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桃子黑猫: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一讲 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7:29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一讲 概述
一、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历程
中医病因学说是中医研究病因的分类及各种病因的性质、致病特点、致病途径的理论。
关于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源流及分类,远在《内经》理论形成时期,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他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内因,外因,其他原因。
宋代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在前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一曰内因,为七情,发自脏腑,形于肢体;二曰外因,为六淫,起于经络,舍于脏腑;三曰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以及虎狼毒虫、金疮、压溺之类。”始以情志所伤为“内所因”,六淫邪气为“外所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陈言的“三因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三因说的影响。但是张仲景的“三因”所论述的实际上是三种发病方式,更多的是属于病机学的理论,而陈言则将不同的病因做了系统分类,是对历代积累起来丰富的病因学内容重新进行高度概括。陈言将复杂的病因分为三类: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故结合病证详细论述。书中明确指出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因其为“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外因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因其“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而饮食饥饱、虎狼毒虫、劳累、房事、外伤等除内因与外因之外的所有致病因素,皆乃“有背常理”,故为不内外因。这三种致病因素,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病。这种归纳简明的概括了各种病因的性质,对于病因学理论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
到了金元时代,中医的病因学说则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这就是“内伤”病因说的提出与盛行。
自《内经》时代始,以“六淫”为主体的“外感”病因说就占有中心主导性地位,其余如七情过极、饮食劳倦等病因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很少提及。这一现象与当时医学的主要任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自张仲景起,对具有一定季节性与流行性的各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就始终是医学界面临的首要目标。而在“六淫”、“疫疠”等外感病因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到了宋金之际,随着医学的进步,外感热病带给人们的威胁逐步降低,而另有一类由于人体正气虚损所致的内伤杂病则凸现出来,成为医家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此背景下,“内伤”病因说逐步发展起来。
最早重视内伤杂病的是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有感于杂病辨治体系的薄弱以及借用外感方法辨治杂病易成误治,张元素提倡以脏腑经络辨证来论治各种杂病。至其弟子李杲(字明之,真定人--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则正式提出了“内伤”病因的理论。李杲总结了多年临床经验后认为,动荡不安的社会所造成的饥饱失常、劳役过度、寒温失调,喜怒过度等是造成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其中精神因素又常起先导作用。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导致脾胃受损,使人元气耗伤,阴火亢盛,从而形成内伤之病。故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
朱丹溪则更以善于治疗内伤杂病而著称,在阐述内伤病因时,他充分借鉴了理学中的太极阴阳思想,又将人体的体质禀赋观念引入到病因学当中。他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论”,将内伤诸病与人生的整个过程,生长壮老的自然规律和摄生方法等联系起来,加以全面考虑。朱氏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与视、听、言、动等都需要阴气供给,阴气常处于“难成而易亏”的状态。故在生理状况下,人体已经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等情况存在,再加上“人之情欲无涯”,人心易受声色犬马的物欲所诱惑,若不知节制就会引起相火妄动,会进一步损伤阴精,导致阴精虚损的各种病变,甚则危及生命。此外,朱丹溪对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也非常重视,他认为情志怫郁,会导致气机郁滞,从而引起各种病变,并创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说,它们既可单独为病,又常相兼致病。一般来说诸病皆以气郁为先,若郁久则多化热生火。故又有“百病皆生于郁”之说。
除李、朱二人外,金元时期的其他著名医家在“内伤”病因与病机学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王好古创“内已伏阴”独重阴证;罗天益反对滥用攻法,提出“脾胃一衰,何病不起”的论断等。
“伤寒”与“杂病”的区分始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由于其外感热病六经辨证体系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伤寒学说日益繁盛,杂病论治则长期被忽视。时至金元之前,尚未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杂病辨治体系,虽然杂病之中部分以邪气盛为主的实证,也可借用治疗外感伤寒热病的辨治方法,用之得当也同样“其效如神”,但是杂病中也存在有以内伤正气为主的虚证,以及虚实夹杂的证候,伤寒之法就难以奏效了,失治、误治时有发生。因此,金元时期“内伤”病因的发展,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内伤杂病证治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且行之有效的辨证治疗体系,特别是为虚证的辨治指出了须从人体正气着眼,而不以外邪立论的原则。这一进步的影响非常深远,为中医学的发展与转型开辟了新的方向。其后,以薛己、张景岳等人为代表的明代温补学派,即深受李、朱等人的影响,开创并发展了培肾固本等理论,使内伤学说得到更加成熟与完备的发展。
二、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1.阴阳五行学说为纲领
阴阳五行学说属古代哲学范畴,《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学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到医学领域,广泛地阐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疾病现象,并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在中医病因学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
中医学最早关于病因及分类的解释即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如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淫者,过也,即邪气。六气以阴阳为纲,淫之六疾统于阴阳。“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理论之创始。《内经》更以阴阳为纲领,对病因进行阐释和分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邪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开后世病因分类之先导,并运用阴阳学说对属于阴或属于阳的邪气作了进一步深入说明。对生于阴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之分;生于阳者,在《灵枢·百病始生》有:“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之别。即天之气伤于上部肌表属阳,地之气袭人下部属阴。后人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病因的阴阳分类又作进一步阐发。如王士雄在论述外感六气发病时,提出暑统风火均为阳,寒统燥湿均为阴(《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张介宾承《内经》“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之说,提出:“凡伤脏者,皆病起于阴”,但亦有“伤心者,病在阳”,“伤肾者,病在阴”的不同。可见阴阳学说被用于说明病因的属性,病因分类的纲领,据此分析各种邪气所引起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2.整体观念为指导
《内经》在论述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强调,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界,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形成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内外统一体,并以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内外的联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概属六腑、奇恒之腑及五体、五官、五志等外应自然界;以四时五行阴阳为中心,概属五方、五季、五气、五味等,形成四时五脏相通应的整体联系法则。这一观点反映在病因学方面,是从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破坏、机体本身整体联系失调两方面来认识致病因素。因而,在《内经》中,自然界气候变化,地域方土失宜,情志失调,饮食劳倦都作为致病因素来研究,并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伤五脏及其所属,临床证候表现皆是以整体联系为基础的。
外邪致病的整体观。外邪是指自然界气候变化而生之淫邪。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外因,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即《金匮要略》所谓:“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外邪致病的整体观表现在:
①外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都体现了六淫发病的整体观。
②外邪致病各随其脏气所应。外邪发病,内通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吴昆注云:“风寒暑湿燥热,不当其位,是天之邪气也。风气入肝,寒气入肾,暑热之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是害人之五脏也”。肝与春季相应,风气通于肝,风邪伤肝,春多肝病;肝开窍于目,主筋,故其病又多有目、筋的证候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伤筋”。
③外邪之生因地而异。地域有高下,气候有差异,邪因地而异。《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东方者“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南方者“阳之所盛处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都含有邪气因地域方位之不同而异的特点,故《内经》在研究外感邪气致病的规律时,地域方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内伤七情与五脏相应的整体观。情志与五脏相应,病则首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归属五脏而称五志,脏腑气血是产生情志活动的基础,情志活动又是脏腑气血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情志过用则会伤及五脏,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而有“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不同。又因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情志所伤,五脏各有所属,总由于心。此外,《内经》对人的体质状态、自然界的变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在情志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亦非常重视,这种将内外环境相结合研究情志发病的整体观,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启迪作用。
3.辨证求因为认识病因的方法
中医学认识病因,是采用由果析因的认识方法探求引起证候的原因,并由此认识疾病的病理过程,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这种认识病因的方法亦源自《内经》。《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外揣》更明确指出:“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辨证求因的机理由是彰之。病因作用于人体,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临床必出现相应的证候表现,证候表现是果,由机体病变所产生,病因是病机变化之缘由,三者之间有着必然性的联系。通过分析证候,就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原因。病因不同,所致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同,故可根据证候表现推求其因。此外,运用辨证求因还应结合时令气候、情志变化和体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一些较为复杂的疾病会出现本质与征象不相一致的表现,此时更应详细诊察辨证,识别虚实真假,才能求得真实的病机和病因所在。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一讲 概述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二讲 内因:七情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三讲 外因:六淫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五篇 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四讲 其他因素:饮食、房事、意外伤害等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五讲 气的生理功能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一讲 气的概念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三篇 中医经络学说 第一讲 经络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三篇 中医经络学说 第五讲 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病候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二篇 中医藏家学说 第一讲 概述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八讲 血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九讲 血的生成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十讲 血的功能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十一讲 血的运行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十二讲 津液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十四讲 津液的功能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三篇 中医经络学说 第二讲 经脉的命名与分布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三篇 中医经络学说 第三讲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二讲 宗气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三讲 营气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四讲 卫气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一篇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五讲 用五行说明病理关系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一篇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讲 ““阴阳并不神秘” ”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六讲 气的分布与分类 中医养生经典图解 第四篇 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 第七讲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