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弥撒影评:陈济棠为何看上洪秀全祖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25:12

陈济棠为何看上洪秀全祖坟?

2010-11-18 10:04:0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陈氏故居只许一时之贵,为方面诸侯,不可以为王者,这种暗示默定于龙身,又清晰地刻画在故居的堂局上。风水明示其没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什么地方的龙身和堂局,具备王者至尊的资格呢?

芙蓉狮象  过气王侯  位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地方,就有这种风水景象。

陈济棠坐镇广东的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出了个拥有华夏半壁江山的“天王”洪秀全。见过世面的陈维周,于是把眼光放在了离广州不足百里的芙蓉嶂(今属广州市花都区),动起了洪秀全祖坟的念头。

            

          洪秀全祖坟

陈维周认为,广东花县芙蓉嶂洪秀全祖坟,是“龙口正穴”,应出真命天子,只是葬的位置和方向有误,才功败垂成。听其兄言,陈济棠高价买得此地葬其母。

1935年5月16日上海《申报》一则“陈济棠母安葬芙蓉嶂”消息,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陈济棠月前斥资,购洪秀全之祖山芙蓉嶂一穴,并拨款三十万,经营墓地,移葬其母,现已工竣。陈济棠十五日晨九时,偕夫人莫秀英暨卫队等一行四十余人,由省乘车赴花县转芙蓉嶂。其母骸骨载以精致小棺,下午二时安葬。

祖上本有吉地,又得芙蓉嶂“王气”襄助,风水比蒋如何?陈维周专程见蒋并赴奉化溪口考察,得出结论:“蒋的祖坟不如芙蓉嶂的龙势远甚,而且蒋的气运将终,明年肯定要垮台,一蹶不可复振,代之而兴者便是伯南。”

以智慧与手腕游刃于军阀混战之中的陈济棠,由是雄心勃勃,反蒋态度从犹豫转向坚决,义无反顾发起“两广事变”。但是,芙蓉嶂风水在奠定了洪秀全的“天王”历史地位后,没有再次给陈济棠通往成功之路增加任何分数。陈母下葬后仅一年零三十三天,“两广事变”发起当月便无疾而终,广州空军全体驾机投蒋,陈济棠连夜逃往香港,多年经营的基业毁于一旦,再无翻身之日。

扦得真龙大穴,却为何不吉反凶,是陈氏葬不得法,还是另有原因?这还得从头说起。

芙蓉嶂土地坛洪秀全祖坟,其地传为宋风水大师赖文俊(世称赖布衣)看破,留谶文传世,后为洪氏所得。清嘉庆初年,梅县嘉庆州有洪族第十一世祖洪公三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公三去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后由其二子洪英伦葬于此,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

南岭九连山余脉——青云山脉尾端,从清远市伸入,至花都芙蓉嶂。芙蓉嶂海拔360米,山峦叠嶂,状如芙蓉。又因绵亘于该县中部平原之背,一字排开,宛若屏帷,故称芙蓉嶂。芙蓉嶂主峰南面连续有三座滚圆的金星山体接踵错落而下,气势磅礴。最下面一座山包的南面,有土地坛,这便是真正的龙脉结穴之所。

土地坛前面,是一幅低畦地,为龙穴内堂。低畦地南面有三座低山,一字排开,正中一座最为低小而生动,状如一鳌。东面一座如蹲下的狮子,西面那座似伏下的大象。鳌山和狮子山、象山之间各有一条河流潺潺而出,在鳌山外汇合奔流南去。

狮、象把水口,一鳌守门楼,东边像一个鸟巢,西边如一条覆船,外砂作青龙、白虎,障缺补足,洪秀全祖坟坐子向午,方位至尊。

1851年,洪公三传人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天京,应了赖文俊当年直断此地“六百年后必有王者兴”的谶语。但洪秀全当了13年天王,太平天国就失败了,赖文俊“代代出公侯”的预言没有实现。这又是为何呢?

从风水上看,花县地势从北向南倾斜递降,水系除北部梯面一条溪流之外,其余均向南流,分别注入流溪河和白坭河,纳入珠江。也就是说,洪秀全祖坟前面数十里距离上,呈百水南倾之状,去水无收。

洪坟在风水上的最大缺陷,不在来龙,而在于外堂自北向南逐级下泻。芙蓉嶂下连抛三星后,洪坟直趋水边,脉尽而结。龙煞既已脱卸干净,外堂倾泻又视而不见,其弊稍减,但性质依旧。近前水口两侧虽有狮、象,中有鳌,但狮、象得了威猛气势却失之于宽,鳌过于生动而形却矮小,水口关锁不紧,一触即溃,远泻百里。前局欠缺,令洪氏其发如雷,终不免幻梦一场,致灭族之祸。赖文俊所许,显然掺杂了溢美夸张的成分。

陈母墓建于洪坟上方数十米处,正针取用,坐壬向丙,与洪秀全祖坟差一个字向。元辰水走,面朝去水不吉,陈母墓于是逆收向左,面朝狮山,以消砂纳水,纠元辰直去之弊,此举实属自欺欺人。

            

          陈母墓

登高望远,目力所及,陈母墓较洪坟局面更为宽大广有气势,但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明堂缺陷一览无余,洪坟祸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一美遮百丑,外堂与水之不祥,被贪景慕势的陈氏视而不见,错把大凶当大吉。

芙蓉嶂确有王气,但非真命天子之地。洪坟虽有缺点,却不改龙真穴的,陈母墓则有性质上的不同。从风水上看,前堂无腰带、入口等骤贵之水,外堂前倾,覆水难收,断无短期见效、速增其力的可能;从发越规律上讲,也绝无一地时隔一个甲子出两王的道理。陈家于此葬母,求福不能,反致祸烈如虎。陈氏学艺不精,徒留风水笑料贻笑大方。

洪秀全揭竿发难之初,花县知县牟崇龄即奉命急将洪秀全之祖坟掘毁。越年,清廷再密谕务必将其坟坐山后脉凿断,意谓断其“龙脉”,毋使发迹。据此,洪秀全祖坟在劫难逃。龙脉既毁,再发谈何容易?

与中国民间风水慎葬、秘葬的传统做法不同,陈氏葬祖反复多变,极尽张扬之能事,更是犯了堪舆大忌。果不其然,陈济棠兵败逃港,陈母墓也随即惨遭盗劫。

1954年,郁郁寡欢的陈济棠带着满腹遗恨卒于台湾。三年后,陈母葬地发生了陈济棠生前意想不到的变化。当地政府大力兴修水利,蓄水发电,在陈母墓前的狮、象、鳌处筑坝拦水,小水塘从此变成了水深达24米,广袤1.8平方公里的大水库,洪坟长年淹没在湖水之中,不见天日。陈母墓前则一泓清水,好一个得水格局。又过了几十年,邓小平在中南海接见远居美国的陈树柏,客观评价陈父济棠的功过,让国人再一次想起了昔日治粤有方的“南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