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歌曲视频:毒蛇咬伤处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36:36

疾病名称:毒蛇咬伤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

  疾病概述

    毒蛇咬伤常见的毒蛇有蝮蛇、眼镜蛇、五步蛇、金环蛇及竹叶青蛇等。蛇毒主要有神经毒素、心脑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类毒素等,毒液进入体内可引起出血、溶血、心肌损害、干扰能量代谢以及引起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抑制。多因不慎被毒蛇咬伤后毒素进入体内人所致中毒。
        临床表现:
   (1)咬伤局部表现如伤口处可见齿痕、局部肿胀、灼痛难忍、伤口流血不止,另外还有局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等。
   (2)血液循环中毒表现如全身多处出血,鼻衄、咯血、便血、血尿、黄疸、心律紊乱及少尿、无尿等,严重者可因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神经毒症状如头痛头晕、嗜睡、流涎、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声嘶、语言不清,听力、视力障碍,大小便失禁及发热、寒颤,严重者可有肢体瘫痪、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等。
疾病描述

 毒蛇咬伤常见的毒蛇有蝮蛇、眼镜蛇、五步蛇、金环蛇及竹叶青蛇等。蛇毒主要有神经毒素、心脑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类毒素等,毒液进入体内可引起出血、溶血、心肌损害、干扰能量代谢以及引起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抑制。多因不慎被毒蛇咬伤后毒素进入体内人所致中毒。


症状体征

 毒蛇多在夜间袭击咬伤足部、小腿等处,咬伤后局部皮肤发生显著红肿、瘀斑,疼痛逐渐加剧,肿胀渐向周围扩散,皮肤呈青紫色,甚至发黑坏死。多数患者被咬伤后立即出现全身症状,根据毒蛇种类的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各异,常见的是神经毒、循环毒和混合毒所致的三类症状。
        (1)神经毒症状 
        局部症状较轻,仅感皮肤瘙痒、麻木感,但全身症状严重,咬后2~5h内出现肌肉疼痛,运动失调,肢体麻木或瘫痪,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各种神经反射减退或消失,进一步脉搏微细,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循环毒症状 
        局部症状显著,有剧痛,皮肤明显肿胀,有瘀斑、血疱、糜烂或组织坏死,附近淋巴结肿胀疼痛。全身症状主要表现是出血症状,可见鼻衄、便血、呕血、血尿、结合膜和皮下出血、伤口出血不止,最后因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或肾衰而死亡。病人常表现发热、烦躁不安、谵妄、心律紊乱。
        (3)混合毒症状 
        可出现神经毒和循环毒所致的两种症状,因此症状常更加严重,常因呼吸麻痹、心力衰竭及中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疾病病因

    毒蛇咬伤。

病理生理

    蛇的唇腭上有一对分泌毒液的毒腺和毒牙相通,咬伤皮肤后毒液由毒腺排出,沿毒牙内的小管或沟注入伤口,随淋巴循环扩散全身引起全身中毒。这种毒液成分复杂,主要是多肽类和多种酶、蛋白质组成。根据毒液的性质、作用和临床表现可分两大类:即神经毒和循环毒。
        神经毒对延髓和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传导机能有选择性损害作用,引起惊厥、肌肉瘫痪、呼吸麻痹,见于眼镜蛇、银环蛇。循环毒对心脏血管或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紊乱、循环衰竭、溶血、出血不止,见于五步蛇、蝰蛇等。竹叶青蛇、眼镜王蛇、腹蛇可分泌上述两种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是由溶蛋白酶和磷酸酶A组成,能使机体释放组胺、5-羟色胺、缓慢反应物质等类化学介质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局部产生显著水肿。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使组织破坏,引起局部皮肤糜烂坏死产生瘀斑、血疱和出血,这些物质对心、肾、血管壁、血细胞和局部组织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诊断检查

    诊断
        1、详询咬伤史 
        问诊应包括咬伤时间、地点、当时环境、咬伤后的病程经过、有否作过初期处理。有否看清系何种毒蛇所咬,有否把毒蛇打死并请行家鉴定。根据分泌的蛇毒性质可分3类:以神经毒为主的有金环蛇、银环蛇、海蛇;血液毒为主的有竹叶青、五步蛇、蝰蛇、龟壳花蛇;混合毒的有蝮蛇、眼镜王蛇、眼镜蛇。
        2、仔细检查咬伤部位 
        根据牙痕鉴别是蛇伤还是其他有毒动物咬伤;是无毒蛇咬伤还是有毒蛇咬伤。通常情况下,蝎、蜈蚣、毒蜘蛛等咬伤无牙痕,无毒蛇咬伤有一排或二排细牙痕,毒蛇咬伤则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有时因蛇及被咬人的体位不同,而只有1个或3~4个较大牙痕。从牙痕间的距离还可推断蛇的大小。
         3、注意临床表现,观察伤后的病情变化
        (1)神经毒:局部红肿不重、流血不多、疼痛不剧烈,有麻木感且逐渐向肢体近侧蔓延。全身表现为头昏、眩晕、嗜睡、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眼睑下垂,继而出现视力模糊、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发绀、吞咽困难、全身瘫痪、惊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
        (2)血液毒:局部症状出现早而重,伤处剧烈疼痛、出血不止、肿胀明显。迅速向肢体近侧扩散,皮肤有广泛瘀斑、水泡和血泡,破溃后有血性渗出,淋巴结肿痛或有淋巴管炎。全身可有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呕吐、便血、咯血、血尿、鼻衄,甚至颅内出血。继而出现黄疸、贫血等溶血现象,重者可因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混合毒:有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临床表现,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发展较快。但亦因毒蛇不同而使症状有所侧重,如眼镜蛇咬伤以神经毒症状为明显,蝮蛇咬伤则血液毒症状较为突出。
         4、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血小板和肝功能及生化检查,必要时作动脉血血气分析。
        (2)天然乳胶凝集试验(NLAIT):系用负压吸毒法从伤口吸取组织液送检。检查迅速、简便、费用低。准确率达96.4%。

治疗方案

1、急救措施  因蛇毒在3~5min即被吸收,故急救措施应尽早进行,越快越好。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cm处用止血带或手帕等绑扎,松紧度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为宜。急救处理结束后即松除绑扎。
        (2)冲洗创口:用冷开水、肥皂水,条件许可时用生理盐水、双氧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创口。减少毒素吸收。

   毒蛇咬伤12小时内可用温冷开水冲洗伤口,并用1%高锰酸钾、3%双氧水等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若发现毒牙,应即用镊子取出。局部冲洗后,常规消毒,以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以牙痕为中心作“X”形切口,深达真皮。若咬伤超过24小时或伤口已坏死,或被五步蛇和蛙蛇咬伤后伤口流血不止,则不作扩创术。
        (3)挤压和吸引:在创口周围用手向创口处挤压,或对创口用火罐类方法吸引,以排除毒液。野外无条件时,以口吮吸,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口腔粘膜有破损或有龋齿者,不宜吮吸,以免中毒。
        (4)扩创排毒:以牙痕为中心,作“十”或“++”形切开,长约l~2cm,不宜过深,使淋巴液外流即可。切开后,将伤肢放于低位,以利毒液流出。如咬伤四肢发生严重肿胀时,可刀刺八邪、八风穴,进行挤压排毒。
        (5)伤肢制动与降温:尽量减少咬伤肢体活动,以减慢局部循环,减少毒素吸收。局部降温可减慢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2、解毒与排毒
        (1)中成药蛇药片的内服外敷:常用的有南通(季德胜)蛇药、广州(何晓生)蛇药、上海蛇药。根据蛇毒种类和当时实际情况选用。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如季德胜蛇药片对蝮蛇、竹叶青、眼镜蛇、五步蛇咬伤治疗效果好。伤后立即服20片,以后每6h服10片。症状严重时可加大剂量,增加次数。在内服的同时,用温开水将药片溶成糊状,涂敷在伤口周围肿胀处(创口上不涂)。

各种蛇药片:目前用于临床的蛇药片已有十余种,使用时首先要弄清所用的药片对哪种毒蛇有效,其次是用药要早,剂量要大,疗程要长。最后,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其它中西医的辅助治疗。临床上用得最广的是南通蛇药片(又称季德胜蛇药片),伤后应立即服20片,以后每隔6小时服10片,持续到中毒症状明显减轻为止。同时将药片加温开水调成糊状,涂在伤口的周围及肢体胀肿的上端3-4公分处,广州蛇药片(何晓生蛇药片)疗效也较好,伤后立即服5片,以后每3小时服5片,重症者药量加倍。另外,上海蛇药片主治蝮蛇咬伤,蛇三满蛇药片主治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应用中草药:能用于解除蛇毒的中药不下数百种。如半边莲、半枝莲、滴水珠、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等。捣烂外敷或(和)水煎内服。
        (3)中医辨证论治:一般采用蛇伤解毒汤(半边莲15g、虎杖12g、白花蛇舌草30g、大黄9g、万年青12g、青木香12g)加减。以火毒为主者,加用黄连、黄柏、黄芩、榄核莲等,以风毒为主者,可加白芷、吴萸、细辛等。

中草药单方:可用新鲜半边莲(全草)30-60克,捣烂后取其汁内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也可用新鲜鸟桕嫩芽30克,捣烂取汁内服,药渣外敷,可预防蛇毒攻心。
        (4)注射抗蛇毒血清:有单价和多价抗蛇毒血清两种,一般单价较多价效果好。如已确定毒蛇种类和毒素性质,可用单价血清,否则需用多价血清。单价抗蛇毒血清仅对同类毒蛇咬伤有效,如抗蝮蛇蛇毒血清能有效治疗蝮蛇咬伤。多价抗蛇毒血清如抗蝮蛇、眼镜蛇、银环蛇的多价抗蛇毒血清对其中任何一种毒蛇咬伤均有效。使用前先做皮试。用量以一个安瓿为一个剂量(4000~8000U),皮下或肌注,若有全身症状,再肌注或静注一个剂量,并视病情每4~6h重复用药,但总量一般以5个剂量为限。

  由一种毒蛇的蛇毒制成的抗蛇毒血清称为单价血清,只能中和同种蛇毒。若用数种毒蛇的蛇毒制成的抗蛇毒血清称为多价血清,能治疗其中任何一种毒蛇咬伤,但疗效不及单价血清。部分病人对抗蛇毒血清可发生过敏反应,应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以0.1ml抗蛇毒血清加1.9ml生理盐水,然后吸取0.1ml经稀释后的血清在前臂内侧作皮内注射,观察15~20分钟,注射部位无丘疹隆起,周围无红晕和蜘蛛足者为阴性,才可注射。有时为争取时间,亦可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30mg后,缓慢滴注稀释后的抗蛇毒血清,以15~20滴/分的速度滴注,观察15~20分钟,若无反应,即可按常规速度滴入。如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速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及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
        (5)利尿排毒:如患者病情允许,可嘱其饮用大量茶水或食用西瓜,通过排尿增加毒素排出。若不能进食,即应输液,并注射呋塞米(速尿),以利尿排毒。
        (6)胰蛋白酶破坏蛇毒:可用胰蛋白酶2000U加入0.5%普鲁卡因5~10ml中,在创口周围注射,或在创口上方作环状封闭,并视情况于12~24h后重复注射。用药前先肌注非那根25mg,可减少过敏反应。

胰蛋白酶或小糜蛋白酶局部封闭  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常用胰蛋白酶2000u或糜蛋白酶5~10mg,加0.25%普鲁卡因5~20ml以牙痕为中心,局部浸润注射或伤肢近心端作套封,深至深筋膜。
        (7)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以氢化可的松200~400mg/d或用相应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减轻中毒反应和组织损害。
        3、对症及支持治疗
        (1)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大量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及毒素作用等的影响,蛇咬伤患者常会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随时检查,及时纠正。
        (2)输液、输血抗休克:重症患者,因溶血、出血、毒素吸收等原因,常会发生休克,应及时进行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等。
        (3)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毒蛇咬伤患者,因毒蛇带来的污染和组织发生坏死等原因,可造成局部和全身感染。因此主张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创口污染严重时,可同时肌注气性坏疽抗毒素10000U。
        (4)年大体弱,中毒量大,就诊时间晚的危重患者,常可发生心肺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早引起重视,并采取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护理:
        1、同一般外科护理常规。
        2、注意伤肢肿胀情况的发展、创口分泌物的性状和容量、全身出血、溶血、贫血、黄疸等症状的进展。
        3、对神经毒中毒患者,注意其呼吸的改变,及时给氧,必要时用呼吸机防止窒息、缺氧的发生。
        4、外敷药物应常换,不使干燥。
        5、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预后及预防

    野外注意身体防护,避免其它生物侵害人体。

    毒蛇咬伤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体皮肤,继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类急症。 
        1、建立建全的蛇伤防治网,从组织上及人力上予以落实,做到任务明确,专人负责。
        2、发动群众搞好住宅周围的环境卫生,彻底铲除杂草,清理乱石,堵塞洞穴,消灭毒蛇的隐蔽场所。
        3、搞好预防蛇伤的基本知识。进入草丛前,应先用棍棒驱赶毒蛇,穿好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好草帽。
        4、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奔跑走动,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回流入心脏。          5、野外施工首先做好对当地毒蛇种类、分布、习性的了解,了解当地防蛇解毒的方法,了解当地应对蛇咬伤的医药资源和施救能力;做好应急抗毒血清的采办和施工人员的应急培训。         6、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可靠的救援转运途径。

毒蛇咬伤相关药品

蛇药  呋塞米  胰蛋白酶  普鲁卡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生素  破伤风抗毒素 抗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