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生命力强:再论“质量互变规律”的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3:15
 

再论“质量互变规律”的错误

——对“最后一根稻草”的剖析——

吴  鹏

也许是主流宣讲的力度太大、时间太长,很多人一直转不过弯子来,人们总认为“质量互变规律”确实还有它一定的道理,不应该被彻底否定。比如,积羽沉舟、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等等,讲的不就是随着羽毛或稻草这种“量”的增加,超过了船与骆驼所能承受的“度”,最后引起了事物“质”的变化,即船沉了,骆驼也被压垮了,云云。

其实,哲学教科书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所有例子,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似是而非;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The last straw” 英语谚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真知真理面前,认知范畴的错误,永远是前进的动力。

 

【一】似是而非之一:稻草的增加,只是骆驼负荷的变化,并不是骆驼自身“量变”。

大家知道,骆驼背上的稻草决不会自动地跑上去;所以,每一根稻草的增加,决不是骆驼这个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即骆驼的“量变状态”。

在此必须澄清:

骆驼自身(不含稻草)的质量互变

一定数量稻草与骆驼合在一起的质量互变

因为稻草的增加所引起的质量互变

这是三个完全不同性质的讨论对象。我们不可以用第三种讨论对象所引发的结论,去证明前两种质量互变的正确。换言之,稻草数量的增加,与骆驼本身量(比如体重)的增加不能相互混同。

再说,当稻草数量增加到骆驼快要承受不了的时候,任何一只骆驼都会做出“狗急跳墙”的反应,没有一只骆驼会自觉自愿地被稻草压垮,甚至压死。如果,骆驼主人真要让骆驼来运输稻草,该主人绝对不会允许骆驼被它背上的稻草压垮;所以,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就是思维王国中的虚拟。

还有,稻草的增加,决不是单纯的、抽象的、数量增加;实际上,从N根稻草变成N+1根稻草,其本质还是因重量所引起的引力增加。真的,根据辨证法,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质的“量变”,也不存在没有量的“质变”。所以,每一根稻草的增加,只能是质与量的同变;单纯的稻草量变、单纯的骆驼量变、骆驼与稻草组合后的单纯量变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谎言。

显而易见,哲学教科书把根本不允许分割的量变与质变,硬是分割成两大块,在时间上还来个先后相继、相互过渡、相互交替;毫无疑义,这是对辩证法的公然亵渎。

【二】似是而非之二:事物之间的互动与事物自己的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事物的互动。骆驼自己不可能把稻草加到自己的背上,稻草自己也不会爬到骆驼的背上去;抛开稻草与骆驼之间互动,专门讨论骆驼会不会因为它自己的某种“量变”, 发生某种“质变”——被压垮。显然,这种完全虚拟的、混水摸鱼的、偷换概念的讨论,于情于理都很难向读者或学生们交代。

按照恩格斯当时的认识(对“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论述),骆驼被压垮这一“质的变化”,只有通过稻草(或其他什么东西)的“量的增加”才能发生。稻草这种“量的增加”,是含有引力这种质的“量”, 并不是单纯的“量”,更不是骆驼的“量”。

显然,一壶水沸腾这种“质的变化”,同样只有通过煤或煤气燃烧的(或其他什么能源消耗)“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任何一壶水的水温都不可能自动提高,更不可能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转化自己沸腾起来。

所以,建立在事物两种状态自己运动基础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其荒谬的程度,与黑格尔绝对理念“自由地使自己外化”,同出一辙。“质量互变规律”公然偏离并歪曲了恩格斯的本意,这不仅是对事物相互作用普遍存在的公然否定;同时,也彻底暴露了自己恰恰是最唯心主义的典型。

世界的多元互动,宇宙的多元互动,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否定的基本事实,这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被人类历史与人类实践反复揭示的最重要的真知与真理。尽管,人类的存在已经有500万年的历史,真正的文明只有最近的5000年,飞速发展的时代也只有最近的500年;所以,在整个世界与宇宙面前,在150亿年的历史长河里,人类本来就非常地渺小,本来就应该更加谦虚一些。看来,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规律(含“质量互变规律”)视为宇宙间的最根本规律、最普遍规律,确实有点过分地夸张。

中国的教科书哲学认为,整个宇宙是物质自己演化的结果,也就是矛盾“自己运动”的结果;细细想来,它所高举的世界观、宇宙观,只是在黑格尔的脑袋上硬扣了一顶唯物主义的帽子、换了一下名称而已。真的,与黑格尔所处的时代相比较,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宇宙观的核心内容,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尤其是所谓的三大规律,在哲学上并没有新的内容,反而变成新的戒律,阻碍哲学的争鸣。短短70年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证明,没有理论思维的巨大飞跃,就不会有真正的大国崛起。

【三】似是而非之三:骆驼被压垮是混沌现象,不是“质量互变”的规律现象。

众所周知,混沌理论是近三十年才兴起的科学革命,它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同被列为二十世纪的最伟大发现和科学传世之作。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发现了“蝴蝶效应”,并指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

其实,混沌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现象。比如,丢失一个钉子也许会坏一只铁蹄、折一匹战马、伤一位战将、输一场战斗,最后导之一个帝国的灭亡。又比如,一个小偷入室本想偷点钱财去潇洒一番,不小心被女主人发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结果了女主人的性命,走上了杀人犯的不归路。还有,因为话赶话,情急中跳楼自杀;因疲劳造成连锁性车祸所引发的种种后果;一个眼神也能导之一个人的杀心顿起;怀特海德设计的13张骨牌,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的能量,整整要扩大20多亿倍;……

由此可见,最后一根稻草引发骆驼被压垮的后果,实际上也是一种混沌现象,根本不是必然的、决定性的规律现象。因为,在骆驼被压垮之前,并不要求非增加稻草不可;只要骆驼的负重,诸如粮食、衣服、器具等,具有足够重的时候,或骆驼本身体质方面的原因,包括极度疲劳或饥渴等,都会导之同样的结果——极轻微变化会引发完全意想不到的后果。这肯定不是由于纯粹的“量”的原因,所引发的“质”的变化,而是多元互动中的一种“蝴蝶效应”。

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人类已经发现的全部星系,所有可见物质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3-5%,还有95%以上的暗能量、暗物质都将以人类完全不可想象的变化方式存在。就是这3-5%的可见物质,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变化统统归结为“质量互变”或“对立统一”。比如,空间的三维、时间的一维都不属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范畴。打碎的杯子不会自动复原,太阳散发的光与热也不会重新聚集——物理化学中的熵,确实与“质量互变规律”无关。还有信息、基本粒子、相对论、量子力学、航天航空、气象预报、遗传工程等等,如果要把现代科技的所有成果,全部纳入“质量互变”或“对立统一”的轨道,肯定会被人们笑掉大牙。

应该承认,在我们的宇宙中确实有不少规律与规律现象;然而,大量的随机现象、混沌现象、未知现象(95%的暗物质、暗能量所呈现的现象)统统不可能全部纳入规律现象的范畴。因此,任何人都不可以武断地教导芸芸众生:“任何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即相对静止的状态(量变状态)和显著变动的状态(质变状态)。”;更不可以用“最根本规律”的形式强加给所有的年青学生。

更可悲的事实是,“质量互变规律”恐怕连规律的资格也将被剥夺。因为,该规律在理论上确实偷换概念,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在实践上确实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足以令人信服的实际例子;在渊源上只是毛泽东语录的翻版,与恩格斯的原著(也只是某种理解)毫无瓜葛。总之,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大量的随机现象、混沌现象、未知现象来一个两眼一闭,采取死不认账的态度。

可以肯定,整个宇宙的变化至少应该由四大变化所组成:即随机变化、混沌变化、规律变化、未知变化;针对这四大变化,各自在总变化中所占的份额,人类至今尚无能力做出定量的分析。但是,由“规律变化”一统天下的霸主地位,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四】:似是而非之四:教科书哲学的质、量、度,与恩格斯心目中的质、量、度相比较,是完全变了“味”的东西。

黑格尔的“质、量、度”非常地晦涩难懂;哲学教科书改造后的“质、量、度”又非常地牵强附会;比较之下,黑格尔更多些辩证思维的光芒,中国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恰恰显得异常地笨拙,实在经不起推敲。细细想来,目前“质”的定义居然以事物不变为前提条件,这是特地为“质量互变规律”的存在“定身打造”而设计的。换言之,“质”表达的是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相反,“量”却是事物的绝对变动性;它不但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同时允许它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所以,定义本身(见哲学教科书关于“质” 的定义)已经内含“量”的变化引发“质”变的必然。可惜,这样的定义不可能体现质与量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早已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荒谬。

说白了,哲学教科书试图用“质、量、度”的重新定义,给人们描绘一幅理想图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质的变化),只有通它自身的“量”的变化才能发生。在这一点上,恩格斯就明智得多;他既没有对黑格尔的“质、量、度”进行改造,又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对事物之间的质与量的转换作出自己的阐述。请注意,恩格斯告诉我们,他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另一个事物的,而且是具有某种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真的,对于专业的哲学工作者来说,混淆教科书与恩格斯的上述区别,这是明目张胆的偷梁换柱,是完全变了“味”的、最恶劣的一种似是而非。

事实上,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质、量、度”这套范畴早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

1、整个宇宙及所有事物的生成、变化、结束,本来就是多元互动的随机整合、随机展开、随机结束;本来就与“质、量、度”毫无关系。

2、任何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开多元互动;多元互动不但是天生的,更是永恒的。实际上,整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事物内部或事物外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存在。所以,把世界发展的动力,完全归结为事物内部矛盾的自己运动,这与“绝对理念”的逐步外化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3、事物之所以还是这个事物,并不是它的“质”还没有变。只要事物的随机展开仍在继续;该事物的存在,完全可以采用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变化形式。把整个世界所有的变化形式,仅仅归结为量变与质变这两种形式,显然是主观的、片面的错误与荒谬。

4、事物的变化常常会呈现出从小变到大变、从渐变到突变的类同;然而,所有这一切,将与量变到质变毫无瓜葛。如果,“质、量、度”这些概念依然不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那么,由辩证关系决定的“质量同变”将永远陪同事物的所有变化。显然,这是历史造成的、毫无意义的悖论。

综上可知,所谓的“质量互变规律”, 连同“质、量、度”这些概念,早就应该全部送进历史博物馆。什么时候彻底抛弃,什么时候就可以结束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悖论。换言之,以事物内部的、所谓的“量”与“质”( 这对矛盾)自己运动为基础的“质量互变规律”,完全是中国哲学理论界的一大败笔——在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伤痛。

【五】:似是而非之五:事物度、变化度、关系度不能相互混淆。

如果,劝人从“善”是宗教长期存在的基础;那么,凡事有“度”就是“质量互变规律”藏身的最后堡垒。

说白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度”就是事物的底线。然而,教科书最津津乐道的“度”——水的沸点,根本不是“水”这个事物的底线,而是状态变化的底线。换言之,沸点只是液态水变成汽态水的“度”,冰点也只是液态水变成固态水的“度”。毫无疑义,事物底线与状态底线不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事物度,后者是事物的变化度

还有,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朋友关系、政党关系、国家关系等等,也存在一种底线;某种关系一旦超过这种底线,关系就会完全破裂。所以,关系破裂的“度”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度

由上可见,事物度、变化度、关系度应该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三种“度”,混淆三种“度”之间的区别,正是教科书哲学的又一败笔。当然,这也是中国哲学教科书的无奈;因为,中国的哲学教科书关于“事物”的认识,至今依然是一个最模糊、最似是而非的概念,也是整个哲学系体最脆弱、最经不起推敲的要害。

有人说,“事物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体”;或者认为“事物是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组成的统一体”、“事物是事情和物体组成的统一整体”……。总之,这都是网上纯民间的一种认识,我国的哲学教科书至今依然拿不出一个关于“事物” 的规范定义;也许,中国的哲学家与哲学教授从来就没有冲破过“两个凡是”的樊笼,至今也没有具备完全独立思考的胆量。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矛盾论》里,毛泽东曾经捎带地说过:“……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真的,毛泽东在当时并没有认真地思考“事物”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更没有想对“事物”下个什么定义。看起来,“事物”这个概念的命运,长期处在非常模糊的、似是而非的不幸之中,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连“事物”本身都没搞清楚,事物的“发展规律”又将从何谈起呢?

 

我们知道,习惯成自然。不难想象,中国的理论界要想真正改正自己的错误——彻底否定“质量互变规律”,确实难度极大;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与错。但是,无奈地坚持错误,将会使局面更加被动。但愿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但愿大国崛起的坚定决心,但愿执政党的成熟与自信,一定会迎来思想理论界更加开放的春天与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真理与真知,中国的哲学必须从领袖哲学变成真正的人民哲学!

 

                                                           201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