,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反复强调“神内敛”,正是这样的目的。太极拳锻炼达到了可以动作不假思索,这种情况就是《杨氏老谱》所说的“懂劲”的一个标志。这就反映,当一个人的太极拳锻炼达到动作十分纯熟,基本可以不假思索之后,就必须将“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作为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则。所以,太极拳先人借用和承续了道家的“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将其作为太极拳锻炼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了。太极拳无论是武术效果的取得还是养生效果的取得,显然都是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