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褂订制要多少钱: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21:11:32
中日两国的战后再出发    日本虽是模范生,但最终不敌工业化的“先生”——美国,二战后沦为战败国。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殖民地纷纷独立,积累了几十年的工业不是毁于轰炸就是被战胜国收缴,剩余的军事物资,和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从样机、图纸到实验设备等都被美国拆除运走。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百年,日本从物质上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大和战舰虽然沉没,但曾经建造了大和战舰的大量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日本本就一无所有,惟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物质财富可以被收缴,但近百年工业化历程积攒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剥夺的。
战争刚刚结束,政府的经济安定本部(现在经济企画厅的前身)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飞机工厂改造汽车,造舰厂改造轮船,造瞄准镜的工厂就改造照相机。这是日本战后的再出发。
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磨掉技术力,尤其是大工业所必需的组织纪律性。于是政府一声令下,失业工人被组织去种树,演绎日本版的“上山下乡”。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战后日本食品供应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食给学校发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作“团块世代”(战后初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作者注),是日本高度成长期的主力,也是现在日本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劳动,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完成了艰难的工业转型。工厂没钱,政府也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但国家生死未卜,怎能计较个人得失?无数人默默地奉献,终于让日本度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日本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大量输入原料,工业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开始推动日本进入黄金时代。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战争废墟。从工业化的人才角度看,当时的日本已经领先中国近百年。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文盲,极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工程实践。现代工业技术几乎为零,按历史最高产值计算的重工业还不如欧洲小国比利时。知识分子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而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见得比日本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惟一的依靠其实与日本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当时的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为工业化道路奠定人才基础。当然,在这里我无意对毛泽东时代做全面的评价,但是分析当时的经济发展脉络,如果仅仅采用消费品生产做指标,无论评价得高还是低,结论一定是不得要领。
工业化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读了两千多年,绝大多数还是文盲,而读《毛选》只二十余年就大部分脱盲了。暂且不论其出发点如何,单就这一个结果来说,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除了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还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农业集体化被许多人指责为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确有这方面的影响,但另一面,在新一代人中基本扫除了文盲,农民接触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到了科学知识。
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消费品生产停滞,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更多的人卷入到了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练的技术工人,已经没有必要积极地重复机器高效率的生产,而是带着更多的学徒,节省下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机,在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计算机。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获得的知识,比现在组装电脑所学到的可多多了。看上世纪60—70年代的《无线电》杂志,能清晰地体会到这种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社会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拥有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也是个奇迹。中国的许多“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储备,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准相比还很幼稚,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工业化的后进“学生”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