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教的秘密殿堂掉落:美国风光的背后: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54:28
        今日的美国,领跑全球,风光无限,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的目光!而在风光体面的背后,它也经历了殖民统治、国家分裂、经济萧条、战火硝烟等诸多磨难。一个移民国家何以成为今日的头号强国?美国崛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精神密码?21世纪的美国将往何处去?也许唯有历史能给我们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哥伦布与印第安人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从而作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被载入史册。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戈顿所说:"哥伦布是唯一的,全世界借助于他著名的航行,将东方与西方两个半球连接起来,他是一位无可置疑的发现者。"

  (一)划时代的航海航行

  1492年8月3日,一个星期五的黎明时分,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约1451~1506年)的探险者在得到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五世和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下,携带西班牙王室致中国皇帝的国书,带领87名水手,分乘"圣玛丽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三艘探险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Palos)港出发,驶入浩瀚茫茫的大西洋,开始了一场划时代的航海探险活动。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想到,他们的这次航行将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他青年时代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对富庶的东方世界充满了向往。1474~1475年,他曾在热那亚的船队工作,1476年移居葡萄牙里斯本,后来从事航海生涯,先后航行至英国、冰岛和几内亚等地。他刻苦学习天文、地理知识,深受当时地理著作《世界图志》和意大利地理学者托斯卡内利的影响,深信"地圆说",希望能寻找一条从西方通向印度、中国和日本的新航线,并草拟了从欧洲西行至东方的航海计划。

  大约在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提出了他的航海计划,以寻求财政支持,但未获得成功。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并向伊莎贝拉一世女王求助,女王认为哥伦布要求的装备花销不多,成功了利益却不可估量,因此颇为支持。1492年4月,西班牙国王终于接受了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计划,同他签订了航海协议,并授予他"海上大将"的称号,任命他为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准许其从这些地方的产品和投资所得中抽取一定收入,并答应给予必要的财政和物质支持。

  在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后,哥伦布率领其航队出发了。他们先是向南航行到达加那利群岛海域,然后又向西行驶进一片大西洋中部的未知海域。从西班牙出发十个星期后的10月12日上午,他们在一处沙地岛屿的海滩靠岸,哥伦布将此岛定名为圣萨瓦尔多(现今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即基督教"救世主"之意。哥伦布误认为他们到达了印度附近的外围岛屿,遂把当地欢迎他们的棕色皮肤的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二)印第安人的世界

  其实哥伦布等人到达的地方远非印度,是他们闻所未闻的新大陆。欧洲人很快把这片新大陆称为美洲,但长期以来还是把原来美洲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直到最近,这些土著居民才获得了更为科学的名称"土生美洲人"(Native Americans),或者直接叫"Amerindians"。

  印第安人当时还处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但是已经知道用火,能制造非常简单的石器和骨器。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他们的后裔已发展到1500~2500万人。

  印第安人由很多的部落组成,散落分布在不同的草原与森林。他们的生活方式各式各样,一些部落以采猎为生,一些部落以农耕为主。有的个头高大,有的身材矮小,有些皮肤是浅黄色,而有的皮肤呈深黑色。他们说着三百多种不同的语言,虽然被统称为印第安人,但他们内部之间的差异却非常之大。

  早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祖先已经在这片大陆上居住至少5万年之久。很多科学家认为最早的美洲居民来自亚洲,是在冰川期晚期,西伯利亚的狩猎者穿越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从那里再继续向南向东迁移。

  多个世纪以来,印第安人靠捕猎与采集为生,他们逐渐开始定居在某个适宜生存的地方,在大约公元5000年前的一天,印第安人发现一种野草的种子很好吃,就通过精心耕种使它们的种子变得更大更饱满,这些人就成为最早的农民,而这种野草就是后来的玉米。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有二十多个品种,生长期长短不一,短的只要三个月就成熟了。16世纪殖民者把玉米带回欧洲后,由于其产量高、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播种和收获季节早,很快就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起来。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是一个了不起的农业试验,现今植物学家们认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是农业史上最困难的试验。

  我们常吃的马铃薯与甘薯也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它们同为目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木薯、山药等多种薯类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的豆类作物对世界农业的贡献也很大,花生便是印第安人贡献给全世界的又一礼物。

  此外,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人们日常食用的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和辣椒等,如果没有印第安人为我们培育出的这些蔬菜,很难想象我们今天的饭桌会如此丰富多彩。巧克力糖现在是一种风靡世界的糖果,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可可粉,而可可便是印第安人首先培育出来的。根据一些学者研究,现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植物食品的原产地都是美洲。

  (三)"美洲"的正式发现

  除印第安人外,在哥伦布之前最早到达美洲的是北欧的维金人。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和新英格兰发现了他们的定居点遗迹。在维金人的英雄传说中,记载着一位叫埃利克森的水手曾经在公元1000年左右从格陵兰岛航行到北美的东海岸。大约在11世纪时,一些普通的北欧商人和农人,曾乘坐圆形单桅船只在纽芬兰北部某地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但由于当地印第安人的敌意与北部海水的威胁,仅在两三年后就被迫放弃回国。

  哥伦布到达美洲岛后稍做停留便继续航行,并到达了古巴地区,他的目标是到达当时元朝统治的中国,希望与元朝皇帝进行香料与黄金贸易的谈判,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他继续南下到达了现今的圣多明各岛,但连梦寐以求的印度与中国的影子都没见到,灰心丧气的哥伦布只得在1493年1月16日乘"尼尼亚号"返回西班牙。

  这位历史上最幸运的航海家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带回了被他错误地称作印度的珠宝的样品。在以后的10年里,这位勇敢的航海家又进行了三次航行,探察了波多黎各、牙买加、维尔京群岛以及从圭亚那到洪都拉斯一段大陆沿海地区,并在圣多明各岛建立了欧洲人在新大陆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

  因没能找到西班牙王室希望得到的宝物,哥伦布很快就在西班牙声名扫地。1506年5月20日,穷困潦倒的他死于西班牙的巴利亚多利德,直到临死前他也全然不知他所到过的地方完全属于他同时代的欧洲人尚不知晓的另一个半球。在位于塞维利亚他的陵墓上,铭刻着为他抱打不平的字句:"为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菜昂王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功不可没。"

  第二节 国王的特许状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辟了数条通往美洲的海上航道,很快引发起一阵又一阵的探险与殖民热潮。在这一时期,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与英国纷纷组织航海探险队伍,以寻找商业路线、海外财富并最终进行殖民开发。西班牙与葡萄牙凭借其海上强国、船坚炮利的优势,很快占领了先机。在科尔缔斯、皮萨罗这些冒险家作为开路先锋的推动下,很快就征服了大部分中美洲与南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时,作为欧洲强国的英国显然在殖民步伐上慢了一拍,一直到16世纪下半叶,英国统治者才对这片新大陆产生兴趣。

  (一)英国早期对北美探险的经历

  1497年5月,意大利航海家吉奥瓦尼·卡波特接受英格兰商人卡特尔的雇佣,并在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的支持下,乘坐"马修号"船舶从爱尔兰的一个港口起航,寻找盛产香料的印度群岛,并在6月24日抵达了现今加拿大的纽芬兰。在那里停留了三周后,他信心十足地声称他已经到达了亚洲的东北角。1498年,卡波特又率领200人乘五艘大船再次出航,这次的目的地是东方的日本,但不久他的船队就消失在茫茫无际的大西洋里,杳无音信。

  以后英国为寻找欧亚大陆沿海北岸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派出了很多航海队伍,但都无功而返。1585年,英国殖民官员沃尔特·罗利派遣一支探险队前往北卡罗莱纳的沿岸海湾,探险队回来报告称当地的印第安人对他们十分友好,罗利爵士就以当时英国的"童贞"(Virgin)女王伊里莎白一世将发现的这片地区命名为"弗吉尼亚"(Virginia)。他后来又派出三条船只,运载着117名移民来到现在的罗阿诺克岛(Roanoke),但三年后这些人全部踪迹全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今无人知晓。

  不过以上这些波折丝毫没有动摇英国向北美扩张的决心。当时的英国只是个版图狭小的农业国,人口在四五百万左右,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难养活这么多的人,很多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从1620年到1635年,英国出现了经济危机,很多工人失业,甚至一些有手艺的工匠也找不到工作,农业歉收更加剧了下层民众的生活窘境,英国统治者迫切希望通过开拓海外殖民地,缓解严重的人口压力与社会贫困问题。

  (二)殖民冒险家公司

  正当英国统治者迫切希望开拓海外殖民地时,两伙商人粉墨登场。这两伙商人召集了一些投资人向国王詹姆士一世请愿,要求国王给予他们特许状,允许他们在罗利爵士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开展开发活动。其中的一伙自称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简称弗吉尼亚公司),另一伙自称普利茅斯公司--这个团体是以普利茅斯为中心的西部商人,他们想从开发新英格兰西部与纽芬兰渔利。

  两个商业集团虽然彼此猜忌、竞争激烈,但最终还是联合起来向国王申请特许状,并获得成功。1606年4月10日,詹姆士一世给他们颁发了特许状,在特许状中他把北弗吉尼亚的殖民开发权授予弗吉尼亚公司,把南弗吉尼亚授权给普利茅斯公司。按其规定,在美洲发现的殖民地或其他领地归英国国王所有,但殖民地政府对其内部一切事务有全部的"治理权"。各殖民地政府由13人组成的参事会负责,其成员可以随时被调换。在各殖民地定居的所有移民及后裔,将和他们在英王统治下的英格兰及其任何领地出生的人一样享有同等的自由权、豁免权和免税权,并可拥有对殖民地土地实际的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移民从英国和其他英属领地进口的货物,在十年内不必交进口税、津贴和其他关税,但在殖民地开采的金银,要将其中的1/5或1/15上交给国王。

  此特许状不仅确定了英国殖民政策的基本方针,指明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基本性质与发展方向,其内容以后虽根据情况的变化时有修正、补充和改变,但基本政策并未发生变化,它是即将兴起的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点。

  (三)詹姆斯敦殖民点的建立

  在获得国王的特许后,弗吉尼亚公司很快组织起大概有120人的殖民队伍,其中有很多穷人因支付不起前往新大陆的交通费用,只能与公司签约,以义务为公司效力7年为代价,换取了免费前往弗吉尼亚的机会。1606年12月,他们乘坐三艘船只起航,一路奔波,很多人在路途中因病困丧命,最后的一百来人在1607年5月24日抵达了一个河口,为感谢国王詹姆士一世,他们将此地命名为詹姆斯镇(Jamestown)。

  但他们很快发现在此立足是多么的艰难,当时已经错过了播种季节,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绅士"们根本做不了什么体力劳动,很快他们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超过一半的移民死于疾病与饥饿,很多人因为惧怕艰苦的生活选择了打道回府。尽管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弗吉尼亚十年里的人口也不过1000人。多亏当时负责殖民点军事防御的约翰·史密斯上尉管理有方,该殖民点才幸存下来。史密斯上尉首先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搞好关系,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一些玉米和山药,解决了"饥荒"的燃眉之急。他还在殖民点实行军事管制,声明不劳动者不得食。在能干的史密斯上尉的领导下,詹姆斯镇的移民很快摆脱了困境,生活开始安定下来。他们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一直时好时坏,为了恫吓印第安人,阿盖尔上尉率众绑架了印第安人部落首领的女儿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幸运的是波卡洪塔斯很快喜欢上了这些英国人,并学会了他们的语言,1614年她还嫁给了其中的一个移民约翰·罗尔夫,这使得英国移民与当地印第安人的和睦关系维持了十年之久。

  詹姆斯顿的移民很快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种植烟草,当时的欧洲吸烟风气盛行,1614年约翰·罗尔夫向英国销售了第一批烟草,大受当地民众欢迎。詹姆斯顿通过出口烟草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定居。为了吸引更多的英国移民前来北美洲,弗吉尼亚公司改革了土地制度,规定凡是1616年之前自费而来的移民每人授予100英亩的土地,永久免税,1616年之前由公司出资运来的移民在为公司劳动满7年后也授予100英亩土地,1616年以后到来的移民也能获得50英亩的土地。慷慨的土地政策很快吸引了大批的移民,1619~1625年之间,有近5000名英国移民来到詹姆斯顿,殖民点很快扩大,并最终形成后来的弗吉尼亚殖民地。1625年弗吉尼亚公司因经营不善与人事纠纷陷入困境,负债累累,濒于破产,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宣布将殖民地收归国有,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

  普利茅斯公司的殖民活动开始较晚,1607年中才有两艘船载着120人离开英格兰。他们在缅因州的萨加达霍克河上岸,并在那里建起一座简陋的村落。可是,由于移民内部不团结,出现派别内讧,此后虽然运来一些补给品,却再没有新的移民补充进来。殖民地居民渐渐丧失信心,他们决定返回家园,最后移民在1609年全部返回英国,普利茅斯公司在北美的殖民活动宣告失败。

  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建立终于使英国在新大陆的殖民有了个成功的开端,北美独立战争后,1788年弗吉尼亚殖民地成为美国第十个州,首府在里士满。

  第三节"五月花号"

  詹姆斯敦殖民地建立13年后,在它的北面,又建立了一个英国人的殖民点--普利茅斯殖民地,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创建者通过订立《五月花号公约》,把旧大陆的民主火种--国家契约理论带到了北美新大陆。

  (一)清教徒

  早期来北美殖民地的移民除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外,对宗教自由的热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

  在国王亨利八世1536~1540年主导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天主教后,英国各宗教派系的分歧与矛盾日益严重。其中部分教会成员宗教观点比较激进,他们认为当时的英国国教对于改革宗教礼拜仪式与清除天主教影响的措施还不彻底,他们反对教会对天主教的妥协措施,特别反对主教的种种特权,提倡教徒个人进行直接的宗教体验,要求改革复杂的宗教仪式,提倡简单的宗教礼仪。这一宗教派别在历史上被简称为"清教"。

  当时的英国政府与教会的当权者对于清教的观点与影响十分惧怕,千方百计对他们采取各种宗教迫害措施,很多清教徒被迫离开英国,一些人来到在宗教方面比较开明的尼德兰(包括现今的荷兰与比利时)地区,但有一些清教徒在尼德兰找不到归属感,于是便计划前往北美新大陆,希望到那里找寻他们梦寐以求的宗教自由。

  (二)"五月花号"

  向往新大陆的清教徒中有个叫威廉·布鲁斯特(William Brewster)的人,他认识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的财务主管桑兹爵士,通过这层关系,他们获得了在公司北方领土的定居权,并得到伦敦一位铁矿商人提供的部分经济资助。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离开了尼德兰,回到英国,在此开始了奔向新大陆的历史行程。

  1620年9月16日,大约102人一起登上名叫"五月花号"的轮船,离开了英国的普利茅斯港。这102人里有一半是清教徒,其他则是破产的农民、工匠与渔民。"五月花号"原本是一艘往返于英国与法国之间运酒的商船,经过改装后全长27米,负载180吨。经过六十多天的颠沛流离,11月19日,移民们终于看到了北美洲东海岸的科德角(Cape Cod),他们准备继续航行到哈德逊河(当时那里是弗吉尼亚公司的管辖范围),但由于遭遇海上风浪,风向改变,再加上携带的食物与淡水即将用尽,他们只得折返科德角。11月21日,他们在普利茅斯湾登上了美洲新大陆的土地。

  由于没能按计划到达弗吉尼亚殖民地,他们的土地许可证在那里没有法律效力,移民们又存在着宗教信仰上的分歧,在此背景下,为有效管理与约束移民队伍,清教徒的领袖威廉·布鲁斯特与威廉·布拉德福德等人共同协商,决定为未来的定居地拟订一项管理原则,后人称为《普利茅斯联合协议》或《五月花号公约》。这份公约要求移居到新大陆的人们秉承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同时宣誓表达对以英王为首的英国政府的忠诚,并决定自愿组成"公民自治团体",拟定公正而平等之法律、规章,并保证遵守与服从。这一公约构成了美国宪政的雏形,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它看成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政治性质的契约文件。它在美国政治与法律制度演进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五月花号"选择的上岸时间与地点对移民十分不利,那时正值隆冬季节,而且当地土地坚硬多石,很不适合农耕。结果没过一年就有至少一半的移民死于严寒与疾病,等熬到第二年春天时,幸存下来的移民不超过50人。但存活下来的移民并没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建立起坚固的房子,并且学会了捕鱼与打猎,友好的印第安人还教会他们如何种植玉米,尽管生活非常艰苦,但当1622年有船只路过答应带他们回英国时,没有一个移民打退堂鼓提出回去。

  但由于一直没获得国王的特许状,法律地位不明朗,1691年,普利茅斯殖民地被并合并到马萨诸塞殖民地。

  (三)"山巅之城"

  1620年,普利茅斯公司的部分员工组成马萨诸塞湾公司,在1629年得到英国王室特许后,该公司委托英国萨福克地区的庄园主约翰·温斯罗普安排移民计划。1630年3月,约翰·温斯罗普率领一千多名宗教态度较温和的清教徒乘坐5艘船只来到马萨诸塞湾。在马萨诸塞湾公司的资助下,后来来到马萨诸塞的移民逐渐超过2万人。不久,马萨诸塞湾公司总部由英国搬到殖民地,此后,马萨诸塞殖民地很快以波士顿为中心发展起来。

  马萨诸塞的清教徒怀着虔诚的宗教理想来到新大陆,他们力图在这里建立起教义上所讲的"山巅之城",即为全人类树立圣洁的神圣榜样。为此当地的政府颁布法律要求人们严格遵守教义,并严惩酗酒与通奸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即使男士的头发稍微长一点都会遇到麻烦。这些严厉而繁琐的清规戒律很快引起了一部分移民的不满。居住在塞勒姆镇的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牧师坚决反对当地政府的政教合一政策,他认为教会与政府应该是分离、互不干涉的,政府不能实施宗教法律,宗教本身最终依赖于个人的觉悟和感觉。他的观点很快为当地清教徒的统治者所不容,1635年,他被马萨诸塞综合法庭驱逐出殖民地。威廉斯牧师和他的支持者逃到纳拉甘希特湾,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名为罗德岛的新殖民地,并在那里推行政教分离的政策。

  (四)北美殖民地体系的建立

  清教徒建立的另外一个殖民地是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它是由来自清教中贵格宗的领袖威廉·佩恩(William Penn)建立的,贵格宗教徒拒绝宣誓并拒绝服兵役,很快为英国政府所不容,大量的教徒纷纷移民到北美。佩恩的父亲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佩恩本人也很有能力,1681年3月14日,他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那里获得了特许状,拥有了宾夕法尼亚地区土地的所有权,1682年,佩恩建立了费城,这个名字是他用两个希腊词合成的,表达了他计划进行和睦相处的神圣实验的良好愿望。佩恩施行的宗教自由政策以及他公正处事的良好声誉,很快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的移民,其中很多是来自德国为躲避宗教迫害的新教小派别的教徒。

  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殖民者已经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分别是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及乔治亚,这13个殖民地初步奠定了北美殖民地体系的雏形。

  第二章

  第一节 要自由,不要印花税

  英国在取得对法国的"七年战争"胜利后,为转嫁战争军费负担,掠夺殖民地的各种资源,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压榨。于是,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统治者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一)七年战争后的殖民地矛盾

  18世纪,英国与法国在北美为争夺殖民地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法国宣称拥有加拿大与路易斯安那(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名),其中位于美洲大陆中部的路易斯安那包括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冲积灌溉的所有土地。到18世纪中期,这些地区的平原与森林都还处于未开发状态。法国对路易斯安那的占有引起了英国政府及其殖民地代表的不满,他们担心一旦法国出兵占领了密西西比河流域,那将使北美殖民地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部扩展的计划无法进行。最终,1756年,英国与法国为争夺北美大陆的领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的英国政府在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强有力的领导下,派遣了大批军队到北美作战。1758年,英国军队攻占了法国在圣劳伦斯海湾的路易斯伯格据点,并在第二年占领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1760年蒙特利尔又落入英国军队手中,英军在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最终1763年参与七年战争的欧洲列强签订了《巴黎条约》,法国放弃了对加拿大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北美殖民地的所有权。

  七年战争胜利后,英国在北美的政策进一步激化了英国政府与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由于当时大量欧洲移民的迁入,北美殖民地人口大大增加,1750~1770年期间,北美殖民地人口从100万增至200多万,人口压力日渐增大。东部地区的土地因过度开发而地力下降,一些像新英格兰之类的老市镇,已经十分拥挤不堪,当地居民迫切希望向西发展,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进入俄亥俄地区进行殖民开发。但英国政府为了避免与当地印第安部落发生冲突,禁止北美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进行殖民。英国政府的限制政策无疑束缚了北美殖民地继续扩展的手脚。

  英国政府为偿还巨额的战争债务和扶植英国本土迅猛发展的制造业,进一步加紧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它既垄断了北美洲的商业,又控制着北美洲的运输,并对北美殖民地的糖、咖啡、纺织品等商品加征苛刻的进口关税,强迫殖民地居民负责当地英国军队的住房与给养。英国殖民当局的上述政策受到殖民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二)"印花税"引起的纷争

  1765年3月22日,英国议会又通过了《印花税法》。经议会批准后的《印花税法》规定:"殖民地的报纸、年历、小册子、证书、商业单据、债券、广告、租约、法律文件以至结婚证书等,都必须贴上票面为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税票(须用硬币购买),违者将被送到不设陪审团的海事法庭受审。"对于这项《印花税法》,殖民地居民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各殖民地的权利,是直接来自英王的特许而不是来自英国的议会,英国的国会里没有一个殖民地的议员代表,因此根本没有通过对殖民地加征税收的法案的权力,"无代表不纳税"成为当地居民反对课税的基本理由。

  为反对《印花税法》的施行,许多殖民地居民组织起秘密组织,开展反印花税斗争,提出了"要自由、财产,不要印花税"的口号。纽约、费城、波士顿的商人们决定联合起来,提出如果不废除《印花税法》,就拒绝销售英国的货物。殖民地当地的妇女们也组织起名叫"自由之女"的团体,她们自己纺纱织布,不穿从英国进口的纺织品,提出了"宁穿土布衣,决不失自由"的鲜明口号。

  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人士为阻止《印花税法》生效,举行游行示威,高呼"要自由,不要印花税",捣毁税局,放火焚毁成堆的税票,迫使税吏辞职,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暴乱。在波士顿,一群反《印花税法》的人冲进当地一位名叫安德鲁·奥利弗的印花税票代销人家里,威胁着要杀了他,次日,这位代销人别无选择地被迫辞职了,其他印花税票代销人也都纷纷挂职而去。在纽约,副总督科尔登在一群反《印花税法》人的冲击下逃到英国军舰上寻求保护,这群人随即袭击了伯特利要塞,冲击了总督的马车房,焚毁了印花税票,随后来到一位曾威胁要把《印花税法》从人们的喉咙里塞下去的守备军官家里,砸烂了他的家具与摆设,铲平了他的花园。

  1765年11月1日原本应该是《印花税法》正式生效的日子,可是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殖民地已找不到一张印花税票,更找不出一个人来代销印花税票了,《印花税法》在殖民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下彻底流产,报纸不贴印花税票照样出版,商人在没有交税的情况下继续贸易。

  10月7日到25日,9个殖民地派出29位代表在纽约召开反印花税会议,目的在于协调统一各殖民地的政治立场,它成为后来大陆会议的预演。10月19日,会议通过了《权利和公平宣言》,在表示对英国议会"一切应有的服从"之后,提出北美的居民与英国本土的人们一样有着天赋的权利与自由,未经本人或代表的同意不得向他们加征任何税收,征税唯一的合法机构只能是殖民地议会而非英国议会。宣言同时宣布,由海事法庭对违反税收法令的人进行审判更是没有道理的。

  殖民地抵制英货的运动,使英国商人遭受重大损失,与北美地区的贸易锐减,利润大幅度下降,他们也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取消《印花税法》。在强大的反对声势压力下,1766年3月,英国议会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后,最后同意撤销《印花税法》。

  废除《印花税法》的消息传到殖民地后,当地居民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燃放焰火,鸣钟庆祝,"灯火辉煌,篝火营营,彩坊林立,人群熙攘,火花满天,一派欢歌笑语、喜气连天的情景"。在纽约城,当地居民烤了两头全牛,并向兴高采烈的群众免费供应啤酒和掺水的烈酒以示庆贺。

  不过《印花税法》的失败并没有迫使英国政府放弃进一步控制北美殖民地政治经济、加征更多税收的努力,另外一番新的斗争较量很快就上演了。

  第二节 波士顿倾茶事件

  《印花税法》废除后,英国政府与殖民地的和谐关系暂时恢复,但英国并没有利用这一时机实时调整其殖民政策,也没采取其他容易为殖民地居民所接受的方式筹集经费。他们只是高高在上,认为英国议会能代表整个大英帝国,有权拘束每一块土地和其领土上的每一个臣民。双方的利益矛盾并没能缓解多少,新一轮的冲突与摩擦再次发生。

  (一)《唐森德税法》与"波士顿惨案"

  1767年1月,英国议会在财政大臣查尔斯·唐森德的建议下,通过了一个新的税收法案,这个法案以建议者的名字命名为《唐森德税法》,法案规定:"英国的土地税由20%减至15%,由此产生的40万英镑差额,需要从殖民地所征的税收中得到部分弥补。"法案规定对从英国输入北美殖民地的颜料、铅、玻璃、茶叶、纸张等征收进口税;在波士顿设立海关税务司总署;税收人员可以到船舱、私人住宅、店铺、货栈搜查违禁品。

  和《印花税法》一样,《唐森德税法》再次遭到殖民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波士顿地区出现了激烈的抗议示威活动。1767年9月,波士顿城镇会议通过决议,号召殖民地人民不进口、不消费英国货,自己生产衣服、家具、车辆、钟表和其他消费品,以摆脱英国的控制。

  在轰轰烈烈的抵制英货运动中,英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大打击。波士顿和费城的进口货物量减少了一半,纽约的进口货减少了83%。殖民地人民用手工纺织的土布代替英国的纺织品,用深红色的叶子泡茶叶,以殖民地自制的纸张代替英国的纸张,房屋不刷英国进口的油漆,时髦的花边也不见了,家庭产品成了自立光荣的标志。

  为压制北美殖民地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英国向殖民地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军队。英军当时有两个团的兵力驻扎波士顿以防止走私,他们日夜在城里巡逻,但由于军纪不严,严重滋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英国部队还允许士兵业余打工挣钱,结果使不少城市工人失业,英国士兵与城市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化。

  1770年3月5日,驻扎在波士顿的英军以保护执行关税条例的英国官员为由,向进行抗议的一群当地民众开枪,结果打死四人,伤六人,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惨案"。惨案的发生再次激起了人民反英情绪的高涨,约5万人参加了葬礼游行。在群众的压力下,总督下令从波士顿撤军,枪杀群众的士兵受到审讯。发生波士顿惨案的同一天,英国政府为缓和抵制英货的经济压力,废除了《唐森德税法》规定的关税,但保留对茶叶征收进口税,以维护英国议会有权向殖民地征税的原则。

  为反抗英国殖民者的高压统治,在当地绅士塞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的领导下,波士顿市镇会议的选民成立了第一个通讯委员会。通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函传递,扩大宣传和互通情报,在马萨诸塞民众中间统一反英活动。3个月内,马萨诸塞很快就成立了80个通讯委员会,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也加入了这一运动。最后,除宾夕法尼亚和北卡罗莱纳外,各殖民地至少有一个通讯委员会。到1773年,所有通讯委员会建立了联系。通讯委员会推动独立斗争统一行动,为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二)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12月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反英斗争的高潮。英属东印度公司原垄断了印度与大英帝国以及其他地区的贸易,但因经营不善,再加上荷属东印度公司的竞争,面临破产,当时东印度公司积压了近1800万磅茶叶急于脱手。1773年,为挽救英属东印度公司,英国议会通过了《茶叶法》。《茶叶法》规定英国政府退还东印度公司运往新英格兰地区茶叶的关税,允许公司不通过英国或北美的批发商而直接将茶叶出口销售到北美殖民地,这就使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价可以大大降低,甚至低于从荷兰运来的走私茶叶的价格。公司还指定那些未参与抵制英货的商人作为销售茶叶的代理商,这样,公司垄断了殖民地的茶叶市场,对当地的茶叶生产与销售构成强烈的竞争。为了阻止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上岸进入市场,波士顿民众在塞缪尔·亚当斯的领导下组成了"茶社"(Boston Tea Party),并于12月16日化装成印第安人登上运载茶叶的船只,将价值9000英镑的342箱茶叶抛入大海。

  英国政府认为"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对殖民当局正常统治的恶意挑衅,为压制殖民地民众的反抗,1774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这些法令明显地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激起了他们的联合反抗,直接导致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三)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4年9月5日到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除乔治亚外的12个殖民地派出了55名与会代表(乔治亚代表团遭总督阻止未能与会)。这55人中,绝大多数是律师,其他的是商人和农场主,其中有塞缪尔·亚当斯、约翰·亚当斯、乔治·华盛顿等未来美国的开国元勋。

  会议首先讨论了宾夕法尼亚代表约瑟夫·盖洛韦提出的政治方案。此方案主张设立一个北美议会,与英国议会一起共同管理殖民地事务,未经它的同意,英国议会不得向殖民地颁布任何法令。正当代表们对该方案进行激烈辩论时,"自由之子"中的保罗·里维尔从波士顿火速赶来,向大会递交了《萨福克决议案》,这一方案是在9月9日马萨诸塞殖民地萨福克举行的一次会议获得通过的。决议案历数殖民地蒙受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要求改变这种现状,并指出:"强制法令是不公正、不合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马萨诸塞应该武装起来对抗英国的暴政。"决议案还要求各殖民地对英国货物实行全面抵制。这项措辞严厉、饱含激进色彩的法案,很快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10月14日,会议通过了由约翰·亚当斯起草的致英国及北美殖民地的《权利宣言和陈情书》,重申了殖民地人民对英国当局种种的不满和英国议会无权征税的观点,指出:殖民地民众有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只有直接代表他们的机构才有权向他们征税。为了使英国政府能够接受,陈情书仍认可英国议会有权管理殖民地的商业。为了对英国的强制法令进行报复,会议决定全面抵制英货。会议最后商定,到次年5月,如果殖民地的状况仍未改善,将再次聚会考虑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会议结束后,抵制英货的执行效果很好。1772年,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出口将近500万英镑,1774年降至约250万英镑,1775年只有25万英镑了。

  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决议传到英国后,英国的统治阶级内部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大部分议员认为,殖民地正在一步步迈向独立,只有更强有力地显示英国议会的权威,才能压制殖民地的反抗活动。国王乔治三世也主张这种看法,他在1774年11月的一份诏谕中说:"新英格兰各地政府正处于一片叛乱状态。必须狠狠痛击,从而断定他们究竟是将臣服于我国,还是企图独立。"但少数议员,如前首相威廉·皮特却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提出向北美殖民地进行让步。1775年1月20日,他在议会里提出了一项主张撤销《强制法令》以及从殖民地撤军的动议,但是这一提议未获通过。3天以后,又一项要求撤销"强制法令"的提议在议会提出,同样遭到否决,随后,威廉·皮特继续努力,以避免对殖民地民众发生直接的对立冲突,要求英国议会承认大陆会议提出的"各项合乎实际的要求",但仍然归于失败。

  第三节 莱克星顿的枪声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西郊有个名叫莱克星顿的小镇,在镇的中心区,矗立着一座英姿飒爽、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旁边一块粗糙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豪言壮语:"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就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吧。"也就是在这个地方,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一)莱克星顿的枪声与布里德山战役

  第一届大陆会议闭幕后,殖民地当地的民兵和驻殖民地的英军,都在厉兵抺马,集结物资和训练民兵,冲突一触即发,形势最为严峻的马萨诸塞更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马萨诸塞总督兼驻殖民地英军总司令托马斯·盖奇,也率军队坐镇波士顿,修筑工事,日夜练兵,还派间谍收集殖民地当地的情报。1775年4月18日,一名英军侦探向盖奇报告说,殖民地的民兵正在离波士顿20英里的康科德征集火药和军需品,盖奇当即决定派兵摧毁康科德的这批军火基地,并到莱克星顿逮捕殖民地塞缪尔·亚当斯等反抗运动领袖。很快英军的计划被"自由之子"探得,保罗·里维尔立刻星夜奔驰,赶往康科德报告。民兵们闻讯后马上集合起来,埋伏在公路的两旁,准备打一场漂亮的伏击。

  4月19日凌晨,由指挥官约翰·皮特凯恩率领的英国士兵到达莱克星顿地区,与当地民兵发生了遭遇战,起初,双方都有一点迟疑,只是互相喊叫和下命令。喧哗之中,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枪响,接着,双方开火,民兵寡不敌众,在英军的强大炮火下,10死8伤,被迫撤退。莱克星顿遭遇战后,英军继续前进来到康科德,在销毁了他们发现的一部分民兵征集的军火后开始撤退,但归途上遭到民兵的沿路伏击。一路上,从附近村庄赶来的数千民兵躲在岩石、树林、灌木丛、房屋后面,对准醒目的英军开枪射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连连后退。最后狼狈不堪的英军退回到波士顿时,死伤共240多人。不久,成千上万的民兵从新英格兰各地陆续开来,不到一个星期,就把波士顿团团包围了。

  1775年6月中旬,三名英国少将--威廉·豪、约翰·帕高英、亨利·克林顿率领数千名英军赶来,援助被围困在波士顿的英军。在获悉增援部队到来后,盖奇决定击退围攻的民兵,6月17日凌晨,500多名民兵在波士顿北面的布里德山建立阵地,以阻止波士顿的英军与增援的英军会合。当天下午,威廉·豪将军率领2200名英军发动攻击,意图攻占布里德山。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英军经过三次进攻,最后占领了阵地,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

  (二)第二次大陆会议的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协调行动、统一认识,1775年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这届会议共有12个殖民地66位代表参加,乔治亚州未派代表。在66名代表中,有25名律师,其他是商人、农场主等,波士顿富商约翰·汉考克被选为会议主席。

  这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有其显著特点:一手举着橄榄枝,一手握着利剑,尽管战斗已经开始,代表们仍然希望避免与英国彻底决裂。7月5日,会议通过了内约翰·迪金森起草的致国王乔治三世的《橄榄枝请愿书》,向国王表示忠诚,恳请结束敌对行动,并把引起争执的根源归到英国内阁身上而非国王本人。但当殖民地派遣的代表,亲英的宾夕法尼亚总督理查德·佩恩来到英国晋见英王呈递请愿书时,却吃了个闭门羹,乔治三世不仅拒绝接见他,还在8月23日宣布北美殖民地现在是在"公开的,自认不讳的叛乱之中",因而这支"和平橄榄枝"就这样枯萎了。

  同时,大陆会议又通过了约翰·迪金森和托马斯·杰斐逊共同执笔的《关于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公告》,该公告称:"我们已经陷于必须作出抉择的境地,或者是无条件地屈服于愤怒的大臣们的暴政,或是以武力进行反抗,在此种情况,只能选择后者","我们将使用敌人迫使我们拿起的武器……来捍卫我们的自由,万众一心,决意宁为自由而死,也不愿作为奴隶活着。"

  大陆会议另一重要决定就是下令募集志愿军接管改建波士顿周围的民兵,组建一支有1.7万人的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同时发行纸币,向英国的素敌法国与西班牙寻求援助,购买军火。

  1776年1月,托马斯·潘恩代表殖民地人民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发表了一本名为《常识》的小册子,该书用通俗的语言,指出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带有很大的专制主义残余,揭露了英王君主统治的腐败,号召人们放弃对英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深入浅出地阐述天赋人权的哲理,鼓吹独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号召人民起来建立民主的共和国,这篇革命檄文吹响了殖民地独立的嘹亮口号。
  第四节 独立战争的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首次殖民地居民打败宗主国并获得独立的战争,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援助下,数万名为自由而战的大陆军官兵顽强抗战,最终以8年的时间,击败了拥有800万人口的大国英国,成为世界战争史中以弱胜强的典范。

  (一)《独立宣言》

  1774年9月5日召开的"大陆会议",不仅是北美独立战争的指挥部,也是合众国赖以孕育形成的直接母体。因为它是由各殖民地民选议会选派的代表组成的,它的召开意味着以往各自独立、互不相连的殖民地,第一次找到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历史性平台。

  1775年12月,英国议会宣布禁止与北美殖民地开展贸易活动,下令查禁没收在大西洋海上航行的北美殖民地船只。英国政府对待北美殖民地反抗运动的这些强硬态度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意愿。

  当年四五月间,北卡罗莱纳、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的代表,先后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要求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宣布独立。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州代表理查德·亨利·李向大陆会议提出建议,宣布13个殖民地应当是自由和独立的,"大陆会议"应该与外国缔结同盟,应制订实行联合的总体计划。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等人组成的委员会来负责起草独立宣言。

  宣言最终由杰斐逊执笔。7月2日大陆会议宣布与英国政府断绝政治联系,并对《独立宣言》进行讨论。7月4日,《独立宣言》正式获得通过,并由各殖民地代表签字。这份划时代的文献宣布:美利坚人已成为"一个民族"(one nation),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是天赋人权,建立政府就是为了保证这些权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如果政府损害了建立政府的初衷,民众就可以改变或者推翻它。为了博取欧洲民众的同情,他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世袭的国王而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宣言列举了英王解散殖民地议会、向殖民地人民强行征税等27条罪行,指出他违反原来与殖民地订立的"契约",不配再做"一个自由民族"的统治者。最后,宣言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应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解除它和英国的一切政治联系,及一切对英王的隶属关系。"

  1776年7月4日,从大西洋东海岸到阿巴拉契亚山,整个北美殖民地一片欢腾。在费城,教堂钟声齐鸣,大陆军士兵也列队鸣枪致贺,全城沸腾了。这一天,北美殖民地的广大民众都在为《独立宣言》的发表而狂欢庆祝。《独立宣言》的通过与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7月4日,被确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独立宣言》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并且阐明了一种人类自由的哲理,对于此后的整个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独立战争初期,北美殖民地各地组成了民兵队伍,实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所以暂时掌握着优势。相反,英国殖民当局对形势估计不足,其本土的增援部队直到1776年6月才开始陆续抵达。所以,大陆军在战争初期初战告捷,英国军队显得比较被动。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大陆军的弱点逐渐显露出来,组成大陆军的民兵缺乏有效的军事训练,装备与军火供应也十分匮乏,作战指挥的效率不高,军官们常为各自的军衔与权威争论不休,很快大陆军就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l776年8月27日,英军总司令威廉·豪率2万名英军与数千德意志黑森雇佣军在长岛登陆,俘获驻守在那儿的大陆军斯特林将军及其近千名大陆军,接着英军进逼纽约,对大陆军实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华盛顿意识到处境的危险,于8月29日在夜幕掩护下率部渡过哈德逊河,进入宾夕法尼亚,挫败了英军围歼大陆军的计划。但此时局面对大陆军十分不利,华盛顿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他害怕北美的大陆军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一败涂地的境地。此后英军乘船沿海岸南下,于9月26日攻克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大陆会议被迫撤离到宾夕法尼亚的约克镇,独立战争一下子处于最严峻的阶段。

  10月的萨拉托加战役成为局势的转折点,伯高因将军驻扎在加拿大的英军南下,企图与豪将军的军队汇合,对大陆军构成合围,但豪将军率领的英军只顾攻占费城,未给他们以有效的配合,使得哈得逊河流域的美军后方没受到豪的英军的威胁,因而能抵御伯高因的军队自北南下。而伯高因的英军远离后勤供应基地,沿途又遭到民兵狙击,伤亡惨重,撤退萨拉托加附近时,孤立无援,于10月17日被迫向大陆军投降。

  萨拉托加大捷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其军事意义,英国议会和内阁开始认识到英国存在战败的可能,因而出现了议和的呼声。在七年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在战争之初就秘密以金钱和武器援助美国,但由于还不相信美国的力量,因而在公开的国家场合仍保持严守中立的姿态。萨拉托加大捷之后,1778年2月法国和美国正式缔结同盟条约。6月,英、法海军交火,法国终于加入反英战争。不久荷兰与西班牙也相继承认美国,加入反英的联盟,作为大陆会议特使前往法国争取援助的富兰克林以灵活的外交手腕,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孤立英国,为改善美国的国际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1781午8月底,华盛顿亲率5700名大陆军、3100名民兵及法国拉法伊特将军率领下的7000法军,将固守在港口城市约克敦的南方部队司令康沃利斯率领的英军团团围住。康沃利斯原来指望英军的海上支援力量,但在英国舰队赶来时,才发现法国海军已占有压倒性优势。当英军总司令克林顿于10月24日带领7000名英军赶来增援时,已然为时已晚。康沃利斯和将近8000名英军已在10月19日向大陆军缴械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美国取得约克镇大捷的消息传到欧洲后,英国下议院决定结束战争。和平谈判于1782年4月间开始,直至11月底才结束。英、美初步缔结了和约,并于1783年在巴黎正式签字,成为定案,《巴黎和约》承认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并享有自由与主权,且划定了美国北部的边界线,大致与现在的边界线相同。

  美国独立战争历时八年,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有2.5万美国人前仆后继在不同的时间拿起武器为自由而战,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华盛顿说了句很有远见的预言:"我们的命运将涉及未来世世代代的亿万男女的命运。"

  第五节 华盛顿,异人也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华盛顿纪念碑。碑上镶嵌着铸文石刻计190方,取自世界各地,皆为歌颂美国国父之词语。其中,一方刻石为汉字所书,镶嵌在纪念碑第十级墙壁上,碑文如下:"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徐继畬"

  (一)从土地测量员到军官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他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是当地一位富有的农场主,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华盛顿。幼年的华盛顿深得父母的宠爱,与继兄的感情也非常好。华盛顿只在一所老式的学堂接受过初步教育,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科目如识字、算术等。

  1743年华盛顿的父亲不幸去世,兄长劳伦斯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1747年,他正式搬到兄长的庄园生活。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名门望族,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他慢慢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学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礼仪典章和温文尔雅的风度。华盛顿在此期间还很快学会了测量仪的操作使用,开始了测量员的职业生涯,1749年夏季,他已经成为当地一名颇有名气的正式测量员了。他从事这项职业历时三年之久,在这几年的测量生活中,他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适应了野外的艰苦生活,磨炼了意志,并学会了如何与印第安人交往。

  1752年继兄劳伦斯因病去世,华盛顿不仅按其意愿继承了他拥有的弗农山庄的产业,还改行从戎,接替劳伦斯在弗吉尼亚州的民团副官职务。

  1753年秋,华盛顿得知北部的法国军队侵占了伊利湖附近的俄亥俄河谷,弗吉尼亚的总督丁威迪打算派人向入侵的法军指挥官送一封警告信。他立即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要承担这项任务,并很快获得批准。11月15日,他带着一小批随员出发前往伊利湖畔法军的驻地牛肉堡,途中风雪交加、天寒地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往返路程近千公里,历时两个多月,有一次,华盛顿为躲避印第安人的追赶,不得不跳入汹涌的河流,凭借良好的水性游到对岸。他意志坚强,终于历经万难,把总督的信及时交付给法军的指挥官,并带回了法方的复函。

  送信归来不久,华盛顿率领一支英军分队第一次参加了与法军与印第安人的战斗。1754年5月27日,他率领的分队在宾夕法尼亚州南部击溃了一支法军侦察队,歼灭法军数十名,初步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同年6月,他晋升为上校,指挥弗吉尼亚州全州的民团队伍。1759年,因受当地官僚排挤,华盛顿辞去军职,回到家乡,与当地富有的寡妇玛莎·卡斯蒂丝结婚。通过与玛莎的结合,华盛顿不仅得到了一大笔地产,并进入了当地上流社会的圈子,不久,他又当选为州议员。他与玛莎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满,生活安逸而舒适。

  (二)大陆军总司令

  随着殖民地民众反抗英国政府殖民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地展开,华盛顿很快离开他安乐的弗农山庄,加入到美利坚民族争取自由与解放的独立战争中去。1774年,他被推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第一次大陆会议。1775年6月15日,他被与会代表一致推举为大陆军的总司令,承担起北美独立战争领导者的历史重任。

  他所指挥的军队,是一群从农村征来的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新兵,纪律涣散,装备匮乏,但大都抱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他面对的英军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华盛顿就这样率领着一群缺乏训练的业余战士,抗击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整个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经受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但始终坚持不懈,直至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争取国家独立解放的宏伟事业中,他事无巨细,全力投入。他不仅要领兵作战,还要经常给大陆会议、各州的领导人写信请求拨款支持军用。在法国的援军到来后,他还要履行许多属于外交性质的工作。他不仅没要过任何薪俸,还自掏腰包,为手下的士兵购置军服,接济生活贫困的军队家属。

  1783年《巴黎和约》签订后,华盛顿以大陆军总司令的名义下令解散了他一手组建的大陆军,在新泽西的落基山下,他向曾与他朝夕相处、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告别演讲。1783年12月4日,在纽约的弗朗斯酒馆,华盛顿与大陆军军官们举行告别酒会。他举起酒杯,说道:"我满怀热爱和感激之情,向各位告别。我最诚挚地希望你们今后的生活将与你们过去的光荣和体面生活一样,幸福而美满。"

  这样,这位为美国独立事业建立卓越功勋的总司令不贪图任何高官厚禄,急流勇退,归隐到他的故里弗农山庄。华盛顿的辞职给这个新生的国家、也给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榜样,按照常理,让人主动放弃权力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一个能随其心愿来担任任何职务的人而言,这就更令人称奇。

  (三)合众国的首任总统

  虽然华盛顿在弗农山庄悄然隐居下来,脱离了喧嚣的政坛,但实际上却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着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不久,他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此时的美国中央政府非常虚弱,无法有效承担管理国家的责任。为此,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开始着手制订一部新的强有力的联邦宪法。美国民众要求他重新出山担任公职,他不得不再次与他心爱的弗农山庄暂时告别。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华盛顿被选为会议的主席主持会议,在会议上,华盛顿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为代表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气氛,起到了平衡和协调的作用。

  在178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华盛顿众望所归,最后以全票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届总统。获悉自己当选总统后,华盛顿表示:"我将下定决心,别无他顾,竭尽全力为民效力,以期能在适当的时机尽早解除这一职务,使我再次隐退,以便在惊涛骇浪之后,度过平静的晚年,以享天伦之乐。"

  1789年至1797年,华盛顿在两度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形成了规范的内阁制,确立了宪法的权威,经济上恢复了国家信用,外交上通过了与英国签订的《杰伊条约》,保全了美国领土的完整。总统任期届满后,华盛顿又回到弗吉尼亚州的弗农山庄,再次过起退隐的生活。美国国会曾邀请他出任第三任总统,但被他一口谢绝。

  1799年12月15日,一代伟人华盛顿在家乡病逝。他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举国哀痛,当时正在开会的国会休会一天,昔日的敌人英国也为他的逝世鸣礼炮20响致哀。在12月24日举行的追悼会上,他生前的属下亨利·李致悼词,悼词的一段话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他在建立战功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和平建设方面的政绩是独一无二的,他受人民怀念之深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伟人。"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国会在1791年决定,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建立一个新的首都,取名"华盛顿"。1800年,新都建成后,政府所在地就从费城迁到华盛顿城。

  第六节 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富兰克林

  他出身寒微,既没有从祖辈继承任何财富,也没有任何世袭的社会地位,却成当时美国最成功的人士之一,不仅在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而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影响了当时的科学研究与发明、教育、政治思想和新闻业。他就是在暴风雨中放风筝的那个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多才多艺,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他自己就是一个美国梦的缩影--靠个人奋斗而取得成功。

  (一)早年的奋斗经历

  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日出生于波士顿,父亲约赛亚1683年从英格兰移民到波士顿,以制售蜡烛为生,他是父亲17个子女中最小的儿子。在8岁时,富兰克林被父亲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读书,他聪敏好学,学习成绩很快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他特别喜欢读书,零用钱全部用在买书上。但好景不长,两年后因家庭经济条件窘迫,他被迫辍学回家,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蜡烛。12岁时,在他的坚持努力下,父亲终于答应送他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作坊里做学徒。在那里他结识了几个书店里的学徒,并央求他们每天晚上从书店借出一本书。待他废寝忘食一直读到第二天凌晨,再把书送回书店。凭借这种好学的精神,他很快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1720年,哥哥詹姆士创办了一份叫《新英格兰报》的报纸,富兰克林开始负责报纸的发行工作。本杰明的文章写得很好,他假用"赛伦思·杜古德"这个通常是老太太才用的名字开始替这家报纸撰稿。这些文章嘲讽了波士顿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在当地引起一阵街谈巷议。后来他的身份被发现后,引起了詹姆士的不满。富兰克林也想自己出去闯荡一番,就离开波士顿,在朋友的帮助下前往纽约。几经辗转,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来到费城,在一家印刷工厂里做印刷工。

  他来到费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三大块面包,腋下夹着两块,嘴里吃着一块,就这样沿着费城的大街走去,一面走一面观察着所有的建筑物和行人。一位年轻妇女看到他那奇怪而又笨拙的样子,便嘲笑起他来。这次邂逅使本杰明终身难忘,这位叫黛博拉·里德的年轻妇女,后来成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夫人。

  后来,他自己创办了一家印刷所,出版了费城的第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报》,在克服种种困难后,他的印刷所逐渐站稳了脚跟。他出版了有名的历书《穷查理的年鉴》,这本书包含了日历表、节假日、集市日甚至食谱、节气等内容,给当时殖民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很快成为畅销书,每年可卖出1万多本,富兰克林也很快成为当地很成功的印刷出版商。

  在空闲的时间,他组织了一个名为"共读社"的读书俱乐部,成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工人、技师、鞋匠、瓦匠,俱乐部的成员们每星期五晚上聚会,谈论科学、政治、文学和哲学。在富兰克林的领导下,"共读社"几乎存在了40年之久,后来发展为1743年创立的美利坚哲学会,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1769年他被选为该会的会长。

  富兰克林还建议在当地设立一座公共图书馆,人们每月缴纳少量的钱,就能使用图书馆房间并借阅新书,这就成为美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通过努力,他还为费城建造了第一所医院,以及后来发展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费城学院。

  1736年,他被选为费城地方议会的书记,开始步入官场。1737年他被任命为费城的邮政局长。富兰克林办事公道、讲求效率,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当地邮政开始扭亏为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仍然每天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一代科学巨匠

  让富兰克林闻名欧洲的是他的一系列科学发明与成就。凭借浓厚的兴趣爱好,他完全靠自学,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最为人们称道的是民间传说中倍受渲染的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带上他的儿子威廉,拿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金属杆,立即感到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起来:"威廉,我被电击了!"回家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雷电就是电火花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完全的证实。

  第一个避雷针也是富兰克林制造出来的。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地下,房屋建筑就会避开雷电的袭击而完好无损。1753年,富兰克林在他的历书上发表了如何制造避雷针的方法,这之后形成了一种风尚,欧洲的妇女们开始在帽子上装一个避雷针,还拖着一根接地线。避雷针的成功发明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

  此外,富兰克林还进行了多种科学研究。他发明了能节约燃料3/4的新式火炉--富兰克林炉;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光眼镜,既可看远,又可看近;发明了医学上使用的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测出了液体蒸发时热量散失的情况;研究了北极光的性质和原理等等。他认为这些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是一种公共服务,因此从未申请专利,也从未因这些发明而索取报酬。

  (三)富兰克林大使

  1765年3月,英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颁布《印花税法》,遭到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富兰克林开始时态度比较温和,主张维护英国的权威。后来,在得知殖民地强烈反对印花税的抗议浪潮后,他预感到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于是立刻转变立场,他在英国下议院辩论时,坚决主张废除《印花税法》,为殖民地的革命者代言。1766年2月13日,富兰克林来到众议院论述废除《印花税法》的理由。在长达4小时的时间里,面对着众议员,富兰克林回答了174个问题。后来英国哲学家伯克描述了这场戏剧性的答辩,说那就像是一位大师在回答一群学生的提问。在富兰克林的劝说和殖民地民众的斗争下,印花税在实行后的第二年被取消。

  1775年4月富兰克林回到北美后,立刻投身革命,担任宾夕法尼亚治安委员会委员,1775年5月又代表宾夕法尼亚出席在费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他在大陆会议主持一个委员会,负责在殖民地建立一个全新的邮政系统,该系统后来成为美国统一完整的邮政系统的基础。

  1776年6月,富兰克林参加《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他十分欣赏执笔人杰弗逊的才华,只对宣言初稿做了少许的修改。秋天,他奉美国国会的派遣前往巴黎,以特使身份促使法国助战。富兰克林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利用法国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博取法国社会开明人士对美国民众独立斗争的同情,运用机智灵活的外交手段,终于在1778年2月2日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法国的参战,为艰苦奋战的美国民众赢得了十分宝贵的外援,进而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1783年11月,富兰克林等三人代表美国与英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北美13州独立。

  富兰克林1785年回国后被选为宾夕法尼亚州州长。1787年5月,已8l岁的富兰克林带着疾病参加了美国宪法制订工作,是制宪会议最重要的委员之一。富兰克林赞成民主制,主张建立一院制议会。他极力反对种族主义及奴隶制度,主张把人民应享有的权利列入宪法。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在费城因病与世长辞,三天后,费城民众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富兰克林是一位十分谦虚的人,他做过外交使团的团长,还做过三任州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但他在行将去世时,只要求在墓碑上刻写"印刷工人富兰克林"这几个字。

  第七节 美国民主的先行者--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被称为美国的民族之魂,他的一生都在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奔忙,他曾在上帝的祭坛上发过誓言:"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暴虐统治的专制形式。"这句话概括了他曾经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信仰与精神。后来,这句话被镌刻在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碑上,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一)博学多才,主攻法律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出生于弗吉尼亚阿尔贝马郡的蒙蒂塞格,他的祖辈是英国的威尔士人,他的父亲彼得是当地的中等种植园主,经营烟草种植,早年也做过土地测量员,还是当地的第一任治安法官。1739年,32岁的彼得迎娶了当地的望族之女简·伦道夫,杰斐逊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杰斐逊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没多久就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语,在他14岁时,父亲去世了,杰斐逊作为长子继承了家庭的产业,包括500英亩土地与100多名黑奴。

  1760年,他考取了位于弗吉尼亚首府威廉斯堡的著名高等学府威廉玛丽学院。在这里,他广泛阅读哲学、历史、自然科学与文艺作品,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学习时间达15个小时,他深受当时盛行的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参加了校园里组织的很多进步团体。1762年毕业后,他又跟随学校著名的怀斯教授继续攻读法律,于1767年取得当地的律师资格。1768年杰斐逊担任了家乡阿尔贝马郡的治安法官,1769年,他当选为弗吉尼亚州议会议员,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在议会里,他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并积极领导抵制英货的运动。1773年,州议会指派他作为联络委员会的成员,负责联系其他殖民地的爱国领袖,弗吉尼亚总督因议会从事反对英国的争取独立的活动,于是下令解散了议会,为此,杰斐逊发表了《英属美洲权利概论》一文,犀利地揭露了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政策,提出"作为自由的人民,我们有权利要求承认自然法则赋予我们的权利,而不是长宫的恩赐"。文中痛斥英国统治阶级对北美殖民地采取的高压政策和法令,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此文一发,立即在北美殖民地引起很大的反响,被大量翻印,广为传播。

  1772年元旦,28岁的杰斐逊与23岁的玛莎·韦利思结婚。1769年两人在威廉斯堡邂逅,一见钟情,玛莎·韦利思善弹大键琴(钢琴的前身),杰斐逊善拉小提琴。据传,曾有两位求爱者来到玛莎家,听到他们谈笑风生,琴瑟谐和,只能知难而退。婚后夫妻情笃,可惜仅短短十年,玛莎即撒手人寰。杰斐逊为失去爱妻无限悲痛,此后再没有续弦。

  (二)《独立宣言》的执笔人

  1775年4月,杰弗逊坐着敞篷四轮马车,长途跋涉带来费城,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杰弗逊由于文笔出众,被选为《独立宣言》的主要执笔人,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十足的工作干劲,接受了这项历史重任。从6月11日到28日,他独自待在自己下榻的二层楼上,埋头写作,字斟句酌,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才能。《独立宣言》初稿经大陆会议讨论后,在7月4日正式被大陆会议批准并对外发表。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独立宣言》中,杰弗逊开宗明义,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自己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他们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得征求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了损害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几天之内,这个饱含杰斐逊民主自由思想精华的宣言文件就传遍整个殖民地,广大人民以无比喜悦的心情阅读传播并接受了它,使之成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旗帜。

  l776年10月,杰斐逊退出大陆会议,回到弗吉尼亚,投入改革弗吉尼亚州的立法工作之中,他提出废除长子继承法和续嗣限定法等两项封建性法令,并提出宗教信仰自由法案。1779年5月,杰斐逊当选弗吉尼亚州州长。他虽然恪尽职守,但由于没有军事领导才能,当1780年英军进攻弗吉尼亚时束手无策,以致弗吉尼亚议会被破坏,他本人也险些成为英军的俘虏。

  杰斐逊因此受到各方面严厉的批评甚至诋毁,他于1781年辞去州长职务,回到家乡的府邸,他仔细考察了弗吉尼亚周围环境,对于当地的气候、物产、水源分布以及政权建设、风土人情都密切关注,还了解当地宗教、奴隶制和印第安人情况。他将几年调查所写的手稿,辑为《弗吉尼亚纪事》一书,充分表达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和创建一个崭新国家的坚定信念。

  (三)从国务卿到总统

  1783年6月,杰斐逊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当选为联邦国会议员,重返政治舞台。此后在任国会议员期间,杰斐逊为加强中央行政机构做了许多工作。他向国会提出关于为合众国建立一个货币单位及货币铸造的备忘录,根据他的建议,后来国会采纳了货币十进位制,由此,杰斐逊被称为"美元之父"。

  1789月华盛顿总统任命杰斐逊为国务卿,杰斐逊在国务卿任内,与当时的财政部长、联邦党领袖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汉密尔顿是个贵族论者,十分崇拜英国的体制与法律,主张在美国建立美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而杰斐逊则是共和制和议会制的拥护者,主张在美国建立和完善民主共和制。这种尖锐的政治斗争使杰斐逊感到厌倦,想辞去国务卿职务。他向华盛顿总统提出辞呈,在华盛顿的一再挽留下,他答应留任到1793年底。

  1794年初,杰斐逊离开费城回到了他的家乡蒙蒂塞格。在1797年亚当斯任总统期间,杰斐逊又一次出山,被选为副总统,主持议会工作,他写的著作《社会实践手册》的许多原则至今仍为人们所遵循。1800年的总统选举中,他被当时的民主共和党推举为候选人,并成功当选美国第3任总统。

  在担任两届总统期间(1801~1809),他采取积极的措施削减军费,平衡财政收支,改变了汉密尔顿制定的利用国债建国的一整套办法,从而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进。他领导的政府奖励农业生产,发展工商业,将美国疆土向西部扩展,1803年自拿破仑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为美国日后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杰斐逊于1807年月签署了一项禁止进口奴隶的法令,该法案于次年元旦生效。尽管以后奴隶贩子仍不断走私奴隶,但这一法案向废除奴隶制前进了一大步。

  1809年杰斐逊任期届满后,重返家乡蒙蒂塞格,他晚年献身教育事业,集中精力创办弗吉尼亚大学,他事必躬亲,亲自筹划一切,设计校舍,指导建筑,制订课目,遴选教职员,并自任校长。

  1825年7月4日心力交瘁的杰斐逊逝世,终年83岁,这天恰好是《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纪念日。人们发现他生前为自己墓碑写下了铭文:"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他没有把自己出任两届美国总统的经历写在上面,表明杰斐逊认为他担任总统所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在一生中是微不足道的,还不及一位大学的创始人。

  第八节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诞生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订和确立这一部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言

  (一)邦联制

  1776年5月10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在召开的头一天,就通过了由理查德· 亨利·李提出的决议,建议各殖民地着手组织保护"它们的选民的幸福和安全"的新政府。该决议通过后,各殖民地先后制定了新的"宪法",并依法建立了"主权、自由和独立"的新政府,于是原殖民地就有英属的殖民地变成为"state"(邦),其地位发生了质的转变。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各殖民地当时还不能单独赢得真正的独立,这些自称享有"主权"的邦,至多是具有"半国家"的性质。

  后来为了加强对独立战争的统一领导,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合法的中央政权机关,取代原来的大陆会议行使的权力。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会议代表约翰·迪金森起草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该条例第一次将国家正式命名为"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建立了中央行政机构即由各州代表组成"诸州委员会",并把"大陆会议"改为"邦联国会",赋予其代表国家行使宣战、外交等权力。该条例成为合众国"第一部不成熟的宪法",是合众国建国中最重要的步骤。该条例规定,各州仍然保留独立的主权,国家只是作为各独立州之间的友好联盟而存在,因此可以讲,当时的美利坚合众国还只是个殖民地组成的松散的邦联。

  按照邦联条例建立的中央政府的权力非常有限,它虽然有制定财政预算支出的权力,但却没有征税权,这就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当要偿还法国的战争借款时,就有一些州拒绝缴纳。当时有不少州政府,不经邦联政府许可就擅自单独和外国进行谈判,全国有九个州建立了自己的陆军,还有几个州则拥有它们自己的海军。在当时流通的货币中,有杂乱不堪的硬币和各式各样的纸币。有的是在本州流通的,有的是全国性的,不一而足,并且很快就贬值。

  独立战争结束后,单个州的权力越来越大,在当时每个州都有它们自己的一套政府机构,各自制定关于内部管理的法律与规定,宛如一个独立国家。一些州还对其他州设置了关税,比如纽约州就对从邻近的康涅利格州进口的火柴与新泽西州的鸡和蛋加征了很重的关税,有些州还为一些接壤土地争论不休,甚至达到兵戎相见的程度。

  中央政府的软弱使得美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十分被动,很难得到大国的尊重与认可。英王乔治三世认为美国不久就会因自身治理不善而要求再次回到大英帝国的怀抱。甚至美国的盟友法国,也拒绝承认邦联议会是代表美国的合法政府。当时美国驻法国的代表杰斐逊也在给美国国会的书信中抱怨美国的使领馆是在巴黎的外交舞台上最微不足道、最不受待见的外交代表。

  (二)宪法的诞生

  面对邦联政体难以应对的种种危机,邦联议会被迫于1787年5月召集各州代表开会,研究修改《邦联条例》。除罗德岛外,其他12个州共55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

  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存在着很大分歧,很多人都想为他们代表的州争取更大的权益,但他们都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以此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他们的财产与商业利益,最后多数人决定要设计一个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划分权力的联邦体系。尽管会议的最初目的是修改《邦联条例》,但与会代表很快就不以此为满足,他们要为新生的美国创建彻底崭新的政治法律体系,这就是他们着手要制定的宪法。

  制宪会议计划建立的联邦体系实质上是中央政府与各州地方政府分享权力的制度,新宪法虽然仍然为各州保留了很大的权力,但中央政府的权力也得到了比以往更大的加强,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有征税权,有组建联邦政府军队、管理州际贸易的权力以及与外国缔结条约的权力。与此同时,各州也保留自己独立的宪法、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联邦和州各有独立的征税和财政系统。宪法中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代替了《独立宣言》中提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明确反映对财产权的保护。

  宪法设置了民选的国家元首"总统"来负责领导联邦政府,总统作为行政首脑与美国军队的总司令,由各州组成的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每届任期四年,主持管理国家的日常事务。

  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代表各州,各州不论大小都各自拥有2个参议员席位,以体现各州在联邦中的平等地位;参议员任期为6年,每2年改选全体议员的1/3。众议院则代表民众,按各州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分配到各州,当时南方的黑奴按3/5的比例计算,各州至少有1个众议院席位。众议员任期2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联邦宪法》规定了第一届国会众议院的议员为65人,并规定以后由国会根据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来重新分配众议院议席。1913年以后,美国众议院的议员席位固定在435人。

  最后按照总统提名,国会批准由9名大法官组成的最高法院行使联邦政府的司法权力。最高法院的职责是对宪法与法律作出公正的解释,处理公民与团体因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的争议。宪法的制定者力图使行政、立法与司法三个权力部门达到权力制衡,这样就可以防止任何个人与团体掌握全部的国家权力,避免专制独裁政府的出现。

  制宪会议于9月17日闭幕,宪法制定者预先料想到新宪法会遭遇到很多人的反对,故要求宪法不提交州议会批准,而提交各州民选的会议讨论通过。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作为第9个州批准了《联邦宪法》,新宪法达到了生效条件。6月25日和26日,在当时美国各州中举足轻重的弗吉尼亚州和纽约州也先后通过批准了《联邦宪法》,新宪法终于正式生效。

  宪法的通过,得益于两个重要人物,即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的支持。首先是华盛顿,他本不情愿出席此次会议,只是在得知会议很难圆满完成时,才同意出席,这给支持新宪法的人们以很大的信心。富兰克林当时已81岁,是制宪会议中最年长的代表,他本来是主张建立一院制政府的,但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而保留了个人意见。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邦联国会安排了合众国总统的选举,1789年2月4日,乔治·华盛顿当选为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约翰·亚当斯当选为副总统,就职仪式于4月30日在纽约联邦厅举行,纽约市被宣布为合众国临时首都。

  (三)《权利法案》

  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要求在宪法中增加保障公民个人权利条款的呼声越来越高。1789年3月4日,在首都纽约城举行了第一届国会。由于会外人民群众的要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杰斐逊为首的民主派的斗争,国会于1791年12月15日通过了前十条修正案,经3/4州批准生效,后来称为《权利法案》并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自由的权利、关于诉讼程序方面的权利和关于联邦分权制的规定。个人自由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请愿自由、人民有权拥有武器、民房不得驻军、人民有保护其人身、住宅不受侵犯之权利以及财产权。

  美国宪法的第一修正案是《公民权利法案》中最关键的第一条--新闻言论自由,它弥补了美国宪法中最大的不足,这一条规定"联邦议会不得立法建立或禁止宗教信仰自由;不得立法剥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得立法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向政府请愿;表达不满和要求伸冤的权利"。

  诉讼程序方面的权利包括陪审权、律师辩护权和不能强迫被告自证其罪。联邦分权制规定未授予联邦或未禁止各州使用的权力,皆由各州和民众保留。

  第三章

  第一节 购买路易斯安那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时,美国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的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到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约占现在美国本土面积的30%。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刚刚成立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除了武力战争外,金钱购买成了获得领土最常用的方式。

  (一)国王路易的土地

  从16世纪开始,英、法、尼德兰相继向北美殖民,其中法国势力最大,占有加拿大东部,向南进入五大湖区。1682年法国探险家罗贝尔·卡佛利耶率一支小探险队顺密西西比河南航,把当时法国的国旗--白色的路易旗插在新奥尔良以南的土地上,将此地区命名为"路易斯安那",意为"国王路易的土地"。

  1763年,法国在与英国的七年战争中战败,按签订的《巴黎条约》规定,被迫将密西西比河以东(法国保留新奥尔良)割让给英国,法国保留地仍称为路易斯安那,但面积减少近一半,范围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至落基山脉之间。该地当时并不能为法国带来多少实利,法王路易十六认为它是一项财政负担,英国还很可能趁法国的劣势强迫其割让这片土地。为了解除经济负担而又不致将这一大片土地白白给了宿敌英国,法国于是在《巴黎条约》签订几小时后,将它移交给盟友西班牙。西班牙接受它仅是把它作为缓冲地带,以防止英国向富庶的墨西哥领地扩张。后来西班牙感觉无力抵抗新生的美国向西扩张,为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决定把路易斯安那归还给法国。

  于是1800年10月1日,法国和西班牙签署《圣伊尔德丰索密约》(Treaty of San ILdefonso),法国从西班牙那里再次取得了路易斯安那的主权,但条约规定在1803年4月法军驻军完成主权交接之前,该地区仍旧受西班牙统治。

  (二)杰斐逊总统的杰作

  当时密西西比河已成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农产品的重要运输渠道,而新奥尔良则成为该河的枢纽地段。1795年10月27日美国与西班牙签署《平克尼条约》(Pinckney抯 Treaty),美国的商人取得在新奥尔良的"存货权"后,也就可使用港口运货。因此,当美国得知路易斯安那将再次划归法国人控制时,大为担忧。杰斐逊领导的美国政府看来,如果由法国占有路易斯安那,这样的情况对于美国是完全无法容忍的,杰斐逊十分担心如果法国控制了该地区,合众国在新奥尔良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

  1802年西班牙割让路易斯安那的消息被证实后,杰斐逊立即给驻巴黎公使写信说:"法军如果占据新奥尔良,我们一定要和英国联合起来对抗法国。"他委托一位法国友人把这个意思转告给法国外长塔列兰或国王拿破仑。杰斐逊一直采用这种间接方式交涉,但1802年10月,实际上仍控制路易斯安那的西班牙总督宣布,取消美国商人货物在新奥尔良的存放和转运货物的权利,阻止美国商人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于是,一片愤怒与抗议之声席卷美国西部地区,为防止紧张局势的加剧,杰斐逊政府决定直接同法国交涉。

  1803年,美国政府特使门罗离美赴法,当时拿破仑政府并无任何让步的表示,谈判毫无进展,但在三个星期后,国际局势突变,法国派往加勒比岛国海地镇压起义的军队接连失败,在海地独立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原先作为加勒比岛屿的粮食与木材供应地的路易斯安那对法国来说已经没多大的价值。同时,英、法关系也极度紧张,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法国也害怕英、美结成结盟,使自己腹背受敌。

  4月11日,门罗和驻法公使利文斯顿同法国外长谈判,重提购买新奥尔良时,法方突然问道:"对整个路易斯安那你们愿意出多少钱?"二人对此又惊又喜,后经一番讨论还价,以6000万法郎(合1200万美元)成交,按当时的汇率计算,这笔交易购买的土地1英亩(相当于6亩)只花了4美分。4月30日,割让和付款条约签字,法国于1803年12月20日将新奥尔良移交给美国。

  1804年3月10日,法国在圣路易举行仪式正式将路易斯安那主权移交给美国。1804年10月1日起,美国将购买的路易斯安那分组为奥尔良属地(Orleans Territory,其后大多成为路易斯安那州)和临时隶属于印第安那属地(Indiana Territory)的路易斯安那区(District of Louisiana)。

  美国从法国购买的路易斯安那,南临墨西哥湾,北达加拿大,东起密西西比河,西至落基山脉,美国现在五个州与九个州的部分土地都是来源于当初购买的路易斯安那。获得路易斯安那使当时美国的领土面积几乎增加一倍,为美国后来进一步向西扩张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英美战争

  在1812年英美战争之前,美国虽然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经济上在很大程度还依赖于英国,保护民族产业的关税制度也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次英美战争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怨,也有当时国际风云际会中美、英、法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一)美英交恶

  英国虽然在1783年《巴黎条约》中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实际上并不甘心于它在北美的失败。首先,英国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命脉。独立战争后,由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均多方限制插有美国旗帜的商船,美国几乎完全被排斥于西印度群岛的贸易之外,而该群岛却是美国的传统贸易领域。与此同时,英国的制造业产品蜂拥而至,几乎完全占领了美国正在发展的市场,美国本土的民族制造业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损失惨重,很多新建的工厂纷纷倒闭。

  此外,英国虽然在外交上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它并不愿意从北美地区彻底撤退,而是力图以加拿大为根据地卷土重来:它不仅拒绝放弃它占据的美国西北部的军事要塞,还不断挑拨印第安人与美国白人移民的矛盾,牵制美国扩张的进程。

  从1806年开始,英国政府为反击法国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颁布了枢密院敕令,搜查与法国及其盟国通商的船只,阻挠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贸易。从此,英舰经常拦截美国船只,掠夺船上的货物。1807年12月,为了减少美国商船的损失,对抗英法的封锁,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被迫宣布实施《禁运法案》,禁止一切美国船只离港,美国的航运事业损失惨重。新英格兰地区和纽约的农场主对此政策大为不满,因为美国南部和西部农民的剩余谷物、肉类和烟草无法向海外输出,价格很快一落千丈。1809年3月,新任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1836)虽然在美国航运集团的压力下撤销了《禁运法案》,新出台的《断绝贸易条例》允许与英、法以外的国家通商,而后又于18l0年实行《第二号梅肯法案》,恢复了同英、法的贸易,但附加条件是英、法必须修改其封锁法令,停止拦截美国船只。但英国对美国的警告完全置之不理,还指使印第安人作为他们的前哨队伍,在美国西北部挑起冲突,英、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美、英关系日趋紧张之时,美国国内在对英政策上分歧加剧。东部沿海各州的商人要求避免与英作战,因为战争会使美国航运业完全停顿,他们会蒙受重大的损失。而西部与土地利益有关的人士则主张对英作战,他们认为英国在加拿大的官员挑动美国西北地区的印第安人"滋事",也企图从英国手中夺取加拿大,从而更顺利地向西扩张。最后主战派占了上风,18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终于正式向英国宣战,史称"第二次英美战争"。

  美国宣战时在军事实力上与英国还有不小的差距,1812年,美国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仅有7000兵力。麦迪逊计划征募5万志愿者,但应征者只有5000人,政府在财政上也不富裕,东部地区的商人由于反对战争,多数不愿给政府贷款。好在英国当时忙于欧洲与法国的战争,不能派主力部队横渡大西洋前来迎战美国。

  (二)战争进程

  宣战后,美军首先进攻加拿大的英军,7月12日,美国密歇根领地总督威廉·赫尔将军率领两千多士兵渡过底特律河攻入加拿大,西北部的印第安人也支持英军,并打算切断美军的退路。赫尔闻讯后被迫在8月退回底特律,英军趁势南下,很快包围了底特律,8月16日赫尔在等待救援无望时被迫向英军投降。

  1814年4月,法国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战败退位,英军很快从欧洲抽调大批军队投入到与美国的战争中。1814年6月,一支英军在切萨匹克湾登陆,这支突袭北上的英军沿途没遇到任何抵抗,轻而易举地到达了华盛顿城外,华盛顿守军仓促应战,没多久就被英军击溃。8月24日,英军攻入华盛顿,麦迪逊总统领导的政府仓皇出逃,美国首都不幸陷落。英军在华盛顿烧杀掠夺,把国会大厦付之一炬,还烧毁了麦迪逊的总统官邸,战后总统官邸被修复后涂成白色,后被命名为白宫。此后,英军计划攻占巴尔的摩,但因美军的顽强抵抗未能得逞。

  1814年年末,英军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包括6艘战列舰、14艘快速战舰,计划攻克南部重镇新奥尔良。镇守新奥尔良的5000美军在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率领下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英军将领帕克南出现失误,放弃了进攻美军侧翼的机会,而命令英军排列成密集纵队发动盲目的正面进攻,很快被防守严密的守军击溃,英军自帕克南以下伤亡2000余人,而美军伤亡仅数十人。英军在受到重创后,再无力组织强有力的进攻,只得在10天后主动撤退,美军大获全胜。

  在新奥尔良战役之前,英国由于疲于战争和担心拿破仑卷土重来,已同美国代表在比利时的根特举行谈判,并于1814年圣诞节前夕签订了《根特条约》,约定双方解除敌对状态,恢复战前边境,并设置一专门委员会处理战后遗留问题。英国在签订《根特条约》后曾计划增援帕克南,如果能击败杰克逊,就将条约撕毁。杰克逊的胜利打破了英国重建殖民帝国的梦想,杰克逊因此成为民族英雄,为他后来当选总统奠定了基础。

  这次战争彻底打消了英国重新征服美国的企图,解除了英国的军事威胁,巩固了美国北部边境的安全,同时也使美国放弃了吞并加拿大的计划。1816年,联邦政府通过新的关税法,将关税率从过去的5%~15%提高到25%~30%,从而第一次在美国确立了保护关税制度。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英国对美国经济的渗透,为美国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保证。总之,美利坚合众国从此在没有外部威胁的良好环境下踏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节 "显然天命"与美墨战争

  美国国旗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的星数就是美国的州数。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个殖民地。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条旗上蓝色星的数量增加显现了美国一步步对外进行领土扩张的历程。

  (一)"显然天命"的口号

  在美国极力向西部扩张之时,"显然天命"的说法风行一时。这种理论可追溯到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和约翰·亚当斯这些开国元勋的思想。他们曾宣称,美国"命中注定"要扩张到"西半球的整个北部"。1845年7月,《美国杂志和民主评论》创刊人兼主编约翰·奥沙利文在该杂志上撰文,正式提出了"显然天命"的主张,他宣称,向太平洋扩张是"不可避免地要实现的普遍法则,推动我们人口西进"。"上帝为了我们逐年都要成百万繁衍的人民的自由发展,指定我们把显然天命的任务延伸到北美大陆。"奥沙利文提出的"显然天命"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不仅把印第安人看作野蛮人,而且把墨西哥人和中美洲、南美洲人民看作劣等民族。他振振有词地宣称,美国的创建是天定命运,美国的扩张是上天的安排,美国负有天赋使命传播民主制度,有义务强行拯救邻近国家。这种"显然天命"的理论对后来的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美国南部的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它的北部省包括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当时的得克萨斯包括现今的整个得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堪萨斯、科罗拉多、怀俄明和新墨西哥州的一部分。

  得克萨斯土地肥沃,而地价仅相当于美国地价的十分之一。美国移民大批涌入寻找谋生机会,到1830年,得克萨斯已经居住了2万多美国移民,数量已经超过当地的墨西哥人。于是墨西哥在1830年通过了限制美国人进一步移民到得克萨斯的政策,美国移民对此十分不满,于1835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动叛乱,领袖是美国统帅杰克逊手下的将军山姆·休斯顿(Sam Houston)。1836年3月1日,得克萨斯宣布脱离墨西哥而独立,成为得克萨斯共和国,因其国旗上只有一个星,故称"孤星共和国",休斯顿成为得克萨斯共和国总统。美国在1837年3月3日承认得克萨斯独立,并在1845年宣布兼并得克萨斯为美国第28个州。

  (二)美墨战争

  美国对得克萨斯的兼并造成美国与墨西哥政府的尖锐对立,得克萨斯"独立"后,墨西哥不满美国的侵略行径而与之断交,但是美国仍对墨西哥步步紧逼,不断提出割让土地的无理要求,伺机侵占加利福尼亚。1845年11月,美国总统詹姆斯·波尔克(James Polk)派往墨西哥要求割让领土的特使被拒之门外,美军随即进兵美墨边界的争议地区。1846年4月24日,抗议无效的墨西哥也出兵越过格兰德河,进入争议地区,并和美军骑兵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美军战死3人,50多人被俘,美国可算找到了开战的借口。1846年5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正式对墨西哥宣战。

  宣战后,美军兵分三路入侵墨西哥,泰勒将军指挥一支军队进攻墨西哥的东北部,1846年7月攻占重要城市蒙特雷。斯蒂芬·卡尼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向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进攻,并在1847年1月攻占洛杉矶,完全占领了上述地区。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指挥一支1.2万人的远征队于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登陆,直指首都墨西哥城。装备落后、指挥混乱的墨西哥军队在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进攻下连连败退,9月14日,斯科特的军队占领了墨西哥城。1848年2月2日,美国政府特使与墨西哥代表在瓜达卢普-伊达尔戈村庄签订条约。该约规定:美国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墨西哥将格兰德河以南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的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美国,以上美国割占的区域包括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亚利桑那各州以及新墨西哥、科罗拉多和怀俄明各州的一部分。

  1848年1月24日,萨克拉门托河流域发现黄金矿,随即掀起了淘金热,这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西进的脚步。美国为修筑由东到西的通往太平洋沿岸的横贯大陆铁路,南线须通过基拉河以南的属于墨西哥的地区。1853年12月30日,美墨签订条约,美国以1000万美元又购买了基拉河流域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后确定了美国的南部边界。美墨战争是美国以"显然天命"为口号的大陆扩张主义的胜利,美国从国力弱小的墨西哥强力侵占了其一半的领土。

  第四节 "老胡桃木"安德鲁·杰克逊

  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来自社会下层的总统。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他性格倔强、坚忍不拔,与士兵同共甘苦,被誉为"老胡桃木"(即很坚硬的意思)。在新奥尔良战役中,他率兵大败英军,振奋全国,成为举国闻名的英雄。他在任内大力加强总统职权,维护联邦统一,颇有政绩,史称"民主政治",近乎与第三届总统杰斐逊齐名。

  (一)坚韧不屈的勇士

  安德鲁·杰克逊1767年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沃克斯华移民区,他是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的后裔。出身农民的父亲早年去世,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很早就辍学帮母亲维持生计。父亲的死让本来已经一贫如洗的家雪上加霜,家中连买一块墓碑的钱都没有。杰克逊在贫困和艰难中度过了幼年时代,缺衣少食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欺辱和讥笑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然而,艰苦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勇敢、坚定,也养成了他鲁莽、固执、桀骜不驯的性格,并使他怀有一颗对受苦难者深切同情的心。

  他13岁时在当地的民团中做信差,17岁开始自学法律,攻读法律大约两年后,他成为田纳西一位年轻的律师。后因为从事土地买卖生意,经济条件有了好转,购置了几百亩土地和一群奴隶,开始进入上流社会。1796年他当选为田纳西州联邦众议员,后又任参议员。1798年,他被任命为田纳西最高法院大法官。1802年任田纳西州民兵司令,先后打败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扩展了国土,在1814年的著名的奥尔良战役中,重创英军,名声大振,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杰克逊粗中有细,有勇有谋,他的胆大和机智也是出了名的。1809年的一天,他正乘车外出,路经一片荒凉的旷野,被两个粗壮的劫匪拦住了,他们命令他走出马车,交出财物,为他们跳舞。杰克逊装作吓坏了,告诉他们他只能穿拖鞋跳舞,而他的拖鞋放在车后的那个箱子里。车夫让他去取,杰克逊打开箱子,从里面掏出一把手枪,冲着两人喊道:"现在,你们这两个该死的恶棍,该为我跳舞了,跳吧!不跳我一枪一个崩了你们。"

  虽然杰克逊个性刚强,但他却是个守法正直的公民。在新奥尔良战役期间,有一位记者在报纸上攻击杰克逊,为了稳定军心、民心,杰克逊命令逮捕了那位记者。记者向联邦法官多米尼克·霍尔上诉,霍尔引用人身保护支持他的上诉,杰克逊一怒之下把法官也囚禁了起来。战争结束后,杰克逊取消了军事管制法,霍尔也恢复了法官的职位。他立即以藐视法庭罪传讯杰克逊,杰克逊出庭听审后,被处以1000美元的罚款。当他离开法庭时,一群人为他抱打不平,要替他报仇,不料杰克逊却说:"在敌人入侵的非常时期,为了保卫和维护宪法和纪律,我动用了赋予我的权力,而现在是和平时期,每个公民都应该服从法律,我对判决一点也不抱怨,你们也要引以为戒。"大家对他都非常钦佩。

  (二)妻子的忠实护卫"骑士"

  杰克逊的婚姻也带有非常浪漫的色彩,杰克逊在一次外出旅游过程中结识蕾切尔,并一见钟情,她的婚姻非常不幸,正在与丈夫办理离婚手续,但她的丈夫始终不肯签字。蕾切尔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杰克逊,并与他同居一起生活,但一直到两年后,蕾切尔才与她的前夫办理了离婚手续,杰克逊夫妇宣布正式结婚。但镇上的人们对这件事指指点点,认为蕾切尔"有失贞操",杰克逊誓死保护妻子的名声,心甘情愿地充当心上人的终身"骑士"。

  他为了保护蕾切尔的名誉共进行了几十次决斗,两次身负重伤,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最有名的一次决斗发生在1806年。当时有个叫查尔斯·迪金森的人肆意污辱蕾切尔,杰克逊火冒三丈,提出与之决斗。迪金森是田纳西州著名的枪手,枪法百步穿杨。当时许多人都劝杰克逊忍忍算了,但杰克逊决心为了蕾切尔与迪金森决一死战。于是两个人各自找了朋友做裁判,在一个空旷的田野上决斗。按照决斗惯例,两人应彼此相距24英尺站好,由裁判下令后两人同时开枪,如两人都未被对方击中,应重新站好,等裁判下令再同时开第二枪……直至双方中有一人先中弹倒地为止。迪金森见过世面,老谋深算,决斗时他还没等裁判发令,偷开了第一枪。子弹击中了杰克逊的胸部,幸运的是距心脏还差一英寸。他的胸部立刻鲜血如注,湿透了衣衫。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站住,趔趄了几步忍痛站稳,向迪金森举起了枪。迪金森没想到杰克逊如此顽强,在杰克逊威严的目光下,他吓得魂不附体,转身想溜,但是裁判立即命令他回原地站着。迪金森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强作镇静,双臂交叉胸前站着,等杰克逊开枪。杰克逊忍住钻心的疼痛,用仇恨的眼睛瞄准了迪金森,咬牙扳动了扳机。只听"砰"的一声,迪金森双手一扬,踉踉跄跄走了几步,便栽倒在地。

  这次决斗使杰克逊威名大振,许多人因而不敢再放肆地辱骂他的妻子了。杰克逊和蕾切尔的爱情共持续了34年,直到1828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蕾切尔因长期的思想压力而体质虚弱,在进入白宫前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61岁。杰克逊认为妻子是为政敌害死的,他站在妻子墓前悲痛欲绝地说:"上帝原谅害死她的人,因为我知道他宽恕他们,但我决不能。"杰克逊身穿黑色丧服步入白宫,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这在美国总统就职史上是少见的。

  (三)备受欢迎与争议的总统

  杰克逊在1828年的总统选举时终于不负众望,一举踏入白宫,并在1832年获得连选连任。

  1829年3月4日是杰克逊宣誓就职的日子,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仪式的人们大约排了500里长。在杰克逊发表完就职演说后,所有在场的观众都争着与他握手,警察都无法维持秩序,杰克逊只好骑马快速回白宫。崇拜者们还是不肯放过,他们跟在后面一路挤过去,涌进了白宫,有的挤不到门口就干脆从窗子爬进去,把白宫里已经准备好的宴会搞得一团糟,杰克逊不得不从后门溜走暂时住在一家旅馆里。士兵们把狂欢的人群渐渐驱散并在白宫周围堆起木桶当栅栏,锁上所有的房间,以阻止随时可能涌入的人群。娴静的华盛顿人简直被这种场面吓坏了,一位报社编辑对这种场面倒予以充分理解,他说:"这真是人们值得骄傲的一天,杰克逊将军是属于群众自己的总统。"

  杰克逊入主白宫8年,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果断地采取一些措施,引来了不少争议。1832年他认为联邦的银行续约法案实际上是银行垄断,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否决了该项法案,抽回了政府在银行内的资金,导致银行法案的破产。南卡罗莱纳州议会通过取消关税法,杰克逊认为不妥,他不惜采取军事力量强迫该州放弃原有决议,恢复关税。副总统科亨是反对派的领头人,他利用杰克逊生日那天,摆了一场"鸿门宴",还邀请南卡罗莱纳州的人士参加,准备说服杰克逊取消他的决定。杰克逊早有耳闻,他端起酒杯,眼睛直盯着科亨,一板一眼地说:"我们联邦的团结应该受到珍视、保护,让我们为此干杯。"科亨明白杰克逊的含义,他的手颤抖起来,然后什么也没有说。

  为进一步推进西进运动,安德鲁·杰克逊总统1830年5月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该法名义上下令遣走所有印第安人,是授权总统与印第安部落洽商购地条款,即以东部的部落所有地,交换当时已有州界以外之西部遥远国土,但实际上是强迫印第安人把世代居住的西部肥沃的土地让出来,然后迁移到政府划出的贫瘠的"保留地"里去。杰克逊的强硬政策激起了印第安部落的强烈反抗,其中最大的两次反抗斗争就是1832年的黑鹰战争和1835年的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尽管印第安人奋死抵抗,显示出他们不屈服的英雄气概,但仍无力抵挡住装备精良的美国政府正规军的进攻,最后只能接受美国政府的安排,放弃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迁到荒凉贫瘠的保留地里去。

  杰克逊执政期间,向西迁移了超过4.5万名印第安人,杰克逊政府强行购下了1亿英亩(40万平方公里)的印第安人土地。搬迁的进程备受渴望获得西部地区土地的美国人的欢迎,却使印第安人备受颠沛流离之苦,很多印第安人在迁徙途中因缺衣少食而死亡。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写道:"对于美国的发展来说,没有什么因素比西部的存在更重要的了。"

  (一)前期的西进运动--开发近西部

  早在美国独立之初,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士就开始踏上西进的征途,他们越过森林密布、野草丛生的高山峡谷,不断寻找着新的机会。这些西进开拓者促进了美国的领土扩张活动,而领土的扩张又为更多的人涌向西部扫清了道路。与此同时,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的交通运输飞速发展,土地政策逐渐放宽,按照美国的"领地"制度,移民在西部新获得的土地可先建立领地,由国会任命总督管理,条件成熟后可成为联邦的一个州。以上这一切,激起了人们向西迁移的兴趣,从而兴起了一个群众性的"西进运动"。

  随着美国领土的大幅度向西扩张,美国人口开始大规模向西部迁徙。1790年,居住在阿勒格尼山以西的人口只占约6%,182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7%,1850年进一步上升到45%,到1860年更增加到了49%,也就是说,内战前,美国已有将近一半的人居住在西部。从1820年到1850年的30年中,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地区的居民人数增加了500万,这比1790年时美国全国总人口还要多。而同一时期,大西洋沿岸各州虽然有大批来自欧洲的移民,但人口也只增加了200万。

  建国后大量的东部移民涌入西南部的领地,并在那里建立了田纳西州。1803年在西北领地也建立了第一个州--俄亥俄州,此后西北领地几次重组,又形成新的领地。这样到1812年,美国西部的移民区好像一个三角形,北部为大湖平原,南部是海湾平原。

  对于农场主而言,西部有着大量肥沃土地的大湖平原是一个诱人的地方,杰克逊政府通过苛刻而不平等的法令把该地区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全部驱赶出去,并一再降低土地的价格,有力刺激了西进运动的发展。1815~1830年间,来自肯塔基和田纳西州的移民因受种植园经济的竞争威胁,大量涌入五大湖南部。1825年连接哈德逊河、大西洋与五大湖的伊利运河正式通航,成千上万新英格兰的农场主与中部地区的拓荒者纷纷离开自己的家园,来到对于他们完全陌生但充满机会的西部的大湖平原。1837年作为大湖平原最后的处女地,明尼苏达也开始对移民开放,并在1858年正式建州。大湖平原此后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被誉为"小麦王国"。

  而大湖平原南部的海湾平原也不断吸引着拓荒者,在1815年后,大批新英格兰人与南部地区的种植园主进入海湾平原,迅速占领了今天的阿拉巴马与密西西比一带,在俄亥俄河以南地区,来自南部地区的种植园主建立了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而来自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移民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度,美国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区别与对立,在拓荒过程中就已显露出来。

  (二)西进运动的新阶段--远西部的开发

  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密西西比河以东的近西部地区已经被早来的农场主与种植园主瓜分殆尽,越来越多的拓荒者开始越过干旱的"大草原"进入落基山脉以西的远西部寻找机会,揭开了西进运动的新阶段。

  拓荒者一踏上旅途便要经受艰苦的磨炼,移民们除了要忍受危险而单调的旅行外,还要承受疾病和死亡的打击。据估计,在20世纪40年代的淘金热中仅从独立城到拉腊米要塞的一段路上,便至少埋葬了2000人。一些移民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动摇了,又返回东部,而更多的人则坚持继续西进。在一大片令人望而生畏的荒原上,移民们为了追求独立与财富,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他们靠辛勤劳动赢得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勤劳勇敢、不断进取的新一代美国人也随之成长起来。

  在开发远西部的进程中,在圣路易斯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密苏里州发挥着特殊的作用。1812年,密苏里领地建立,当时面积包括现在的密苏里与阿肯色州,1821年正式建州后,成为美国东部的移民"通往远西部的门户"。1822年5月苏里的富商威廉·贝克利率领一支有25辆马车组成的商队到达远西部的圣菲城,到他们10月返回密苏里时,带回来18万美元与价值1万美元的皮货,由此开辟了通往远西部的贸易联系。另一方面,从1823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捕猎者络绎不绝来到落基山脉捕捉河狸,正是这些为利润不惜冒险前行的商人与捕猎者为后来的拓荒者开辟了道路。

  美墨战争刚一结束,兼并来的加利福尼亚地区的移民詹姆斯·马歇尔首先在该地区发现了黄金,成千上万的"淘金者"闻讯蜂拥而至,从1848年至1850年,仅仅两年时间,加利福尼亚的人口就从几千人迅速增加到9.2万人。到1860年,加利福尼亚已经拥有38万人口了。淘金热渐渐平息后,一部分淘金者转行从事农业,成为加利福尼亚农业区的首批拓殖者,另一批人则继续西进,成为最后征服洛基山脉与大草原的生力军。

  西进运动是一场自发的移民运动,绝大多数移民都以个人与家庭为单位迁往西部。在移民队伍中,有土地投机家、奴隶主,但更多的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后者构成了西进运动的主体,而且往往走在西进队伍的前面。他们披荆斩棘,历尽苦难,艰辛的生活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在拓荒时代的伊利诺伊州,至少三成的婴儿不满5岁就夭折了,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四五十岁。正是这些为圆美国梦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拓荒者,使西部地区由蛮荒之地转变为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城乡乐土。

  西进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刺激了西部城镇的兴起和工业的进步,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也锤炼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