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复活的k博士剧情:达真堪布:若以这样的心态犯戒,就很难铲除业障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49:23

达真堪布:若以这样的心态犯戒,就很难铲除业障了
 
 发布:悉以诸音而说法 []   日期:2011-9-30 8:47:00     
 
    ……
   
    忏悔要忏业障。什么叫忏业障?就是将业障与自己的相续分离,不能让它们共存,不能让业障储存在相续中。你既然犯戒了、造业了,就要统统忏掉,最好不过夜,中等的不过月,再差的也不能过年。对治得越快,消业越容易,时间越长越不好忏除,过了三年以后就很难忏除了。所以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应该受戒,尽量别犯戒,一旦犯戒了就猛力忏悔,越快越好。

    但是有人说:“犯戒了也没事,我可以忏悔,通过忏悔都能忏掉。”若是以这样的心态犯戒,那就很难铲除业障了。作为凡夫,我们还有很多烦恼,很多不好的习性,有时候迫不得已,不知不觉地,嗔恨心一上来控制不了,就犯戒了;贪心一上来控制不了,就犯戒了;习性重,不知不觉的又犯错、犯戒了。但是我们通过忏悔可以铲除这些罪业,以后一定注意,更加谨慎。这样你又进步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如果因为怕犯戒受到惩罚而不敢受戒,这也是自私。“我受戒了,肯定会犯戒,如果犯戒了,护法翻脸、惩罚我怎么办?佛菩萨不高兴怎么办?”然后就不敢受戒。不受戒就不能解脱,不能成就。

    受戒以后必须严格守护,尽量做到清净持戒。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很多道理还不明白,有时候肯定会因不明理而犯戒,有时候虽然明白了一些,但是还没有深信,然后也会犯戒;有时候也知道、也相信,但是烦恼重,烦恼一上来就犯戒了;有时候因无始劫以来的串习重,不知不觉又犯戒了。

    但是我们可以立即忏悔,越快越好,抓紧时间把这些罪恶和自己的相续分离。忏悔就是知错改错,这也是一种进步。如果你知道自己的错误了,立即改正了,这也是一种成就。忏悔的过程中又在开悟、又在成就、又在进步。其实不怕犯戒,只怕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错。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只能破戒。迫不得已的时候肯定会破戒。现在你的相续、根基、修行层次就在这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的还是不明理,其实很多情况下,佛都允许了,有开戒的时候,你就可以方便地做一些事情。实在不行,还可以把相续中的戒体舍掉,过后再重新受,这也是一种方法。

    其实如果有智慧、有方便的话,一点都不难。受戒、持戒应该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但是现在很多人受戒是一种控制、一种束缚,不是一种解脱。我们一受戒,心里就开始有压力了,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的事情会与戒律产生矛盾和冲突。这说明你还是不明理。希望你多学一学,慢慢就好了。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比较,对自己、对众生是利大还是弊大。利大弊小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地进行;对自己、对众生的伤害大,利益小的情况下就严格守护,绝不犯戒。这样就不难了。

    ……

    节选自达真堪布《2010培训开示(七)戒律的相关内容》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0423.htm)

--------------------------------------------------------------------------------------------------------------------------
索达吉堪布:千万不能仗着可忏悔,就轻易犯戒和造罪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2009-8-1    
 有些人认为:“我继续造罪没有关系,以后还会有解脱的机会。”这种想法也是大错特错的。倘若仍一如既往地造恶业,比如非常放逸地杀生、没有守持菩萨戒等等,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这种悲惨的下场,不要说亲眼看到、亲身感受,仅仅是听到描述的语言,也会令人非常害怕、毛骨悚然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一定要好好地护持,这种机会在生生世世中也很难得。未来将会有无量的佛陀,不说别的,贤劫中还有996尊佛将出世转法轮,但我们如果仍这样造恶业,再多的佛陀宣说正法妙道,我们在他的教法下也不可能得到度化的。在这个教法中,即使我们没有解脱,最好能结上一个善缘,毕竟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我经常都想:现在若没有好好行持佛法,死后什么时候再得人身也很难说,假如没有获得人身,解脱永远也没有希望了。就像一个孩子在学生时代若没有读书,长大以后,再怎么样也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我们如今正好有条件行持善法,南赡部洲又是所谓的业地,造什么业会很快成熟的,所以若能好好把握,利根者即生就有解脱的机会,假使即生没有解脱,发殊胜的善愿也很重要。正如佛在经中所说,菩萨的十万大愿均可包括在一个愿当中,什么愿呢?就是“我要生生世世受持正法”。我们的人身什么时候灭尽,谁也不敢肯定,明天死、后天死,或者再过几年、几十年后死,都没有一个定准,因此大家应该在心情好、身体好的时候,于诸佛菩萨面前虔心发一些誓愿:“愿我生生世世行持如来教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学集论》中讲道:行持善法、修持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故应以宣讲功德的方式来让众生心生欢喜而受持菩萨戒。同时还引用了《寂灭决定神变经》的教证说:“在恒河沙数的世界中,对恒河沙数的如来供养恒河沙数的珍宝,此功德不可思议。但若有人听闻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后,心坎深处生起想要修学的心,虽然还没有开始修持,功德也远远超过前者。”所以我们听到菩提心的功德以后,一定要发愿好好修持,即使后来由于特别忙,早上打瞌睡,没有修成;有些人背诵,没有修成;有些人因为这个事、那个事而没有修成。但如果你发了这个愿,与供养诸佛菩萨的功德比起来,还是发愿的功德大。这一点并不是凭我的分别念来宣说的,而是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的金刚语。我希望你们有条件的话,还是看一下《学集论》。这几天我一直都在看,有时候心里特别舒服,只不过事情比较多而已。如果事情不太多,静下心来学习这些大乘佛法,虽然知道自己非常差,烦恼、业力都很深重,心不堪能,琐事也多,经常谴责自己不像一个修行人,但看了这些大乘经论的教证,里面讲到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修学大乘的功德,确实感到自己的缘分特别好。《学集论》中还宣讲了护持学处的一些功德,如《等持王经》中说:“在恒河沙数劫中,于诸佛菩萨面前供养幢幡、饮食、灯鬘等的功德非常大,但若于佛教接近毁灭的末法时代,于一日中护持一个学处(居士戒、八关斋戒、比丘戒、沙弥戒均可),功德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大家在学习这部论典的同时,一方面应该好好地发愿,另一方面,则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守持一些戒律。如果你是在家人,就守持在家的居士戒,如果你是出家人,就守一些出家戒,有生之年若能尽心尽力地护持,这个功德确确实实不可思议!前段时间从重庆来了一位知识分子,他来到学院就是要在这里受三皈五戒。平时他的工作非常忙,以前对佛教有一种粗浅的认识,但去了趟印度以后,应该是由于圣地的加持吧,自己相续中的信心开始萌芽,到这里也产生了一定的信心,最后决定受三皈五戒。他在回去的时候说:“从此以后,我决不会舍弃自己的誓言,从今天开始,我的人生应该有个转变,我的命运应该要扭转!”尽管这只是一两句话,但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我觉得他应该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在家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虽然以前也行持过善法,但做得可能并不是特别如法,从今天起,你们可不可以把生活重新调整改变一下?如果能的话,确实对你的来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重大的意义。行持善法是最值得赞叹的,当然,实在不能行持的话,也千万不要听从恶友的挑唆:“行持善法没有意义啊,你造恶业吧,跟我一起开海鲜馆……”现在的世间上,造恶业的范围非常广,造善业的范围非常缈小。以前我看过一张报纸,上面用了大篇幅叙述吃鱼的功德,说这对身体怎么好,能令智慧增上等等,整张报纸几乎都在讲这个。而造善事的篇幅,在最下角一个小小的地方,说是在什么地方做白内障手术,需要仁人义士进行捐款。因此现在世界上,造恶业的方法多,范围广,邪师也非常多;造善业的范围很小,发心力量薄弱,引导的人也非常少。在这样的环境中,不随他人转,自立修行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有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受菩萨戒者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菩萨戒不要紧,马上忏悔再受就可以了,这也不是特别的麻烦。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如果你犯了菩萨戒,相续就被严重的罪恶所染污,再受持菩萨戒,相续中又有了受戒的善法功德,每一次犯戒的堕罪力牵引你堕入恶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牵引你上升善趣,由于堕罪与功德两种力量轮番交替起作用,结果将使你在轮回中时起时伏,别说是佛陀的果位,就连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也要拖延很长时间。犹如两个力气相等的人,一个往前面拉,一个往后面拉,最后自己始终也达不到目的地。颂词中的“蹉跎”,原意是指虚度光阴、浪费时间,但此处的含义是耽误很久。有些注释里说,颂词的直接意思是说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要耽搁很长时间,间接也说明了佛果就更加遥不可及了。有些人平时说:“我犯了戒也没关系,可以重新再受”、“我今天打架,明天在上师那里忏悔就行了”。做坏事和做好事轮番交替,不管你住在什么环境中,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会太好。同样,我们在轮回中又造罪业又做功德,两个互相掺杂起来,获得登地也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大家受了菩萨戒以后,最好圆满清净地守持,不要今天犯一次,明天又犯一次,这样一来,你的相续中有罪恶染污着,染污的力量也很强大,肯定得不到你向往的果位。原来我们去五台山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小孩子(现在他已经是大法师了),他的行动特别快,爬山的时候总是遥遥领先,但他一会儿帽子掉了,一会儿别的东西又掉了,不停地爬上来又下去找,爬上来又下去找……。做善事可不能像他一样,积点功德上去了,犯过失又下来了,这样始终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因此,受了大乘菩萨戒以后,大家应当善始善终,圆满受持菩提心,这对每个修行人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益的!——节选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讲记》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1483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