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将黄永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5:25

 

不论称赞他或是贬损他的人们,也不论历史上与他亲近或是与他存在过节和怨愤的人,都承认黄永胜将军是一员出色的战将,在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战史中,他的指挥领导能力和显赫战功是不能磨灭的。但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至今没有一本书或文章完整、真实、详细记述黄将军的战斗经历以及他杰出战绩的由来。所有描写战史的书中,只有在实在回避不了的情况下(如以下提到的三次战役),才会从正面写到他;而可以从反面写他的时候,则是大写特写又不必顾及历史事实的真相。这真是一种悲哀,也是军史、战史的一种缺憾。现在我从可以找到的对黄将军作战片段情况有较详细描写的仅有的几本书中,将对他的作战历史的记述摘出来汇总在一起,算是以剪裁来歌功颂德吧。]
一、 四野八纵诞生(——《中国铁军54军传奇》)
 
 1947年8月1日,为了适应战略反攻的需要,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及其指挥的十三旅、十六旅和十八旅,在赤峰英里河奉命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是黄永胜,12月由段苏权接任,政治委员刘道生,参谋长黄鹄显,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邱会作,政治部主任林忠照,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编为纵队指挥机关。从此,英雄的八纵在战火中诞生了。
 八月中旬,八纵召开了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这次会议以古田会议决议为指针,分折了部队建设,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教训,作出了加强纪律等决议。会后,会议精神在部队中进行了深入传达贯彻,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和完成新的战斗任务指明了方向。
 
 二、 杨杖子战役1(——《中国铁军54军传奇》)
1947年9月7日,国民党暂编二十五师第一、二两个团,由绥中进抵梨树沟门。同时,敌九十三军暂编二十二师亦由锦州出发,经虹螺岘、江家屯,进驻新台边门。
 在我军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八纵召开的作战会议上,司令员黄永胜向各师宣布作战命令:以二十四师和二十二师六十六团,歼灭梨树沟门之敌;以独立一师佯攻新台边门,箝制敌人行动;以二十三师六十八团黑夜疾进到新台边门西南富儿沟地区,控制附近山地,保证二十四师左翼安全,并阻击可能由新台边门向梨树沟门出援之敌。
 9月14日5时,二十四师指挥所进至梨树沟门,二十二师六十六团也同时到达。突然,与敌五十师二团遭遇,六十六团立即展开作战队形,扭住敌人。七十二团在向三道沟以南运动途中,听到梨树沟门激烈枪声,便急行军跑步投入战斗,一举攻占了梨树沟门制高点南大山。七十一团奉命从三道沟返回,在白土岭附近即与敌遭遇,向敌展开猛烈攻击。
 中午,我军两名战士押着一名俘虏的敌军少校来到师部,丁盛师长亲自审讯敌俘,敌军打着哆嗦说:“贵军真是神速,我军才刚刚赶到梨树沟子,不想你们已经在此,实在是神兵。”
 丁盛师长问:“你知道我们是优待俘虏的,你要老老实实把你们部队所在地讲清楚,争取宽大处理。”
 敌军官忙说:“我知道贵军优待俘虏,我一定好好交待。现在我五十师第一团已经进到石咀边门北山及梨树沟门一带,第二团在梨树沟门及白土岭一线。”随即,战士将敌俘押下。
 丁盛师长对韦祖珍政委说:“老韦,我看要以六十六团的一部箝制住敌一团,集中六十六团主力和七十一团、七十二团歼灭敌二团,然后再全歼敌一团,你看怎样?”
 韦祖珍政委说:“我看完全可以,告诉部队,要快,决不能让敌人跑掉。”
 下午1时,六十六团主力在北,七十二团在南,七十一团由上岭 向梨树沟门形成了三面围攻之势,将敌人压缩在梨树沟门一个狭窄地带。战斗打响后,歼灭敌军大部,敌人余部向一团靠拢,我主力部队迅速转移,猛攻敌一团。我军七十团急行军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半小时内连续攻占227高地、322高地、蒙古营子西山等地。敌人狼狈西逃,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我军将敌军追至大屯、青石岭一带歼灭,战斗于14日下午5时结束。我军共俘虏敌人628人,毙敌400余人。
 在梨树沟门战斗的同时,纵队司令员黄永胜命令独立一师和二十三师迅速抓住窜至新台边门的敌军暂编二十二师。 9月15日中午,我军二十三师六十八团在新台边门附近,前卫与敌稍有接触,敌便仓皇东逃。
 二十三师师长张德发急令各团:“死死咬住敌人,不许松口!”
 19时,我军在杨杖子、毛祁屯一带将敌人追上。六十八团迅速行动,乘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发起攻击,歼敌4个连和一个新兵营。六十九团也攻下了该地制高点莲花山。
 16日8时,纵队接到二十三师战斗报告后,黄永胜司令员立即命令:“指挥部立即赶往杨杖子,二十二师和独立一师跑步前进,进入杨杖子战斗位置,定于16日14时发起总攻。”
 16日12时,我二十二师和独立一师冒雨火速赶到杨杖子指定作战位置。
 在八纵前线指挥部,黄永胜司令员向各师师长发布了总攻命令。
 16日14时,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我八纵各部队向敌二十二师发起总攻。
 一小时后,作战参谋向黄永胜司令员报告:“我军已攻占敌人主要阵地,敌军全线崩溃。”
 “报告司令员,敌人向旧门、绥中方向逃窜。”
 黄永胜司令员果断下令:“追!”同时电令刚刚结束梨树沟门战斗挥师东进的二十四师在旧门堵住敌人。
 我军将敌二十二师堵在旧门附近,前后夹击,敌暂编二十二师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我军俘虏了敌暂编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春、少将参谋长宁坚以下2560人,毙伤敌人1000余人。战斗结束,中国共产党冀察热辽分局、人民解放军冀热辽军区给参战部队发来电报,祝贺辽西大捷:
 “前线的将士们:
 你们在配合东北的辉煌的夏季攻势之后,略事休息,即返前线,初试锋芒,即于杨杖子、梨树沟门在三小时战斗中歼敌四千五,活捉敌师长及参谋长,揭开了冀察热辽人民解放军秋季攻势的序幕,影响了东北战局的发展。现在全国性总攻业已开始,正在刘邓过长江、陈谢过黄河、陕北山东大捷及平汉北发动攻势之际,望再接再厉,服从命令,英勇善战,更多歼灭敌人,有力配合全国攻势,特电驰贺,并勉勇士。“
 9月17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陈诚,又派出了刚从苏北调来的四十九军,由锦州经虹螺岘,向江家屯、杨杖子进犯。
 9月19日,敌四十九军在军长王铁汉中将的率领下,耀武扬威地开进了杨杖子地区。
 八纵副司令员张天云在作战会议上,对大家说:“刚才司令员部署了此次战斗,独立一师、二十二师、二十三师、二十四师按计划围歼敌四十九军,其中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在江家屯打援,该师主力担任预备队。另外,友军九纵在到达预定地点后,阻击可能由锦西出援之敌和堵歼杨杖子溃逃之敌。请各部队首先迅速动员部队,全力以赴,歼灭敌四十九军主力。”
 9月21日上午,各部队将敌人包围于杨杖子、毛祁屯、上下黑鱼沟地区。
 黄永胜司令员接通各部队电话,宣布:“纵队决定,以上下黑鱼沟和俯瞰整个地区的323高地为主攻方向,进攻敌军部毛祁屯。”
 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二营当日攻323高地,未能成功。五连连长王绍祖冒险查看了地形后,提出地形对我不利,只有迂回插到敌后,出敌不意攻击,方能取胜。
 二营长冯占文在地上用几块石头摆阵,对几位连长布置说:“根据王连长提议,营里决定,以四连首先攻占高地平梁,尔后以六连正面进攻,以五连迂回敌侧后,夺取323高地。
 六连从正面以猛烈炮火向敌人发起攻击,五连连长王绍祖率突击排跃出阵地,在正面进攻的掩护下,迂回插至敌后。当敌人发现时,突击排的手榴弹已扔向敌阵,王连长高呼:“同志们,上刺刀,冲啊!“突击排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血战,副连长彭继燕连续刺死五名敌人,副指导员刺死三名,二班长吴国禄刺死敌人6名,把刺刀都剌弯了,激烈搏斗15分钟后,我军终于攻占了323高地。
 当晚,六十八团一营攻占了黑鱼沟西北高地,六十六团突入杨杖子街内,独立一师也攻占了杨杖子东南284高地和石湖南山,对敌侧翼形成威胁。
 9月22日上午,担负打援任务的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在江家屯顽强阻击敌援兵。此时,二十四师主力在丁盛师长的率领下犹如猛虎一般投入了战斗,七十团连续攻克了黑鱼沟西南四个山头,和二十三师并肩前进,犹如两把尖刀插向敌腰。
 在这关键时刻,纵队发出命令,要二十二师从北,西两面猛攻,独立一师从东向西夹攻,彻底打乱敌人的全面部署。
 下午4时,王铁汉率敌四十九军残部仓皇溃逃,我军各部不顾疲劳,跟踪追击,歼敌大部,并将敌105师少将师长于泽霖活捉。此时,敌四十九军军长王铁汉赶紧让卫兵找来一套百姓服装,化装成一名老农逃出重围。
 杨杖子战斗,除敌军长王铁汉和200名残敌化装逃脱外,我军歼敌四十九军军部、七十九师、一O五师师部及所属4个团12,000余人。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五连荣获纵队授予“刺刀见红”锦旗一面,该连28人立功,连长王绍祖荣立三大功,荣获”毛泽东奖章“。 战斗结束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贺胜利,嘉奖辽西前线将士,电文如下:
 
 辽西前线冀察热辽解放军全体将士们:
 庆祝你们在杨杖子两次战斗中,歼灭蒋匪四十九军主力的伟大胜利,望继续努力,争取新的胜利,并嘉奖此次战役中有功的部队和指战员!
 林彪 罗荣桓 刘亚楼
 二十五日
以上段落对战役进程的描写似乎粗糙了一些,可能由于不知什么原因省略了不少段落。下面再来看看另一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征战实录》第二部《决战辽沈》对这个战役的描写]
三、 杨杖子战役2(——《决战辽沈》)
 
 9月6日,陈诚集中3个师的兵力,由绥中、兴城、锦西一线分三路向东北民主联军热东解放区建昌方向进犯。暂50师于左,暂22师居中,暂18师与暂20师各一部在右。9日进抵梨树沟门,新台边门,欲先合击活动于梨树沟门以北的民主联军侦察部队,以求保护锦榆线铁路。
 第二前线指挥所司令员程子华获悉:敌分三路向建昌逼进,遂根据“东总”“抓往战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指示,果断地改变了作战计划,决定延缓破袭北宁路的方案,而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向建昌进犯之敌,当即命令第八纵队黄永胜部之第24师和第22师,及热东分区部队,由第24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统一指挥,歼灭三道沟、大小白石水之敌,第23师进到药王庙并派一个团到上下黑鱼沟、黄土岭线,保障侧翼;独立一师以一部兵力伸到青石岭、香炉山监视新台边门的国民党军;第22师以2个团进到玲珑塔、十八台线集结待命。
 第24师和第22师之第66团于13日夜实施突然合围,但谁也没有想到,第24师第72团竟扑了空。这事有点蹊跷,敌人跑得真快呀!后来才知道,原来不是敌人的两腿能跑,而是我们的侦察兵出了毛病,对敌军所在位置侦察不准确。
 第八纵队第72团在三道沟的脚还没站稳,梨树沟门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第24师
师部和第66团突然与敌遭遇,打起来了。第72团团长获悉,大手一挥,“枪响的地方有敌人!”该团即跑步到梨树沟门主动灵活地投入战斗。同时,第71团从东面的白土岭投入战斗,第66团从北面投入战斗,三面夹击国民党军。这时第70团也攻占了227和223高地。双方激战一天,敌方支持不住,遂向大屯方向溃逃。民主联军四个团勇猛追击,毙伤敌千余人,残敌逃回绥中。
 进占新台边门之国民党军暂22师闻讯暂50师在梨树沟门大败,遂于15日9时龟缩至杨杖子,企图东逃锦西。为歼灭新台边门之敌,司令员黄永胜指挥第八纵队第22、第23两师及独立一师,15日拂晓由药王庙、六家子急速东进,第24师和第22师的第66团从梨树沟门向新台边门追击。
 当第八纵队主力于12时赶到新台边门时,敌人已于9时向杨杖子撤去。黄永胜见状即令独立一师跟踪东追,令第23师一部至上下富马沟查明情况。该师15时前进至杨杖子附近,查明敌主在杨杖子未动,即以一部兵力胶着敌人,当晚占领其附近外围工事,并歼敌一部。遂以第23、第24师和独立一师一个团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展开攻击。第24师经四门进至杨杖子以东,堵击锦州可能出援出敌。当日10时,第八纵队指挥所赶至杨杖子西山,立即部署攻击。14时总攻,战至16时30分将敌暂22师大部歼灭。残敌向锦西逃窜至旧门以北,被第八纵队由梨树沟门战斗后挥师东进的第24师堵住,前后夹击又被歼灭一部。9月16日,国民党暂22师在杨杖子告急,师长龙泽致电陈诚请求增援。17日,陈诚电令刚由苏北调至锦州的原东北军王铁汉之第49军,火速驰援杨杖子。可这支原东北军部队来得太迟了,除了将尸骨埋在本土,并有在家乡父老面前有任何炫耀。
 王铁汉出援杨杖子,目的是想寻找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决一死战,好在蒋介石、陈诚面前有个交待。所以从锦州出来的王铁汉带领部队,直扑杨杖子,仅三天时间就进至虹螺岘附近。程子华见此情景,将计就计,决定先拖他爬几天大山,然后将王铁汉诱入口袋。指挥部把这个诱敌任务交给独立一师来完成。欧至富师长令第3团先攻打杨杖子西南的江家屯保安团,一举歼灭了该敌。这时,急于寻求决战的王铁汉得到这个情报,有如饿猫闻到鱼腥味,命令部队绕道杨杖子东南方向,向江家屯猛扑过来。欧师长再令第3团留一个加强营继续牵着王铁汉的鼻子由东向西沿着山道往杨杖子里钻。其它几个营跟随第1、第2团撤到杨杖子西边的南山待命。
 王铁汉求功心切,果然上套。他们摆开一字长蛇阵,乖乖地跟着第3团的加强营,尾随不舍,步步向杨杖子进逼。独立一师加强营把敌人引到杨杖子之毛祁屯地区以后,欧致富令加强营迅速与敌人脱离接触,避敌锋芒。此时,独立一师封住口袋,截住敌人逃往锦州的退路,来一个“关门打狗”。
 激战前的傍晚,王铁汉仍然没有发现民主联军的意图,率领部队一个劲地往口袋里钻去。但当时第八纵队由于侦察方面的差错,以为围住的是敌两个团。21日凌晨,整个杨杖子秋雨绵绵,大雾弥漫。13时第八纵队第22师、第23师和独立一师攻击开始。第一次部攻开始时,民主联军突然蜂拥而至,国民党军仓促应战,第23师第69团虽迅速攻占了322高地,但三面受敌射击,进攻被阻。第67团在杨杖子东北山,在敌人的顽强抵抗下,也是寸步难行。第一次部攻,第22师第66团在杨杖子西北堡打得最激烈,敌我展开了拉锯战,一会儿你把我打下去,一会儿我把你打下去,你来我往,仗打得异常残酷。
 第八纵队及独立一师,在第一次部攻后,于当晚8时又发起第二次总攻,各师以夜战近战的优势,勉强抑制住王铁汉军的攻击,但王铁汉仍利用完整的防御体系,进行着有组织的抵抗。仗打到此时,第八纵队的领导才明白,敌人这那是两个团呀,原来竟是两个师,否则一昼夜就该打扫战场了。
 而在此时,敌援兵(约七个团)分两路向锦州和锦西、兴城出发,对第八纵队夹击,,两路援敌距杨杖子仅20公里,援敌被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堵击,炮声可闻。在这种敌我对峙、援敌相近的千钧一发之际,黄永胜不想把第八纵队拼掉,命令部队主动撤退。他知道,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第八纵队,熟悉的是扒铁路炸桥梁,打硬仗还不是时候,只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况且,一口气吃掉两个师,那是几个纵队干的事。但撤退命令刚下去不久,站在指挥所372高地上,正举着望远镜观战的八纵政委邱会作突然说:“敌人要退。”八纵参谋长黄鹄显道:“老邱说得对。”黄永胜拍拍身上的泥土,用望远镜看,果然要撤,当即通知部队,停止撤退,立即转入进攻!电台已经撤了,电话也不通,司令部和政治部几个秘书带上命令分头去追赶和通知部队。连总预备队第24师也加入了战斗。第八纵队追,第九纵队堵,一场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
 几昼夜的艰苦鏖战后,干部战士个个饥寒交困,已没有力量追了,很多人都累得躺在地上睡着了。这时纵队向各师传达命令,从师长、机关干部到团长、营长,都要下到连队,带领部队继续追歼敌人,一定要抓到俘虏。就这句“一定要抓到俘虏”,王铁汉带来的1.2万余人,除了他和手下200来人,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又换了便衣,蒙混过去跑掉外,全都向民主联军缴了械。
[《雪白血红》一书对这一段战斗过程有以下更加生动的描写:
 秋攻伊始,辽西三战三捷,给刚上任的陈诚当头一棒,8纵司令员黄永胜功劳不小。
   做为建纵不到一个月的小兄弟,8纵、9纵兵少炮少。8纵还不到2万5千人。以此不大的兵力优势,不到半个月歼敌1万6千多人,是颇见指挥员功力的。
   第二次杨杖子战斗,以1:11的伤亡比例,47小时歼敌正规军1万2千多人。在此前的黑土地是少见的。
   把王铁汉的援军诱至杨杖子,侦察报告是两个团。一打,打不动。再侦察,是两个师。刚从苏北调来的49军在秦皇岛下船时,一些士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冻得哆哆嗦嗦的49军,也是一支生力军。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8纵,熟悉的是扒铁路,炸桥梁,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况且,一口吃掉两个师,过去连想都未想过。
   纵队指挥所设在一座高山上,距敌几千米。落霞纷纷中,撤退命令已经下达了,有的部队已经向后运动了。眼睛熬得通红的黄永胜,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摸出一盒揉得像纸团似的10支装的“小粉包”:抽支烟,神仙神仙。副政委邱会作和参谋长黄鹄显见了,上去就抢。黄永胜叫起来:别抢,我不是土豪呀。黄鹄显按着,邱会作搜身,一盒“小粉包”变戏法似的不见了。三个人嘻嘻哈哈滚成一团,警卫员站在一边笑。
   咣咣咣咣,一阵炮弹突然打过来。一发口径挺大的山炮弹落在不到10米处,
 溅起的泥土石块,冰雹般砸在他们身上。没爆炸,是发臭弹,不然全完了。
   邱会作坐起来:敌人要退?
   黄鹄显道:“教师爷”说得对。
   黄永胜拍拍身上泥土:通知部队,停止撤退,立即转入攻击!
   电台已经撤了,电话也不通。司令部和政治部几个科长带上命令,分头去追赶和通知部队。
   8纵追,9纵堵,一场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原是东北军的王铁汉也被截住了。可他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又换了便衣,蒙混过去跑掉了。
   8纵、9纵“开门大吉”,不但改变了热河局面,自己也鸟枪换炮了。8纵一下子发展到4万人。
   林彪说:这个8纵,还真有点主力样子。
   战场上,能够迅速地捕捉到貌似平常,却能表明敌人动向的些微变化,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定下决心,这是一种真功夫。
 1927年参军,只读过一年私塾的黄永胜,是凭借身经百战身上留下六处枪伤,获得这种真功夫的。]
 陈诚本想初显身手却挨了当头一棒,不仅没肃清锦沈线附近的民主联军,反而使民主联军乘胜前进,截断了北宁线。对陈诚心怀不满的军政官员,编了一个顺口溜,挖苦讽刺:“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
 辽西三捷破袭北宁路锦榆线作战,共歼灭敌第49军一个军部、2个师部和4个团,共1.6万人,粉碎了陈诚重整东北战局第一步的战略图谋,取得了秋季攻势第一步阶段的胜利。
 [沧海银帆:杨杖子战役是黄永胜将军军事生涯最得意的一笔,也是他军事指挥水平生动的体现。以自己25,000人的兵力歼敌16,000人,以一个从地方部队升为野战军主力部队才一个月时间的纵队,三仗连胜,对敌情判断、兵力使用调配、对部队战斗力的掌握、和急切间决心部署的正确无误,无不显现出很高的功力和水平,作战指挥节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加上1:11的伤亡比例,简直就象一个天才指挥家指挥了一支二、三流的乐队演出了一场第一流的(战争)交响乐曲。直到生命晚年,讲到自己一生的战绩,将军首推的就是这一仗!听说在1964——1965年间,将军在广州军区司令员任上,动笔写了一篇长文《秋季攻势的序幕》,写的就是杨杖子战役的详细指挥作战过程,透露了许多战争场景细节,对战役背景、战役决策与实施、部队作战表现等鲜为人知的情况作了准确的描述。文章已装订成书印成征求意见稿在很小的范围传看过,不过后来并未发表。有人曾问及这个问题,将军说(大意):那时(64——65年间),许多人都写回忆录,但出现过滥、不尊重史实和不够严肃的情况,况且当时政治上险境重重,文字偏差会成为问题,所以最后决定不发表。文稿经文化革命已无处可寻。也可以说很可惜,同时反映了将军政治上的清醒和对名利的淡泊。]
 四、辽西决战中的六纵
 [1948年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仅用31小时攻克锦州,完成了东北解放战争最重要的一战,实现了西柏坡的战略部署;10月17日国民党军驻长春曾泽生部60军起义,随后长春宣告解放。此时林彪腾出手来,部署了全歼廖耀湘10万人马的辽西会战。下面是《决战辽沈》一书中对黄永胜将军在辽西会战中的出色表现所作的描写。]
 10月21日,林彪、罗荣桓挥师东进,迎击廖耀湘兵团。古老的北宁路上,翻卷着滚滚烟尘。以第一、第三、第八纵队和第六纵队第17师组成的第一梯队,分三路东进:一路沿北宁铁路向大虎山,一路沿公路向黑山,另一中经义县、清河门向白土厂边门前进。以第二、第七、第九纵队、炮兵纵队这第二梯队,于22日随第一梯队之后跟进。辽西大会战前夜,林彪在战术上只提了12个字:“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拦住先头,他点了梁兴初的将。拖住后尾,他派去了黄永胜。
 林彪很器重黄永胜。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冀察热辽军区,组建第八纵队,林彪就把黄永胜派去当司令员,黄永胜为他争脸,秋季攻势一上手,他率第八纵队抢关夺寨,连战连捷,打出了主力的样子。后来困诸多因素,冀察热辽军区要求撤换黄永胜,推荐段苏权为司领员,林彪无奈,只得召回黄永胜。可谁也没有想到,黄永胜不但没靠边站,反而去了老部队第六纵队当了司令员。
 10月24日19时,林彪电令第六纵队:廖兵团有由大虎山东南向台安撤退之模样。你纵必须以强行军的速度经新民西南、新立屯东南、绕阳河西岸之半位门以西,进到郭家窝棚、靠山屯、刘家窝棚一带,坚决阻截敌向东南撤退。
 黄永胜对林彪的电报并不感到突然,以为下一步肯定要将攻锦主力回师东进歼灭廖兵团,而第六纵队的任务很可能由原来的拖住敌人改为阻击敌人,而这也必将是一场恶战。
 黄永胜接到命令后即命令:第16师进到半拉门西南二道境子、刘家窝棚一带南北地区;第18师进到靠山屯、郭家窝棚附近;纵队直属队进至刘家油房、秃老婆店一带。
 是日黄昏,林彪致电第六纵队:“敌主力仍在黑山、大虎山以东、以北地区,你纵务必于26日拂晓前赶到大虎山以东的前后十八家子、关家窝棚、励家窝棚一带,以切断廖兵团的退路,造成对夹击之态势。”
 可林彪怎么也没想到自此电令下达以后,黄永胜及所率第六纵队突然在怆的视野中消失了。
 “本次会战,全局关键在于是否能切断新立屯、彰武敌之退路。”这是林彪10月21日一再告诫黄永胜的原话。月亮爬上东山悬于头顶,渐渐西下,黄永胜就是不出现。
 他一会儿去趟司令部,一会儿又跨向秘书办公室,就想知道黄永胜现在何方。可仍是没有消息。
 林彪火了:“黄永胜,乱弹琴!放跑了廖耀湘,看我怎么惩处你!”
 “如果敌人跑掉了,一定要枪毙黄永胜!”刘亚楼在气急之际,顿生斩马谡之心。
这天晚上,林彪一反常态,早早钻进了被窝,但没有睡,两只眼睛跟房顶袍上了劲。要知道,失去了战机,放走了廖兵团,解放全东北,少说得半年,一二年也是它。要拖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即使回师再打锦西,谁也不能保证廖耀湘不会从海上退逃。他本来就有失眠症,再加上六纵没有消息,就更睡不着了。
 事实上,比林彪和刘亚楼更急的是黄永胜、赖传珠、杨国夫、黄一平、邓飞等第六纵队党委的五位常委。
 接到林彪24日黄昏电令后,五个常委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个纵队还欠一个主力师,要阻击敌人几个军,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第六纵队不能阻敌东进,廖兵团逃往沈阳,辽西围歼战将彻底流产,到时候,第六纵队还能抬起头来吗?
 黄永胜在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后,当即决定:以两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并列挺进截击敌人。第16师为右翼,从二道境子、一长岗子向大虎山以东、北宁线以南的十八家子、幺家窝棚前进;第18师为左翼,由靠山屯向励家火车站、励家窝棚前进,纵队机关随第18师行动。同时,他提醒各师:经北宁路两侧可能与敌遭遇,但必须不顾一切进至指定地点,各师应以战斗姿态行进,加强遭遇战之预定部署,且全纵队一律轻装急进。
 命令口述完毕,自己提鞭上马,先开路了。当时有人曾提议,先给林彪回个电报,他眼睛一瞪:回什么电,再架电台,廖耀湘跑了,林总要我脑袋,不要你脑袋!
 第六纵队的指战员们在那天晚上,为了抢时间,把衣服、行李、粮袋全都扔了,扛枪持弹展开了负重型马拉松大赛。人家跑马拉松只跑两三个小时,可他们一跑就是十几个小时,身体弱的跑着跑着就不行了,抽筋的吐血的都有,可那也得坚持跑。应该说,他们不是走向胜利的,而是跑向胜利的。
 26日凌晨,骑在马背上的黄永胜,突闻前面枪声大作,两腿一用劲,策马驰进姚家窝棚,找了间民房,想提着马洒在地图前研究研究敌情,但打开地图一看,黄永胜等人都笑了,原来他们脚下踩的地方,就是林彪令他们飞速赶进的预定阻击地点。黄永胜喜出望外,可刚想抽支烟,两颗炮弹呼啸而至,差点把这间小房子给掀飞了,黄永胜朝赖传珠等人笑了笑:“这炮再打准点,咱们可就自革命到底了”此地不可久留。他命令参谋收拾起地图,冲出房门,跨上战马。急至老辛家窝棚。在那里,第六纵队设立了指挥所,并架起电台,发电向东野报告。
 林彪获知黄永胜已奉命驰至预定位置,并与敌展开激战,所有的担心,顿时飞散,竟破例笑了好几声,自言自语地说:“这个黄永胜呀!” 
当第六纵队像颗钉子,钉死在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的咽喉励家窝棚之时,辽南独立二师和第八纵队也把南逃之敌堵住了。
   ……
 10月25日,廖耀湘兵团被东北野战军全部包围在黑山、大虎山以东、无梁店以南、魏家窝棚以北、励家窝棚车站、绕阳河以西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真成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瓮中之鳖。
 ……
 围歼战最激烈的战斗在东线。廖耀湘兵团退营口不成又企图夺路退回沈阳黑压压地向北宁路两侧压来,正撞上刚刚赶到这里的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和第六纵队。
 …….
 第六纵队副司令员李作鹏指挥第16师,加强了前卫与火力,以第46团、师直、第48团为左翼纵队,以第46团为前卫,该团对先头之一营加强一个警卫连、一个迫炮连,营指挥员随尖兵排后,团指挥员随尖兵连后,该师组织临时指挥员随前卫营后跟进,以第47团为师右翼纵队,组织更为精干,除了枪炮之外什么都不带。该师当时规定:途中发同敌少数兵力应坚决歼灭或驱逐之,如敌兵力大,我一时打不下时,即以一部兵力监视,掩护主力自侧翼通过,继续前进。如某一方向发生激烈之枪炮声,部队就地停止,互相取得联系。若左翼发生情况,应向右翼绕过;右翼发生情况,应向左翼绕过,求得两路靠拢免受敌人分割。第六纵队参谋长阎捷三指挥第18师亦作了对敌作战的充分准备。
 26日拂晓,经一天两夜急行军豁出命跑了250里的16师46团刚刚跨过大虎山北面的铁路,在幺家窝棚就同东逃的敌新3军第14师第41团第3营接上了火。枪声一响,就听出是敌人正规部队。前卫连立即就地散开,并先令一个班冲了赤去,但由于火力微弱,该班战士全部伤亡。团长吴纯仁见此惨状,当即组织了4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外加三门迫击炮,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除警卫连作为预备队外,2连、3连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对换敌突袭,1连和6连则分别从东西插入,断敌退路并迎击姜家窝棚、铁家窝棚之援敌。数分钏后,2连、3连即突入村内,开始逐室争夺。3连在攻打村西一座大院时,大部伤亡。
 经4小时激战,第46团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终于抢占了幺家窝棚,全歼守敌一个营,并将敌第14师的主力与其后卫部队之间的联系切断。随后姜家窝棚、朱家窝棚、铁家窝棚之敌从侧面向第46团猛烈攻击。廖耀湘兵团从南面被辽南独立2师吓回来后,发了疯似的往东线进击,想打开这条能退回沈阳的逃生之路。新三军、新六军调集主力、不惜代价,成营成团地往上攻。第六纵队有的营三面受敌,阵地打平了,就跳进弹坑里打,把尸体垒起来打。枪支打坏了,弹药打光了,就从敌尸上找来打。轻伤不包扎,重伤不下火线,还能动弹的,爬来爬去在阵地上运送弹药。2连指导员孟宪竟率领2排在姜家窝棚和铁家窝棚之间抢占了阵地,打退了敌人十多次冲锋,全部牺牲。打得敌人再也不敢进攻了,他们不相信这块阵地已经没有人了。战斗最激烈时,团政委张天涛、第1、第2营长何仑元、贾连科等营以上指挥员全部靠前指挥,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正在这时,东野司令部来电告诫:“不要与敌纠缠,按原定目标继续前进。”李作鹏回电说:“敌情严重,不能继续前进,需查明情况再告。”事后证明,他们的判断和决定是正确的。他当时从枪声中听出遇上了国民党的正规部队。随后,他派出了侦察分队,天亮时,侦察员捕捉了一个国民党少将参议。此人招供:“廖耀湘已改变南逃营口计划,决定东退沈阳。”
 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也是一个难逢的战机。李作鹏告诉参谋:“向总部报告,准备战斗!”
 励家窝棚火车站至姜家屯一线,是敌退沈阳必经之地,守住这里,就能切断敌人退路。但是仓促占领阵地,在攻锦主力赶到之前,这里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设在小于家窝棚的“前指”,距前线二里远。美式重炮发出的炮弹,从头上掠过,爆炸的气浪将黑黄的窗纸撕成条条片片,呜呜作响。屋顶的蛛网尘灰和泥土,象流沙样泻落。
 李作鹏和黄永胜及政治部主任邓一飞一碰头研究,刺刀见红的劲又上来了,牙关一咬,决定部队停止南进(这时林彪命令该纵继续南进),调整部署原地固守,坚决阻击敌人东逃。同时,致电林彪,请令第五纵队迅速南来协助阻击。
 “违令不从”之后,黄永胜立即令师二梯队(48团)抢占崔家岗子、张家窝棚、翟家窝棚一带;第18师第54团跑步占领段家窝棚。至此,第六纵队横纵北宁铁路,东南至姜家屯一带,西北至二道境子附近,与第五纵联接,形成“品”字形的弧形阵地,把廖耀湘兵团向沈阳方向退却的铁路、公路全部切断。
 廖耀湘兵团东逃的退路被第五纵队、第六纵队堵塞了,但能否经得起敌人这夺路而逃的猛烈攻击,就成了辽西会战能否获得全胜的关键。
机敏,果断,会抓住战机打巧仗,还能咬紧牙关打硬仗。辽沈战役期间,在堵截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的关键时刻,6纵司令员黄永胜在听了副司令兼16师师长李作鹏的汇报和决心后,面对绝对优势的强敌,面不改色:“我的指挥位置就在这里,我就准备死在这里!”
 何等的魄力!]
26日下午,林彪电令第六纵队:我各兄弟部队已由黑山、大虎山、新立屯大举出击,在大部队到达之前,第六纵队必须坚决死守阵地,堵住逃敌。17时,敌新1军、新3军,集中兵力开始向第六纵队励家窝棚、朱家窝棚、张家窝棚一线阵地发起突击。炮弹象雨点似地落在我军阵地上,防御阵地瞬间被毁,掀起的沙土淹没了第六纵队将士,村里的房屋大部被子轰塌,柴草燃起熊熊烈火。炮火延伸之后,敌人密集队形猛扑阵地,枪声、炮声、喊杀声、惨叫声,声声入耳,战斗异常惨烈。国民党军不惜代价,要杀开一条血路强行东逃,而解放军则是“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敌我都杀红了眼,一会儿,你死伤一片;一会儿,我倒下一批。第六纵队第18师第53团第2营,坚守励家火车站,敌人冲击一次,被打退一次。一昼夜打退敌人14次攻击,大部伤亡。第16师打得更为英通壮烈。有9个连队打得只剩下十余人,很多指挥员被炮火掀起的沙土埋盖数次,扒拉出来就打,有的身负重伤,身上淌着血,仍在激战。在此役中,第六纵队阵亡人数两千有余,受伤人数过万,红了一片黑土地,顶住了敌人数万兵,辽西围歼战,第六纵队功不可没。
 ……
 27日拂晓,国民党廖耀湘兵团开始全线大突围,可解放军不管三七二十一,四面八方,猛打、猛冲、猛追。激战到中午,敌人已是溃不成军了。。满地遍野都有是逃窜的敌人,活象没头的苍蝇,乱扑乱撞,。解放军随即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高喊着:“蒋军弟兄们,廖耀湘兵团已经完蛋了,谁再抵抗就是死路一条,缴枪不杀,赶快投降,到我们这边来!”敌人听见解放军战士的喊声,成批成批地放下武器,凑着用白布、手巾做的白旗,纷纷投降。
 第六纵队16师48团有两个排的战士们端枪排出一座“解放门”,宣布:凡是放下武器从这个门过去,即算解放。不长时间,就有2000多人从这个门走过,期中包括5年军9个师的番号。
 ……
辽西围歼战至28日拂晓胜利结束.。在此役中,东北野战军全歼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及特种兵部队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被称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新六军军长李涛、第七十一军军长向凤武、第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新一军副军长文小山等,均被解放军俘获。
 
 [在四野的战史上,下级抗命不从又取得胜利的战例有不少,而在高级指挥员中,能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甚至反过来调动林彪与野司的,除了黄永胜、李作鹏在辽西会战中的这次外,还有被人们称为“中国巴顿”的钟伟将军在47年3月的德惠战斗中的抗命不从,同样出名,而且在战后同样因为正确抗命而更加得到林彪的重用。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点:林彪的军事指挥素质和胸怀;四野求实务实信任指挥员们的作战指挥氛围;黄永胜、李作鹏、钟伟等一代将星的出色军事指挥素质与胜利的勇气。
 现在有些有兴趣研究解放军战史的人们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四野在东北地区的战略决战阶段因为总体实力已大大超过国民党,所以没什么悬念地就把敌人给收拾了,好像这种决战是手到擒来的事,所以并不能用战绩来说明林彪的指挥水准和四野的作战水准。这种人在和平年代用身处现代的想当然去评论铁血战争的作法,实在令人摇头。仅看一下黄永胜将军和他带领的六纵在辽西会战中的表现,其实已很清楚地回答了上面的说法:假如六纵在26日拂晓没有赶到指定位置、假如六纵在野司的电令前也象60军180师在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中的表现、假如2000人的阵亡和上万人的负伤使六纵指战员开枪的手稍微软了那么一点点,廖耀湘兵团逃回了沈阳,那么认为辽沈战役谁来打都一样结果的人们可以另外说什呢?战争不能用和平的观点来评说,哪怕有一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都不能轻言“容易”,况且历史不承认“如果”。站在历史的结果上去随意说三论四,劝你们可以把自已置身战争中想想吧!]
“打天津时,1纵(李天佑)和8纵(黄永胜)同担主攻,打对进的两个口子。1纵当时在四野中的名气和地位自然远高于8纵,但攻击开始后,首先突破的是8纵的丁盛,首先打到金汤桥的也是8纵部队。战役结束后,黄司令沿突破口一路向纵深观察战斗情况,看到满地战士的遗体,一边走一边痛哭,被广为传说。直到晚年,讲起打天津,将军仍含泪,甚至在病重弥留时还为打天津牺牲的将士泣不成声。可以认为:天津攻坚战虽然在战略和战役上都没有悬念了,只是用什么作战技巧、用多少伤亡、用多少时间打下来的问题,其实是役仍是一场非常惨烈的硬仗,黄永胜部由于作战勇猛,伤亡一定也是较大的。不然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又打过不少硬仗的将领怎么会独对天津攻坚产生伤感呢?]
 五、追寻将军战斗的轨迹
 [从正面描述黄永胜将军战斗经历的书文太少,将军也没有留下回忆录类的文字资料,除前面在将军战斗生涯史中特别重要的三次战役外,其它可搜索的资料很少。为把将军战斗足迹表述得再清晰一些,我从《决战辽沈》、《会战平津》、《进军中南》和《四野、1949》几本书中,按将军任职的线索,推断一下将军在四野参加指挥的其它战斗。]
 
 (一)杨杖子战役后,至平津战役前的这段时间,黄将军率部所参加的战斗有:
 
 任职情况:47年12月前,八纵司令。
 
 47年10月率八纵在秋季攻势中第二阶段的北宁线钳制阻击作战中,拆毁铁路夺取敌据点,袭锦州飞机场;出击义县、北票和朝阳,策应北线主力作战;于10月23日在大凌河全歼曾被蒋介石誉为“无时不备战、无地不设防”的敌美械化第92军第21师。
 
 任职情况:47年12月—48年11月,六纵司令。
 
 在47年12月中旬开始的冬季攻势第一阶段作战中,于48年1月,率六纵参加公主屯歼敌新5军战斗,其中六纵第16师在公主屯、三旗堡、黄家岭一线顽强阻击新5军两个师,为全歼新5军立下头功;纵队主力参加对公主屯以南地区攻击,歼新5军军部一部,并完成了全歼新5军战斗中的所有作战任务,该役歼新5军军部及第195师、第43师共2万余人,活捉新5军军长陈达和二个师师长以下13,000余人。
 在冬季攻势第二阶段作战中,于48年2月率六纵配合四纵收复辽阳后,又参加解放鞍山作战,六纵第17、18二师担任从西面突击鞍山的作战任务,2月16日,扫清鞍山外围,并按计划歼灭发电所和宋三台子、一台子之敌;19日总攻中六纵二个师为战斗进展最顺利的方向,由安刘门和陶官屯突入市区;于20日与兄弟部队四纵、辽南独立一师一起解放了钢都鞍山市,全歼守敌13,000余人。
 随后率六纵与一、二、七、八纵从沈阳以南西移,渡过辽河进至新民地区,包围巨流河、高台山之敌,配合夺取法库、开原。
1948年3月,在四打四平的战役中,被部署在昌图、开原地区,阻击沈阳出援之敌,有力保证了四平战斗的顺利展开及结束。
 ? 1948年5月,参加长春外围作战,于5月19日插至长春西北四间房、班家营子、苏家营子、纪家窝棚一线,担任包围歼灭敌暂编61师之任务,在向长春机场发起的攻击中,取得夺取“大白楼”的战斗胜利,歼敌一个师的指挥所和一个团的指挥所。六纵与兄弟部队的作战为野司对长春的作战方针提供了经验教训,直接影响了中央及野司对长春的作战方针由直接夺取转为长期围困。
 ? 从48年6月起,六纵参加了对长春的围城作战,后六纵主力与一纵一起转为集中整训,留下六纵第18师作为围城指挥所的预备队使用,直至9——10月间为保证攻打锦州战役的胜利,被调至通江口、开原一线。
 ? 1948年10月间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作战中,六纵主力与五纵、十纵被摆在沈阳以西、以北的彰武、新立屯、黑山、大虎山一线,监视及准备阻击从沈阳出援锦州之敌(而六纵第17师则被林彪作为“攻坚老虎”使用投入了对锦州市区最关键的攻击作战中)。林彪对六纵等三个纵队的这个部署,为攻克锦州后的作战发展打下十分精彩的伏笔,对辽沈战役的后来发展影响极大,即后来被人称为——对由沈阳出援的廖耀湘兵团“拦住先头,他点了梁兴初的将;拖住后尾,他派去了黄永胜。”结果被证明是极有眼光与战略水平的一招,演变出辽沈战役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的“辽西决战”惊天轰呜。
 
(三)平津战役至广西战役前的任职作战情况:
 
 任职情况:48年11月,八纵司令、45军军长。
 
 包围、攻打天津(详情略)
 天津战役后率45军修整至49年4月
 
 任职情况:49年4月,十四兵团第一副司令,因刘亚楼奉命留京组建军委空军,实际并未随军南下作战,可以认为十四兵团及所属39、41、42军的南下作战是由黄永胜实际负责指挥的。 4月16日,十四兵团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攻占安阳,歼敌14,000余人。
 解放安阳后,42军暂留河南剿匪。
 十四兵团39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41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二军随兵团及整个野战军于49年5月底、6月初,到达长江以北襄阳、樊城、烃陆、孝感、浠水一线展开。
 7月1日,根据野司部署的宜沙战役计划,39军抵天门皂市、瓦庙集。后参加对宋希濂的宜沙战役。
 6月29日,在宜沙战役展开同时,十四兵团所属41军参加由四野10个军发起的湘赣战役。41军与46军分别向安义以南和永修、德安移动,作为战役总预备队。
 8月1日起,四野主力转入休整。随即,十四兵团部调北京组建军委空军司令部。黄永胜调十三兵团任副司令。
 
 任职情况:49年8月至11月初,十三兵团副司令(司令程子华,政委莫文骅)。辖38、39(由十四兵团划归)、47、49军。
 
 8月19日,林彪根据所获国民党国防部“湘中决战”计划,令十三兵团各部进行如下调动: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及十三兵团直属队向农(远)安转移,诱宋希濂部进常德,以便尔后歼灭之;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做好作战准备,并派一团向巴东方向前进,视敌情机动至宜昌、宜都以东地区;39军在沙市一带待命。随后林彪对十三兵团又作其它调动,后因敌情变化,湘中决战中止,部队转入休整。
 至49年9月上旬,四野结束休整,开始新的中南作战行动。十三兵团率38、39二军为西路大军,担负右翼战略迂回任务,从常德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的道路。9月13日,十三兵团以38军为先头,从常德、桃源出发,沿湘黔公路和资水分东西两路南进,第39军从澧县、公安地区出发,分两路跟进。解放军战史上通常把9月13日作为衡宝战役的开始。
 ? 十三兵团在衡宝战役中的作战情况:第38军以112师为前卫,9月15日进至官庄地区。前卫336团不顾饥渴与天黑路险,披荆斩棘,冒雨翻越大山,途中修复了被敌人焚烧30余米的杨溪大桥,16小时急进120里,抢占大小桥梁20余座,占领三渡水。16、17两日先后击破敌暂一师在马底驿一带的阻击,夺取马溪大桥。在攻打马底驿的战斗中,2营6连1排为尖刀排,他们冲到街心时,看到满地撒着明晃晃的银圆,排长徐恒禄立刻意识到这是敌人的奸计,马上命令全排:“不要理睬地上的银圆,紧贴大街两边房屋快速前进!”话刚落音,敌人机枪即顺着大街的街心扫过来,战士们沿着街边的屋檐猛扑过去,消灭了敌人,夺取了大桥。18日21时进占沅陵,守敌湖南保安第5师西逃,国民党暂3师第3团900人投诚。19日夜,112师兵分两路由沅陵出发,21日5时进占辰溪,途中,俘敌芷江中将警备司令吴抗良以下近300人。挺进途中的38军又决定以112师、114师、151师分三路包围芷江之敌,令113师攻占花桥。
 113师19日占领淑浦,旋即进抵中伙铺一带。这时,花桥为敌103军234师的700团据守。113师选取定花桥北之新光山为正面部队的主要突击点。10月1日清晨,几十门大炮向敌猛烈轰击,正面的337团开始向新光山、游家坳之敌发起冲击。338团和339团1营均按计划由敌侧后奋勇进击。337团担任突击任务的7连在炮火掩护下,将前进路上的敌火力点炸毁,攻击到新光山主峰阵地之前,连长罗士克令1排佯攻,2排在3排及连火力掩护下迂回到敌主峰侧后,与敌展开激烈争夺战,敌人不支,阵地被占领。其他团也都进展顺利,战果甚丰。10时20分花桥战斗结束,守敌除一个警戒连逃走外,全部被歼,俘敌上校团长王光亮以下1210人,毙敌120人,创造了时间短、代价小、消灭敌人一个团的山地作战战斗范例。下午,军首长从缴获的收音机中听到了北京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立即用各种手段向前线各部队传达了这一特大喜讯,阵地上一片欢腾。
 38军包围芷江的部队9月30日向芷江逼近。芷江是湘、桂、黔三省交界处的门户,有国民党的空军基地,是长少解放后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的逃亡地,因而也是白崇禧“湘粤联合防线”的西端要点。在大军压境的声威下,守敌17兵团司令官刘嘉树察觉解放军主力强大,慌忙率其兵团部、100军主力及“清剿总队”、湖南省政府连夜离开芷江逃向晃县。10月2日清晨6时半,112师占领芷江,将敌人的湘西与湘南的联系切断,也切断了敌人妄想西逃贵州的道路。
 西路十三兵团两个军经过半个多月的作战,歼灭国民党军近9000人,解放芷江等11座县城及湘西广大地区,控制芷江至靖县一线,从而突破了国民党军“湘粤联合防线”的左翼,切断了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的退路,将其刘嘉树兵团逼至湘西南一隅,为中路军在衡宝地区歼灭白崇禧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衡宝战役的决战进行中,根据中路军作战进展情况,10月5日,林彪令十三兵团及38、39军向宝庆、祁阳间前进,并先机占领武冈,准备参加衡宝决战。 10月7日,面对白崇禧部全线撤退的情况,四野各部队对逃敌全面进行堵击和追击。十三兵团率二军向黄金桥、龙潭铺、武冈之线前进,堵击向西退却之敌第71、第14军各两个师。
 10月12日,白崇禧主力四个师被歼后,其余各部溃逃。敌第14军第62师等部撤至石下江地区,企图经武冈地区南逃,被四野39军第117师第351团堵在竹篙塘一带。这时,第38军第114师也已进至竹篙塘地区,第39军第115师进至竹篙塘以南之高沙地区。十三兵团首长决定围歼该部桂军于竹篙塘地区。四野总部和林彪同意十三兵团的部署,并于12日连续致电西路军各部:114师坚决堵击西逃之敌;147师由桃花坪向竹篙塘猛追猛攻;115师由高沙市向竹篙塘东南地区坚决攻击。各部合力发起围歼,至13日,歼灭国民党军第62师及独立第2师共4000余人,俘虏第62师师长夏日长。14日,位于高沙的国民党军新编第8军独立第2师千余名官兵向第39军投降。同日,第38军第112师占领城步县城。至此,四野西路军解放了湘南广大地区,宝庆至芷江一线均为四野所控制。白崇禧老巢广西的大门已经洞开。
 衡宝战役的枪声刚停,位于湘西北地区的十三兵团第47军又发起了对宋希濂部的攻势作战。16日上午,第47军完成了对大庸的包围。当日下午,第47军各部即发起战斗。入暮,第139师第417团一营营长阎太云和三连连长曲贤圣带领一个排,趁黑夜冲到城边,巧妙绕过敌人阵地,翻过城墙,沿城内街道搜索前进,途中抓住敌一名副官,先是令其叫开城门,让部队进城,后又让其带路来到敌军部门前,阎营长和曲连长迅速冲进敌第122军军长办公室,迫使军长张绍勋命令守军缴械投降。第417、416团适时从东西两面攻入城内,扫荡残敌。至22时许战斗结束。此战全歼大庸守敌5000余人,生俘第122军军长张绍勋、第217师师长谢淑周、第345师师长黄鼎勋。同日,第141师在湘西游击队配合下,攻克桑植。此战是解放湘西的关键一仗,消灭了敌人在湘西的主力部队,打开了解放湘西的大门,为二野进军西南开辟了前进基地。解放军战只通常把1949年10月16日作为衡宝战役的结束时间。第47军解放大庸、桑植,为衡宝战役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衡宝战役从1949年9月13日开始至10月16日结束,历时33天,共歼敌正规军3个军部、5个整师,以及5个师各一部,共47,000余人,其中俘虏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上等17名将官以下38,000余人,缴获各种炮402门,各种枪13,000余支,汽车176辆,战马1100余匹,各种枪、炮弹100余万发,收复县城24座。有意思的是:由程子华任司令、黄永胜任副司令的十三兵团虽然不担任正面主攻作战的任务,但除完成自身的作战任务外,还不知觉中担负了揭开战役序幕,又恰巧进行了战役结尾作战的任务。如果按今天观点看,其强烈的象征意义是无上的光荣,但那时代的军人,恐怕是不会注意这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