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罗马风情婚纱店:【引用】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重庆实践让我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01:46
2011-10-07 23:40:14|  分类:国是论坛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本文引用自晋商1211《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重庆实践让我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朱佳木
本报记者 张莎 来源:重庆日报
9月28日,正在重庆出席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了他对重庆实践的认识。
注重民生、促进共富
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朱佳木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执政的基础,这些道理并不难懂,难的是如何得民心,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重庆实践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认真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并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关系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为在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提供了新的可咨借鉴的经验。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今天,群众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以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抚养、办理城市户口和社会治安、食品饮水安全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是绕着矛盾走,而是迎着困难上,用大规模建设公租房、打黑除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办法加以应对,使人民群众通过亲身经历,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正因为如此,重庆的党群关系才会越来越密切。否则,只是空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朱佳木说,收入分配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又一个大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为了克服当时存在的平均主义偏向,采取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励创业,刺激竞争。这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仍然需要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出现了人群收入分配之间、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合理的范围。这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根源。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样会使人民群众与党离心离德。对此,重庆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福利,增加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40%提高到50%,将城乡差距由3.331缩小到2.51,将基尼系数由0.45缩小到0.35,并且写入“十二五”规划。做到这些,对于一个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仍占60%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脱贫的省份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充分表明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决心。我认为这也是重庆党群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原因之一。
朱佳木说,解决民生问题不容易,走共同富裕道路同样不会一帆风顺。例如,要共同富裕,就必须在继续发展私营、个体、外资经济的同时,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因为,国有经济承担着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工业反哺农业、提高低收入人群福利等等职责。如果国有企业萎缩,党和政府调节分配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但要壮大国有经济,有人就会说三道四,用种种理由进行阻挠。再如,要共同富裕,就要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包括减轻低收入者的税负,提高累进税税率,征收遗产税、房产税等。这样做,同样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争论,用各种方法加以反对。所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不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就会失去道义的力量,就难以持续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不仅要做开放的高地,也要占据道义的高地。这个认识对我们增强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决心,很有帮助。
唱读讲传、注重媒体
努力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社会舆论
朱佳木说,这次到重庆,不仅参观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打黑除恶”的展览,考察了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公租房、交巡警平台、综合保税区,还观看了一台“唱读讲传”演出。通过看演出,我亲眼看到市民、职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既歌唱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也朗诵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亲身感受到重庆人民昂扬向上、充满自豪自信的精神风貌。听说现在有人对重庆唱红歌有微词,说是“左”了,是“走回头路”。这要么是不了解情况,要么是偏见,要么是有意攻击。
朱佳木说,我们党要为人民服务,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其中包括保证这种文化生活健康向上的品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优秀文化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表现。邓小平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必然去占领。”“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如果“不能有效引导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就会削弱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这些话都说明,用唱红歌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精气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完全正确的。话又说回来,红歌并不是什么地方什么人想让群众唱,群众就能唱的。如果不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为老百姓办实事,红歌唱不起来,即使唱也会无精打采。我认为重庆实践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并不是“唱红”,而是我刚才讲的关心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唱红”的基础。学习重庆实践,不应当本末倒置。
朱佳木说,邓小平曾讲过:“美国现在有一种提法: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我们要警惕。”无硝烟的战争就是和平演变,而和平演变的实质就是改变人的思想。早在1945年,美国的政治家就讲,要利用文学、戏剧、电影和所谓艺术家,向社会主义国家传输对不道德行为的崇拜,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来的价值观念。可见,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的种种错误思潮,绝不是偶然的和自发的。重庆市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唱读讲传”,把卫视改造成公益频道,让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使红岩精神、移民精神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所有这些,正是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具体措施,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同错误思潮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具体行动,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任的具体体现。这些措施不仅不是什么“左”,相反恰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本质需求,落实了党中央的一贯要求,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社会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进三同、深入基层
努力培养和增强机关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朱佳木说,在重庆实践中,促进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廉洁自律的各种措施,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例如,以“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活动,以干部定期下基层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以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技术人员充实村级领导力量为主要内容的“三万计划”,以帮助干部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治理等等。这些措施无疑有助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增进广大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使干部队伍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朱佳木说,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大量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在农村里往往这家不知道那家的事儿,那家也不知道这家的事;群众找党组织困难,党组织找群众也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重庆投入一大笔经费,在全市8300多个村子里,每个村建了一个综合服务中心。里面既有党支部办公室,又有医务室、警务室、留守儿童辅导室、孤寡老人休息室、信息服务台等等便民设施,使党组织和群众有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平台,既方便党支部服务、组织、教育群众,也方便群众找党支部、村委会办事。大家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究竟怎么才能使基础牢固呢?重庆的这一做法,使我们又从中受到了启发。
朱佳木说,重庆实践的所有做法,他感到都体现着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真情实意,真抓实干;二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人;三是眼光向前,眼睛向下;四是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五是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同时,这些做法也都贯穿着一根红线,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采访最后,朱佳木强调说:重庆的实践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与重庆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对西部省份有意义,对全国其他省份也很有意义。通过重庆实践,他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附:
胡锦星:重庆抓住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道"
来源:重庆日报

胡锦星
“重庆坚持民生导向、共同富裕发展之路,为丰富党的执政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9月28日上午,来渝参加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的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忽视甚至曲解重庆实践的价值,既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重庆实践,抓住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道”,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法”
68岁的胡锦星先生,对重庆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2009年起,他年年来重庆,去年9月11日,率上海增爱基金会送来150万元善款,用于捐助治疗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家庭儿童。在他心中,重庆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这里每天都在变化,都在成长,“每次来重庆,都能收获一份惊喜,都会有一种震撼。”
为何重庆变化如此之大?在胡锦星看来,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这个“道”。他说,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重庆牢牢把握这一精髓,并以此为立足点,从中衍生创新了一套系统的“法”。
尽管重庆之行很短暂,但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关键词”,仍给胡锦星留下深刻印象。胡锦星对机场路两侧的绿化、轻轨列车、“民生佳园”公租房和交巡警平台的建设赞许有加。他说,这些年,重庆的发展探索具有系统性,“五个重庆”建设,既是环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解决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打黑除恶”,交巡警平台建设,加强了警民联系,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机关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落实“三项制度”,改善了党风、政风,党政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老百姓看着也亲切。“十大民生工程”,想得细、措施实,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立足点对了,自然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有了正确的‘道’的指导和科学的‘法’的践行,我真切感受到重庆老百姓是发自内心的高兴,重庆政通人和。”胡锦星笑着说。
重庆实践有其一贯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更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性,极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城乡、贫富“三个差距”也日益受到关注。胡锦星认为,重庆提出的“十大民生工程”、“共富12条”,都是在探索共同富裕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这些年重庆搞‘共富’,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还有了很大提升,GDP、财政收入、人民群众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民生与经济发展两者兼得。”胡锦星说,这证明共同富裕之路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好,是科学发展之路。他还认为,探索共同富裕之路,与改革开放也并不矛盾,重庆“共富12条”中就包含了丰富的改革内容。公租房建设,推动住房供应从“单轨制”向“双轨制”转型;鼓励微型企业发展,可以活跃经济、解决就业、化解矛盾;户籍制度改革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重庆实践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胡锦星说,重庆是西部的直辖市,规模相当于一个“小省”,这里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中国国情的“缩影”,“如此一来,重庆可以做到的事情,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也可以做到。重庆实践有其一贯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更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性,极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说到尽兴处,他谈到自己热爱的慈善事业,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与重庆发展结合起来。他说,基金会捐款给贫困儿童,是解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而重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则着力于增加百姓收入,从根本上保障群众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是为百姓谋福利,“我们很愿意参与到重庆的‘共富’实践中来。”
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重庆“唱读讲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在渝期间,重庆干部群众给胡锦星留下一种印象:精神状态好,干事麻利,态度认真。他说:“在重庆人身上,看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看到了重庆的活力和希望。”
胡锦星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要求,更是精神上的充实。通过考察,他发现,“唱读讲传”活动,在塑造重庆人的精神气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他说,“唱读讲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从而“精神变物质”,推动重庆的科学发展。
他说:“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重庆‘唱读讲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提升了党员的精气神,促进了党员干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升党员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人说“唱读讲传”有点“左”,但在他看来,这是对我们党90年风雨历程奋斗精神的弘扬,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方式。
在采访的最后,胡锦星说:“重庆要在建设改革开放高地的同时,建设道德文化高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时代强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伟大实践。”记者 文晶  (本栏图片由记者魏中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