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痒健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9:1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经、律、论)法师玄奘译

 

观(观照:审视)自在菩萨(菩提萨陲:觉有情/众生),行(修行)深般若(智慧)波罗(彼岸)蜜多(到/度)时,照(观照)见(彻见)五蕴(五阴/五聚(蕴集/积聚):色受想行识)皆空,度(解脱)一切苦(生死)厄(烦恼)。

舍利子(智慧第一),色(形色/有形/现象:地水火风等四大,坚湿暖动)不异空(虚空/真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领纳:感受=感觉+感情)想(取像:印象+概念)行(造作/潜行)识(了别:意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万法:现象)空(性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涅槃)。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苦/乐/不苦不乐)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六/六情:内六处/六根界),无色(显色十三: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空/形色十: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表色八: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法处色五:极迥色极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声(执受大种音声:言语动作/非执受大种音声:风林溪水/俱大种音声:吹笛伐木)香(三实:好香恶香平等香/三假: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味(甘酸咸辛苦淡)触(滑涩轻重冷饥渴软缓急饱力劣闷痒病老死疲息勇)法(生住异灭)(六/六境/六贼)(十二处)。无眼〖识〗界,〖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无意识界(六/末那识:思量心内的/阿赖耶识:摄持诸法万有)(十八界)。无无明(惑/烦恼),亦无无明尽(灭),〖行(十恶):身业(杀、盗、邪淫)口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业(贪、瞋、痴)-识:认识了别-名色:心物-六入或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见、闻、嗅、尝、觉、知-受:苦、乐、不苦不乐-爱:求得、求避免-取:执着-有:存在-生:生命〗乃至无老(衰老)死(坏死),亦无老死尽(十二因缘/支/十二缘生)。无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集(集苦: 宿业现业/烦恼:贪瞋痴,慢疑见(偏见: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灭(灭业尽烦恼, 断欲,解脱至寂静涅槃)道(八正道/八圣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四圣谛:知苦断集世间法/有漏因果-证灭修道出世间法/无漏因果),无智(修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觉/般若)萨陲(有情/众生),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牵挂)碍(妨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惊恐)怖(怖畏),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寂灭、灭度、圆寂、无为、解脱、安乐: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三世(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诸佛(佛陀/佛驮/浮陀/浮屠/浮图/“觉者”/“知者”/“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证得)阿耨多罗(无上)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陀罗尼/总持),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去/度:自度度他)揭谛,波罗(彼岸)揭谛。波罗僧(总/普)揭谛,菩提(觉)萨婆诃(速疾)。

 

三界(二十八重天):欲(男女、饮食、睡眠)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无色界(四重天)

六度:布施(檀那)、持(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毗梨耶)、禅(禅那)、智(般若)。

戒:三归,八戒,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

三归:皈依三宝(佛法僧)

八戒和五戒是在家佛教徒(居士,梵名男为优婆塞,女为优婆夷)应当遵守的。

八戒(每月晦望六天遵守):杀、盗、淫、妄、酒、不香华盖身(不打扮)、不歌舞伎乐故往观听、不高广大床(不贪图享受)。

五戒(终身遵守):杀、盗、邪淫、妄、酒。

十戒、具足戒是出家佛教徒应当遵守的。

十戒:八戒、不食非时食和不畜金银宝,适用于沙弥(小和尚)。比丘和比丘尼远为宽大的待遇。

具足戒,比丘二百多条目,比丘尼三百多条目。

菩萨戒,一般指《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是一切佛教徒都应当遵守的。

四无量心:慈(与人以乐)悲(使人离苦)喜(见人离苦得乐而喜)舍(平等对待一切,不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