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语言简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6:33

一、什么是简明

从古至今,许多谈语言运用的专著几乎都谈到简明,但大部分只是说到用的词少就简,用的词多就不简。这样的提法太简单、太笼统了。什么情况下用的词少就简,用的词多就不简呢?没有这个具体的“情况”就很难做出判断。比如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名教师。”你说它简还是不简呢?说它简,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怎么样呢?

(1)问:你做什么工作?答:我是一名教师。
    (2)填表格,“职业”栏:我是一名教师。

如果说它不简,下列情况下使用又怎么样呢?

(1)演讲:我是一名教师,工作在教育战线上已经30个年头了。……
    (2)我是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把教师这个本职工作做好。……

由此可见,所谓简与不简是相对而言的。某一个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是简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简;同样,这种情况下不简的说法,换了一种情况就可能很简。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就是具体的情况,修辞学中称为语境。

以上只说了“简明”的一半──“简”。但是,语言运用中的“简”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简”,而是在内容“明”的基础上求“简”,也就是不要忘了另一半──“明”。“简”是形式上的、量的要求,“明”是内容上的、质的要求,离开内容的“明”去求形式的“简”,就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还是填表格“职业”一栏,填“我是一名教师”固然不简,但如果只填“教”或“师”,简是简了,恐怕还要让人猜测,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简明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眼,不重复啰嗦;一是明,意思清楚明白,让人一看就懂,不致产生误解。综括这两个方面,结合语言运用研究的新成果,不妨可以这样说:简明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所谓“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就是简,“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就是明,“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就是预期的目的。

二、简明的方式(一)利用某些固定的语言形式

简明既然是语言运用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在实际使用时,就应该力求语言简明,取得好的表达效果。怎样才能达到简明呢?从大的方面说,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某些固定的语言形式,一是利用语境因素。

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它的许多表达形式就是从简明的原则出发而形成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包括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等。指示代词一般都能使语言表达简洁、经济,只不过大多时候不明显,人们习焉不察。例如:

(1)这是我们班全体同学的意见。
    (2)你不要客气,他就不喜欢这样。
    (3)我们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我们要走雷锋那样的路!

(魏巍《路标》)

例(1)的“这”如果说成“纸上写的”“本子上写的”或“刚才说的’,例(2)的“这样”如果说成“你客气”“别人客气”或“太客气了”,都不如原话简明。至于例(3),不光用其他词语代替麻烦,甚至根本不能代替。

有时,一个指示代词可以代替一个比较长的短语或句子,这时,代词的节约性就非常明显了。例如:

(1)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鲁迅《故乡》)

(2)你们也许会想着自己将来成为航海家、飞行家、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但是,所有这些想头,都是围绕着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的。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例(1)以现在为准,三十年前是“那时”“那一年”,非常明确。如果说成“三十年前”,“闰土来的那一年”,意思虽然也清楚了,但显得重复繁杂。例(2)的“这些”指代前边的那个句子,非常简洁。

2.成语

成语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沿用已久、结构固定的短语。它往往用简洁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是使汉语简明、精练、蕴含丰富的手段之一。例如:

(1)对于它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我们一定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开拓我国科学发展的道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例(1)“锦上添花”原义是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美好,这里特指文艺的提高工作;“雪中送炭”原义是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这里指文艺的普及工作。两个成语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文艺的两种不同任务;如果直接说,不简明,也欠生动。例(2)“披荆斩棘”,简洁地说明了开拓所需要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异想天开”和“实事求是”对比说明了科学工作者应该有的风格,语言虽少,但内含丰富。

汉语中的成语是大量的,而且许多成语都是用古代寓言、笑话、历史故事压缩而成,言少而旨丰,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愚公移山等。恰当使用这些成语,更能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3.缩略语

汉语语汇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双音节词、多音节词或短语不断增加,一方面又不断地把许多比较固定的多音节词或短语简缩。前者是语汇发展的结果,后者则是为了节省语言,是语言表达的需要。简缩后的词语,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缩略语。

缩略语大多是一些专用名称、术语或标语口号的简缩,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缩为“共青团”,“抗日战争”简缩为“抗战”,“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简缩为“五讲四美”等。一般说,四字或四字以下使用原称,超过四字(也有四字的)就要视情况尽量简缩,有时甚至不避重复,如“人民大学”“人民代表大会”都简称“人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都简称“南大”,“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都简称“山大”等。使用缩略语是使语言简省的重要途径之一。试比较下边两组句子:

第一组  A.“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B.“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组  A.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进口和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B.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一、缩略语多用于口语、文艺语体或非正式的书面材料中,政策、法令、文告、条约等正式文件一般用原称,以示郑重。二、要使用约定俗成的缩略语,不能自己随意简缩,造成苟简,令人费解。例如:

他的胡发都白了。

“胡发”显然是“胡子和头发”的简缩,但人们一般不这样使用。

4.名词句

名词句就是由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例如:

他端详着表上姑娘的照片: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小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

(何为《第二次考试》)

这里用名词句描写人物的外貌,如果换为动词谓语句,可以发现:名词句简洁、含蓄,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因此,我们说,名词句也是使语言简明的手段之一。

古代诗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常举的如: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这三例,没有动词,直接用名词句写景、状物、抒情,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当代一些文章也常常使用这种句式。例如:

大汽车和小汽车。无轨电车和自行车。鸣笛声和说笑声。大城市的夜晚才最有大城市的活力与特点。开始有了稀稀落落的、然而是引人注目的霓虹灯和理发馆门前的旋转花浪。有烫了的头发和留了的长发。高跟鞋和半高跟鞋。无袖套头的裙衫。花露水和雪花膏的香味。

(王蒙《夜的眼》)

这段话使用了许多名词句,再加上几个非常简洁的陈述句,使读者恍若身临华灯初上的闹市,鲜明地感受到大都会跳动的脉搏。

5.紧缩复句

紧缩复句就是把一个复句紧缩成一个单句的形式,取消中间的停顿,缩掉某些词语。

紧缩复句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如:越……越……(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一……就……(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非……不……(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再……也……(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不……也……(我不看也猜得出你拿的是什么);不……不……(这个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没有语言标志,只是直接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例如:

人在阵地在。(条件、假设或因果关系)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假设关系)

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假设关系)

紧缩复句结构简洁明快,表达生动活泼,负载的信息量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简明手段。例如: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鲁迅《阿Q正传》)

三个紧缩复句,把阿Q没有固定职业的谋生方法一气呵成,简明、凝炼。如果用一般的说法,就要说成:阿Q,人家雇他割麦,他便去给人家割麦;人家雇他舂米,他便去给人家舂米;人家雇他撑船,他便去给人家撑船。这样说起来不仅嗦,而且没有那种一气呵成之感。

6.合说

合说是和分说相对待的,这是并列成分和其他词语发生关系时通常采用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例如:

(1)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例(1)“创造了和创造着”是一个并列成分,合在一起支配“中国的历史”,是合说;改成例(2),“创造了”和“创造着”分别支配“中国的历史”,是分说。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合说节省语言,是使语言达到简明的途径之一。

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很多时候是非用合说不可的,如果不用,语句就会重复啰嗦,甚至会把一个结构很紧凑的句子弄得支离破碎。例如:

(1)我们党走过了28年,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

(2)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这两句是毛泽东《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中的两句话,加点部分采用的是合说的形式。例(1)的“国内外”“党内外”本身就是缩略语,又并列在一起共同修饰“敌人”,很简明。例(2)如果说成“怀疑产生了,怀疑增长了,怀疑发展了”,不仅很累赘,而且没有必要。

7.列举分承

列举分承就是前面提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后面按照这个顺序分别加以说明。例如: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贺敬之《回延安》)

第一句提到“腿”和“眼”,第二句按顺序分别说“走”和“看”,用的就是列举分承。

很多时候,列举分承可以使语言简洁,语意表达丰富。例如:

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这句话采用列举分承的写法,语言很简洁;如果两项内容分别说明,语言就很繁琐了。

一般来说,在口语中,列举的项以两项为宜,多了就会影响理解,妨碍记忆。在书面语中,特别是公文、科技论文、政论文等,列举的项目可以多一些。例如:

(1)在1958年,我国的钢、煤、发电量和棉纱已经分别跃居世界的第七位、第三位、第十四位和第二位了。

(周恩来《伟大的十年》)

(2)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个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季羡林《访鲁迅故居》)

例(1)列举了四项,后边分别说明;例(2)列举四项,后边分组说明,都很简明。

8.警语

警语,类似常说的格言,指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的句子。例如: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后边一句话,表面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望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实现的。又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这两句诗看似矛盾,实则出语惊人,道出了死与活的辩证法。

三、简明的方式(二)利用语境因素

上边说到语言中某些固定的简明方式。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还可以利用语境因素使语言简明、节约,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说写者自身的思想、修养、文化、职业、年龄、性格等主观因素,范围非常广。说话或写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语境因素使语言简明。

利用语境因素使语言简明,实际上就是省略某些词语和意义。这种省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所不同。

(一)口语中的省略

汉语讲究说话简明,这在口语对话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口语对话(包括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听说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语境因素,只要对方能听懂意思,能省略的尽可能省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利用上下文

面对面交谈,特别是双方问答,常常可以省去上下句中许多相同的词语,只说出关键性词语──要回答的主要内容。例如:

“你是什么人?”
    迎着老齐的问话,华子良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说:“共产党员。”
    “为什么到这里来?”
    “党需要我现在发挥作用。”
    “你找谁?”
    “特支书记许晓轩同志。”
    “谁告诉你的?”
    “罗世文同志。”
    “什么时候告诉你的?”
    “1946年3月18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这段对话,问话虽然也很简单,但省略的内容比较少,大部分是主语“你”;答话却简略得不能再简略了,什么成分都能省,只要说出别人最想知道的信息就行。几次答话如果全部补足,应该分别说成:我是共产党员(省略主语、谓语);因为党需要我现在发挥作用,所以我到这里来(省略关联词语和结论);我找特支书记许晓轩同志(省略主语、谓语);罗世文同志告诉我的(省略动词、宾语);1946年3月18日罗世文同志告诉我的(主、谓、宾全部省略)。试想如果不省略,这段话说起来该多么麻烦。

汉语口语中类似这样的问答非常多。这是充分利用了问答的上下文,尽可能多地省去了可以省去的词语。

2.利用谈话双方共知的话题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人面对面交谈,来了一个第三者,听了半天却不明白他们在谈些什么。这就是谈话双方利用了二人共知而别人不知的前提。陈建民同志在他的《汉语口语》一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次,一位老先生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说:“刚才何先生念的文章,是搞自然科学的人写的,我很感兴趣。”当场听的人都很清楚:“何先生念的文章”是指会议一开始,何先生谈到他读到最近一期华裔科学家在国外出版的《科学导报》,导报上介绍197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某某先生说的一段话。何先生觉得这段话对大家会有所启发,所以在会上给大家念了一下。发言只提“何先生念的文章”,没有具体说明,就是利用了交谈双方共知的前提如果换一个场合,换了听话的对象,这么简单恐怕就不行了。

3.利用特定的场合

说话都有一定的场合,利用这特定的场合,有时可以把话说得非常简单。比如坐公共汽车,常常看到某个乘客拿着钱,对售票员说:“票!”只一个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听的人却很明白。这就是利用了在公共汽车上这个特定的场合以及乘车必须买票这个大家共知的信息。如果是在公园售票口或电影院售票口,同样也说这个字,但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像这样的例子、这样的省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听到。又比如在商店买东西,一个顾客买完了,售货员对着后边的顾客说:“后边的。”实际上是“后边的人买什么”的省略。因为有了商店买东西这个特定的场合,没必要说那么多,只简单说“后边的”,别人就能明白了。

4.利用态势语

日常说话,伴随着语言的表达,往往有一些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形体姿态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等,我们称这些为态势语。态势语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常常能够使语言简明、精练。例如:

郭全海看到老王太太灰溜溜的样子,走拢来问道:“怎么的了?这马不好?”

“热毛子马。”

老王太太的话很简单,从话本身很难看出她的态度怎样;但借助前边介绍的态势语“灰溜溜的样子”,不仅郭全海能明白,读者也能明白她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说,老王太太实际上就是借助自己的表情用最简单的表面看来不带任何感情的话来表明自己不满意的态度的。又如: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

(契科夫《变色龙》)

“不错”,非常简单地肯定赫留金说得对,但看不出他是否要照办;加上“严厉”的语调、“咳了一声”“拧起眉毛”的态势语,就给赫留金增加了能够报仇的信心。

(二)书面语中的省略

书面语中利用语境因素使语言简明,最常见的是利用上下文、时代背景和双方共知的前提省略。

1.利用上下文

书面语中利用上下文省略非常多见。上文已经出现,或前面有过交代,下文不必重复时,可以省略,通常叫承前省。例如:

(1)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  )爱群居,(  )也爱独处。

(朱自清《荷塘月色》)

(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  )。(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实践论》)

同样的内容,下文将要出现,上文也可以省略,这是蒙后省。例如:

(1)(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  )望着那一片花海,(  )端详着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的叶芽、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你会禁不住赞叹……

(秦牧《花城》)

蒙后省略,一般都是在不太重要的地方,重要的地方一般不省略。

2.利用时代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时代里,根据特定的时代特点来写的。就写作的当时而言,时代特点对写者和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写作者常常可以利用这不言而喻的时代特点省去一部分笔墨。例如:

郭全海爬到桌子上,高声叫到:“别着忙,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无数声音说:“共产党领导的。”郭全海添着说:“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许多声音回答说:“那哪能呢?”

(周立波《分马》)

这段话就依靠当时特定的时代省去了许多内容:分衣服、分牛马,为什么是共产党领导的?“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忘本”指的是什么?这些内容对话中都没有说,但对话的双方、当时的读者都了解,因为有时代做补充。

我们现在上语文课,遇到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老师往往要给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主要就是因为作者写作当时借助时代背景省去了不少内容,而以后的人由于没有那个语境,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利用双方共知的前提

书面语中利用双方共知的前提进行省略,在电报中表现得最明显。在一篇叫做《相亲》的小说中,主人公收到这样一份电报:

28岁  4分  高中  中教

这是现代汉语,但对发报人、收报人以外的第三者,无异于一份天书。但收报人是明白的,他这样解释道:“你莫小看这9个字,翻译出来可就惊人啦:28岁的姑娘,相貌可以评4分(按当时流行的“五分制相貌评定法”),高中毕业,中学教师。”可见,这份电报充分利用了双方共知的前提,写得简得不能再简了。

四、如何避免繁复

语言简明,是我们说话或写作追求的目标之一。简明,不但是为自己珍惜笔墨,也不但是为读者节省时间,重要的是多余的话会妨碍别人对语言的理解,影响交际效果。但是,在具体语言运用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用语繁复的现象。用语繁复了怎么办?从说者特别是写作者来说,应该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语)避免繁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避免词语重复

重复是说话或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它使语言啰嗦、繁复,甚至意思表达不清,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重复,有时是相同词语的重复。例如:

(1)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原稿)

(2)你们好心肠要好到底,我们上礼拜的一块钱总得补给我们。(叶圣陶《在民间》原稿)

例(1)在收入课本时,中间的“他”删掉了;例(2)的第一个“我们”,定稿时被删掉了。

有时,词语的重复是同义的词语重复。例如:

(1)是十分紧急的任务,因为这边的敌人也是向那个方向前进进攻的。(刘白羽《记左权同志》)

(2)游人往来如梭,总是使这座桥人群熙攘,充满生气。(张祝基《巴黎的桥》改句)

例(1)的“前进”“进攻”,例(2)的“往来如梭”“人群熙攘”,语意重复。

有时,某个词语还保留着文言的用法,很精练;但用的人对词语的意思了解不清,造成重复。例如:

(1)这纯属是凭空的编造。

(2)构成人体细胞的各种原子,取自于饭菜食物,然而它们在人体内已不再是饭菜了。

例(1)“纯属”已经有“是”的意思,再加上“是”,重复。例(2)“取自”有“于”的意思,再加上“于”,重复。

(二)避免语意重复

有时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同一个意思前后重复,使得语言重复,影响表达的效果。例如:

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它的插图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崔金泰刘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这段话中前后两个“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的”和“站起来”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可以用较少的字“把书打开”代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当然“很吸引人”。因此,在收入教材时,修改为:“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词语减少了,但意思并没有变。

有时,疑问代词或问句本身就有某种意思了,但话语中又加上了这一层意思,致使语意重复。例如:

(1)《毁灭》?我记得不知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阿累《一面》原稿)

(2)今年春天,丰桥的地方不是闹过抢米的事情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原稿)

例(1)“什么”已包含疑问的意思,和“不知”语意重复。例(2)“不是……么”的问句本身已包含“事情”的意思,没必要再重复。

(三)避免可有可无的文字

有时候话说得很明确了,却还要加上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语或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使语言累赘、繁复,影响表达的效果。例如:

(1)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看样子有六十岁左右,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胡子。(杨朔《雪浪花》原稿)

(2)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阿累《一面》原稿)

例(1)下边有问年龄的对话,又有“花白胡子”做说明,“看样子60多岁”没有必要;“嘴巴下”多余,因为胡子肯定是长在嘴巴下的。例(2)“原是瓦片头”,这个补充说明与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无关,可以不要。

五、简明与繁复的辩证关系

我们说,汉语特别讲究语言的简明,简明是运用语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有两点需要说明:一、简明与否不能单纯地以字数多少为标准,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词句越少越好,以至影响到语意的明确表达。二、简明与繁复是相对而言的,当用而用,连用几个也不算繁;不当用而用,多用一个也不算简。最好的目标是:从表达需要出发,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该少则少,该多则多,把简明与繁复统一起来,以收到好的表达效果。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让语言繁复一些呢?

(一)强调主要内容

一句话或一段话中,相同语义反复出现,或使用一些多余的话,会使语言不简明。但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也可以重复使用同义的语汇或句子,或者有意使用某些多余的话。这里举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为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一三句、二四句几乎完全是同义重复,但作者不避重复,反复强调时世的艰难,意思表达得非常充分。又如:

(1)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

(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

(2)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就在门房等着你呢。

(曹禺《雷雨》)

例(1)的同义重复,强调了牢房的窄小。例(2)的“我问”显得有些多余,但它特别强调了“问”的内容,表现了周朴园想知道答案的急迫心情。

 (二)表达某种感情

前边说过,合说可以避免词语的重复,是使语言简明的手段之一。但有时,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也可以使用分说的形式。例如:    

(1)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2)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杨朔《荔枝蜜》)

例(1)重复说“无耻啊”,表达了作者对敌人暗杀革命者的强烈愤慨。例(2)重复使用“继续”,表达了作者对蜜蜂不辞劳苦、辛勤工作的赞美之情。

(三)避免信息误差

有时,某个意思说一遍别人不太容易听清、记住,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重复表达一下。这在口语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在第12届广岛亚运会结束那天,电视台报道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男子足球冠亚军的比赛结果,是这样说的: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男子足球冠亚军争夺战今天下午结束,中国以2:4负于乌兹别克斯坦队,乌兹别克斯坦获冠军,中国队获亚军。

“中国以2:4负于乌兹别克斯坦队”,已经很清楚了;但为了避免误听,又做了后边的补充。

(四)增强社会效果

有时,为了某种社会效果──勾通感情、表示友好等,需要使用一些明显的多余无用的语言成分。这种情况在日常的礼貌语言和服务性语言中非常多见。比如去某个地方,不知道怎么走了,可以找人问一下:

同志,请问到某某地方怎么走?

“请问”不传达什么信息,但表示一种礼貌,被问的人很愿意告诉你。如果直通通地问:“同志,到某某地方怎么走?”大概效果会差一些。此外,像服务性语言中的“您好”“谢谢”“请慢走”“欢迎你再来”等,都没有实际意义,但可以勾通服务与被服务人员之间的感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

以上我们谈了有关简明的四个方面。汉语是一种非常讲究简明节约的语言。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力求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内容,既言简意赅,又让人容易理解。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比较固定的达到语言简明的手段,也有适应不同语境而使语言简明的途径。通过这些手段和途径,达到和接近用语简明是可能的。但是,也难免出现用语繁复的现象,这就需要认真检查,努力避免。当然,繁复与简明是相对而言的,适合表达的需要,用得再多也不是繁,不适合表达需要,用得再少也不是简。这就是简和繁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