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传3:问世380周年,重被发现90周年 造园文化,由《园冶》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48:22

《园冶》是一部旷世奇书。为什么这样说呢?只因古代学术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园林建筑专著恐怕只此一家。今年对于《园冶》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既是此书自1631年成稿后的第380个年头,又是它被国人遗忘三百年后,重被发现的第90个年头。这本出自苏州人计成的造园奇书,以其全面而又细致的造园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造园者。

 

苏州造园大师计成

计成(1582年~1642年)是苏州吴江人,中国明末造园家,少年时代即以善画山水知名。青年时代到过北京、湖广等地。中年回到江南,定居镇江,转事造园。在一次参观堆假山作业中提出了“应按真山形态堆垛假山”的主张,并动手完成了这座假山石壁工程。他的作品形象佳妙,宛若真山,于是名闻遐迩。明朝天启三至四年(1623~1624),计成应常州吴玄的聘请,营造了一处面积约为5亩的园林“东帝园”,完工后,吴玄非常开心,认为此园“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计成的代表作还有明崇祯五年(1632)在仪征县为汪士衡修建的“寤园”,在南京为阮大铖修建的“石巢园”,在扬州为郑元勋改建的“影园”等。他的创作旺盛期约在明崇祯前期。

 

《园冶》,世界第一造园巨著

计成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于崇祯七年写成中国最早的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全书共3卷,附园林建筑插图235幅。第一卷卷首的“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其中园说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以人为本的文化造园论

《园冶》首篇“兴造论”即语出惊人,大胆提倡以设计师主导造园活动,这跟以往依靠主人或匠人的悠久传统有天壤之别。因此计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肯定设计师地位的人。计成为何这般强调设计师呢?原来他认为优秀的园林,必须符合“体宜因借”四大标准,而要达到要求,只有深悟个中三昧的专家,才能做得到。所以他这样写道:“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得人”指有心得的人。计成的确与众不同,观点独特。次篇“园说”,道破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即是文人理想中的山水之乐、自然之美。末篇“借景”,是全书菁华所在,若用另一种说法,即借景是计成的拿手好戏。他写道:“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失传300年,终大显其辉

今年是明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经典著作《园冶》问世380周年。所谓“造园学”学科的“造园”二字的运用即始于《园冶》。遗憾的是,这样经典的园林学理论专著,在中国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研究和重视。清代只有李渔在《闲情偶寄?女墙》一文中提及它。计成亦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300年后,陈植和朱启钤先生重新发现《园冶》一书并推动此书的研究出版。《园冶》三卷本在中国直到1931年,经过陈植先生整合后方始与世人见面。50年后的1981年,陈植先生的《园冶注释》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19.4万字,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事。

日本著名园林学家本多静六博士在20世纪20年代考证称“《园冶》为世界最古之造园书籍”。1983年,德国园林学家玛丽安妮?鲍榭蒂的《中国园林》一书在法兰克福出版,该书赞扬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此话不久即成为世界公认的名言。后世欧洲各国的园林发展也深受《园冶》的影响,其英译本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

《园冶》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理论与实践达到世界高峰的里程碑,它对中国园林艺术实践和园林学的发展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崇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园冶》的园林美学理论和其产生的丰富的园林艺术实践,是中国园林登上“世界园林之母”的基础和起点。

走更远的苏式造园之路

回顾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精湛的造诣,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有着崇高的位置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对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有源流性影响,而且对欧洲、美洲等国的园林发展发挥着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

《园冶》对当代中国园林影响深远,书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八字真言,早已被造园家们奉为最高的美学原则。套用一句禅林机锋:未读园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读园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读罢园冶,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纪念计成,重温《园冶》,唤醒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彰显中华文明的辉煌,让我们的造园者能沿着祖辈的足迹,走出基础扎实,又不乏创新的苏式造园新路,为苏州的造园史书写下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