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北校十周年:重庆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54:59

--重庆感悟之一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闭幕的第二天,记者从酒店坐上的士往机场赶路。这是星期一的上午,路上有点堵。趁着车走走停停,记者便和司机唠起了嗑:「重庆老百姓怎么看薄书记?」「喔,说薄书记吗?他好帅哇!」司机一听问薄熙来,剎时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重庆老百姓都感激他啊!他给重庆老百姓办了很多事,让重庆面貌变化好大哦!」「您也这么看吗?」「是啊!重庆的老百姓都这么看!当然我也这么看。」
9月17日 上午10点半左右,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人民大厦与出席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全体代表合影。合完影,薄熙来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中走到话筒前,发表了即席讲话。薄熙来说:「重庆虽说是直辖市,其实是个『小省』,带着20多个县,其中有1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城乡差距很明显。如果只是主城光鲜漂亮,周边县却很穷,发展就会不平衡,百姓不会满意。这些年来,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们推出了许多改革创新举措,比如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变身城里人;建公租房,为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让他们吃上爱心蛋奶;开展『大下访』,挨家挨户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等,都取得了实在的效果。」从司机与记者的唠嗑中,证实了薄书记说的正是老百姓夸薄熙来的。
人心就是如此简单。你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百姓才会把对你的赞誉挂在嘴上。这一路,司机列数了薄书记为重庆百姓做的好事--看着一路郁郁葱葱的绿树,说到了薄书记给重庆定位的「森林重庆」:重庆花了300多亿,在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年种下了以前10年植树的总数,使数十万棵银杏树及桂花、香樟、梧桐树等枝繁叶茂,掩映着整座城市。重庆计划到2012年,主城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达7平方米以上,让主城市民出门 5米 必见绿。
的士驶上畅行的高架,又说到了薄书记要让重庆成为更加快捷的「畅通重庆」:两年来,成千上万的重庆「愚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座大桥横空出世,一条条公路宛如蛟龙。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巴渝大地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目前,「畅通重庆」建成主城外环高速公路,内环外移,减少了城市的塞车,在四个直辖市中出行耗时最短。新修2500多公里的柏油路,覆盖到27个区县。到成都的时间由原来12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掠过车窗,说到了薄书记给重庆百姓设计的「宜居重庆」:2010年,重庆市决定用两年半时间投入3000亿元,在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实现「民生十条」:建设3000万平方米、60万套公租房,配合其他设施,较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渝东南、渝东北两翼95%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实现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为群众新增30万个就业岗位……
这正是:书记想百姓,件件桩桩不懈怠;百姓夸书记,点点滴滴在心头。书记和百姓,血肉相连心相映,在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闭幕式上,薄熙来书记被点将上台,一曲《共和国之恋》,他唱得那么深情:「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纵然是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歌声在回荡,人心在激动。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声赞叹:「薄书记唱得好帅哇!」
听重庆市长黄奇帆算账--重庆感悟之二
在重庆市长黄奇帆与海外华文媒体的见面会上,他脱稿而讲,娓娓道来,说发展,讲了引进外资、海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的一、二、三;谈改革,又是住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一、二、三。听黄奇帆讲话,少说不少数十次。无论是当年在上海市经委,还是在上海浦东新区,乃至他担任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奇帆的讲话特点,都是一个风格: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颇感新鲜的是,此次讲话中多了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多了一组组论证的数据。说重庆的城市特征,是「主城形成1000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周边发展30来个大中等城市,聚集1000多万人口,此外还有800多个乡镇,聚集1000多万人口。」
说重庆的引进外资,是「过去10年,中国每年引进外资1000多亿美元,其中,西部12省引进的外资仅占10%左右。2007年重庆引进外资是10亿美元,以后几年一直保持每年50%以上增长,去年引进外资63亿美元,3年增长6倍,今年18月引进外资又同比增长了70%多,居全国前列,预计全年可达100亿美元,在内陆22个省市中规模最大,进入全国前八位。现在我们引进外资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3外资投资重庆的工业项目,1/3外资投资重庆的城市建设、房地产项目,还有1/3外资包括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重庆企业,以及重庆企业到境外上市。」说重庆的海外投资,是「全球金融危机使海外资产和资源价格下跌,为海外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去年重庆实现50亿美元合同金额的海外投资。「十二五」期间,预计重庆海外投资将超过300亿美元。目前,整个中国一年海外投资五六百亿美元,中央企业平均一年干了400多亿美元,31个省区市的「地方部队」每年干100多亿美元,其中重庆占到了一半左右。」
黄奇帆说数字,是充满着哲理的思辨式的计算方式。他说:「如果我们现在要通过政府投资或者大企业的投资来增加50万人就业,需要多少投入?一个人按实现50万元产值来算,50万人就业要实现2500亿元的产值,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至少投资1000亿元甚至1500亿元。但是现在用微型企业实现50万人就业,其实只要5万个企业就行,小老板出50亿元,政府拿25亿元补助,一共就是75亿元资本,银行帮助融通75亿元,了不得也就是100多亿,最后是老百姓通过自己创业解决50万人就业,政府还减少了失业救济和困难补助几十亿元。」在黄奇帆的心中,未来的重庆,是一个「低税费、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金融融通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的城市,是一个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是一个人民群众创业积极性最高的城市,是一个城乡养老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全面覆盖的城市,是一个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是一个收入合理分配均衡的城市。」

有100条喜欢重庆的理由--重庆感悟之三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的当天,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代表们合影。不知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刻意安排,他一边走,一边与熟识或不熟识的正排队站立等候合影的代表们打着招呼,走到记者座位的左侧,薄熙来的眼神正好看到了记者,他颔首微笑道:「欢迎大家到重庆来,多走走多看看。只要大家实地来走走看看,一定会更加喜欢重庆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
重庆,这是记者职业生涯中第三次到过的城市。前后三次到重庆,一次比一次更喜欢重庆:
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那次的重庆行,留在记者记忆中的是贫穷的重庆,加上灰沉沉的天,灰蒙蒙的地,还有就是那满街墙上刷着的「文革」标语和口号。
第二次,是上世纪的90年代,那次的重庆行,似乎看到了正在苏醒中的重庆,改革、开放的脚步声已经叩响重庆的大门。但是,昏暗的夜晚,唯有那星星点点的霓虹灯在闪烁,林林总总的重庆火锅开遍山城,那是辣,那是热。
这一次是第三次到重庆。记者看到了重庆的勃勃生机:山水大城市重庆,已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这里,文化厚重,景致独特。这里,两江交汇,美景雄奇。被称作山城、江城、不夜城的重庆正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五大洲的朋友!论坛东道主颇具匠心的安排,让我们领略了最美丽、最诱人的蒙蒙细雨中的重庆之夜;让我们体会到了正在围绕民生、共富前行的充满活力的重庆。
喜欢重庆,可以说上100条、1000条理由,但最最让人感悟的则是「五个重庆」。这「五个重庆」被醒目地书写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书写在重庆的酒肆饭庄,书写在重庆百姓的心坎里,同样书写在记者的笔下。这就是: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薄熙来书记告诉我们:「五个重庆」,每个都与民生和发展环境连在一起。比如,「宜居重庆」,要在三年间建50万套公租房;「森林重庆」,1年种了以前10年种树的总和,3年种了30年的树;「健康重庆」,铺了1000多条塑料跑道、100多条登山步道,方便全民健身;「平安重庆」,通过「打黑除恶」,群众安全感增强了,经济秩序也得以规范;「畅通重庆」,既要解决主城的塞车,也要建成通向东西南北的水陆空贸易信道。
薄熙来还告诉我们:我们的思路是,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重庆这些年把握了一个大方向,就是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要通过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动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路。我们连续出台了两个政策体系,一个是「民生10条」,一个是「共富12条」,它们都有很具体的指针,包括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我们提出「共富」,不是要「劫富济贫」,而是要注重分配的公正,关爱困难群众。如果重庆能够把这条路走通、走好,受益的将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市长黄奇帆也告诉我们:重庆的改革是紧紧围绕民生、共富展开的。一是为老百姓建公租房,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等;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是通过发展几万个微型企业,鼓励老百姓创业,让更多人当上小老板,实现均衡致富,拉动消费,促进内需;四是合理分配,力争2015年让老百姓收入占GDP的50%以上。这些民生类的改革创新举措,既能帮助困难群众,也能启动内需,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还需要再花笔墨去写喜欢重庆的理由吗?重庆市党政一把手已经代记者把答案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那就是一个注重民生和共富的重庆,真的值得你喜欢、喜欢、更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