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祠堂说苏绣(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0:09:20

宰相祠堂说苏绣(下)

    1986年修复并作为博物馆后,我仅仅来过这里两次,但是每次都是让我不舍离去。自然不是因为朴实的明代建筑,而是这里陈列的介绍的苏州刺绣!

    苏州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一门博大精深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吴地民间手工艺术。苏州刺绣工艺起于春秋、成熟于两宋,至明清两朝到达了艺术全盛时期。根据这条艺术的发展脉络,博物馆中将第二进的轿厅作为了刺绣历史发展的展厅,展出了从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五代刺绣经袱,到清代的服饰刺绣实例。

    苏绣这种名扬天下的古老传统工艺,自古就是在人间天堂中孕育成长的,深得江南水乡的滋润、再经绣娘纤细的巧手,才形成了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乾隆皇帝对苏州的刺绣是痴迷的,他认为只有苏绣才能表达中国书画中和江南水乡的那种氤氲迷离的意境。故宫乾隆花园倦勤斋是保留至今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室内装潢最奢华的,其中很多隔断上镶嵌的竟然就是通透的双面绣。为了修复,专家找遍全国,也仅在原产地苏州的镇湖,才找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掌握这种乾隆绣法的绣娘。从这点就能看出,恰恰只有青花瓷一般灵秀的苏州绣娘,才能绣出此等意境的绣品,而万历皇后的百子衣也是靠着苏州绣娘的双手才复制成功的。

    看多了旅游景点外那些千篇一律的廉价绣品的游人甚至本地人,大多都会产生出苏绣不过如此的感觉。但是那些成批快速加工、粗制滥造的产品不同程度地让人误解了苏绣。苏绣的成熟到全盛,是由那些历史时期深厚的人文和经济底蕴作为依托的,而苏州不仅有大量的绣娘、绣庄,还衍生出了各种工艺手法、针法,历代均有著名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拥有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至今还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正是苏州很多农村的现象。苏绣的表达载体很多,从小件的香袋、荷包到大件的礼服戏装;从座屏、画片到立轴、中堂……种类繁多的山水、花鸟、禽兽、人物,通过双面、单面、双面异样、双面异色异样异针等展示类型,叠显苏绣“平、齐、细、密、匀、薄、和、顺、光、神”等显著的特点。

    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一段段比发丝还要细上很多很多的丝线,就在年轻俏丽的姑娘手下,变成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家在光福的远房娘舅,其家中的女性均有一手刺绣的好手艺,直到今天,刺绣还是家中不可或缺一块经济收入。从小就经常坐在那大大的绷子边看着她们做绣品。一件绣品的制作,需要经过很多道程序,而绣人物最大的难度就是“开脸”。

    远房的嫂嫂告诉我,苏绣没有真货假货之分,只有绣工的好坏之分。真是这样,因为似乎到现在,作为工艺品的绣品,还鲜有机械加工的。首先说线,苏绣用的线叫花线,建国后好像都是苏州花线厂出产的。好的绣品,并不是用一根根比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线来来回回缝缝就好了,而是要将一股花线用手指劈成若干股(最多一根丝线可劈成48根),再根据光线明暗来配线的颜色。今年清明去光福远方娘舅家时,嫂子正在绣八仙,她告诉我,光光吕洞宾身上那件道袍,就要用到同种色系从浅到深近40种颜色的线,而一个铁拐李的酒葫芦就要用到近10种花线。也怪不得,一个好的小猫双面绣,一只眼睛就要根据瞳孔受光的不同,使用二十多种颜色来搭配。不仅如此,绣品还要使用上滚针、平针、乱针、盘金、套针等许多许多种手法来诠释。一件好的绣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工的,所以好的绣品,要价都非常高。

    苏绣时最主要的是看表面的光洁度,绣的稀,光洁度就不够,针脚密,图案才有立体感,有光洁度。苏绣的层次感和质感是根据丝线的粗细来表达的,一般的绣品,自然也就只有呆板粗糙的感觉了。另外好的苏绣装饰品的脚座和边框都会使用红木,而一般的绣品只会使用白木再刷上红木漆,所以时间一长,白木支架就会出现龟裂的现象。

    第三进的享堂陈列的,大多是历史上著名刺绣大师的作品。这里不仅有大型的《盛世滋生图》长轴全副、有众多名家的立轴、有建国后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长毛猫》和《金鱼》,更有开创了仿真绣这一重要流派的沈寿大师的《耶稣》、《济公》、《动物立轴》等,以及其妹沈立的《观音大士像》……

    清末的沈寿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也是苏绣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位大家!自大师写出苏绣的教材《雪宧绣谱》,并在南通女红传习所传授技艺后,一代代的绣娘群体中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屡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如今苏绣艺术早已列入了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单,我相信创造了那么多全国之最的苏绣艺术,一定会走得更远!

附录:苏绣中的全国之最(摘录自<苏州全国之最>)迄今发现的最早苏绣实物——五代经袱首位出国考察的刺绣专家——沈寿仿真绣创始人——沈寿第一副人物肖像刺绣——意大利皇后像(清,沈寿)第一副万国博览会大奖作品——耶稣(清,沈寿)近代影响最大的刺绣工艺专著——《雪宧绣谱》散针法创始人——朱凤最长的绣品——《万里长江图》出品人物肖像最多的刺绣家——任嘒闲第一副双面绣艺术品——《五彩牡丹》第一副双面三异人物肖像——《济公》第一副发绣——《寒山寺》第一副古代城市生活长轴——《盛世滋生图》第一副以尼龙绡为底的绣品——《核爆蘑菇云》首次复制成功的明代皇后结服——百子衣拥有刺绣大师最多的城市——苏州拥有绣女最大的地区——苏州吴中区 随拍:历代单面绣立轴











 日常服饰装饰









现代大师作品







 摘录自网络的一些现代苏绣作品





 苏绣历届获奖绣品 《耶稣像》沈寿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松鹤中堂》徐志勤获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优等奖 丁渭琦作品在南洋劝业会、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获奖 金静芬作品南洋劝业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 双面绣《五彩牡丹》(李娥英)1955年江苏省手工业联社颁发一等奖。《白孔雀》(徐绍青)196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双面绣《松鼠葡萄》(李娥英)1982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金杯奖。乱针绣《小白狗》(苏州刺绣研究所)1983年中国国际旅游会获优秀作品奖。双面三异绣《济公》(苏州刺绣厂)198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大会受嘉奖。双面绣《金鱼》(苏州刺绣研究所)1984年第五十六届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双面绣《长毛猫》(苏州刺绣厂)1986年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获金奖。双面绣《金鱼》(夏芬)1990年全国轻工博览会获金奖。双面绣《一团和气》(苏州刺绣研究所)1992年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三异绣《双龙戏珠》(顾文霞)1992年深圳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银奖。乱针绣《张大千像》(姚惠芬)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一等奖。《君士坦丁女郎》(姚惠琴)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优秀奖。《周总理像》、《吹箫引凤》(姚建萍)1998年8月首届是中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肖像绣《董建华像》(姚惠芬)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盆花》(姚惠琴)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双燕》(张美芳、徐建华)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获金奖。双面绣《金鱼》(徐霞琴)2000年杭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获金奖。《彩荷》(姚惠芬、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泼墨山仙》(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老鹰》、《狼狗》(姚建萍)2001年中国天津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肖像绣《蒙娜丽莎》(姚建萍)2001年第二届北京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善华奖” 金奖。《伯爵夫人》、(姚惠芬)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山水》、《睡莲》、《山庄》(姚惠琴)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银奖、铜奖。《水乡》(姚惠芬)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山水》、《荷花》(姚惠琴)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人权之光》(邹英姿)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金奖。乱针绣《白云飞流图》(季绍平)2002年中国轻工协会"华艺杯"获银奖。 《京剧人物》(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荷花》(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肖像绣《伊丽莎白》(薛金娣)2003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获金奖。《姑苏繁华图》(卢福英)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香远溢清》(梁雪芬)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台屏《山茶麻雀》(钱杲)第一届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太湖船》(张明勤)第二十届全国旅游产品获一等奖。微型双面三异绣《虎丘与寒山寺》(顾玲娟)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四等奖。 双面绣《海鸥竞翔》(吴金凤)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创作奖。微型双面绣《羊》、《蛇》(李红)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分类: 说苏州 标签: 旅游、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