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的使用方法:大昭寺:藏地的灵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7:27
                            大昭寺:藏地的灵魂 (2011-08-05 09:18:33)  
  
  
  
  
 如果你曾经从公路进藏,那些行走在各条进藏之路上的朝圣者一定曾经让你感到震撼。在那已被重复了无数遍的三步一叩首的动作中,你一定会对这些磕长头的朝圣者的信仰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话语,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与经济条件,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有着共同的目的地。因为这份信仰,他们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叩首后,将数千公里的路程抛在了身后;因为这份信仰,他们将自己的身体匍匐在烟尘滚滚的土道上,将自己的双膝跪倒在满是碎石的石路上,将自己的额头叩在满是泥浆的泥道上;因为这份信仰,他们吃着自带的糌粑喝着自制的奶茶,登上了世界屋脊的一座座高峰,跨过了青藏高原的一条条河流,走向心中的那个圣地——大昭寺。 
 如果说坐落在拉萨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政治的象征,那么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的大昭寺则是藏传佛教和西藏信仰的代表。可以说,因为大昭寺的存在,环绕在它四周的八廓街才成为了千年拉萨的心脏,而藏民们“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更让这座藏传佛教寺庙成为了“藏地的灵魂”。 正因为是人人向往的圣地,正因为是藏地的灵魂,所以才有了“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的话语,而我也因此将自己在拉萨的落脚点选在了距离拉萨不住百米的八廓街上。 
 清晨,大昭寺内传出的诵经声将我从梦中唤醒,中间夹杂着信徒们转动经轮的碰撞声以及卷动经幡的风声。仔细听,在呼啦啦的风声中,虔诚的信众们磕长头时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声也隐约可见。  顺着诵经声,我来到了大昭寺的门前,只见磕长头的信众们已经站满了寺门前的空地。 
初升的朝阳已经越过了高大的院墙,阳光透过金铜浇筑的金顶将万丈霞光铺洒到大地上。     许多人都说,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应该尽量避免对着太阳拍摄,以避免烈日将感光元件烧伤。我并不知道此种说法的真伪,但我却是一个非常喜欢拍摄太阳的人。在我看来,太阳是造就了这个世界的源泉。太阳以及那充满了无数神奇的霞光的出现,都会让你拍出的照片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当太阳那足以遮掩万物的光亮压黑了大昭寺门前的一切,只有金顶之上的经筒与法轮在反射着这份夺目的光芒之时,我感到了一种无比的神秘,一种太阳营造的神秘,一种距离太阳最近的雪域高原上的灵魂应有的神秘。

 近端,是一位位虔诚的朝圣者。无论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在身后或交谈或拍照或赞赏,他们都不为所动,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是一遍遍地将双手举过头顶,然后再用身体去丈量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大地。他们希望自己的虔诚能让心中无限敬仰的佛主赐福予这个世界,能让自己与家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双鹿护法法轮是大昭寺的象征,甚至已成为了藏传佛教寺院的象征。如想通过拍摄将这一佛教神器表现出应有的神秘感,则需要注意其与身后蓝天白云的配合。蓝天中一丝丝飘散的白云看起来极似燃炉中升起的青烟,为神圣的大昭寺增添了几分应有的神秘。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法轮与双鹿之上的闪闪金光,为了这道耀眼的金光,我在大昭寺的门前等待了很久,也为它按下了无数次的快门,当最终的效果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才是我心目想要看到的双鹿护法法轮,想要看到的大昭寺。
  换个角度,我看到的是另一种神奇。虽然,高高的院墙与法轮遮住了光芒四射的火球,但却挡不住它所放出了光亮。当光线越过院墙,与黑暗相交,我看到了更为闪耀的经筒,以及沐浴在阳光之中的双鹿。当光线透过法轮上的空隙,发出令人惊讶的光芒,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双鹿护法法轮和大昭寺。 
  
  当太阳放出的耀眼金光正好穿越了大昭寺那神圣无比的金顶法轮,这一刻,任你来自何方,任你是否信佛,任你贫富贵贱,都会感到动人。这是让人赞叹的时刻,这是让人心醉的美丽,这是让人折服的神奇。 
 在这神奇的美丽下,登上金顶的游人们或是不自觉地深情对望,或是下意识地转起了手中的经筒。而在金顶之下,我看到的是一群群虔诚叩首的信众,一位刚刚起身的藏族老人。阳光照亮了他的头发,光线凸显了他额头之上的皱纹。那是一个曾经无数次与大昭寺地面想碰的额头,也许每一道皱纹上都有着一个故事,一个理想,一个渴望,但也许它们背后都只有一个词“信仰”。  
 这难道不才是我们心中向往的大昭寺吗?  
  也许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太多了,每一时刻,每一角度,每一道光芒,每一次闪耀……都是我所想要看到的。但也许我并没有要求太多,因为我只是静静地站在大昭寺门前,看它每一时刻的变化,看来此朝圣的每一位信徒,看那阳光与烟火的交融,看那虔诚与向往的圣地,看到信仰的灵魂。 
 
 
 无论是那通透纯净的蓝天,还是那圣洁飘渺的白云;无论是那松柏枝烧出的青烟,还是那光芒闪耀的绿树;无论是在人潮人海的大昭寺门前,还是在布满鲜花的大昭寺广场上……我看到的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无论是手持相机的游人,还是转动经筒的藏人;无论是双手合十的老汉,还是满脸皱纹的老妇;无论是广场上独自叩首的信徒,还是大昭寺前众人膜拜的场面……我满眼都是无所不能的信仰。 
 买上一张80元的门票,我也步入了这座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尺尊公主为修建的神圣殿堂。闪耀的金殿让金碧辉煌这个成语找到了最佳的注脚。 
 

院落东侧,一排排点亮的酥油灯常年不熄,燃烧的火焰中,是一桶桶待要添加的酥油。虽有寺院内的僧侣们负责添加酥油,但来此朝拜的信徒们大多愿意带上一盒自己购买的酥油,并亲手将它加入,让这些燃烧着希望与祈愿的灯火长明不熄。

顺着游客与信众交织的人流,我行走在大昭寺的各个宫殿之中。看到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壁画与佛像,当然包括那最为精美与尊贵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如此在宗教意义和制造工艺上均举世无双的国宝,竟然是当年和亲时带去的嫁妆,真可想见当时唐王朝的和亲诚意以及珍宝之多。
 登上了向往已久的金顶,近看那阳光照亮的转经筒,我折服于它的精美纹饰,陶醉于这蓝天白云映衬的金光闪耀。 
 俯瞰身下,那万人朝拜的场景并未改变。甚至可以说,千百年来这样的场景也从未改变。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虔诚的信众们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这片距离太阳最近的大地,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和无悔的行动去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角度的变化与时光飞逝,让转经筒与双鹿法轮都已成为了落日时分的剪影。消失的阳光会将大昭寺沉寂在短暂的黑夜中,但我相信,那燃烧的酥油灯绝不会熄灭,那转动的经轮不会停止,那虔诚的信众不会消失,因为这里是大昭寺,是人人向往的佛教圣地,是举世无双的藏地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