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超漫画第十七话:铸剑为犁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00:21
  中国是文明古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高度发展的文明时,其冶金技术往往是重要的一个参考条件。青铜器在我们这里发轫甚早,虽然有西亚传播青铜技术的说法,但中国的青铜器之精美确实是很少有国家能比的。但出了青铜时代之后,贵金属的冶炼与加工工艺一直还算上乘,工艺从鎏金到錾金、错金,越来越是精深。

但在实用工具上,有些事情就实在是不好说了。冷兵器的制造工艺一直也是衡量文明的标准之一,世界上有三大名刀之说,是为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剑、日本刀,并无中国刀剑在列。其中大马士革钢刀产自西亚,马来克力士剑产自南亚,而日本刀实际上是从我国隋唐时代学过去的,现在奉为国宝的隋大刀与唐大刀,甚至还是当年从我们这里出口至日本的。但在唐朝晚期,诗人已经开始赞颂日刀的精良了,到得明代,日刀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物品,而倭寇持锻造精良的日刀横行,除了本身战斗能力颇为强悍外,器械上的优势也是重要因素。当时抗倭的将领都有这种感觉,明兵所持军器与日刀抗衡,往往器断人伤。

要说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并不希望发展良好的兵器打造技术恐怕并非是事实,中国自古以来战乱不断,不论是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内部的造反,始终是困扰着统治者的难题。实际上在汉代之时,中国在铁器锻造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当时一个汉兵可以当5个匈奴士兵,因其军器犀利也。汉朝的环手直刀有流传下来的,经过重新磨砺后发现,其锻造工艺之精良,后世中国刀剑都很难企及,两千年之下,依然弹性不减、锋利异常。

但到了宋朝的时候,军器的种类虽然创了历代兵器之最,其质量已经不如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王朝从西域引进大马士革钢刀,其锋锐已经不是宋兵使用的朴刀之类可比。中国传说有所谓镔铁刀剑者,有专家考证其实就是大马士革钢,当时基本不是进口于外,就是自己仿制。从钢铁冶炼技术的出口方到进口方,这其中的轨迹还是很值得深究。

自秦的短暂统一开始,统治者对于兵器的敏感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马上做的一件事就是聚天下兵器浇铸铜人,对于炊事工具的控制也到了变态的地步,那时候是五家一把菜刀,后世的元朝当然更是过分,十家才能有一把菜刀,由一个蒙古人保管,而这十户人家还要养活这个蒙古人。到得清朝,民间虽然有些特殊人士可以带刀,比如镖师、猎户,但清朝祖训是“弓马得天下”,对于当时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弓弩——是实行严格控制的。普通人不可持几个力以上的弓,猎户持有猎弓是可以的,但也不能超过限度。在这种状态下,兵器的锻造工艺当然也就停滞不前,最后以泱泱数千年的文明、非常早的铁器使用,竟然没有入选世界名刀之列。

究其原因,冷兵器时代造反实在是武器成本比较低廉的时代,“揭竿而起”的典故相信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甚至到了热兵器的时代,还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流传。历代统治者对于武器的看法大致是这样:民间不得持有,而官方应该严格控制能够作为武器的任何工具,重要的是形成局部的优势。这话怎讲?这话的意思就是官军的装备也精良不到那里去,能对付老百姓就足够了。所以,内战内行未必是真的,但外战肯定是外行却一定不假。从汉兵以器械之利而一对五,到后来倭寇用倭刀横行无忌,恐怕与历代统治者始终限制民间有武器这件事多少有些关系。

但这种限制民间拥有武器、极端的时候甚至限制民间生产生活工具的手段,在很多统治者的嘴里有个好听的词汇:铸剑为犁。铸剑为犁往好了说是一种天下太平的向往,但这种向往到底是什么谁的向往很难说。老百姓当然是喜欢天下太平的,但这种天下太平的愿望与统治者的不太一样。而统治者铸剑为犁,经常是把老百姓手里的剑铸成了耕地的犁,让老百姓耕地的同时还失去了反抗的工具。同样一个成语,两边用起来意思是不同的。可惜的是,把犁重新改造成剑这件事,对于工艺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