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弟子擅长画牛:如东高考神话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51:04
王建立
引子:2006年11月22日至28日,攸县赴如东县教育考察团成员谭小宁、颜学勤、李新开、朱健康、李国平、谭德荣、邓小荣、江门顺、周显雄、杜幼华、肖雄飞、邓民安、王建立一行14人,在副县长丁义平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课堂听课,访问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形式,分别对华东师大二附中、江苏如东高级中学、栟茶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华东师大二附中是教育部在上海直属的惟一一所高中学校,也是上海市高中教育的三艘航空母舰之一(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复旦大学附中),其先进的校园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难以企及,本文就暂且不谈。下面就如东县高考神话作些解读,并谈点我们考察后的思考。
上篇:如东高考神话
1、一个让教育同行叹为观止的高考神话。
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翼,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北,黄海之滨。全县108.46万人,面积187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10.25亿元,在江苏省处于中等经济水平,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中等发达水平的农业大县,有两所中学的高考上线率进入省前3名,吸引着除西藏和台湾外的全国各地的教育考察团。下列我们就用两组数字分别对如东高级中学和如东栟茶中学的2006年高考情况作些说明。
如东高级中学:2006年822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802人,上线率97.6%,一本上线794人,上线率96.6%,全校学生分数平均高达593.6分,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21.6分。其中11人进清华大学(全省82人),1人进香港大学,1人进澳门大学,13人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人进中国人民大学。高考二本上线率、重点本科上线率、生均分数以及600分以上学生数均居全省第一。
栟茶中学2006年1018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967人,上线率95.09%,一本上线693人,上线率73.1%。全校高三学生生均589.17分,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17.17分,高考各级指标居全县第二,二本上线率全省第四。其中1人进北京大学, 3人进上海交通大学,24人进南京大学,50人进东南大学,近三年中该校考入南京大学的学生就达103人。
如东全县的高考二本上线情况怎样呢?我们也看一些数字:全县2006年二本一次性上线2985人,有县直中学9所,除如东高级中学和栟茶中学在全省排名第一和第四外,还有马塘中学和双甸中学的高考上线率分别位居全省第40名和第54名。如东县这7所中学2006年高考本科二批上线人数,平均也达到了173.7人。
2、创造神话的竟是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教师。
有句话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这话一点不假。然而,如东县既没有雄厚的经济优势,一个县的财政收入比不上隔江相望的苏州市一个镇,没有区位优势。教师的个人素质在江苏省也不是最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教师,创造了如东高考的奇迹。
我们以栟茶中学为例,栟茶中学教师的基本班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师生和专科生。行政班子中原有学历最高的是南通师专毕业的专科生,赫赫有名的姚止平校长的第一学历是中师。而且近10年来,栟茶中学只淘汰了6位教师。如东高级中学地处县城,教师入口好一点,但严守如东县教育局“不从本县兄弟学校调入骨干老师”的规定,近4年该校从各本科院校新进了87位毕业生进行校本培养。
在如东县,名闻遐迩的教师很少,有的是一群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团队。除栟茶中学的姚止平校长在媒体上有些影响外,其余的教师好像既不显山也不露水,更没有名师的头衔。
中篇:如东高考神话探秘
1、敬业·奉献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认真”演绎到教育教学上就是“敬业”。如东县教育系统上至教育局长,下至普通教师,敬业是其最基本的底线。
如东县教育局规定教育局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行政人员要到一线,进课堂,靠前指挥,加强督查。推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逐周点评制度。规定一把手校长要做到“三个一”:做一次课改讲座或上一堂研究课,组织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写一篇科研论文。学校领导除了每周听3节课,点评3节课,自己还带头上课。举例来说,如东一中校长冒亚平(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周就上了一个班的历史课,党委书记、副校长樊志瑾每周上了两个班的政治课。栟茶中学的高三年级主任姜宁斌,除上课外,还一个人管着一个年级的行政工作,这个年级有85位教师,有1000多位学生。据他自己说,他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前上床睡觉。学校行政这样敬业,普通教师怎样,我们且看看如东县学生眼中的教师。
“当世人用很惊诧的目光看到栟茶中学近几年的高考辉煌战绩时,他们纷纷走进栟茶去寻找秘笈,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找到了答案,但我只想说:任何的蜕变升华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栟茶的老师们或许最能品味这段历程的艰辛。”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常被我们老师感动着。他们的敬业,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对每一个学生如父般的关怀至今仍深深地感动着我。”
“每次我都会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亮在那里的明灯,周身被一种温暖感动包围着。那种感动常常会让我在很沮丧的时候,觉得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加油,一定会成功的!老师的敬业与奉献让每一个学生在茫然中看到了希望,他们的关怀让我们勇敢地前进。”
如东县高中教师这么辛苦,待遇怎样,如东高级中学副校长张必忠给我亮了底:“如东高级中学2005年教师平均工资3.7万元,最多的5万元多一点。栟茶中学以及其他几所中学待遇又比他们学校低一点。”
如东的老师也是人,也食着人间烟火,同样也受着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如此敬业奉献?我们且听一听如东教师的回答:“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待遇也不算高,但我校的每一位领导和教师,能团结协作,和谐共事,内心都觉得很充实,心情很愉快,开心了就不觉得苦了。”
2、精致·和谐
提起如东的教育就会想到管理,提到管理,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精致”。所谓精致,从字面上讲即“精巧,细致”的意思。如东人是这样给精致管理下定义的:“秉持面向全体、个个成长的理念,用精致教育策略与管理策略,实施精准目标为导向、精学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着眼科学与艺术、规律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教育。”如东人对精致教育作了具体诠释,他们认为,“精准目标”强调的是目标的个性化与精准化,这种目标应该精确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量体裁衣、度身定做适合的目标;“精细过程”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精密细致,特别是重视过程、关注细节;“精良结果”就是希望结果是精致的、优良的。在精致教育的定义描述中,面向全体是出发点,是根本;个个成长是关键,是落脚点。它追求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如东的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教师正是做好了一件件看似细小的事、平凡的事。
如东教育的精致管理策略包括八个方面:①校风育人的德育管理策略;②注重实效的教学管理策略;③成功引领的学生管理策略;④人文关怀的教师管理策略;⑤立足校本的科研管理策略;⑥全面服务的后勤管理策略;⑦安全文明的校园管理策略;⑧秉正扎实的班子管理策略。对这八大策略,如东人有具体的阐释。举例来说,在常规管理中他们要求学校抓管理从听课开始,抓学习从写字开始,抓卫生从厕所开始,抓劳动从扫地开始。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务求做实做好。在教学管理上,推行“四精、四必和四课”,即精讲、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抓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东人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追求“严、精、细、实、活、新”的教育管理,提倡教师进题海,学生驾轻舟;教师下水,学生上岸。走出了“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产出、低回报、低效益”的粗放教育怪圈,在精致教育、精致管理上做实了文章。
如东教育还有一个重要法宝,就是众人划浆开大船的团队精神。以集体备课为例,在如东就有四个环节:①初备,每位教师粗略备课。②主备,由备课组长先备课,并将备课详案发到同科同级老师的电子文档上,大家学习。③讨论,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专门时间,由学科主备老师先说课,其他老师一边学习,一边讨论,一边修改,最后形成比较完备的教案。④二次备课,任课教师根据主备老师的教案和讨论的意见(比较完备的教案),联系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修正。
也许有人认为,高考竞争是残酷的,它好比挤独木桥,不是我过,就是你下。所以,在同行面前,要十步留一步。如东的捆绑奖励就足以使你打消这个狭隘的念头。如东的捆绑奖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举例来说,假如高三同一学科有10个班,5位老师执教,如果一位老师任教的班级相当落后,影响了平均成绩,其他4位老师也没有奖。假如高三有6个学科,其中6个学科中有一个学科未达到规定要求,其他科目教师也不能受奖励。制定这一狠招,按如东人自己的说法是“形成合力,协同攻关,众人划浆,共创辉煌”。去年,北京市一个县的教育考察团负责人曾经问栟茶中学的一位备课组长,“你不担心同伴会超过你吗?”回答是:“我希望的就是他们都超过我。”问:“为什么?”答:“我们追求的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
3、督查·落实
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细致决定成败》一书中,援引了这样一则案例: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的设计进行了相当科学精细的考虑,小到水流的流向,装饰石头的重量,鲜花的颜色、摆放位置都有精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运。
但是,工人们在施工时,对这些精确的说明毫不在乎,随意创新,以致弄成了败笔。因此有人说香山宾馆建筑设计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不落实。可见,做任何事不仅仅取决于事前的周密筹划,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一个再好的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功亏一篑。
如东精致管理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督查落实。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例,如东县就建立了两项督查制度:一是督导室老师听课督查制度。如东高级中学规定50岁以上的教师不上高三的课,把他们组成一个督导室,他们除了上一个班课的工作量外,每周要听8节课。星期六下午,督导室的老师要将本周的听课情况,一一详细地向学校行政领导汇报。汇报时,要把优点和缺点一一点明。学校行政领导再综合督导室老师的意见,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将本周听课情况一节一节予以通报,如果认为是不合格的课,该教师要重上,直到认为优秀为止。二是行政干部听课督查制度。如东县规定:教育局行政领导、教研员、学校校长、副校长以及中层干部都要进教室听课,县教研员每期听课不少于100节,镇教研员不少于60节,镇教育办主任和中学校长听课不少于50节,还有新进教师要跟着师傅先听后上,听一节课再上一节课。普通教师每学期的听课和被听课不少于30节,并要撰写相应的听(教)后感或总结分析文章。
如东中小学的老师追求“真实、朴实、务实”的课堂教学风格,具体体现为教师上课要注意“三不讲”、“三必讲”、“三到位”。即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核心内容必讲,思维方法必讲,易错题必讲;训练要到位,讲评要到位,二次订正要到位。如东县对高考信息的搜集,也是从“实”字出发。每年如东县都要邀请来自省内外的专家来讲座,不是讲信息,而是请高考阅卷组组长谈如何杜绝常规失分。此外,每年4月份如东县都要派出专人“刺探”本年高考命题专家的名字,针对该专家的研究方向、著作文章,把全县骨干教师聚在一起来研究,并命制几套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下篇:由如东教育引起的思考
1、必须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精神。
考察如东教育后,我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丁义平同志,用6个字简要精当地总结了如东教育经验,那就是:敬业、环节、落实。这6个字道出了如东教育成功的秘诀。应该充分肯定,我县广大教师敬业精神还是比较强的,也涌现过像刘友珍那样的扎根山区,忘我工作,闻名于省的爱岗敬业典型。但我们和如东教师比起来,还有差距的。我县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还有待于普遍提高。主要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只是把教书当职业,而不是当事业。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守岗”,在如何科学施教上用功很少。二是“教而优则仕”意识比较强,我县有许多很有教学才华的教师,不能把成为名师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影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因而攸县真正的名师凤毛麟角。三是少数教师拜金主义意识还比较强。虽然我县教育局曾三令五申地强调不能搞家教家养,并出台了《攸县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但仍有少数教师我行我素,变着花样追逐金钱,造成了不利影响。诚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学校不是真空,教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为人师表,就必须远离铜臭,就必须乐于奉献。
2、必须着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辈子不会做,也做不好的。”对照如东教育,我们认为我们教育行政领导有三个做得不够。一是带头学习不够;二是带头研究不够;三是带头实践不够。如东县要求每位教育行政领导一期至少读一本专业理论书,写一篇教育调研文章,听50节以上的课。对照他们,我们扪心自问,只能是自叹弗如。我们求真务实的作风太少,浮躁、务虚的作风太多;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太少;夸夸其谈无所事事的人太多;眼睛向下深入调研的人太少,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人太多;着力研究学校内涵发展的人太少,追求形式主义的人太多;一事当前,不是考虑认真做好工作,而是琢磨如何沟通关系;不是考虑科学解决问题,而是考虑如何回避矛盾。上述这些不良作风,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我们要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
3、必须努力强化合作研究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又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竞争日益强烈的社会里,加强合作,加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如东县的集体备课,“捆绑奖励”,就是合作意识的极好演绎。如东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反观我县的教育,我们也启动了集体备课和师徒帮扶制度,但我们没有人家那样动真的、来硬的、干实的。我们学校的科目之间如何协调,前勤与后勤如何配合就没有人家默契,我们的研究也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践行“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实践”的号召,努力到教育教学一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必须全力提高小学初中教学质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如东县的高考辉煌,也并不是高中教学一方之功。据我们考察,如东县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也是相当高的。坦率地说,我县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还有待于大大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师资老化。我县的小学教师基本上是民师转正的老班底,40岁以下的小学教师有的乡镇少之又少,而且是初中、高中层层拔高,现在的情况是全县基本上“无师”可拔了。二是教学重心有偏差。各乡镇中学都把初三作为本乡镇教学重心,而考一中又是重心中的重心,这样就势必造成办学整体水平不高。三是研究力度不够。我们在高中花的研究气力较多,在小学和初中花的研究气力不够,总是年复一年地咬住高三不放松,缺乏从小学到初中抓教学质量的强有力的链接措施,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浓。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做到重心下移,下移到小学、到初中。惟此,高中教育发展才有坚强的后盾,才有发展的支撑,才能丰收的可能。
如东教育是一座宝库,只有我们去挖掘,就会收获颇丰,获益匪浅。如东的经验是朴实的、真实的,也是扎实的。唯其朴实,我们就没有阳春白雪高山仰止之感;唯其真实,我们就没有雾里看花真假难辨之分;唯其扎实,我们才有宝山寻宝取之不尽之获。我们坚信,只有我们努力去学,踏实去做,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创造攸县教育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