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世界观:苏东坡北海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43:33
   苏东坡被贬海南3年,得到宋哲的赦免,元符三年(1100)五月十五日这天,赦免苏东坡的文书送达儋州,令他暂移合浦待命,不得过问当地政事。
    苏东坡结束了海岛流放,于6月17日渡海。登船时阴雨连绵,航行中雨过天晴。他挺立船头,夜观晴空,自以为从此有了转机联想到孔子说的“乘桴游于天下”的话,倾听海水天籁之声如轩辕所制乐章。感时抒怀,一首《自海南还归海上所作》一扫往日郁郁之情。
    参斗横转欲三更,苦雨风终也解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凑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20日,在海康登陆。苏东坡一上岸,又是大雨滂沱,3天泥泞来到了北海合浦。
    苏东坡一到北海合浦,就被仰慕他的当地贤达名士邓拟迎进自家廉州园林的“清乐轩”安居。这个窗明几秀的书斋外有一小亭供人赏景休憩。东坡给它题名“长乐亭”。久囿海岛的东坡,居此佳处,犹如仙境,加之主人一心款待,他这段安适舒心的日子,实是晚年难得的福运,心情极佳,常到民间走走看看,结交了许多平民朋友。也记下了当地许多民间趣谈,他在《记合浦老人语》中有一段话,是研究东坡晚年思想的绝好材料。文中写道:元符三年八月,余在合浦,有老人苏佛儿来访,年八十三,不饮酒食肉,两目灿然,盖童子也。 自言十二岁斋居修行,无妻子,有兄弟三人,皆持戒念道。长者九十二,次者九十。与论生死事,颇有所知,居州城东南六七里。佛儿尝卖菜之东城,见老人言:即心是佛,不在断肉。”余言:勿作此念,众人难感易流。”老人大喜,曰:如是,如是!”(见《记苏佛儿》)由于苏东坡的人望很高。谁家做点地方特色小吃,都以送东坡品尝为荣。廉州人知他喜食荔枝,本想送当地名品鸡嘴荔请他品尝,可是过了荔糙,只好用当地有名的时令鲜果乌圆龙眼代替,乌圆龙眼硕大蜜甜,口感好,营养丰富,可与荔枝比美。苏东坡一尝赞不绝口,并要求送果人带他亲自去园中赏看果树,观赏回来即赋诗《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一首: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祖父。端如柑与桔,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元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似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有皱皮生,异同映雕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濡。
    诗中“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濡。”两句,呼应他的惠州,《荔枝叹》,联想到自汉唐以来,皇家为吃荔枝,导致无数人马死伤路途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庆幸龙眼没有被《图经》载入,不被宫妃发现,才逃过佳品遭灾之祸。流露出他亲民恤民的一片挚情。
    苏东坡到来,廉州人以为是万年难遇的魁星下凡,把他当作偶像追捧,纷纷模仿他的举止行装,以显高雅。仿制他戴的竹帽,称之“东坡笠”,仿制他从北方随身带的泥屐,叫“东坡屐”,他爱吃的天冬酒叫“东坡酒”,学他熬制杂粮粥叫“东坡羹”。他饮水的井,众人都往而汲水,说:饮水东坡井,必得状元公。”一时间,廉州人刮起,说东坡者神气,不谙东坡者俗气之风。
    一日,忽有不远千里柳州来使,直奔“清乐轩”向东坡恳赐墨宝,请他书写韩愈撰写的《柳子厚碑文》。
    柳州远在桂中,距合浦千里之遥,唐代诗文大家柳宗元曾出任柳州刺史,为官清正廉明,移风易俗,植柑栽柳,发展生产,深得民心,后来客死任上。柳州人民尊他为柳柳州,为他筑衣冠冢 ,建纪念祠,请韩愈撰写碑文立在祠中。碑文因“荔子”二字开头,又叫“荔子碑”。
    事过两百年石碑丢失,柳州人闻知东坡先生在合浦,便派专人日夜兼程赶来廉州。东坡得知来意,而韩、柳正是他仰慕的唐代大家。
    便欣然命笔,写下苍劲有力,浑然俊美的碑文,从而造就了被誉为的柳墓、韩文、苏书,三位一体的稀世珍宝。柳州人世世代代引以为豪。
    苏东坡在合浦逗留了两个月后,合浦城万人空巷,来到西门外码头送行。诗人虽然离去,却给北海合浦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至今,廉州的一系列东坡纪念物,都是深藏在北海合浦人民心中的无限怀念。后人在他下榻的邓园保留了东坡井,直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还重修了“清乐轩”,后人将轩更名为“东坡亭”,迎门精刻东坡石像,四墙嵌东坡诗文六首及纪念文章。轩亭整体设计奇特,结构精美,尤其那两对大小圆月门窗,从多个角度看都会发现游者“人在月中”,象征着东坡先生偏爱月景。足见设计者的匠心!四周,前有东坡塘,东坡桥,后有东坡荷花池,池旁有个东坡亭。见证着北海人对东坡先生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