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学生之一统天下txt:趣味哲学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0:31:41

 

趣味哲学故事

 



  赛马的学问

 

战国时代,齐威王爱好骑马射箭,经常喜欢和别人比赛,并且十次有八九次能赢。有一天,齐威王又提出和元帅田忌比赛,并且以千金作赌注。

 

田忌很痛快地答应了。但是,答应归答应,心里却老是嘀咕:以前和国王比赛过多次都输了,这次怎么才能赢呢?

 

田忌回到家里,把这事告诉给了孙膑。孙膑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兵法家。

 

起初在魏国做官,后来为了躲避名利熏心、阴险狠毒的庞涓对他的陷害,从魏国逃到齐国。田忌早就知道孙膑为人忠厚、精通兵法,打心眼里敬佩他,就让孙膑住在自己家里,当做最好的客人招待。两个人情投意合,亲如手足。

 

孙膑问田忌:“以前都怎么个比赛法?”田忌说:“两个人各备三匹战马,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对上等,中等的对中等,下等的对下等。

 

赛过一轮定输赢。我的马力气不足,从前都输给国王了。”孙膑想了想,说:“这次,我保你能取胜。”到比赛的那天,孙膑对田忌说:“你把最好的辔头、鞍子备在下等马上,当做最好的马与国王最好的马比赛,再用你的上等马与国王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与国王的下等马比赛,这么颠倒一下次序,就行了。”

 

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准备妥当,然后,催马上阵,挥臂拉弓,与国王一来一往,争强斗胜。观看的人呐喊助威,不断喝彩。第一个回合,田忌输了,可是,第二和第三个回合田忌都赢了,结果,得了千金彩礼。

 

这出乎齐威王预料的结局使他感到很奇怪。就问田忌,这次他是怎么取胜的。田忌就把孙膑给他出的主意如实地告诉了国王。国王听后,连声称赞孙膑有智谋,有心机。从此,齐威王大胆重用孙膑,让田忌、孙膑统领齐国大军。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哲学道理: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田忌采用孙膑之计,只是将自己参赛的马与国王的马在等级上进行了调整,事物的结构有了变化,即发生了量变,这种量变最终转化为质变,就是以弱胜强。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后人称他为“亚圣”,在人们心目中,他仅次于孔子。

 

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的孩子一样,很顽皮,很贪玩,不愿学习,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闹闹。他的母亲为了他的教育问题,时常感到苦恼,可说是用尽了苦心。

 

最初,他们的家住在一所公墓的附近。由于耳听目看,经常接触的缘故,孟子和邻居的小朋友都学会了祭祀。于是,他们在没事可做的时候,便聚在一起,模仿那些出殡送葬的人,又哭又号,又跪又拜的,玩处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发现了以后,连连摇头说:“唉!这个地方怎么能继续住下去呢?”于是他们就搬家了,这回搬到街市里来了,离一个热闹的集市不远。由于孟子和邻居的小朋友经常出入市场,甚至在市场里玩,因此很快就学会大人做买卖那一套,你装买主,我装卖主,你吹牛,我夸口,把商人那种招揽客人的模样,学得维妙维肖。孟子的母亲看了儿子学成这样,又皱眉头,连说:“不行,这地方也不行,还得搬家。”于是,她又开始东奔西走。

 

这一次,他们母子的新居就在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耳闻目睹的都是学校中的事,学着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游戏,很快,孟子就变成了一个彬彬有礼,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孜孜不倦地用心读书,会心地笑了,她非常满意这次搬迁,自言自语道:“这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孟母确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她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她深知一个人的才智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她重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她的这些教育思想,从哲学上完全符合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一个人的成材,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又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外因的作用甚至是有决定性的。如果没有孟母三迁,说不定孟子还成不了“亚圣”呢!

 

自相矛盾

 

有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

 

这天,他来到集市上,放声吆喝起来:“卖矛喽!卖盾喽!”不久就围上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他举起盾,吹嘘起来:“诸位,请看我这盾,精工制造,用料讲究,坚固无比,随你什么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

 

他放下盾,又拿起矛,夸耀说:“再看这矛,千锤百炼,精心打造,锋利极了,再坚固的东西,也能一戳而穿!”

 

看热闹的人中间,有一位很会动脑筋,听了他的话,马上问道:“老兄,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这个楚国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了。

 

矛,是刺人的长枪;盾,是护身的挡牌。矛和盾是古代打仗时用的两种不同的武器。由于那个专门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吹虚自己产品的故事,就有了 “矛盾”一词。人们把彼此抵触、相互不容的情况,叫做“矛盾”。自己说的话,前后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恰相违背,称做“自相矛盾”。

 

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之间的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在形式逻辑中,称“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指两个概念互相否定或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关系。

 

孟氏二子的悲哀

 

传说古代鲁国一位姓施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懂学问,一个通兵法。

 

那个懂学问的,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齐国国君,齐国国君用他做公子的老师;那个精通兵法的到楚国,用兵法去劝说楚王,楚王很高兴,就用他做执法将军。两个儿子的俸禄,使他家很快就富足起来,邻里无不羡慕。

 

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也是一个好学问,一个好兵法,但家境很穷,因此,他便向施家求教致富的方法,施家便把实情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去秦国,拿仁义之理去说服秦王。秦王却说:“现在诸侯们激烈斗争,最需要的是练兵和筹饷。你要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是招致灭亡的道路!”遂给他用了宫刑,然后放他回家。孟氏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兵法来劝说卫侯,卫侯说:“我们是个很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很多大国的中间,对大国我要顺从他们,对小国我要安抚他们,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办法。要是依靠兵法权谋,那我国的灭亡就在眼前了。要是让你好好地回去,再到别国去干事情,我国就可能受到灾难。”于是砍断了他的脚,把他送到鲁国。孟氏全家含悲忍愤,怨恨施家没出好主意。

 

孟氏二子的悲哀在于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固守在搬用别人的死法子,没有一点灵活性。它的教训告诫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凭主观想象,让客观存在服从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说不能从框框、概念出发,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和模式,如果把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用想象去代替客观现实,不仅丝毫也不会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反而会碰钉子,犯错误,遭至悲惨的结局。

 

张飞审瓜

 

民间有一个“张飞审瓜”的故事。

 

故事说一个少妇抱着小孩回娘家,路过瓜田,遇上一个恶少。恶少见她貌美,便行调戏。少妇不从,被诬偷瓜。双方争执,告到县衙。恶少暗中用钱收买为他看瓜的地保,嘱他摘三个大瓜到县衙作证。张飞升堂审讯,问恶少,恶少说少妇偷他的瓜,有人证物证;问少妇,少妇说恶少调戏她。张飞 “想了一想”,佯断少妇偷瓜,命少妇跟随恶少回家,又命恶少把三个大瓜抱回去。恶少左抱右抱,抱了这个滚了那个,怎么也抱不起来。张飞虎眉一坚,拍案而起,痛斥恶少:“你堂堂男子汉,三个瓜都抱不动,她是弱女子,又抱小孩,怎能偷你三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经过审问,果然不错。于是,张飞严惩恶少40 大板,并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处罚地保交出贿赂钱给少妇,并为少妇打伞开道,送她回娘家。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张飞首先接触的现象,就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比如偷、抱瓜,男人力气、女人力气等等??张飞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找到了事物的内部联系,于是就能做出合乎论理的结论了。这就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张飞审瓜反映了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美人也要巧装饰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即春秋时期的浣沙女西施、西汉时的匈奴王妃王昭君、东汉的歌妓貂蝉、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这四大美人世称绝代美人,各自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称。

 

据说四个美人各有一点生理缺陷。她们为了弥补自己的美中不足,便都各自想出掩饰的办法:西施耳轮长得特别小,便让金银匠给她制作了一对金环带在耳轮上,借金环的重量将耳轮往下坠以使耳显大,还给这对金环起名叫耳坠;王昭君的脚长得特别大,便请裁缝给她制作一条长裙,裙子的下襟拖地把两只大脚完全盖住;貂蝉有狐臭,试验多次自采花汁制成香气扑鼻的花露水,用以掩盖难闻的气味;杨玉环体胖身笨走路声响不堪入耳,便令铜匠制作了许多小铜铃佩戴在衣裙上,走动时铃声悦耳将她那难听的脚步声掩饰住,她给佩铃起名为响铃。

 

后来,四件“巧装饰”流传至民间,代代相传,不断改进,成了妇女们的装饰品。

 

绝代美人还要巧装饰巧打扮,说明世间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事物的真、善、美都是相对的,不能把好的东西夸大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宋太祖以愚困智

 

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徐铉的人,以博学多才名闻于世。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修贡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野上下文臣谋士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于是,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

 

赵匡胤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下圣旨,要殿前司呈上一份不识字的殿侍人名单。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单,用笔随便点了一个人,说:“此人可以。”众大臣一见,颇感惊讶,皇上怎么派一个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满腹经纶的徐铉呢?

 

再说被点名陪伴徐铉的殿侍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江南。他陪伴徐铉上路后,从渡江开始,徐铉便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令同船的人叹服不已,惟独陪伴他的殿侍默不作声,除了点头应是,一言不发。徐铉好生奇怪,不知这人学问深浅,便又饶有兴趣地与他攀谈,卖弄自己的学问,满以为这样会使对方感到自惭形秽。谁知押伴使仍旧点头称是,既不发意见,也不回答问题。这样一连几天,徐铉见押伴使无从酬复,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倦意阵阵袭来,徐铉便好生没趣地沉默不语养起神来。

 

宋太祖以愚困智,封住了徐铉的口,折了他的傲气,使他乖乖地来到了京都。

 

这个故事揭示了“有差异才有和谐”的辩证法哲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有对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构成都是矛盾统一体,都是对立和同一的辩证统一。大千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

 

东坡造堤

 

苏轼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已多淤为葑田。东坡常到湖上环视,一直思量着如何疏浚西湖,使她再现美容。

 

最令他伤脑筋的是挖掘上来的淤泥无处可以堆放。一次,他忽然想到西湖南北30 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如果把从葑田挖出的泥堆置湖中,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则鞋田去而行者便矣”。同时他又想到“吴人种麦春辄芟除,不遗寸草”。挖掉葑田之后,召募农人来种麦,将种麦获得的利益储备用作修湖的资金。结果是筹集了资金,疏浚了西湖,又使南北行人解决了交通问题。

 

苏轼既有为万民造福的心志,又有实施的技巧,才造成了这条后人以其姓氏命名的苏堤。

 

一千多年前建造苏堤的程序,充分说明了20 世纪的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的本质,是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考察问题,研究怎样把要办的事情办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取得更佳的或更理想的效益。亦即择优淘劣。系统论并不神秘,它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现代科学的形式向辩证法提供了系统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现代化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金刚腿”

 

公元1406 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建造北京宫殿。一时间,北京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昔日,元朝的大都大兴土木,当时被称为“蒯鲁班”的蒯祥被选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

 

由于蒯祥的才化极为出众,工部右侍郎十分妒恨他,便伺机加害蒯祥。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漆黑之夜,工部右侍郎偷偷钻进工地,把尚未完工的宫殿的金门槛截短了一段。次日清晨,蒯祥发现后吃惊不小,上面降罪下来,如何承担得了。必须尽快想办法补救,可这金门槛用材特殊,无材料可替代。

 

蒯祥苦思苦想许久,觉得只能将材用材,把金门槛的另一头也截短一段,再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槽,做成一个活动门槛。只见金门槛上刻着两朵牡丹,花红叶绿,鲜艳富丽,顶部还雕着一对狮子,玲珑可爱;门槛可折装,轿子车马可直进直出,很方便。明成祖和众大臣看后非常赞赏。

 

后来建筑业把这种活门槛叫“金刚腿”。

 

蒯祥发明“金刚腿”是因祸得福。这种逻辑思考的方法告诉我们,当遇到某种灾祸时,要注意既要思考祸的一面,又要注意另一方面是否是福。祸、福是可以转化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激励人们不要在灾祸面前惊慌失措,应尽力排除或减少祸患带来的损失,力争坏事变成好事。

 

河中失石如何找清朝时候,沧州南面,有座寺庙傍河而立,寺门毁坏了,两个石兽也一并沉入河中。十多年后,僧人募捐重新修整寺庙,在落水处打捞石兽,却不见踪影。按老经验,众人驾了几条小船,拖了铁耙,顺流而下找了十几里,还是杳无踪影。

 

一个老河兵听到后,笑着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老河兵认为,石兽很重,河沙却很松浮,水不但卷不走石兽,其反冲力反而将石兽向上游一面的沙子冲走了,越冲越深,出现坎穴,石兽便会倒在坎穴之中。

 

如此循环往复,石兽便不断向上游翻滚。打捞者溯江而上,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 “经验”和“感觉”,要看到它们的局限性,重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实践取得的技能和知识。

 

驯驴

 

郑板桥的出生地兴化镇,有个凶狠阴险的绅士。他在镇上开当铺,在乡间置田产,是一个老奸巨滑的吸血鬼。更刻薄的是,他制定一条规矩:凡欠他的债,种他的田,进出他家当铺的人,见到他都得给他叩头、让路,如有抗拒,他就送你坐牢。

 

痛恶这个劣绅的少年郑板桥,发现他有个癖好——有事出门就骑驴。郑板桥琢磨着抓住他这个习惯治治这个坏蛋,替大家出口怨气。

 

那绅士的毛驴总拴在他家房前的一棵槐树下。郑板桥趁人不在偷偷地上前用竹鞭猛抽驴屁股,抽一鞭,就向驴鞠个躬,这样反复多次地打,也反复多次在地给驴鞠躬。时间长了,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向驴鞠个躬,那驴子就像被打疼了屁股似的,惊得乱踢乱蹦。

 

一天早上,劣绅骑上毛驴到官府答对一件案子,要官府替他整治“刁民”。

 

郑板桥迎面走来,恭恭敬敬地给绅士老爷深深鞠躬,绅士满心高兴,可是他的坐骑却吓得连蹦带踢,顿时把他狠狠地摔到乱石堆里,摔得鼻青脸肿。从此郑板桥见他骑驴,总是鞠躬,他也总是挨摔,吃了不少的苦头。

 

绅士回到家里,悄悄地对他的小老婆说:“郑家那小子,别看他家穷,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他向我鞠躬行礼,我都受用不起,每回都从驴背上摔下来。”他老婆说:“以后你就让他免礼吧。”

 

郑板桥驯驴治劣绅的办法,用科学道理讲,就是使驴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灶,利用“条件反射”,使驴乱蹦乱跳,摔倒劣绅。但是,郑板桥当时还只是个孩子,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学说也是150 年以后的事。从哲学上讲,条件反射的认识也不外乎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听言务尽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昀(字晓岚),他在未任朝廷命官之前,是一个刚正不阿、刻苦读书、怜爱乡邻的学子。

 

一次,有一户豪门乡绅,要给自家老太太庆70 岁大寿。“人生七十古来稀”,做寿那天,那个豪绅家宾朋满座,热闹非凡。大家都围坐在厅堂上喝酒,席间自然有许多人为老太太题诗祝寿。其中纪晓岚也被请来了,在众人一片热情的“请!请!”声中,他不得已走到书案前,饱蘸浓墨,举笔赋诗一首。众人围拢过来,只见他第一句写的是:“这个婆娘不是人”。此语刚出,举座失色,心想:这下纪晓岚可闯祸了,但纪晓岚却异常镇定,马上又接着写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太太的儿孙们见了,转怒为喜。“不是人”而是“九天仙女”,怎不叫人高兴呢?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又写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围观的人们看了再次哗然,个个勃然大怒,瞪大眼睛,看纪晓岚如何收场。只见纪晓岚目不斜视,十分自然而又泰然地将笔轻轻一转,写出了诗的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尊”。众人一见纪晓岚如此结句,虽然心中不快,但也无言以对,只好改颜赞许了。

 

这个故事从某种角度上告诉人们一个“听言务尽”的道理。因为世上的一切事物就如纪晓岚那首诗一样,都是相互有机联系着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全貌,不能形而上学地割裂事物的联系,断章取义,轻率地裁定是与非的问题。

 

带补丁的新装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西洋人,长期居住中国。时间久了,衣服也破了,但却无处制作新衣,十分苦恼。没有办法,只得找到一个中国裁缝,问他能不能做西服?裁缝回答:“只要有样式,就可以做。”于是西洋人就拿了一套西服,让他照着样子去做。

 

过了几天,新的西服做好了,西洋人拿来一看,果然不错,长短大小全都一样,可是翻到后面一看,突然发现剪去了一块,又补缀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裁缝回答说:“这是完全照着你的样式做的呀!”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他的西服样式后面有一补丁。

 

这个生动的故事是对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一个绝好的讽刺,他们办事情就是依样画葫芦,只知机械地效法和模仿,不懂灵活创新,带着这种思想方法处理问题,往往造成不应有的贻害。

 

疑邻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

 

他看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鬼鬼祟祟,像是偷了斧头;瞧瞧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慌慌张张,像是偷了斧头;听听那孩子说话的样子,吞吞吐吐,也像是偷了斧头。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

 

不久,这个人在山沟里挖地的时候,找到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看到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了。

 

这个丢斧子的人,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思维的逻辑范畴,如因果性、必然性、时空性等等都是先于实践经验的,是人脑中国有的。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只有感觉才是唯一真实的。而感觉和经验又是主观自生的,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不能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像那个丢斧者一样,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裁衣的学问

 

古时候,北京有个成衣匠,在给人们做衣服时,不仅要量做衣服人的身高、胖瘦,而且还要仔细观察和询问做衣人的年龄、相貌、性格,甚至连什么时候中举都要了解清楚。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问起缘由,他便讲了一番裁衣的“短长之理”。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的,必定趾高气扬,走起路来挺胸凸肚,所以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老年中举的,大都是意气消沉,走起路来不免弯腰曲背,所以衣服要做得前短后长。他的这一番道理,便被后人归纳为“量体裁衣”。

 

这个成衣匠显然是一位相当高明的人。用哲学的观点可以说他懂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被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书呆子救火

 

从前有个有钱人家,家有十几间房子。一天,他家忽然失火,火势很快蔓延到房顶,如不赶快抢救,全部家产就会被烧光。可是家里没有梯子,不能上房救火。他就让儿子去好友王大人家里借梯子。

 

他儿子是个读书人,人称书呆子。这书呆子爱面子,又喜欢讲客套。今天,他仍和往常一样对着镜子,把衣帽穿戴得整整齐齐,才大摇大摆地迈着八字步朝王大人家走去。

 

到了那里,他轻轻地敲开门,连作三个揖,然后登堂人室,文质彬彬地坐到客位上,一声不吭。

 

王大人看他这种架势,以为他是来做客的,忙吩咐摆酒设宴,热情招待他。

 

宴席上,他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和主人频频碰杯,还给厨师们敬了几盅酒。酒喝足了,他才说:“老天爷给我家降下大祸,突然发生火灾,听说您家里有架梯子,我想借去用一用,用完立即归还,不知可不可以?”

 

王大人一听,急得跺着脚说:“那你为什么不早讲呢?”

 

他挺有理地说:“不能忘了礼节呀!”

 

等他扛着梯子赶到家里的时候,他家的房子早就烧光啦。

 

这个书呆子就是一个教条主义者。这种人夸大理性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呆板教条,不知道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善于灵活变通。把一些抽象的定义、原则视做不能更改、变化的教条,束缚自己,给实际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南隐斟茶

 

从前,有一位学士认为自己对禅的领悟已经到了很高深的境地,就想找一位当世高人,验证一下自己的深度。有一位在南山修行的禅师,由于他参禅的造诣很高,善于借助日常的事物对求教者加以点化,因此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信徒们都称他为“南隐”。这位学士听说之后,就前去拜访南隐,向南隐请教禅的含意。

 

相互见礼之后,学士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南隐亲手拿起茶壶,很认真地向杯子里斟着,杯子里的茶已经满了,可是南隐还没有停手的意思。只看见茶水不断地从杯中溢出来,已经流到了桌案上。学士实在有些沉不住气了,就提醒南隐说:“老禅师,茶已经满了,流到了桌子上,请不要再倒了。”

 

南隐像是刚刚醒悟似的,这才把茶壶放下,然后,他指着那斟得满满的杯子,对学士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已经装满了你自己的观点、想法。

 

而我要说的是属于我自己的想法、见解。正像那些淌到外面去的水一样,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南隐斟茶道出了肯定与否定这对范畴的哲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之中,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否定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占主导地位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这时新事物就将取代旧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否定是事物发展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新事物在扬弃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同时,又吸收其积极因素作为自己进一步完善的“养料”。这样看来,否定又是新旧事物的联系的环节。

 

“勤”“俭”分家

 

从前有一个老汉很能勤俭持家。他勤劳而节俭,日子越过越好。为此,乡亲们送给他一块写着“勤俭”两字的匾,表示对他勤俭美德的赞美。后来,老汉死了,他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反复叮咛,要他们按匾上的字做。

 

两个儿子听从了。

 

老汉死后不久,两个儿子就分了家。在分家产时也把匾从中踞开,老大分到了有“勤”字的那一半,老二得到的是“俭”字的那一半。当他们开始自己过日子后,都想起了父亲临死前的嘱咐,决心按匾上的字去做。结果,老大记着“勤”字,非常勤劳,但俭而不足,结果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二呢,光“俭”不“勤”,懒于耕作,分的家当很快就坐吃山空,最后只好靠讨饭度日。

 

这个故事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又是统一的,彼此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如果一方孤立起另一方,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矛盾着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法。

 

悔之莫及的老财主

 

有个土财主,家财万贯,年老无子,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老头想招一上门女婿,来继承家业。但由于自己目不识丁,吃了不少苦头,所以选择乘龙快婿必须是才貌双全的人。

 

有一天,老财主因事去一商行,见商行中有一年少貌美的青年,干活之余,成天坐在那里看书,而且看得非常专心。一问商行老板,知道是福建人,因为家庭贫困,难以为生,才赴南洋求职。老财主听后大喜,就请商行老板作媒,招那美貌青年为乘龙快婿。

 

入赘几天后,老财主把这位上门女婿叫到堂前,告诉他说:“老身因不识字,才请你来。从此以后,你就管我的帐房吧,一切帐目都归你管理,免得我再聘请帐房先生了。”这位乘龙快婿一听,大吃一惊,红着脸说:“我从未读过书,一个大字也不认识。怎么能够胜任呢?”

 

老财主听了,也大吃一惊,问道:“起先我不是经常看到你手里拿着书在看吗?怎么能说大字不识一个呢!”

 

上门女婿回答说:“你老弄错了,我那并不是在看书,只是在看书中的图画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抓住本质,切不可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本质是事物性质的基础,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但有时现象在表现本质时,与本质的性质并不一致。这个故事中的老财主就不懂这个哲学道理,所以嫁错了女儿,只能后悔莫及。

 

说必然的遭痛打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户人家生了个男孩,全家高兴得不得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前来祝贺的客人看,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马上得到主人的一番感谢。又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他也得到了几句恭维的话。在一片欢笑声中,一位客人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却遭痛打。

 

鲁讯先生在这里无疑是在讽刺当时社会流行的阿谀奉承的市侩哲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真理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这句话是一个具有真理性的认识。至于这个真理,生孩子家主人如何对待,就是他的价值观了。价值,是指能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客体趋势。真理和价值这两个范畴,体现了人们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尺度——事物的客观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自觉意识。

 

以莱明义

 

一天上午,一位老作家的书房聚集几位青年作家、评论家。就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几位争论不休,各自发表了许多见解。眼看到了中午,该吃饭了,大家说,请老前辈发表高见吧。老作家说,还是吃了饭再说吧。

 

人们落座后,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两碟菜上。一碟是雕刻出精美花样的菜帮子,另一碟是杂陈的各种罐头水果。客人无不赞叹菜帮上的雕刻手艺精巧,样子美观;那碟十锦罐头水果,没有赞扬,但很快就见了盘底,被吃得精光。

 

老作家见众人用好了饭菜,说道:“你们正在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争论不休,还要我发表意见。今天这餐桌上的两碟小菜,就算是我的一种观点吧!”

 

客人们的眼晴集中到那碟无人问津的菜帮上。老作家说:“是的,这碟菜无论雕刻得多么好,但也雕刻不出滋味来!”

 

说罢他便起身送客,青年艺术家的脑海里还在转念这两碟菜。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的哲学道理。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同时必然要受内容的决定和制约。

 

顺其自然

 

一位建筑帅设计了一套综合楼群。崭新的楼房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即将峻工时,园林管理部门的人,向建筑师要铺设人行道和绿化等设计。建筑师说:“我的设计很简单,请你们把楼房与楼房之间的全部空地都种上草。”

 

园林工人虽然很不理解,但是只能依据建筑师的要求去做了。结果在楼房投入使用以后,人们在楼间的草地上踩出许多小道,走的人多就宽些,走的人少就窄些。在夏天,草木葱葱的季节,这些道路非常明显、自然、优雅。

 

到了秋天,建筑师让园林部门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人行道。当地的居民对这位建筑师的人行道设计非常满意,他们感到方便、和谐、优雅,愿意走这些道路。

 

成功优美的设计,是由于建筑师掌握了顺其自然的技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必须抛弃主观随意性,以物质第一性为原则,遵守客观规律。

 

捉鳄鱼的启示

 

鳄鱼咬东西的力量很强,上下腭一合,连牛骨头也能咬得稀碎,令人看了胆战心惊。

 

不过,渔民在长期同鳄鱼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两腭张开的力量不很大,渔民想,如果只身与鳄鱼搏斗,用双手握紧它的上下腭,也许就能制伏这个庞然大物。

 

一个渔民下海捕鱼时果然与鳄鱼遭遇在一起,在无法摆脱的情况下,这个聪明的渔民,立即想到必须抓住鳄鱼的弱点,同它搏斗。于是渔民趁它合上嘴的一刹那,猛然冲上去死死地用尽平生之力,去握住它的嘴,再用绳子把它的嘴捆上。这一招还真好使,鳄鱼的嘴被捆住以后,显得无法逞凶了,渔民竟牵着绳子,将它拖到海边。自从这位勇敢的人只身俘获鳄鱼以后,远近的渔民普遍接受了这个制伏鳄鱼的妙法。

 

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鳄鱼这个庞然大然物既有咬嚼力强的本性,又有两腭张开力不很大的薄弱之处。人们在同它搏斗中,就是要抓住它的薄弱环节,才能战而胜之。

 

嘴疼医脚

 

有一个人嘴上长了一些小疙瘩,后来逐渐严重,满口糜烂,十分疼痛。

 

他到医院打针吃药都无济于事。后来经人引荐,去找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治疗。这位老中医给他开了几味药,让他研制成粉,用醋调敷在脚心上。开始他半信半疑,但遵老中医的方法调敷几次后,病果然痊愈了。这人感到很奇怪,便去问老中医:“听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什么嘴疼医脚,药到病除呢?”

 

老中医听后,向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经络的作用,各部分之间都密切相联,在病变上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有时病本在下,病状在上;有时病本在上,病状在下。你这口腔糜烂与心脾积热有关,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上病下取,用药敷脚心,通过经络引心脾之火下行与口服药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只不过有些事物的内在联系比较隐蔽,只要人们能够用整体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是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

 

茶叶与箩筐

 

某茶叶商有一次去南方产茶地区采购茶叶。不料,当他到达目的地时,所有茶叶都有了买主。此时,这位茶叶商十分后悔自己晚来了一步,不知回去以后如何向上司交待为好。他怀着沮丧的心情,在街头上漫步,忽然,发现一个茶农挑着两箩筐茶叶而若有所思,便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天助我也!”于是他当天派人把当地所有盛茶叶的箩筐全部买下。当早来此地收茶叶的那些茶商们准备将所购到的茶叶运回去时,才发现街上已无箩筐可买,只好纷纷求助于这位后来的商人,他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说明,好事和坏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着的,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转化。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讲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就是这个道理。

 

针尖上的百万天使

 

苏州檀香扇厂的微雕艺术家义壁,在一把不足方寸的象牙小扇上,却刻上了14000 字的《唐诗三百首》。在10 多倍的放大镜下,你可清楚地看到每首诗之间有空行空格,各诗独立成章,每首诗的结尾处,又有诗人落款的小红印章;更令人惊奇的是,每个字都像毛笔写的。作者根据诗句的内容,灵活地选用了篆、隶、行、楷、草、钟鼎等6 种字体,布局新颖,刻工秀逸,令人赞叹不已。

 

当人们在显微镜下,欣赏刘义林的作品时,会看到:一根头发上刻有中国现代四大文豪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的头像;另一根胡须上刻着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和孙悟空上西天取经的逼真形象。最令人折服的是他新近创作的在长两厘米,宽一厘米的象牙片上,刻着大观园的全景,里面共有360多个人物,720 多间房,1300 多棵树。

 

美国电汽工程师爱德华·沃尔夫,运用蚀刻术,在一个针尖上雕刻出一万个天使,每个天使头上,还顶着一个闪闪发光的光圈,不仅如此,他后来甚至可以在一根钢针尖上雕镂出100 万个翩翩舞姿的天使。这你能相信吗?

 

类似微雕微刻这些数不胜数的人间奇迹的出现,确实使一般的人感到惊奇甚至疑惑,那么人的本领为什么有这么大,怎样解释呢?哲学上认为,人类把一个一个的“必然王国”变成“自由王国”,都是通过实践的途径取得的。实践使人增长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又推动实践和实践手段的发展。就这样相辅相成,循环往复,互相推动,永无止境,就这样使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大,成为“万物之灵”。

 

拜倒在哲学家面前的商人

 

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泰勒斯,泰勒斯学问渊博,追求真理,从不以金钱富有为能事,他经常衣衫褴褛,匆匆走上街头。

 

一天,有一位商人走到他面前,指着他挖苦道:“泰勒斯,都说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哲学家,可是据我看来,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知识既不能给你带来金子,也不能给你带来面包,只能给你带来贫困和寒酸。”泰勒斯听了十分生气,他反击说:“我不能容忍你利用我的贫困来贬低和攻击理论的作用。我要用事实来教训你,等着瞧吧!”

 

泰勒斯不甘受侮,他决心化理论为力量,运用丰富的天文、数学的农业知识,经过周密的预测和计算,断定明年将是橄榄的大丰收年。到了冬天,他拿出所有的钱,以相当廉价的租金,租了附近所有的榨橄榄油的器具。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橄榄空前大丰收,对榨油器的需求聚然剧增。可是全部榨油器已由泰勒斯垄断了。他乘机抬高租金,许多想租用榨油器的人都拥挤在泰勒斯的门前。那位曾经挖苦过泰勒斯的商人也满头大汗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泰勒斯一眼就看见了他,便走上前去用嘲弄的口吻对他说:“高贵的商人,看到了吧?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理论知识搞到手的。我要想发财,简直易如反掌,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像你一样有钱,甚至比你更有钱。但是我并不稀罕这几个小钱,因为世界上还有金钱买不到的伟大力量。”

 

泰勒斯凭借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斗倒狂妄的商人,说明知识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科学理论指导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这一真理是不容忽视的。

 

十顶小帽子

 

俄国有个人,名叫马尔罗夫。这天,他拿着一块狐狸皮去找帽匠,交待说:“请用这块皮子给我做一顶帽子!”

 

“好!”帽匠说,“你过几天来拿吧!”

 

马尔罗夫离开帽子店,忽然想:“这块狐狸皮那么大,也许能够做两顶帽子?”

 

他这样一想,又返回来问帽匠:“师傅,请告诉我,能不能用这块皮子做两顶帽子?”

 

帽匠说:“当然可以!”

 

马尔罗夫说:“那么就给我做两顶吧!”可他走出不远,又返回来问帽匠:“师傅,用这块皮子做3 顶帽子行吗?”

 

帽匠说:“可以,完全可以!”

 

马尔罗夫问:“那你能不能做4 顶?”

 

帽匠干脆地说:“可以,做10 顶也行!”

 

马尔罗夫下定决心地说:“好,那就给我做10 顶吧!”他和帽匠说好取帽子的时间,就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取货的时间到了。帽匠吩咐学徒取出了马尔罗夫定做的10 顶帽子。帽子小得只能套住十个指头上。

 

马尔罗夫吃惊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帽匠说:“这是你定做的帽子呀!”

 

马尔罗夫生气地说:“怎么做这么小?”

 

帽匠满有理地说:“先生,你只说做多少,没说做多大呀!”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除了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事物的量标志着质的范围与等级,量的规定性是任意事物都不可缺少的。由于一个事物有多方面的质,它也就有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每一方面的质都有由其质决定的特定的量的规定性。

 

印度国王的尴尬

 

传说,印度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跪着说:“陛下,请您在这个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个格内给四粒,按照这样的比例关系,摆满棋盘上所有64 格的麦粒,就把这些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是区区赏金,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说:“爱卿,你所要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

 

说着,便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结果出乎国王的预料,按宰相的方法放,还没有放到20 格,一袋麦子就已经用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了国王面前。结果,国王发现,如果按此方法摆下去,摆到第64 格,即使拿出全印度的粮食也兑现不了国王许下的诺言。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3446744073709551615 颗麦粒(可改写为1+2+22+23??+263)。如果把这些麦粒合成重量,那就要给宰相4000 亿蒲式耳才行。这样一算,这位看来“胃口”不大的宰相所要求的麦子,竟是全世界在2000 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计算结果说明,舍罕王是无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这自然使舍罕王甚为尴尬。

 

这个故事说明定量分析是准确把握事物的前提。一个人的智慧首先来自对事物的定量分析,不注重定量分析,仅凭感觉处理问题,就会招致难以予料的失败。

 

瓦罐里的金币

 

约尼尔老爷爷是个鞋匠,他辛苦了一辈子,积赞了58 个金币,他怕放在家里被人偷去,就将58 个金币放在瓦罐里,半夜里偷偷埋在后院墙角下。

 

没料到,约尼尔老爷爷在埋瓦罐时,被邻居斯特罗看到了。斯特罗开了个珠宝店,他见钱眼开,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他把瓦罐挖出来,将58 个金币全拿走,又将瓦罐埋回原地。

 

过了几天,约尼尔老爷爷发觉金币不见了,他断定是被斯特罗偷了去的。

 

他不动声色,要想办法把金币讨回来。

 

约尼尔老爷爷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

 

这天,他装出没事的样子,到斯特罗的店里,跟他闲聊。

 

约尼尔叹口气说:“唉,我人老了,帐也不会算了,请你帮我算算, 58个金币加 41 个金币,一共是多少?”

 

斯特罗说:“这很简单,99 个金币!”

 

约尼尔说:“啊,这么说,再凑1 个金币,就满100 个金币喽?”

 

斯特罗说:“对,一点儿也不错!”

 

约尼尔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走了。斯特罗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想:这老头肯定还想放42 个金币到瓦罐里去,为的是凑满100 个金币。他若是发现原先放进去的58 个金币不见了,就不会再放42 个金币了,想到这儿,他连夜把58 个金币又放回瓦罐里。

 

约尼尔一直注意斯特罗的举动。当斯特罗放好金币刚离开,他就把瓦罐挖出来,取回了自己的金币。

 

过了几天,当斯特罗挖出瓦罐,想拿100 个金币时,他摸到的是一堆臭狗屎。

 

我们在这里看看小偷斯特罗的思想方法,这个人看问题简单、主观、片面,他被人家用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假象所蒙骗(这是他罪有应得)。那么,什么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呢?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事物的现象就是为人们的感官可能感到的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有些现象同本质相一致,有些现象则同本质正好相反。

 

前一类叫真象,后一类叫假象。在我们上面介绍的故事中,约尼尔老鞋匠就是成功地运用本质和现象间的辩证关系,制造了一个假象,迷惑了小偷斯特罗,解决了归还自己金币的本质问题。

 

雅克见鬼

 

有一个名叫雅克的人,骑着刚买来的马,兴致勃勃地走着。

 

突然,这匹马飞快地跑上一座小山头停下了。雅克一看,面前是座阴森的绞刑架。“真倒霉!”雅克骂道。

 

他生气地离开小山头,又漫无目的地走了很长的路程。不料,马又突然窜出大路,跑过一片平原,停在了一个绞刑架前。“活见鬼!”雅克感到不妙。怎么老是往绞刑架前跑,莫非是死神在召唤吗?

 

旁边有人对雅克说:“大概是上帝召唤你了,你的马受上帝的启示,才两次宣告你的命运的。”也有的劝他说:“别犹豫了,快处理后事吧,你的遗嘱托付给我好了!”

 

对这种不祥之兆,雅克很惊异。他半信半疑,信马由缰地向前走着,心里七上八下地思忖:难道真的要大难临头吗?

 

他听天由命地走着,走着。他的马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一道矮小的房门窜去,使雅克的头撞在门框上,他顿时昏了过去。看来,死神果真要把他带走了。

 

然而,一会儿,他苏醒过来。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这里是这匹马的“老家”。马过去是属于这间房子的主人的。现在,马被雅克买走了,但“老驴老马思家乡”,所以,一有机会,马总想回来“拜访”一下。

 

雅克的马为什么一而再地跑向绞刑架呢?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原来马的前一个主人是刽子手,经常骑着它去绞刑架执行任务,所以,在马的脑子里形成了条件反射,本能地把它的新主人也带向绞刑架。

 

这个故事说明这样一个哲理: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世界上的事,没有原因的结果和没有结果的原因都是不存在的,原因和结果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科学研究和一切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这个哲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办事情既不分析原因,也不顾及后果,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血的教训

 

自古以来,人类都懂得血是神圣的东西,它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密切关系。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对它都怀有神秘和恐怖的感觉,尤其是对人输血,经历了漫长的探索,真可谓血的教训。

 

15 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无策。当时,意大利米兰有个叫卡鲁达斯的医生说,直接向教皇输入人血,可以救治。但必须是童男的热血,才是最神圣洁净的。他残忍地割开3 个十二三岁男孩的动脉血管,让鲜红的血液流入铜质的器皿。3 个孩子抽搐着一一死去,惨不忍睹。然而,卡鲁达斯在血液中加入名贵的药草,用手工制造的粗大注射针头,将血液输入教皇的血管中。教皇立即感到胸闷窒息,慢慢死去。4 条人命,就此断送在庸医的手中,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输血无异于谋杀。

 

不过,这毕竟是人对人输血的开端。从历史上看,仍有重要意义。

 

17 世纪,医生们真正开始对人输血。当时人们对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认为羊血最为圣洁干净。于是,外科医生用羊血输入人的血管来治病,居然有人活下来了,它治愈了一些严重贫血患者,但不少病人却死去了,成功率不到10%。

 

从一些17 世纪保存下来的油画上,可以看到用羊血对人输血的情景:一头健壮的公羊被缚在凳子上,颈部的毛被剃光,割破的颈动脉内插有一根管子,羊血不断流出来。管子的另一头是较细的针孔,刺在病人腕部的血管中,羊放在高处,病人躺在低处,羊血就向病人的血管流去。但是,许多病人往往猛烈窒息,血液也往往凝集,不得流通。羊和人一起死去。这种可怕的情景,可以从古画中看得出来。由于输血如此危险,故当时病人都要立下自愿书,一旦死去,和医生无关。

 

病人死得越来越多了,虽然都是些绝症患者,但也引起社会的震惊,以至巴黎的宗教法庭不得不出来干预,发布命令,禁止输血。于是,仍旧回到喝血的老路上去,喝的大都是羊血,均无显著疗效。

 

直到100 年后,人们才初步弄清楚羊血杀人的秘密。1875 年,朗特亚医生终于在显微镜下弄明白,以往人们忽略了血液的其他特性。朗特亚写了一本书《血液移输》,书中一针见血地说:“羊的血清,具有破坏并使异体动物红血球凝结的性质。”书中进一步说明了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而血细胞又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分,因此,不同动物的血液混在一起,可促使红细胞的凝结。羊血杀人,就是这个道理。

 

直到1900 年,生理学家肖特克和朗特斯脱才发现人的血型,由于红细胞所含“抗原”(又称“凝集原”)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即A 型、 B 型和O 型。红细胞只有A 抗原的,就是A 型血;只有B 抗原的叫B 型血;AB 抗原都没有的即O 型血。人对人输血,血型一定要相应,否则,红细胞就会凝集,严重时致人死命。这一发现恢复了人对人的输血,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

 

1910 年,科学家强斯基和莫斯又发现了AB 型血型。凡是AB 型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后来,陆续又发现MN、P、RH 等血型,总共已有10 多种血型。从此,输血就更安全可靠了。

 

经过2000 多年的探索,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人类终于弄清了血液这种神秘的东西,进入了输血的自由王国。

 

人类惊心动魄的输血史说明,错误是通向真理的必由之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从无知到有知、从错误到正确、从相对错误到相对正确的过程。

 

等待上帝的召见

 

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红柿,人们都喜欢吃,然而当初人们却不敢吃它。原来西红柿生长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尽管它很讨人喜爱,但当地人认为它有剧毒,不用说吃,就连碰也不敢碰它,并给它起了吓人的名字叫“狼桃”。

 

到了16 世纪,英国的公爵俄罗达拉格里,在旅行时发现了它,就带回了8 株,送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将它栽种在皇家花园里,作为观赏植物和爱情的象征。以至后来被广泛传种,但谁也不敢吃它一口。直到18 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要尝试一下。在吃之前,画家作好牺牲的装备,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待“上帝的召见”。可是时间过了很久,他不但没有死,而且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这个故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产生于实践,离开实践,人类就不能获得真知,科学技术也得不到发展。

 

生物学家受到的惩罚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是1836 年出海航行回来以后不久结婚的。那时他二十六七岁,正如他已经在科学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一样,他的爱情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的。达尔文的妻子就是他的表妹,名叫爱玛·韦吉伍德。结婚以后,他们买了一所有宽大花园的乡间住宅。在那里定居下来以后,他就专心致志于他的科学研究和写作。

 

爱玛是一个温存善良的女子,不仅关心、体贴达尔文,而且支持达尔文的科学事业。达尔文身体不太好,靠了爱玛对他的关心和安慰,他才战胜了疾病的折磨,并且以全副精力投入科学事业,从而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爱玛还帮助他修改排印出来的著作和论文的清样,并且选用警句来加强达尔文论证的说服力。一旦达尔文病痛发作,她总是毫无怨言地对他倍加看护,以至达尔文经常对她说:“像你这样照顾我,使我觉得即使生病几乎也是值得的!”他歌颂爱玛,称她是“世界上最好、最善良的妻子”,为他提供了“能够承受重担,得以将斗争进行到底的这样一个条件”。

 

达尔文当然也不辜负他的妻子。他对妻子的温情体贴不下于爱玛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两夫妻的生活无疑是十分契默和谐的。但是,不幸的阴影却悄悄地笼罩着他们的家庭。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婚恋问题上粗心大意地忽略了一个遗传学的规律:近亲结婚是有害于子女的。他被感情战胜了理智,同爱玛结了婚。但灾难性的后果也就酿成了,他们所生的10 个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3 个孩子很小时就夭亡了。其中大女儿安妮,聪明伶俐,但娇弱多病,刚过了10 岁生日就死了。其余7 个孩子,除了三女儿伊丽莎白当了一辈子老处女外,竟有3 个终生不育,就是二女儿埃蒂,大儿子威廉和四儿子纳德。而且,在达尔文的7 个活下来的孩子中,都程度不同地患有精神病,有的还很严重。

 

达尔文家族原来人丁兴旺,到他的下一代,门庭就逐渐冷落了。事实雄辩地说明,客观规律是无情的,是不能违背的。即使如达尔文这样的对物种起源、生物进化有高深研究的科学家也是无能为力的,他违背了科学法则,同样要自食其果,受到惩罚。

 

猿案”的审判

 

1859 年,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问世了。从此,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完成了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的一次飞跃。

 

可是,在《物种起源》出版66 年、达尔文逝世43 年之后的1925 年,在号称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居然发生了轰动一时、令人啼笑皆非的“猿案”大审判。一位普通的高中物理教员约翰·斯考柏斯,因在课堂上讲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被推上法庭受审,最后,竟被判罚款100 美金。

 

事情的经过是:1925 年7 月10 日,在美国一个只有居民1500 人的小镇戴屯,开庭审判斯考柏斯,旁听者达到 2000 人,法庭容纳不下,只好改在露天审判。当时戴屯学校分两个教派:原教旨主义派坚持《旧约全书》的传统观点,即“神创论”;现代主义派则赞成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一切生灵都是由共同的原生物演变而来的,猿和人也不例外。原教旨主义派在田纳西州颇有势力,他们制定了一项法律:“《圣经》中上帝创造万物的叙述是千真万确的。除此,其他任何异教邪说,一概严禁传授。”显然,这是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斯考柏斯在课堂上讲猿变人,触犯了这一法律。法庭开庭那天,支持斯考柏斯的达洛大声说道:“跟真理是无法决斗的,真理战无不胜?真理不需要什么布莱恩知名人士,真理是持久的、永恒的,它不需要任何人的支持。”审判过程中,起诉人借助《圣经》向进化论进攻。这时,达洛向布莱恩指问:“布莱恩先生是研究《圣经》的专家,《创世纪》中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早晨和夜晚,太阳是在第四天创造出来的。你是否相信呢?布莱恩回答:“相信。”达洛又追问:“那么,第一天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早晨和夜晚的呢?”布莱恩当然回答不出来。达洛步步紧逼,又问布莱恩:“上帝为了惩罚蛇,让蛇用腹部爬行,你相信吗?”布莱恩回答:“相信。”“那么,你知道在这以前蛇是怎样行走的吗?”法庭理屈词穷,恼怒地进行了宣判:罚斯考柏斯100 元。但布莱恩这个“胜者”,却痛苦不堪,心力憔悴,宣判后的次日便一命呜呼,见上帝去了。

 

美国田纳西州的“猿案”审判说明,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尽管那位教师在宣传和坚持真理的过程中,遭到打击和诋毁,但是最终的胜利属于这位掌握真理的人。这是因为真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和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从花花公子到科学巨匠

 

格林尼亚出身于有钱人家,从小生活奢侈,不务正业,人们都说是他是个没出息的“二流子”。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格林尼亚受到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的羞辱。她对格林尼亚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骄横的格林尼亚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蔑视和冷漠,他怒不可遏,可这令人无地自容的羞辱,并没有使他失去理智,反而使他像一个昏睡不醒的人被猛击一掌,突然清醒过来,开始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悔恨和羞愧。他留下一封家信:“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绩来的。”果然,8 年后的1912 年,他成了著名的化学家,不久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据说格林尼亚获得诺贝尔奖后收到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敬爱你!”写信者正是那位羞辱他的美丽姑娘。

 

格林尼亚当众受辱,对他刺激很深,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恶习,为此感到羞愧。知耻近乎勇,他在8 年的时间里刻苦攻读,百折不挠,终于由一个纨绔子弟,成为一个科学巨匠。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物极必反的真理,也即是哲学上说的矛盾转化。这种转化就是指矛盾双方,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走向自己的反面,物极必反,因祸得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等。矛盾转化的原理,同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绝对化,往往把人或事物看成是永恒不变的,这是违背辩证法中的转化原理的。

 

对人既有利又有弊的X 光

 

1895 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 射线。由于这种射线具有不少奇妙的性质,因此,不少人都对它感兴趣。有一位医生叫哈勒·爱德华,他就设法把它应用到医学方面,把它变成了向病魔作斗争的武器。一次,一位病人向他求医,他用X 射线照射病人的患处,果然,没多久,病人就痊愈了。

 

就这样,他用X 射线治好了不少人的病。可是,到了1897 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只好好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块溃疡。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上点药就会好了。不料,没过多久,那块溃疡不仅没被治好,手臂上反而按二连三地又增加了几处溃疡。这一下子他着急了,于是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疗,但无论怎样治,溃疡却一点也不见好。后来,溃疡面愈来愈大,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生命。最后,在无法可医的情况下,他只好把有病的手臂截去了。

 

难道是X 射线在捣鬼吗?这件事,给当时热心于 X 射线研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通过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X 射线不仅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从而消除疾病,对人类有益处,也能把健康的细胞也杀死,使人患病,给人类带来危害。所以,自此以后,凡是和X 射线经常接触的人,都用铅板来挡住不可见的X 射线,不让它照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其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同X 光一样,无不具有两重性。这是因为一事物在同另一事物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总是依据一定的条件,表现为不同的性质。

 

找挨踢的感觉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要在他写的一部小说里,细腻地描写一个人被脚踢过之后的感觉。但他一辈子还没挨过拳打脚踢,即没这种体验,在写作时必然遇到困难。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找人踢我一顿。

 

他信步来到一条大街上,对一个乞丐说:“先生,请你踢我几脚好吗?”

 

那乞丐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确实明白了莫泊桑的用意后,以为他是个神经病,理都没理,就走开了。莫泊桑一见当时街上没别的人,正是找感觉的好机会,那里肯放过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钱,追上去给他,说道:“老兄,用力踢吧。”

 

老乞丐抓起钱来以后,会心地笑了笑,照莫泊桑的屁股就是一脚。莫泊桑疼得不得了,忍着痛揉着屁股就往回跑,挨踢的滋味了然于心,他马上抚笔临纸,继续写作。

 

莫泊桑找感觉说明,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思维。

 

“魔鬼手中的剑也是剑”

 

19 世纪当尖形避雷器问世之初,英国谍报部门费尽周折,才把这项工业新技术搞回国,然而英国国王竟然拒绝采用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原因很简单:尖形避雷器的发明者是富兰克林,而富兰克林不属于大英帝国的臣民,却是当时英国的敌对国美国的科学家,所以“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廉者不饮盗泉之水”,不用!针对英国国王这种愚昧透顶的见解,当时英国国防大臣谏言:“陛下,魔鬼手中的剑也是剑!”

 

“魔鬼手中的剑也是剑”这句名言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它告诉人们,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无敌我之分,无论是魔鬼还是菩萨都可以掌握它、利用它。

 

惊人的巧合

 

近年来,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的专家,在一次人口统计中,惊奇地发现日本现住人口数恰好是1.23456789 亿人。而且这种罕见的巧合迄今已发生4 次了。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国际财团共同制作的“世界人口钟”报出了一个奇妙的数字:1993 年4 月15 日12 时13 分53 秒,世界人口总数为5555555555人,共10 个5。

 

类似的这种巧合现象,哲学上称之为事物联系过程中的偶然性。偶然性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无不注重对偶然性的研究,因为从研究中往往可以发现规律性的认识,有所发明和发现。

 

祖孙抬驴

 

鲁迅曾讲过一个印度故事,爷爷和孙子去赶集,爷爷骑在驴上,孙子在下边走,有人看了说,爷爷太不懂事了,让小孩走路。爷爷听了以后,赶快把驴让给孙子骑。又有人说话了,应该照顾老人嘛,为什么孙子骑驴呢?爷爷和孙子听了觉得一个人骑驴总不大好,于是两人都骑在驴上。谁知又有人说,两人骑驴不是要把驴压死吗?爷爷和孙子听了,就把驴捆起来抬着走。

 

这个故事反映着哲学中动机与效果这对范畴的思想。所谓动机,即是引起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愿望、设想、打算,它是属于主观范畴;所谓效果,则是指人们进行该项活动所产生的某种客观结果,它是属于客观范畴。

 

由于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动机也不同。因此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和设想,只要顾及到一定的效果,就应当坚持独立的见解。人不能缺乏应有的自信和主见。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遇事盲从,屈服某种压力,受别人左右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不会有好的效果。

 

鸡戴眼镜,羊镶牙

 

鸡有着互相打逗、侵啄的习惯,上万只鸡围在一个鸡舍里,霸道的鸡不停地啄弱小的鸡,而弱小的鸡又无处躲藏,这样就造成了鸡的自相残杀。死亡率通常高达25%。

 

美国加州一个鸡场主发现他的鸡死亡率突然下降。原来是他的鸡许多都患了白内障眼病,鸡对外界事物看不清,就不互相打逗了。这个鸡场主突然想到能否人为地为鸡眼制造点障碍,那么它们不就停止打逗了嘛。

 

经过几年的研究,鸡场主和兽医发现给鸡戴上粉红色的眼镜效果最好。

 

这种眼镜装在鸡眼晴里足可保持一年不掉出来。他们解释说,鸡看见血时,它那互相侵啄的本能就会增强;但是它如果看见到处都是一片粉红,那么血也就不明显了,鸡的侵啄本能就会大大减弱。

 

过去解决这种问题是把刚孵出来的小鸡的尖喙剪掉。但这不是好办法,喙不完整影响了鸡的进食。

 

这种鸡眼镜每副20 美分,保证鸡的死亡率从20%降到5%以下。鸡不互相侵啄了,产蛋率和产肉率也都会上升,因此这种鸡眼镜很受鸡场主们的欢迎,他们纷纷前来订货。

 

英国一位农场主,名叫戴夫·布朗,他养了许多美利奴细毛羊。正当剪毛旺期时,他发现不少老羊由于牙齿磨损脱落,不能吃草而饿死,布朗因此而终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忽然想到,人可以镶配假牙,为什么不给自己的绵羊也试一试呢?他向瑞士的一些专家定制了一批专为羊准备的金属假牙,并亲自率领农场工人为羊镶牙,结果还真使数百头良种绵羊延长了寿命。

 

给鸡戴眼镜,为羊镶牙的思维方法都是抓住主要矛盾,选准突破口,循口而入、竭尽全力“攻其一”,从而就能带动整个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