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红梅》诗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4:27

苏轼《红梅》诗解读 

 

                      红梅

                                      宋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今查其全集目录,有咏梅诗10余首。

 

原文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①。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霜雪姿②。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③。

                 诗老不知梅格在④,更看绿叶与青枝⑤。

 

注释

①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 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

 

②小红:即浅红。 孤瘦:形容梅枝无叶子孤独而细瘦的样子。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

③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这里指梅花的红色。  无端:无来由。  玉肌:玉容。 

④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 梅格:梅花的品格。  在:所在。 

⑤更:岂能。  绿叶与青枝: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苏轼的意思是批评石曼卿的《红梅》诗,只从“无绿叶”这一点来“认桃”,“有青枝”这一点来“辨杏”,确实太简单、太乏味了。石曼卿把梅花与桃杏的区别只在于青枝绿叶的有无, 这是专求形似,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没有传红梅之神,所以苏轼讥之为“至陋”的“村学究体”。

解读

    这首七律《红梅》诗,苏轼既写红梅的外貌,更写出了红梅的内在神韵。在古代众多的咏梅诗中称得上是名篇杰作。

    首联写红梅迟开的原因和担心。上句说,梅花害怕忧愁而贪图睡觉,因此才迟迟独自开放。下句说,梅花自己担心冰一样晶莹的面容不合时宜。诗一开始,诗人把梅花比拟为一个心理丰富而调皮的美女,她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又担心自己的冰容不合时宜,可见其心理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办法的天真。这不就是个调皮可爱的美女吗?

    颔联写迟开的红梅的外表与内在品格。上句说,红梅的外表因恐冰容不為世容,只得故作浅红的桃杏色。下句说,红梅的枝条还是保持了无叶子孤独而细瘦的样子,呈现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显示了坚强的内在品格。

    颈联对红梅的外表与内在品格作进一步描写。上句说,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下句说,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意思是梅花呈现了红色。这里仍然暗示春天的梅花虽然外貌是红色的,但她的内心是喜寒的。

    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上句说,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下句补足说,怎么只从外表的绿叶与青枝来看梅花呢?这两句诗通过议论宋初诗人石曼卿写《红梅》诗的固陋看法,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来品评。这就强调了红梅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也就是梅花喜寒凌霜的本质特点。最后两句诗也是宋诗通常喜欢发议论的表现。

     这首诗既描写了红梅迟开、花色浅红的自然特征,又赋予红梅以少女的某些性情,形神俱备,情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