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名单下载: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9:24

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

  《兴福寺半截碑》为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所刊碑刻。此碑又称《吴文碑》或《镇国大将军吴文碑》。开元九年(721)立于长安,徐思忠等刻字,菩提像一铺为居士张爱造。碑缺其上部少半,久弃置西安城南城隍庙中。明万历间,王尧惠见之,语郡守移至西安泮宫,始显扬于世。

  此碑存三十五行,残存每行二十三、四、五字不等,中空三行,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碑林。碑身两侧浮雕阴文花朵,一凤立于花叶,叶两边各立一人。下一佛骑兽也立于花叶。左侧佛向后,右侧向前,刻艺精湛。

  杨震方先生在《碑帖叙录》中以为,碑残字中“公讳文”上一字作“吴”字,有称《吴文断碑》者。但非“吴”字,以文法论,上句末当为“矣”字,因此称《吴文碑》不正确。然此说相延已久,以至于马子云和施安昌先生所著的《碑帖鉴定》一书也称其为《镇国大将军吴文碑》。

  此碑于明万历间发现后就有传拓,是谓初拓。初拓第廿行“四序”之“四”字完好。清初拓本,“四”字损而可辨。以后其中二笔与右半已损连,又二十五行“瘗将军于地下”之“军于”二字笔道未损。方药雨先生在《校碑随笔》中认为旧拓八行,“断裁”之“断”字、“斤”部未损。亦云:廿七行“及厌麈滓”之,“及”字应是“乃”字,出土初拓本尚未泐成“及”字。可见对此碑拓本鉴定之方法,各家并不相同。

  《兴福寺半截碑》行气流畅,摹刻精良,为研习王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为第一,《兴福寺》仅次于《圣教》。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称“大雅乃兴福寺僧,故世谓之《兴福帖》,其集王字,顾独得其精神筋力,俨如生动,不比怀仁,只得其形模,并其古澹之趣而已,是以书家重之。”杨震方先生对其赞赏有加,“《集字圣教序》,时代离王羲之不远。碑字亦低劣,但由和谐而书,自有其优越兴福寺半截碑之处。又因在结体上亦有优点,故很难定其优劣。愚以为兴福寺选字摹刻虽不及圣教,但结字和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关系似可胜出。

  因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该碑屡经翻刻或出版,解放前文明书局、日本博文堂、骎骎堂《书苑》七卷十二期影印者,皆翁方纲跋本,惜有描填。艺苑其赏社珂版和爱俪园珂版影印者均为稍旧拓本。日本二玄社也将稍旧拓本辑入《书迹名品丛刊》中。上海书画出版社亦于2000年将此碑出版。吾斋中所藏清代翻刻本《兴福寺半截碑》为先祖所遗,刻拓亦精致可人,摩挲临写之间,先祖诲余之景历历在目,感念之深,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