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法逃离(番外):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8:45
 中共历程
建党,以共产主义为目标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详细]
相关史料:
-- “一大”为何诞生在这一平方公里
为什么毛泽东能成为一大代表?
由于那时创建共产党是新鲜事物,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思想状态也各式各样。
在陕北建立自己的武装根据地
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消极防御方针指导下,屡战失利,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根据地日益缩小,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已经很困难。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了长征。[详细]
相关史料:
-- 长征前周恩来与毛泽东通宵密谈改变中国命运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
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共和红军的命运,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抗击日寇 壮大队伍
在65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要求,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详细]
相关史料:
-- 百团大战的五个谜团
抗日名将左权
1942年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为中共牺牲的最高将领。
共产党“赶考”与国民党“搬家”
毛泽东于1949年1月1日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开门见山地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详细]
相关史料:
-- 国民党何以失败 共产党何以胜利之诠释
司徒雷登:国民党低效 共产党务实
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共产党杜绝了渎职现象,促使官员和群众融洽相处
创造与破坏并存的治国之路
从“天下为公”的大同主义,经由供给制的“战时共产主义”,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共产风”,“大同——共产主义”构成毛泽东治国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详细]
相关史料:
-- 伟人异同: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理念有何差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
解放全社会的活力
1978年—2008年的中国,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抉择推动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激荡前行,影响而改变着整个世界。[详细]
相关史料:
-- 第六次选择: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新政模式
邓小平晚年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
房地产专家陈志:北京限购政策有调整可能
 中共人物











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媒体上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山东寿光县委老书记王伯祥
·中铁电气化局巨晓林

 本届政治局常委







十七届政治局常委论党性、党建、党员

胡锦涛论“井冈山精神”
胡锦涛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论述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

吴邦国: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温家宝:党员干部要在应对金融危机发挥模范作用
18个字,表达的意思清晰而有力:回报人民的时候到了。

贾庆林:“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他强调,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生命力

李长春: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实践中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李克强:党员干部要不辜负先烈不愧对群众不枉度人生
“向你们的父辈,向老共青团员们致敬!他们的功勋,我们永远铭记!”

贺国强: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狠抓反腐倡廉制度贯彻落实,着力增强制度执行力,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周永康:紧紧依靠各族党员干部群众
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所在,各级党委政府要狠抓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


















 中共历次党代会
时间
地点
人数
第一次
1921年7月23日-31日 上海-嘉兴
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第二次
1922年7月16日-23日 上海
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第三次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
近4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第四次
1925年1月11日-22日 上海
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第五次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武汉
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第六次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莫斯科
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第七次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延安
755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
第八次
1956年9月15-27日 北京
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第九次
1969年4月1-24日 北京
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第十次
1973年8月24-28日 北京
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第十一次
1977年8月12-18日 北京
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第十二次
1982年9月1-11日 北京
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65万多党员
第十三次
1987年10月25-11月1日 北京
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余万名党员
第十四次
1992年10月12-18日 北京
2000人,代表5100多万共产党员
第十五次
1997年9月12-18日 北京
2074人,代表5900多万共产党员
第十六次
2002年11月8-14日 北京
2120人
第十七次
2007年10月15-21日 北京
2213人,代表7000多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