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节朗诵稿件女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48:00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一)             作者:宽运法师

佛教教义,浩瀚精深,每一卷每一字都蕴含极深之哲理。据统计,佛教遗留下来的经典,共有三千零五十三部,一万一千九百七十卷。

如此庞大的经教,该如何系统地分类及定位?因此,隋朝时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将佛陀所说之一代圣教,分判为「五时」──将各种经典的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从佛陀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盘等五个阶段。


 (1)第一「华严时」:

指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间说《华严经》的时期。当时说教的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而说法的对象是别教的大菩萨众及圆教中的优秀份子。《华严经》有前分与后分的区别,前分是三七日时的说法,不含声闻在内;后分如〈入法界品〉,则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此时的说法程度太高,声闻众皆如聋如哑,未能收到化益的效果。


 (2)第二「鹿苑时」:

是指佛陀说《华严经》后之十二年间,于十六大国说小乘《四阿含经》的时期。此期所说之教法程度较低,仅为小乘法(即三藏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而言,因是以根机较浅者为对象而加以诱导,故称「诱引时」。

 

(3)第三「方等时」:

指鹿苑时之后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的时期。此时之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其中所说斥小叹大(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弹偏褒圆(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的意义,乃欲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慕大(耻小乘,尊大乘)之心。


 (4)第四「般若时」:

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般若经》的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此时所说教法,在内容上为通、别、圆三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言,此时为淘汰大小乘分别的偏执,说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称为「淘汰时」。此一时期乃佛陀为须菩提等说《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二乘更进展至大乘中之空。其中,除阐示通教的消极之空(即共般若,为三乘共学之般若)外,亦说明别、圆二教积极的不空中道之理(即不共般若,为菩萨所学之般若)。


 (5)第五「法华涅盘时」:

指为使受教者之能力进至最高境界,证入佛知见之时期,约于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入涅盘之前一日一夜说《涅盘经》的时期。此时所说之教法纯系圆满之圆教,即会通前四时之浅方便教,并彰显真实之开显圆。

 

由此可见,佛陀在世的演教过程中,以「般若部」所说的时间为最长,亦最具代表性。

《大般若经》与《般若心经》之关系

唐玄奘法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全六百卷,略称《大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五至七册。「般若波罗蜜」,意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全经旨在说明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皆属于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真相的认识,方能把握绝对的真理,达致觉悟解脱的境地。因此,这部经可说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亦为诸部般若经的集大成者。
  「般若部」是《大藏经》中最大部之经典,约占全部「经藏」三分之一;而《大般若经》即占般若部四分之三,其余四分之一则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金刚般若》等般若诸经。于经典成立之发展过程中,《大般若经》的译出时间,大约是在中国大乘经典成立的中期。
  由于《大般若经》是诸部般若经典的集大成者,所以佛在《大般若经》中挑出最精要的文字,成为《金刚经》,又在《金刚经》中再扼要成为二百六十个字,这就是《心经》。由此可见《心经》乃是般若经精华中的精华,是领悟佛法之心法所在。
  是故,有大德说:「读了心经,等如读了六百卷《大般若经》。」
亦有大德说:「一切佛智,必须有其觉母,佛乃母所生,觉母乃般若也。以般若菩萨来象征一切法之智门,《心经》乃般若菩萨之自内证,亦为此菩萨开智之心法。学《心经》是修般若菩萨法门也。」
  因此,一般佛弟子对《般若心经》都很熟识,这部经在我们中国流通之广,可说是「风行天下」,而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几乎在《金刚经》、《弥陀经》之上。全经二百六十字,言简文略,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可说是一部很重要的著名经典。

《般若心经》之渊源

 《般若心经》最初译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乃鸠摩罗什所译,是中国最早的汉译《心经》。
  另一版本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鸠摩罗什译本完全一样,只是少了「摩诃」、「一切」等字,是玄奘法师的译本。据说当年唐太宗曾经出榜昭告天下,征求高明大德将《心经》再度删改,如能删一字而不失其义者,赏黄金百两,结果无人可改此经一字。可见《心经》所演说之佛理,确是字字玄机,乃精要中之精要。
  鸠摩罗什是显宗的翻译家,他一生所翻译的佛经,共三百余卷。于圆寂前,发大誓愿,如其所翻译的佛经正确无误的话,当使焚身火化之后,舌不焦烂。结果火化之后,形体均已化为灰烬,只有舌头依旧完好,丝毫没有受损。在《梁高僧传》中对此事有详细记述。

由于《心经》最后一段有「心咒」,一般显宗经文较少见,故《心经》亦被视为有密乘思想的佛经。真言密宗祖师弘法大师着有《般若心经秘键》一书,以密宗的角度来解释《心经》,开修行人的智慧视野。文中云:「文殊利剑绝诸戏,觉母梵文调御师。」继法相宗慈恩大师及华严宗香象大师后,于「《大般若经》六百轴中之肝心」义外另树一智,指出此经说「般若菩萨之心真言,揭谛等咒故名《般若心经》」。

《般若心经》之译本 《般若心经》有广、略本之分,译本前后共有七种: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菩提流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其中以鸠摩罗什译较着。然诸译本中,仍以本经流传最广远。

另外,在日本京都法隆寺,藏有最古老的梵文本。英国人马克斯蜜勒将此经译成英语,在外国出版,介绍到全世界各地。此后所有的英译《心经》均以他的作品为蓝本。
  一九九五年,《般若心经》的英文版已「上网」。在电讯世界中,《般若心经》的信息,已成为电子媒介中的一个秘键,《心经》的种子已在未来世界开始发芽茁长。(未完待续)

注释:

注1.四例翻经,及五种不翻列表如下:

  一、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

四例翻经

       二、翻音不翻字—卍字等。

     三、音字俱翻 —纯粹译成华言之经典。

  四、音字俱不翻—梵本(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一、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佛之尊号),

含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

二、秘密不翻—神咒。

五种不翻
   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庵摩罗果译为「无垢清净」,是印度一种果名,如林檎,食之可除风热)。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般若心经》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习般若波罗密的殊胜功德)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阐明宇宙物质与空的关系)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与五蕴(生命)的关系)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空相的内容-空相即是实相)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实相之「空」没有五蕴(根身)的存在)
无眼耳鼻舌身意,(实相之「空」没有六根)
无色声香味触法,(实相之「空」没有六境)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实相之「空」没有六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实相之「空」没有缘觉乘之十二因缘修法)
无苦集灭道,(「空」没有声闻乘之四圣谛)
无智亦无得,(「空」没有大乘之「智」及「得」)
以无所得故,(「空」乃无所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于是修习般若证得「空」相,涤荡凡情;菩萨证道,断轮回得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亦是这样修习般若空,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般若是大陀罗尼)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修得般若的功德效果)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般若咒)

 

以下先释经题,然后分段解释:

 

「般若」

 

为梵语音译(即印度话,因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语称为梵语),意译为智慧。由于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虽意译为智慧,实则未尽正确。正如《大智度论》所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世俗一般所谓的智慧,不过是世智辩聪,并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因此,为了表示这种智慧的殊胜,所以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经的「翻字不翻音」的意思(注1)。其实般若应当译为「妙智慧」,或「真智妙慧」,以拣别世人所称的智慧。

具体而言,何讲智慧?明白真理,认识事实,即可称为智慧。也就是说,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谓能勘破世间诸有为法,内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万有,皆是缘起幻相,没有实法实我,谓之智;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妙理,证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佛性,谓之慧。总之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都能彻底明了,于中无染无邪,而无障碍者谓之般若妙智慧。

如《智论》云:「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上。」般若,乃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圆明本觉智;亦即离一切迷情妄相的清净无分别智;也可说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而无所得之真空无相智。

简而言之,「般若」是就大智慧,修学般若可以出离三界、六道,超脱生死轮回。若依般若的性质来说,其意义分别有五:(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四)眷属般若、(五)境界般若。

(一)         文字般若:凡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或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所印刷的经典,都可称为文字般若。若约广义来说,凡一切语言动作等,能表显意义令人理解而启发智能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时,以音声为文字;乃至历来的祖师们,有擎拳竖拂等一类的开示,也莫不是令人启悟的文字般若之一。虽说文字不是实义,然而没有文字,就无法起观照,而证实相。所谓不假文字言说之方便,无由引导众生离妄执而证悟实相;故文字般若,实是修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         观照般若:乃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谓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由空妄相,而见实相,以实相由观照而证得,故谓之观照般若。又,如实了解圣教中所说的道理,依理去体验实修,于其中间所有的功行,曰观照般若。也就是真实的观照实相之智慧。

(三)         实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之相,不可以「有无」等去叙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计度它,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象,也不是世俗的言论所能指陈;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无可表达,无可取着;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现就三义简释之:(1)、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之相,没有一相可得,故曰无相。(2)、实相无不相——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没有一法不是,故曰无不相。(3)、实相无相无不相——虽离相而本体不空,虽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无相无不相。此即实相般若之意义。也就是窥见心性,彻证实相的智慧。

(四)         眷属般若:是指与般若相关的五个行愿(六度中其余的五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五)         境界般若:对于诸法,修福,修智,没有观空,则不得般若。欲得般若,就必须修学六度万行;般若是众德之首,能消除一切无明烦恼与障碍,为万行作指导;般若是大智慧,能包含一切佛法。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梵语音译,其含义有四:一、「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合言之为「彼岸到」,顺语应云「到彼岸」。二、译为度无极。三、译为远离。四、译为究竟。

一、「到彼岸」者,这是一种比喻:如过渡者,须乘舟筏,从这边的此岸,渡过中流而到达另一边的彼岸;比喻众生的沉迷,须仗般若方得度脱。具体地说,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烦恼,般若喻舟筏,彼岸喻涅盘。众生被三毒烦恼所惑,以致沉沦生死苦海,现在如欲求得度脱的话,就非得借助般若之力去灭除烦恼,以了脱轮回生死的痛苦,获到究竟涅盘的安乐。

二、「度无极」者,能依般若而修,则二种生死,乃至一切诸苦便可度脱无余,故曰度无极。

三、「远离」者,能用般若观照,即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故曰远离。

四、「究竟」者,菩萨依此般若,圆满成就其自利(上求佛道)利他(下化众生)的一切功德,故曰究竟。亦即指一切诸法究竟之义,谓依此般若如实修行,可以圆证三智,彻见诸法实相。二乘人虽能渡见思烦恼河,超分段生死海,到达涅盘彼岸,因其所证道果仍未究竟,所以不能称为波罗蜜。「究竟」二字,含有圆满、永久之义。

 

「般若」与「波罗蜜多」合起来讲,约涅盘、究竟二义释之:谓依「般若」修行可以从茫茫生死苦海中过渡至解脱的「彼岸」(涅盘),故曰「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能到彼岸之法;「波罗蜜」,是所到的彼岸。又「般若」,即指实相「般若」,实相是离一切生死烦恼,离一切生死烦恼,就是「涅盘」,故曰「般若波罗密多」(以上约涅盘义)。

其次,若依本经所说的道理去如实修行,就能够彻证实相般若,圆具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圆具三智即般若之究竟),故曰「般若波罗蜜多」──智慧究竟。以世间有漏之智,无论怎样都谈不上「究竟」二字,唯本经所说的般若乃诸佛菩萨所证之清净无漏智,是一种圆满「究竟」的「妙智慧」,是故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换言之:诸佛菩萨所证的智慧是彻底的——无理不明,无事不达。这才可称为「般若波罗蜜多」(以上约究竟义)。

「波罗蜜多」的上面加「般若」二字者,正显示安乐的彼岸是要依仗般若才能到达的;尤其要做到一切事的究竟——亲证实相,当以般若为成功的工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  「心」:

 

心有多种:一、草木心。二、肉团心。三、精要心。四、缘虑心。五、真如心。

一、草木心,如草心、花心、树心等,乃属无情之物,虽有生长,却毫无作用。二、肉团心,属生理物质,即五脏六腑之心,虽有形质,但全无情感。三、精要心,乃是一种取喻,如中心、心要等,但取其义,而无实质。四、缘虑心,即我们现前见、闻、觉、知、对境攀缘,发生分别思虑的妄心。终日昏昏扰扰,随尘逐境,境现则有,境灭则无,起灭无常,离前色等六尘,此心本无,虚妄不实。正如大海水上的波浪,遇风则起,风静则灭,随风起灭,本无自体,不过是大海水上偶然幻起的一种聚沫现象而已。

因此,以上所说的四种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义之外,其余皆不是本经所取;本经所取的,是第五种真如心。此真如心,在各种不同的佛经中都有提及,可是名称却不一样,唯名虽异而其义则同。《涅盘经》称之为「常住佛性」;《楞严经》称之为「妙真如性」;《华严经》谓之「一真法界」;本经称之为「实相」;禅宗则呼之为「主人翁」,或「正法眼藏」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现在单就「真如心」来讲:所谓「无妄曰真,不变名如。」此真实常住不变之心,即我们现前一念灵知的性体,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遍,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无生死烦恼,离诸迷情妄相,无诸尘劳垢染。所谓「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之而建立。然而,这个真心究竟在那里?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亦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方无所,没有踪迹可寻,更不是言语可以形容。

它是什么个模样?无形无相,无声无色,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不可以大小名状,亦不可以有无称呼。「若言其大,微尘不能入;若言其小,虚空不能容;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

古人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中,不隔一条线。」本来人是谁?就是现在所讲的「常住真心」,它每日与我们相亲相近,须臾不离,可惜我们都不知不觉、当面错过。「虽寂然不动,却感而遂通,应物随缘,自在无碍,竖则从古至今,以及将来,横则四方四隅,以及上下,无时不遍,无处不普,乃诸佛所同证,众生之本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终日迷而终日不离乎此,当下悟而当下亦无所得。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转;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就是真心的灵明动态与本来面目。可是我们有没有认识到它呢?

《华严经》云:「三界诸法,唯有心故。」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楞严经》说:「万法所生,唯心所现。」此心乃生佛之本体,万法之根源,所谓实相般若即此,观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离此;修因修此,证果证此,念佛念此,参禅参此,闻法闻此,乃至行、住、坐、卧何尝离此。可惜众生被无明烦恼所蔽而不自觉知,妄执六尘缘影以为心,起惑造业,枉受生死;如果我们能不为尘劳所惑,能直下认识这个真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能与佛无二无别。

所以本经之目的乃为一切众生,打破迷情妄执,启示解脱法门;处处即色明空,层层破妄显真,乃至广阐诸法皆空之理,从世间有情的五蕴,一直空到出世间的无智亦无得。因为空得如此彻底,所以能够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够即见实相。一无再无,一空再空,无非要我们亲证此心。

 

「经」:

「经」为佛所说之教法。梵语音译「修多罗」(注2),或云「修姤路」,意译为「契经」。简称为「经」。所以称为「契经」;「契」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契理」,即是上契诸佛之心理(一切言教皆从佛大悲心流出);「契机」,即是下契众生之机宜(一切言教无非应众生的机宜而说)。

若但契理而不契机,则如同世俗训词;若但契机而不契理,就像渔歌樵曲。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具有契理契机的特性与容,所以称之为「契经」。以上是指一般而言,若特就本经来说,则谓上契般若实相之理,下契解空无我之机。

按《杂阿毗昙心论》则有五义:一、出生(出生一切诸法故);二、涌泉(义味无尽如源泉滚滚);三、显示(阐发一切义理故);四、绳墨(辨别邪正曲直故);五、结鬟(义理连贯没有散乱故)。

现以贯、摄、常、法,四义来说明:「贯」,谓贯串佛所说的一切教义令不散失,如以线贯珠一样(佛的言教若无结集成经,如何能流传千古不失?)「摄」,谓摄持所应度的众生令不堕落,如摄提小孩一样(佛所说法无非要救度众生使不堕落)。佛已灭度二千余年,我们尚能够得闻正法,皆由于贯串、摄持之力。「常」,则历诸万世而不易。「法」,则推诸四海而皆准。

换言之:万古不变其言,谓之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正,最能觉世觉人,故能万古不变其言)。天下同遵其道,谓之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极为契机契理,故能令天下同遵)。正因其契理故,所以能流传万世;正因其契机故,所以能垂范天下。由于佛教的理论极圆满而广博,故能不限时代——时不论古今(二千多年来极为一般学者所崇尚,此即万世不易之表示),不限地域——地不分西东(几乎全世界各地皆有佛教流通,此即天下同遵之表示)。因此,简单地说,经就是「真理」,持有普遍妥当性,与思惟必然性,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适用于一切人、事、物之中。

又经者行也,修也,一切贤圣皆依之而修而行。若单就本经而言,即是体悟性空,求证实相的人所应修应行之经。又经者径也,乃成佛作祖所应经由之路径。若单约本经而言,即是由生死此岸,而到达涅盘彼岸的捷径。若就广义来说:约理方面,则凡宇宙诸法,法尔如是之如实之相,不违谬于实相之学说者无不是经。约事方面,则凡人生正行,乃至常道,法制所不可易者,亦莫不是经。《华严经》说:「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则经义之广,由此可知。

 

按佛所说一代言教,综合为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现在所讲的是经藏所属,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释:

注2:

按「修多罗」,正译为「线」,印度古时以贝叶记录佛语(如我国古时,用竹简记载文字一样),用线穿之,编制成册,使不散失,以流传后世。因为佛所说的一切言教,由有结集的人,编集起来,所以佛法才能流通迄今不灭;正如线之穿珠不令散失一样,故以线称之。不过,我国古代的圣人,如孔子、孟子等,他们所说的言教亦称为经,为顺此方习惯和一般心理,所以翻译佛经者特译为「经」,而加一「契」字以作拣别。其实,经与线名虽异而义则同,皆是贯穿的意思。按《说文》的解释:直线为经,横线为纬。又线以贯华,经以持纬,似此则经与线的性质相同,不过为习惯上有所分别而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929日文)

 

观自在菩萨

从「观自在」起至「菩提娑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为经文正文;从「观自在」起至「照见五蕴皆空」句,是明菩萨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观自在」三字是别名。「菩萨」二字是通名。例如「法师」是通称,「某某德号」是别名。先讲别名:「观自在」——即是观世音菩萨。「观」,是观照,即能观之智(「观」读去声,是了达的意思,不可作观看解)。「自在」是解脱无碍之义。

 

现在先解释这位菩萨建立名号的由来,然后再说明「观」与「自在」的意义。观音菩萨何故称为「观自在」又名「观世音」?观音菩萨圣号,其内在含义有二:一是因中自利的修行工夫,二是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  因中自利

是说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用般若妙观之智,由耳根一门深入,背尘合觉,思维修习,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闻声不循声;闻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所以能够反闻自性,不被声境所转,得到耳根圆通,因而被称为「观世音」。这是依据《楞严经》的解释。凡夫依识成妄,由耳根对声境而起耳识,循声流转,因而生起贪瞋之惑,名之为「妄闻」。菩萨称性起智,从耳根闻性而闻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分别,但起观照反观能闻之性,此即「反闻自性」,名之为「真闻」。《楞严经》卷六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以上是就观音菩萨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详细地说,菩萨观听圆明,得大自在,能够观空而不着空,观有而不住有,根尘俱泯,空有无碍,是故能得大自在。《楞严经》所谓:「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就是这个意思。

 

二、果上利他:菩萨以大悲故,凡世间一切众生,遇有危难困厄之时,若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智照无遗,观见世间一切声音,乃起大悲心,实时感应,寻声赴感,有求必应,无苦不拔,是故称为「观世音菩萨」。这是依据《妙法莲华经》的解释。是经《普门品》中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灾难种种,苦恼重重,哀声求救,菩萨随机观察,随缘救渡,使之获得解脱,安乐自在,以是之故名为「观自在」。

菩萨「观音」圣号之由来,即根据上述两种事实:「因中自利」与「果上利他」而建立的。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观」为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无论约因约果都是一样的,而所观之境则有所不同。因中修行所观之境,是指能闻声音之闻性;果上利他所观之境,是指世间一切苦恼众生称念菩萨求救之声音。这个必须分辨清楚。(又「观世音菩萨」通常略称为「观音菩萨」,是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所以把「世」字省去,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至今。)

 

我们要知道,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者,所以必须兼顾自他两利,才能不违菩萨的精神及宗旨。因此从自利方面去看,必须不忘利他工作;从利他方面去观察,则亦必须不遗自利功德;能够做到这样,才配称为菩萨。

所谓菩萨修自利功德,正为着要做利他事业;做利他事业,亦正为着庄严自利功德。是故《楞严经》说:「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救护众生,得大自在。」这就是自利利他的具体说明。而《法华经》亦明示菩萨利他大用之中,即必具有自利之功德。因为菩萨志求成就无上佛道,必须在娑婆世界广度无量有情,若不度众生,就不是实践菩萨道,就没有成佛的资粮。所以说,菩萨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观自在」之称号,特别是根据本经,乃依菩萨修证工夫而建立的。因菩萨行深般若,能以甚深胜慧,照见五蕴皆空,因而能度脱一切苦厄,得大解脱,「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萨的自在妙用,纯然由于照见五蕴皆空而来。为什么呢?以其能了达五蕴皆是假相,皆为虚妄不实,所以不生执着,不被所转,不为所缚,因而能获得解脱自在,所以本经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但是为什么一般都称此位菩萨为观世音,而不称为观自在呢?原因是观音菩萨与阎浮众生特别有缘。随类现身,寻声救苦,这是衪历劫度生的悲愿,同时由于菩萨悲心救苦,有求必应,因此其形象深入人心,普遍为人们所认同。以菩萨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是故名为「自在」;有大悲故,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苦,所以称为「观音」。以上是观音菩萨立名之由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

   (接9月30日文)

接下来解释「观」,它的内容有三种:即空观、假观、中观。

什么叫「空观」?简单来说:即是用般若智,先观一切外境,皆是缘起假象,当体即空,本非实法。次观自身四大假合,终归坏灭,离四大之外本无实我。其次再观六识妄心,生灭无常,离根尘之外,本无自性。

什么叫「假观」?即是用般若智,观一切境,虽体达空义,而不废缘起诸法,能够应物随缘,于一切境上不生执着。

什么叫「中观」?即是用般若智,观一切法,皆是中道,彻证性相不二,色空不异之理,不取不废,圆融无碍。总之空观不着一切法(知诸法无性),假观不舍一切法(达诸法如幻),中观圆融一切法——虽不着而同时不舍,虽不舍而同时不着(了诸法非有非无,不生不异)。观自在菩萨,即是由此三观而得自在。

 

其次「自在」亦有三种:

一、    观境自在,是说菩萨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

二、    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之时,能够当下不假寻思直捷彻底照见五蕴皆空,而没有丝毫间隔或障碍,明明了了,亲证实相。因其所修的观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诣,所以称之为观自在。

三、    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有,从体起用,一切神通作业皆得自在,能随缘赴感,分化无碍。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变(菩萨由「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万古不变,历劫常在;常在即是实在。五蕴幻妄就是不实在,唯此真如自性方为真正之实在)。由于菩萨修习深妙般若,亲证「自」性常「在」之理,而得解脱觉悟,是故称之为观自在菩萨。又以「自在」明「观」,正显示菩萨的自在是由般若观慧而得来的。

总括而言,「自在」不出体、用二义;前面所说三:观境、观照、作用,是属「用」方面(「观境」是明所观之境自在;「观照」是明能观之智自在,此二属智、属因、属自利;「作用」是明度生自在,属悲、属果、属利他)。后一说所谓「亲证自性常在」,是属「体」方面。前之观智修习无非要证明自性常在;后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据此理。以上菩萨「别名」——「观自在」的意思已讲完。

 

接着再讲「通名」——「菩萨」。「菩萨」二字是梵语音译略称,具足应云「菩提萨埵」,因我国好简,略去二字。「菩提」意译为「觉」,「萨埵」意译为「有情」,合言之为「觉有情」(有情即是众生。旧译众生,新译有情。「众生」则连无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内,实不及有情二字较为确切。凡有知觉、有精神活动者,皆称为有情,含有情识、情见、情爱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动物;凡有生命者都包括在内。今单就人类而言,「觉有情」就是觉悟的人。)即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有情以「觉他」;换言之,以「菩提」佛果为上求,「萨埵」有情为下化(「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为所度之生),故称「菩萨」。

因此,菩萨的基本条件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下化众生是福德的培植。前者是智,属于理,为自利;后者是悲,属于事,为利他。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上求佛道的精神,与下化众生的责任,悲智双运,自利利他,就可以称为「菩萨」。详细地说,「菩萨」有三义:

一、           自利——自觉,谓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另一说:菩萨能分证如来「觉」道,然而尚「有」微细「情」见未尽;即使是等觉菩萨,尚且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断,虽「觉」而尚「有」、「情」见在,所以称为「觉有情」。(此处「觉」字是指菩萨自觉,「有情」是指菩萨自己)

二、           利他——觉他,谓菩萨不但自己觉悟,而且能以大悲心于生死苦海中去开「觉」其他在迷的「有情」,使之同归觉道,同得解脱,故谓之「觉有情」(此处「觉」字指「觉他」,「有情」指一切众生。)

三、           自他兼利——自觉觉他,谓菩萨广修六度万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广度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佛道之「觉」(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是故被称为「觉有情」(此处「觉」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众生)。

因此,必须具足以上三种意义才能称得上是「菩萨」。我们如果要立志成为菩萨——就要彻底地实行「上求下化」;一个彻底「上求下化」的人,他就是菩萨;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菩萨,只要我们有着与菩萨一样的行愿就可以了。(本经,照见蕴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为菩萨「悲智双运」的一种表示。又蕴空句明「无我」,是属修行方面——自利;度苦句明「大悲」,属救济方面——利他。此亦是表示菩萨之无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观自在菩萨」的意思,也就是说:

 能够「观」察诸法实相之理,得大「自在」,不为境界所转,又能救度迷苦众生,具有「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称之为「观自在菩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

(接10月3日文)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则谓功行造诣之深,非行浅也;通下则谓深妙般若,非浅般若也)

 

「行」是观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说(「行」,有小乘行:修四谛、十二因缘求证罗汉、辟支佛果者。大乘行: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求证佛果者。渐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妙觉,次第修习者谓之渐次行,亦名遍成行。圆顿行:依圆教法门于诸位中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为圆行亦名顿成行。行深般若即属此一门)。

「深」乃对「浅」而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执,未破法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这是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所共修的,所以叫做「行浅」。

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执,又破法执;如是既见「空」,又见「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则三惑圆断,二死永亡,证入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大乘菩萨所独修的,是故名为「行深」。又因所修之观有空、假、中三种之不同,以及析空观(灭色取空),体空观(即色是空),次第三观(从析空观起至一心三观);一心三观(即析空观是实相,乃至次第三观亦实相)的差别。如但修空观,或假观,乃至次第三观是不可名深的。菩萨能够圆修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谛,境智一如,能所双忘,顿证实相般若,真心本体彻底现前,所以称为「行深」。

复因般若有三「文字」仅属开解方面,「观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实相」才算亲证境界。前二——文字、观照,是浅;后一——实相,是深。另一种说法:二乘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行浅般若」,大乘转五蕴成三德为「行深般若」。至于般若智亦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上面所说的三观是能观之智属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证之智属果。修空观成即证一切智断见思烦恼,假观成即证道种智断尘沙烦恼,中观成即证一切种智断无明烦恼;若但证一切智,或道种智谓之「行浅般若」,能圆证三智,即是「行深般若」。

其次如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证有余涅盘,是一种「行浅」波罗蜜,够不上「行深」二字。能断无明烦恼,灭变易生死,证究竟涅盘,这才配称为「行深波罗蜜」(波罗蜜,梵语音译,意译为到彼岸,比喻涅盘)。今是大乘菩萨,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观,证一体三智,断无明烦恼,得究竟涅盘,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

「时」,指菩萨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时。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之时;亦即寂照不二,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能所双忘,境智不分,实相般若现前之时。如《大般若经》云:「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如是等一切分别,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菩萨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谓无处不是般若,无时而非般若!愿行者无失其时!这里要特别注意「时」字,意思是说菩萨修习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时,故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度脱一切苦厄。

 

也就是说,观自在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点,证到究竟涅盘(彼岸)的时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见五蕴皆空,但是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断灭空,或邪见空。若断灭空者,则无一切善恶因果可言,同时也不须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庄严佛果。若邪见空者,邪见人所执之空,闻空解脱之法,则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且认为究竟,是为邪见空。如《楞伽经》卷三所说:「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唯有不堕「断灭」、「邪见」二空始可与言般若空义。而般若空义之深奥,非简单言语所能表达。现略约二义而为说明:

 

一、      就方便门中说(属事方面):「空」是虚妄不实的意思,因为宇宙万有,皆依众缘和合而成,是一种生灭无常的幻相,没有实在的自体,故谓之「空」。《大智度论》卷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说明了「空」是缘生不实的意思。

二、      约真实门中说(属理方面):「空」指真空实相之第一义空,谓五蕴虚妄相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非伪为真,离相曰空,以真如理性离一切迷情妄相(虽离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故曰「真空」。「实相」是对幻相说,幻相假现故说有(假相名幻有),实相无相故说空(实相本空寂),虽空而自性不无,所谓无相无不相,故名实相。总之万有缘生非实,此为虚妄之空,万有当体即真,此为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是实相,实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盘妙心。同《观佛三昧经》曰:「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涅盘经》卷十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三藏法数》四十六亦说:「涅盘之法空无有相,是为第一义空。」此即佛性、真如、实相、涅盘,皆为空之异名,由此可见,今取实相解释空义,是有根有据的。当知,虚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极破坏作用;第一义空,是般若之积极建设作用(以下经文中凡谈空者皆依此二义)。

 

按前一属「渐门」,后一属「顿门」,般若正义当取后者——第一义空。虽然如是,但对小乘人说法,则当用前一说(虚妄不实之空),对大乘人说法,当用后一说(真空实相之空),如此方合如来随机施教之旨。古语云:「药不分粗妙,贵在对症;法无论浅深,要在投机。」确实是金玉良言。

要知道,「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即是「入实相般若之微妙观门」,合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二句,可为全经之要髓,学者千万不能忽略。(未完待续)

 

注释

 

注3: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谓如来身口诸业,永离一切过非,故云戒法身;二定身——谓如来真心寂静,永离一切妄念,故云定法身;三慧身——谓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故云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脱身——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一切系缚,故云解脱法身(即涅盘之德);五解脱知见身——谓如来得到涅盘——解脱,亲证佛「知」佛「见」(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诸法如实之相,故云解脱知见身(即后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就因而得名,后二就果而受称。总之,都是佛之功德。

 

如何才能转五蕴而成五分法身?一切众生若能严持规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成为五分法身。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内)。众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诸业,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二、转受蕴成定身——受蕴即六识领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净,离一切颠倒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即意识思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了悟诸法虚妄则意地明净,觉照自在,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即造作种种业行之名,以此业行而有系缚。众生若能不造作诸业,则没有系缚而得解脱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五、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识蕴即了别的意思。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妄想分别,生灭无常,则无生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这是小乘所证之法身;故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之行浅般若」。

 

注4:转五蕴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常住不灭,清净法性之身,是为法身德;二、般若德——为佛之「妙智」,觉了一切诸法如实之相,是为般若德;三、解脱德——为佛之「胜用」,远离一切烦恼系缚,是为解脱德。因为这三者,各各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所以称它为三德。要之,「法身」为常住清净德;「般若」为出迷开悟德;「解脱」为自在离缚德。三德的道理已经明白,然而何谓转五蕴成三德?

 

一、转色蕴成法身德:佛身无边相好万德庄严,悉由转色蕴而成的。二、转受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的。三、转想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碍智辩,说法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的。四、转行蕴成解脱德,谓佛神通变现,以清净法摄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的。五、转识蕴成般若德,谓佛之三智圆具,对于一切诸法无不通达自在,皆由转识蕴而成。这就是转五蕴成三德的道理,属大乘菩萨所证的境界;故云「转五蕴成三德为之行深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

(接10月2日文)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一切众生皆为五蕴身心所迷、所缚,以致生死无尽,故本经首先以照见皆空一句以警觉之。令其舍迷向觉,细意观察身、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并无实性;既能识破妄源,自然不被所迷而能获得解脱。  

「照」是观照;「见」即彻见。当观之时名之为「照」,了了证理称之为「见」。又「照」即般若智照,不是凡夫之无明妄照;「见」即圆明真见,非同凡夫逐尘流转之妄见。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蕴」是积聚的意思,然而到底积聚什么?积聚五法——色、受、想行、识,为原素而成众生;积聚三惑——见思、尘沙、无明之烦恼而受生死。又名「五阴」(新译五蕴,旧译五阴),「阴」是遮蔽的意思,是说这五法能够遮蔽我们的本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

五蕴于每一蕴当中都有它的独具本能——积聚的能力。「色」蕴,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积聚而成身。「受」蕴,是由五识与五尘和合积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声,鼻受香……)。「想」蕴,是由意识与六尘和合积聚而有想(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行蕴,意识思维尘境造作善恶诸业,念念不停和合积聚以为行。「识」蕴,是了别诸法之本体,执持一切染净种子,和合积聚以为识。

扼要地说:「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触而成,「想」以缘影而生,「行」以遍计而名,「识」以了别为相。现详细说明如下:

 

一、「色蕴」,是质碍义,故凡有形质、有障碍者都可叫做色。远指世界一切万物为「外色」,近指我们目前四大所成的身体为「内色」,乃至虚空等都属色法所摄。

概括而言,色有三种:

(1)  可见可对色——如颜色方面的青、黄、赤、白等之「显色」,形状方面的长、短、方圆等之「形色」,动作方面的取、舍、屈、伸等之「表色」,这都是有形质、眼晴可看得到的,故谓之「可见可对色」。

(2)不可见可对色——如声、香、味,它虽不可以眼见,然而耳、鼻、舌,都有接受的可能,故谓之「不可见可对色」。

(3)不可见无可对色,又名无表色(虽分别明了,而无可表对,故云无表;虽无所表示,而于所缘境执着不忘,故谓之色)——即指第六法尘,既不可以眼见,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触,故谓之「不可见不可对色」。现在单取地、水、火、风四原素所构成之色身而言。

二、「受蕴」,「受」是领纳的意思,即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即「内之五根」对「外之五尘」而起「五识」去领纳一切境界;受「顺境」时叫做「乐受」,能引起贪心;受「逆境」时叫做「苦」受,能引起瞋心;受「不乐不苦境」叫做「中庸受」,能引起痴心;所以总称为「受」,即指前五识(因五识受力偏强故。本来受蕴具足六受,通于六识,今欲以四蕴分配八识,故文中单明五受,将法尘一受摄于想蕴之内。又在眼等五识领纳顺境时谓之乐受,如在意识领纳者则谓之喜受。在眼等五识领纳逆境时谓之苦受,若在意识领纳者则谓之忧受。苦、乐二受弱,属前五识所摄,因前五识想力弱故,忧、喜二受强,属第六识摄,因六识想力强故)。

三、「想蕴」,「想」是「想象」的意思,即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者,即对于已受境界,再加以分别想象,这就叫做「想」,指第六识(六识想力最大故)。

四、「行蕴」,「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常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善恶之心之作用者,前灭后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指第七识意根(七识思力极胜故)。

五、「识蕴」,「识」是了别的意思,其体为八识心王,即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者,能别诸识性境,执持一切种子,及一期寿命,指第八阿赖耶识(八识执持全身,若无八识见分映在诸根,则前七识,皆无了别功能。在小乘宗派中唯明眼等六识,大乘宗派中则明八识)。

总而言之,「色」是物质的一切现象。受等四者,是精神的作用——「受」是尘境接触所生之感觉(有苦受、乐受);「想」是取境分别之知觉;「行」有造作思虑的作用;「识」是统一前四之心力(八识均有「了别」的功能:前六识了别一切事相,故六识又名分别事识,即分别色等六境〔第六识兼缘法尘〕;七识了别一切妄相,缘过去五尘落射影子;八识了别真实自体,常能了别自识所现之境)。此五蕴若在有情界征之,色蕴属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余四蕴属心理,乃触境所起的幻妄之心。色蕴为生理上的现实生命体,已如上说。受等四蕴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感情(受)、观念(想)、意志(行)、认识(识)的道理相同。

依五蕴相生之次第应该如是顺序:识、受、想、行、色。为什么呢?因为有了「识」心,然后才有领「受」;有了领受,然后才有「想」像;有了想象,然后才有造作(行);依所造业,然后才感得「色」身。而今却以色蕴列先,意思是要说明,色蕴麤相易生执着;此蕴乃我执之根本,万恶的渊源,众生执之坚固难破,若此执一破,则其余诸执皆可迎刃而解,因为含有这层意思,所以将色蕴列在前面。

以上五蕴的内容已概要地讲完。现在继续说明:五蕴为什么皆空的道理。简单地说:因为此五蕴身心,皆是因缘所生法: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终究没有实体,无一不空,故曰皆空。正如《维摩经》所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若概括而言:总观三界万有不外色、心二法,色属物质,心属精神。

先就物质方面而言:凡宇宙间所有一切形形色色,均属于物质现象,外而山河国土,内而身体形貌,哪有一样是真实的呢?世人迷故妄生执着,认为有实法、实我的存在。若单就我们这个躯壳来说,它不过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合而成,其中并无自体,又怎会有实我呢?骨、肉、爪、发之坚质属地;汗、血、津、液之湿属水;周身暖气属火;呼吸动转属风。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不定,生灭无常,虚妄不实。试看,此身死时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何处?所谓「我」又究竟安在?是故,《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此妄身,当在何处?」故谓之空。若再进一步说,并不是待死后四大分散才说它是空,就是未死之时,四大假合其当体就即是空。 

次就精神方面言:凡起心动念,都属于精神作用。所以佛经说为「六识妄心」。此心之生起,亦须藉众缘——六根、六尘之和合,是故其本质乃是虚妄不实,况且剎那生灭,变化无常,当根、尘不遇,一念未生之时,那么又有谁去领受(受蕴),谁去想象(想蕴),谁去贪念(行蕴),谁去了别(识蕴)?由此可知,受等妄心皆因对境而有,然若所对之色蕴既空,则能对之四蕴自无,因此受、想、行、识,亦莫不一一皆空,所以说「五蕴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