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恒心和耐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4:15

静心、恒心和耐心


日期:2011-04-08 作者:殷世法 来源:新民晚报

书法  王听浩                    

 
 
    殷世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王听浩老师应邀为南艺的书法客座教授,为我们讲授楷书的临习与创作。由于那时的我们还没有眼福饱受历史遗传下来的经典原迹,因此,听浩老师出示的写于黄绢上的精彩原作犹如一扇天窗使我们眼界洞开,从此后我和先生保持密切的往来。
    
    来上海后,因忙于生计,我对书法就慢慢放下了。但内心对它的那份痴情从未稍减。记得那时去见先生一面,早晨很早从七宝出发去川沙镇,见面后,热情好客的师母总是烧几个拿手好菜来招待我,我们边吃边聊,先生精神矍铄地和我谈书法,谈生活,谈人情过往。
    
    六十岁后的听浩老师,是作为书法艺术家出现的。他长期浸淫在传统书法的研究探索中。他那一手工致雅洁的赵体小楷,在书坛上令人折服。六十岁后,他一头扎进书法的海洋里,终于焕发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艺术青春。
    
    听浩老师长于小楷与草书。小楷用笔的精准与法度森严,同样是草书所必须具备的。听浩老师的小楷除根植于赵孟頫\以外,后充分汲取古人的养分。钟繇的浑厚质朴,羲之的潇洒蕴藉,献之的恣肆流丽,全部融入了自家笔底。我在先生家里见过的小楷有十几种之多,很长时间他曾试图在钟繇书法上突破,如书陶渊明《归去来兮》,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一丝不苟,结构宽博,精致而灵动,有珠圆玉润之感。他的楷书,大能擘窠,小如蝇头,皆能重法重意,生动而不呆板,清新而发古意。他识趣高远,根柢钟王,出入晋唐,从不为习尚所窘。他于1993年在上海朵云轩举办的百扇展,轰动一时,后至马来西亚等国展出,好评如潮。
    
    听浩老师还特别喜爱写草书,草书是书法中最难也最易表达情感的一种书体,除对技法的高度表现外,也更能体现书家的才气与情性。我曾见他大量临习的王铎、怀素草书,对书写过程中的如何变,如何动,如何缠绕,如何承接,如何转折,都进行了长期认真细致的揣摩研究。因此他创作了大批的草书作品,大盈一丈,小不足尺,都精彩而见其风神,从其李白《将进酒》等代表作品中可见先生丰富而高超的笔墨技巧和艺术意蕴。
    
    已至耄耋之年的听浩老师,常常能日书万字神气完足,横纵阖捭,无不如意。近日由《中国书画》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全集·王听浩卷》,收录先生不同时期作品数十件。拜读良久,不禁油然而生的敬意: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创作这么多精彩绝伦的艺术品?是什么能使老人年逾八旬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想,或许是静心、恒心和耐心以及通达之心,使老师有了如此悠远的魅力。他对传统书法的“中得心源”与“外师造化”实是当下书坛一道难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