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尊师天地动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4:36

毛主席尊师天地动容!

发布: 2011-9-09 14:39 | 作者: 两江居士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毛主席尊师天地动容!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名言,以及“疾学在于尊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古训告诉人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学生未来一生的奠基人。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老师,“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们,启迪了我们的愚昧,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赋予了我们的智慧和理想,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不是吗?那一本本教案,浓缩着他们的一腔心血;那一堂堂讲授,倾注着他们的全部激情;那一次次板书,凝聚着他们的所有智慧;那一行行字迹,凝结着他们的无数艰辛;那一个个加减乘除,算不尽他们的殷殷奉献;那一篇篇诗词歌赋,更书不完对他们的深深感激。老师,是知识、文明、创造和未来的象征。要想让中华民族的未来有希望,首先要让教育要希望,有道是“教育兴则百业兴,教育正则民族正,教育美则社会美,教育强则国家强”,就是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学者极为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尊重教师。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文苑英华》上说,汉朝的苏章“负笈求师,不远千里”;《后汉书·李固传》中亦说,“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宋朝的杨时,为求教于程颐而“程门立雪”等典故,千古流芳。

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其尊师敬师的事迹,更是令天地为之动容。

一、“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毛宇居是毛主席的堂兄,也是毛主席的启蒙老师。1906年,13岁的毛主席曾就读于他的门下。虽然只读了10个月的书,但这位启蒙老师的恩情他始终不能忘记。

1950年5月,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要回湖南办事,他特地叮嘱儿子去看望乡亲,去看望毛宇居。1950年9月,毛主席派人送信到韶山,邀请恩师毛宇居到京叙旧。毛宇居一行抵达北京当晚,毛主席在他的住处设家宴为毛宇居一行接风洗尘,热情招待。毛主席还安排毛宇居参加了国庆一周年的观礼和宴会,陪他参观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又派员陪同他乘飞机鸟瞰了古长城。因毛宇居是第一次从南方到北方,毛主席怕他不适应北京的气候,特地为他买了皮大衣、皮鞋等,看他牙齿不好,又为他全部换了假牙。毛主席将自己对老师的那一片感激之情,全部凝聚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中……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走进韶山招待所——“松山一号”后,对韶山派出所所长和招待所所长说:“你们去把这里的‘山神’、‘土地’找来”,“把我大哥也接来”。毛主席说的“山神”、“土地”指的是韶山公社、大队的负责人,他尊之为“大哥”的,就是毛宇居。不一会儿,毛宇居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被人接到“松山一号”,毛主席闻讯急忙出来迎接,并将他们留住在招待所,尽情地叙述旧时的兄弟与师生情谊。第二天,他特地让毛宇居陪同视察田园生产。晚上,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在松山招待所设宴招待韶山的父老乡亲,被邀请的宾客中有毛主席的亲属、师友、烈属、老赤卫队员、老地下党员等等,毛宇居被特意安排在上桌。毛主席端起酒杯向毛宇居敬酒,毛宇居连忙站起来,连声说道:“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边扶老人坐下,边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二、“恨昊天不遗一老,无情无情太无情”

杨昌济先生是对毛主席影响很深的老师。他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谈话中就这样深情地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在我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1920年1月17日,时年虚数50岁的杨昌济先生因病与世长辞,毛主席异常悲痛,亲笔撰写了一幅挽联:

忆夫子易帻三呼,努力努力齐努力;
恨昊天不遗一老,无情无情太无情。

毛主席的这幅挽联,上联回顾了杨昌济一生为教育,一切为培养利国利民人才的志向,回忆了恩师总是教导学生努力,努力,再努力;下联则写了像恩师这样的好人不应该死得这样早,真是恨苍天无眼。这充分表达了对恩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三、“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徐特立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比毛主席长16岁。他只有六年半学历,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和数学等知识。后来,徐特立积极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和延安一直从事革命教育工作,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生活作风和治学方法,对毛主席有很深的影响,尊称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师”,对他敬如长辈。

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1月30日,在延安各界为徐特立举行60寿辰庆祝大会的前一天,正忙于制定抗日救国大计的毛主席,怀着对师长的尊敬心情,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给徐特立,为他祝寿。这封信充分肯定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尚品德。并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句话成为中国几代人尊师敬师的至理名言。

建国之初,毛主席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一次,毛主席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所,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席上,还专备了几样家乡风味的菜肴招待老师——一碗湘笋,一盘青椒。毛主席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主席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毛主席见老师穿着还像当年那样简朴,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说是以表学生心意。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动不已。

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毛主席对湖南第一师范的老校长张干的深情厚谊更是被传为佳话。一师是一所全部免费的学校,连伙食、制服也是供给的。后因学校经费奇缺,张干向省政府建议,规定学生每月须交纳10元学杂费,致使一些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为此,学生们决议罢课“驱张”。毛主席在同学中文章写得最好,大家推举他起草了一份《驱张宣言》,并广为张贴和散发,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张干一气之下,扬言要开除毛主席等17名学生的学藉。后经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的劝阻,张干才收回成命,改为给毛主席记大过处分。

新中国成立后,张干贫病交加,最困难时竟无米继日,几次想给毛主席写信,但几件往事又使他难以启齿。一是“驱张运动”中,提出开除毛主席,还给了个“记过处分”;二是经过土改,张干被划为地主,一个地主怎么能向国家主席请求援助?三是在国共双方重庆谈判前夕,曾被人所用,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敦促他“应召赴渝,赞襄国政”,还要他“幸勿固执,致人失望”。这岂不是替国民党蒋介石说话吗?张干越想越觉得有愧于学生毛主席,更害怕毛主席责怪于他。

1950年10月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住所邀请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王季范、徐特立、熊瑾玎、周世钊和谢觉哉等人吃饭。席间谈起了几十前的往事,自然就说到了张干。就在这次饭后,了解到张干窘境的毛主席,立即写信给当时主持湖南省工作的王首道,要求省政府每月给予若干津贴米,供资养老。于是,1200斤救济米和50万元(旧币)人民币很快送到了张干家。毛主席还亲自写信表示对张干“生活困难情形,极为系念”。更令张干欣慰的是毛主席邀请他到北京住了两个月,向子女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好老师。在京期间游览京津名胜古迹,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乘坐飞机鸟瞰长城和首都风光,卫生部副部长受毛主席之托亲自为张干等师友检查身体。毛主席还用自己的稿费买了许多生活品相送。临别时又让工作人员送给150万元(旧币)和一瓶鹿茸精。工作人员对他说:“主席要我嘱您每天饭前二十分钟服二十滴,还特别关照,请您多保重身体。”张干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泪如泉涌。

五、为恩师亲自操浆

有晋先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早年在湘乡县城的东山学堂任教。该学堂是名学府,就读学子绝大多数是富家子弟,同时,该学堂还有不收外县学生的规定。

1910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年方17的毛主席来这里求学。由于过了考试时间,加上又是外地学生,上学似乎已是无望。但毛主席没有失望,他找到校长,恳切要求能够让他在此念书。校长见他如此恳切,破例给了他一次补考的机会,并命题“言志”,以进一步考察他的才智。毛主席接过试题,奋笔疾书,一挥而就,那字里行间无不跳跃着为救国救民而学的宏愿。校长接过一看,连说:“好,好,栋梁才!”当晚,校长和有晋先生在教职工会上,立主打破不收外县生的陈规,破格录取了他。

在有晋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毛主席各方面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几十年后,有晋先生还记忆犹新地对后辈说:“毛主席那时已练就一手出色的文笔,在东山曾写过命题为《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文章,国文老师极为赞赏,下批语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而毛主席也一直无法忘却在关乎发展前途的重大转机时期有晋先生所给予的恩惠。

1949年,当时在妙高峰中学任董事长的有晋先生得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便驰函毛主席祝贺。接到恩师来信,毛主席无比高兴,并亲笔回信:“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赐函诵悉,远承教益,极为感谢!谨此奉复,敬颂道安。一九五零年四月十日。” 之后不久,长沙教育界知名人士聚会纪念思想家王夫之,成立船山学社,建纪念馆,商讨请谁题额。有晋先生又致函毛主席赐墨。毛主席欣然命笔题字“船山学社”,并复信老师“未知可用否?”

1952年 8月18日下午,有晋先生等在秘书陪同下来到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笑容满面地迎接了他们,并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宾主依次步入堂内。毛主席陪有晋先生坐在正面沙发上,一起回忆师生相处的日子。毛主席激动地说:“东山和一师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我的知识和学问是在一师打好的基础,我很感谢诸位老师”。最后毛主席问有晋先生还想不想教书,有晋先生如实相告:“年事已高,教书已力不从心。”饭后,宾主一起来到中南海岸边,毛主席搀扶着恩师上了一艘游艇,自己轻轻操桨,两人有说有笑地边聊边游中南海。不久,有晋先生接到由周总理颁发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老人从此定居北京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1962年7月,有晋先生病故,享年85岁。有晋先生的儿子张人价教授兄弟二人便联名向毛主席寄去讣告,毛主席即派秘书送来唁函和奠仪300元,以表哀悼。

毛主席在老师面前,不做样子,不摆架子,展现的是真诚,折射的是尊重,昭示的是大爱,成为我党尊师重教的光辉典范。我们都应该像毛主席那样,尊重老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真正让教育成为最阳光、最尊严的事业。而作为老师,也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为浮名所累,不为金钱所缚,不为利惑,不为香饵所钩,不为红绿所迷,不为富贵所绊,用良知、用责任、用学识、用热情、用奉献、用人格,垒起国家发展的基石,撑起民族未来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