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魂3古龙顶怎么去:如何根治地沟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8:03

10月7日,首个由英国机场始发的“地沟油航班”从伯明翰飞向西班牙的兰萨罗特,这个隶属于英国汤普森航空公司的航班共搭载了232名乘客。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是双引擎波音757飞机,在其中一个引擎的燃料中加入了50%的“氢酯和脂肪酸”,它是由厨房废油加工制成的,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

此前的月余,在中国,一个生产销售地沟油的犯罪团伙被破获,警方一举抓获了32名犯罪嫌疑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案件由公安部亲自督办,历时四个月的时间,跨越数省,方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与此对照的是,有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每年大约有200万吨的地沟油,经过简单地加工处理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

为什么英国的地沟油最终成了飞机燃料,而我们的地沟油却重新上了餐桌?又为什么,一方面政府在下决心整治,一方面地沟油产业却繁荣昌盛?

地沟油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特有,几十年前的美国,西欧,日本,都曾经广泛出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从厨余垃圾中分离出地沟油加工出售,整个产业都是盈利的。前些天一位记者告诉我,北京地沟油产业中的一位大佬,每个月的收入有几十万。趋利本没有错,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其他行业的人只有造富他人才可获利,这些人的逐利行为为什么最终会危害公众的健康?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一定是游戏规则出了问题。

有人说政府监管的还是不够,惩罚的力度也不足以威慑不法商贩。由公安部亲自督办案件,过去抓到的案犯判罚的也不轻,很难说政府不够重视。换位思考,中国的餐饮行业有数百万家,厨余垃圾的处理如果政府都派员监管,估计得组建一个百万人的队伍,实在不具操作性。另一个现实的难题是,地沟油虽然富含致癌物质,但直到目前,还没有找到简便廉价的鉴别手段。只要生产出来,装到桶里贴上商标,就可以鱼目混珠,瞒天过海。从经济学角度讲,无论消费者还是监管者,辨识地沟油的信息费用过高。这是地沟油屡禁不止的核心原因。

其实,地沟油的循环利用,在技术上早有路径。目前,最广泛的做法是用地沟油作原料生产生物煤油或者生物柴油。早在英国这次开辟“地沟油航班”之前,欧洲已有数家航空线路,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航空煤油作燃料。中国目前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建立了回收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加工厂,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炼油厂基本收不到地沟油,因为那些非法加工食物油的企业,开的价比炼油厂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成本的确高于非法的地沟油产业,如果让他们自由竞争,大多数地沟油一定会回流到餐桌。

我们还是看看国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吧。

德国根治地沟油主要是从源头抓起,规定任何餐饮企业都必须具备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不得将垃圾直接倾倒,也不得出售,由政府统一回收之后再进行处理。日本政府则在财政预算里拿出一笔费用,补贴给提炼生物柴油的企业,让他们以高于非法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收购地沟油原料,收购上来的地沟油,立即加入有毒的蓖麻油,防止任何人将收购上来的油进行餐饮用油进行加工。这两种方法,最终都根治了地沟油的横行。

日本和德国的方法孰优孰劣?德国的方法优点在于不但杜绝了地沟油的回流,同时还避免了厨余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从环境角度讲,效果最好。但是,它的成功取决于德国的法制环境,企业和公民的守法意识。日本的方法着眼于地沟油问题的单独解决,制度成本最低。而中国,目前既没有采取德国模式,也没有采取日本模式。只是针对地沟油的加工销售环节进行打击。这虽然可以有效于一时,但警方稍有松懈,地沟油立马死灰复燃。国外的经验证明,这注定要失败。

在笔者看来,中国最现实的做法,是效仿日本。因为在全国几百万家餐饮企业推广厨余垃圾收集和处理的设备,暂时还不现实。但只要政府拿出一点补贴,以高于非法加工企业的价格收购地沟油,那些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地沟油生产者,就会立即变成了“好人”。勤奋地收集厨余用油,将之送到炼油厂提炼生物柴油,造福社会。每年两百万吨的地沟油产业,将立即销声匿迹。而这笔钱相对于政府花在监管方面的投入而言,一定更便宜。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