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篮赤司竹下清夏: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1:42

这里从国际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
        
中国1840年到1949年百年国耻,主要表现在中国打输了两次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之后不战而弃东北、平津。打输这三场战争,完完全全不是历史的必然,都不是实力的问题。
         
对于九一八日本是侥幸白捡了东三省,学术界没有异议。对于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完全可能打赢甲午战争,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对于鸦片战争,则颇有争议。阿富汗打了八十年,打了三场英阿战争,三次打败英国,最后彻底打走了英国。中国在所有方面比阿富汗不知强大多少倍,可是,打输了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平津。为什么?大陆现行大中小学教材的解释基本上
是错误的,并不是中国的国力弱小。
        1.两次鸦片战争
         1841年小小的阿富汗就打败了38000英国入侵军,包括全歼16000多英军主力,18404000英军打败中国绝非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以为,鸦片战争中国必败,怎么打都肯定要败,谁打都肯定要败,还不如根本不要打,从一开始就投降、签署不平等条约。这种看法颇值商榷。
         
我认为,中国打赢鸦片战争,要比打赢甲午战争还要容易得多。甲午战争,要迁都才能抗战。鸦片战争,连都不用迁,可以就在北京打巷战,全歼入侵之敌。 当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第一富国,人口、幅员、产值、物力、财力都远大于英国。常备军80万,可调动的武装力量数百万。而两次鸦片战争,敌人兵力一直从几千人到一万多人不等,且英法劳师远征,远离后方,难以持久。英军的优势,一是舰炮口径大,射程远,能够在射程内支持步兵作战,但1840年的英国舰炮,与朝鲜战争的美国火力,完全不可比。二是步枪比中国军队好,但也不过是单发枪,且一下雨就不能用,那时候根本还没有机关枪。三是野战炮的灵活运用,但口径不大,攻坚能力并不很强,且数量有限。
         
两次鸦片战争,英军都是沿海、沿江作战,都以攻城为战略手段,以通过攻下坚城或兵临城下的战略手段,达到强迫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的战略目的。具体说来,是以攻占广州、南京、北京,为主要战略手段。英方从未掩饰其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从战略上讲,其下攻城。英军不得不攻城,不得不攻坚城,是其不可克服的战略错误和战略弱点。
         对中国来讲,全歼4000英军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特别是北京,打巷战。打巷战,就可以把敌人的火力优势降到最低,最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优势(其实,不要说鸦片战争,就是朝鲜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也主要是靠近战、夜战、白刃战制胜)。在华南,打烂广州,与长沙共存亡。在华东,打烂南京,与武汉共存亡。在华北,打烂天津,与北京共存亡。
        
当时的北京城池,是世界最大的城池,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坚固、最完善的城防工事体系,城中套城,环环相扣,其结构布局非常有利于打巷战。英军主攻北京,只在必得。中国在天津打烂以后,把军队、军属、京郊百姓全部撤进北京城墙(五、六十年推到护城河里了)以内,只许进,不许出,北京城内,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全民皆兵,卫国就是保家,谁都无法当逃兵,都是哀兵。  在城墙以外坚壁清野,该烧得烧,该砸的砸。传檄天下,号召天下兵马、天下豪杰起兵勤王,奔赴北京,从外围兜剿,里应外合。号召全体军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只留首级。恢复战时体制,以敌人首级为唯一标准重新调整全国各级官员。一个首级,授武秀才;两个首级,授武举人;三个首级,授武进士;部下夺敌十个首级,授实缺县令(县长);部下夺敌一百个首级,授实缺知府(市长);部下夺敌一千个首级,授实缺巡抚(省长)。提头来见,立即兑现。果如此,几千名、至多万把名入侵之敌,不久就会变成京酱肉丝和京酱肉片。中国人自古就是想拿个功名当个官,有这样的便宜好事,天下豪杰,还不打破头吗?届时朝廷的一个重要工作,恐怕是防止中国军队内部为抢敌人的首级内讧。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官军为邀功屡有割百姓首级冒功的。这种事情,鸦片战争中不会有,因为英国人和中国人长得太不一样了。即使用十比一的代价全歼侵略者,对中国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微小的代价。
          以上战略部署能否打赢鸦片战争,还请认为鸦片战争无论如何都打不赢、最好不打就投降的学者批评指教。
          
上述办法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中国历史上早都用过无数次了。有学者认为,道光咸丰因为是少数民族皇帝,不敢用汉人打战,值得商榷。打洪秀全,还不是用曾左李?蒋介石不是少数民族,还不是不战而弃东北,不战而弃平津?斯大林不是俄国人,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哪一个怕打仗?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不赢,是因为道光咸丰没有钱打仗,这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要说国库就在北京,不要说当时住在北京的皇亲国戚、富商巨贾、文武百官总共有多少钱,光说皇宫里、圆明园里面的东西,值多少钱?拿出一个零头,在北京打巷战都用不了。天下兵马来北京勤王、博取功名,自然是自带兵马粮草。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期间,民兵不能用来作战,因为没有足够的军事训练,值得商榷。太平军和湘军都是农家子弟,都比八旗、绿营能打。现在非洲那些出身低微的儿童少年兵,也很能打。我读两次鸦片战争史,读出来的结果,和主张鸦片战争中国必败的学者,完全不同。
        
比清朝弱小不知多少倍的阿富汗,1841年就曾打败38000英国入侵军,包括全歼16000英军主力(只跑了一个医生和一个伙夫)。和全歼16000英军主力的阿富汗相比,道光咸丰不知道要富裕多少倍、强大多少倍。
       
我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不是打败了,而是根本就没有打。中国那时有四亿多人,有近百万常备军,在鸦片战争史中,中国出兵万人以上参战的战役很少;中国军队战死千人以上的战斗很少。多数战斗,中国军队都是一触即溃,伤亡都很小。这哪里是打仗,根本就像幼儿园小孩儿过家家。(斯大林格勒巷战,不讲双方伤亡多少万,苏方自己就地正法的逃兵就有一万多人。)这根本就不是中国历史的常态,自从盘古开天地,中国那是这个样子?
       
我们这里不讲解放战争牺牲一万人的战役有多少,也不讲朝鲜战争牺牲一千人的战役有多少。我们看战国时期,那时战国七雄加起来也不到一亿人。史记有关长平之战的记载见附。白起在长平围住四十万赵军,因兵力不足,无法歼灭。秦昭王为此走遍全国,以爵位一等为奖励,动员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开往长平,最终大获全胜,坑赵卒四十万(最近挖出来了)。秦始皇更是在九年时间里,带甲百万,一举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为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奠定了基础。放秦皇、汉武、唐宗、康熙那个人在这个位子上,中国都会打赢鸦片战争。道光咸丰如果敢打,一样能赢,但他们畏敌如虎,畏战如鼠,根本不敢战,根本不想战,早就未战先败。咸丰作为最高统帅,更是弃政府、军队、人民于不顾,大战在即,临阵逃脱,不战而降,庞大坚固的北京城池,拱手相送。
         
两次鸦片战争中,道光咸丰对英国人要的那点小钱,根本就不在乎。前线统帅在付广州赎城费和南京赎城费的时候,出手又多又快。从上到小,一是钱多,二是怕死,三是从来不敢在大城坚城打巷战,怕打破坛坛罐罐。上行下效,一以贯之,少有例外。这根本就不是中国历史的常态。
       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开放,英国用武力开放中国,并非完全不正义。这种说法,实难苟同。我也不认为,中国开禁鸦片就完全错误,英国为了弥补贸易逆差要在中国卖鸦片就完全没有道理。如果英国也在英国开禁鸦片,也允许中国人种鸦片到英国去卖,那就是平等互利,那英国打鸦片战争就没有什么非正义性。但英国人在英国抽鸦片就砍头,却发动鸦片战争要中国人抽鸦片让英国赚钱,则英国打这场战争就没有丝毫的正义性。这根本就是拿中国人不当人,禽兽不如。
        如果道光或者咸丰打赢鸦片战争,整个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就完全不同。代表亚洲出头的,就不是明治,而是道光或者咸丰。自上而下在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统治阶级,很容易回到郑和下西洋的进取精神,走向世界,与欧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工业化,就像日本和德国的统治阶级一样。中国社会也就不需要自下而上的革命了。中国继续作世界第一富国、第一强国。英国永远超不过中国,美国永远超不过中国,俄国拿不走那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日本也不会脱亚入欧。太平天国也不会出现,就是出现了也难以坐大。人类历史就不会出现1865年之后这个小插曲,这个变态。
          2.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更是没有输的理由。马关条约,更是没有一丝一毫要签的必要。 甲午战前,中国的产值、人口、疆域、政府财政收入超出日本多倍。中国陆军近百万人,日本陆军不到三十万人,装备相当。中国海军总吨位大大超过日本,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实力相当。北洋水师失利之后,马关条约签署之前,中国绝大部分人力、财力、物力、军力,根本都还没有动用。日本是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借钱打这一仗,此时已是民穷财尽,日军已是强弩之末。连康有为这个书生,都一眼就看出来,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必胜。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要迁都抗战,日本最多只能坚持几个月。中国当时富裕的程度,是今天中国人难以想象的。今天中国的产值只不过占世界产值的百分之五,而当时中国产值大大超过世界总产值的百分之十,马关条约之后不久,中国就给日本还清了相当于日本政府年财政收入六、七倍的巨额赔款。用这笔钱做军费,不要说把日本打出中国去,就是打到日本去,也是绰绰有余的。(早在十年前的1885年,刘铭传就上奏防患于未然、先发制人、挥师东进、平定日本,慈禧不准。)不是
甲午战争,而是马关条约,把中国从大国、强国,打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国力开始加速度下滑。甲午之后,直到现在,中国再也没有远洋舰队。
         甲午的时候,对中国来说,成为世界强国还是很容易的,没有任何武器禁运和科技禁运,科学技术也远没有现在复杂,只要有钱,不论多么先进的武器、多么先进的科技,花钱就能买来,并且都不怎么贵,这是美国、日本、德国后来都能超过英国、法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慈禧、李鸿章迁都抗战,打败日本,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人类历史,就会完全不同。
         
不签马关条约,孙中山根本就不会革命,也不会有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在迁都抗战中打赢甲午战争的新的统治阶级,很容易革故鼎新,赶美追英。不签马关条约,日本就没有机会在中国东北打日俄战争,就更不可能有九一八,日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今天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明治维新只占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就是慈禧、李鸿章签了马关条约。明治能做的事情,慈禧没有一样不能做。如果秦皇、汉武、唐宗、康熙在这个位子上,都只会比明治做得更好。慈禧、李鸿章,千古罪人。慈禧、李鸿章的无能、腐败、卖国,决不是历史的常态,决不是历史的必然。
         3.九一八
         九一八的时候,日本关东军只有一万人,朝鲜日本驻军只有五万人。东北军有近三十万人,全中国有数百万武装力量。但蒋介石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只是忠实执行了蒋的不抵抗政策),不放一枪,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让一万多日本军队不战而得全东北,连日本政府都觉意外。 何梅协定,进而又把北京、天津这两座坚城要塞,把整个华北,一枪不放,拱手相送。正是蒋介石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之间这六年的卖国行径,引狼入室,鼓励、促成、引发了日本以中国东北为巩固战略后方的全面侵华战争。秦皇、汉武、唐宗、康熙,哪一个放在这个位置上,都决不会不战而弃东北、不战而弃平津、不战而弃
华北。
        
蒋介石如果在九一八就全面抗战,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就会完全不同。如果蒋介石不抱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敢于在九一八的时候就全面抗战,不要说日军占不了东北,全歼关东军都有可能。果如此,那就是抗美援朝提前了二十年,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蒋中正。日本占不了东北,就难以全面侵华,就不见得会有卢沟桥、淞沪战役、南京战役、武汉战役、长沙战役,中国就丢不了外蒙古,毛泽东就取代不了蒋介石,苏美两霸的世界格局也不见得是必然。 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不战而弃平津,绝非历史的常态,绝非历史的必然。抗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放弃外蒙古,千古罪人。数次拒绝接受冲绳,更是蒋介石在世界舞台上不思进取的集中表现。
         4.打败三场战争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统治者害怕自己被取代。自己占着位子,无能愚昧,不敢打仗,不会打仗,不会富国强兵,但决不让出位子,决不能让明白人、能人取代自己。一旦全面开打,自己的无能就掩盖不住了,明白人、能人就压不住了。所以,决不能全面开打。宁愿赔款给洋人,割地给洋人,息事宁人,也决不能全面开打。宁予洋人,不予家奴。道光咸丰、慈禧李鸿章、蒋介石,一脉相承。
         二是攘外必先安内。道光咸丰、慈禧李鸿章、蒋介石,莫不如是。
蒋介石当时愚昧地认为,一旦抗战,各路诸侯必将犯上作乱,所以攘外必先安内。实际上,安内必先攘外,蒋介石一抗战,即刻成为民族英雄,在整个抗战期间,成为无人挑战的中国最高领袖。对于没有在九一八就全面抗战,后来蒋介石自己也痛悔终生。马英九的父亲主持拍摄的抗战史《一寸河山一寸血》对此毫不否认。
          5.朝鲜战争
          2009年,中国总值超过日本;再有十五年或略长时间,中国总值可能超过美国,重回世界第一。世界历史有可能从变态转回常态,首先是因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世界历史从变态转回常态的转折点是朝鲜战争。
         
有关朝鲜战争研究,不论美国 和中国,都很充分了,分歧不大,争论不多。毛泽东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并守住了三八线,实属人类军事史的奇迹,从实力上是无论如果也讲不通的。中国1952年的GDP才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1931年,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之后,不战而弃平津、华北。1937年后,陆续丢了济南、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长沙。基本上丢光了。而1950年,毛泽东以比蒋介石1937年还要小得多的GDP,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大体相当的兵力,以绝对劣势的武器装备,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一度拿
下汉城。这不是钱的问题,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因为有了先进的军事经济制度、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先进的战略战术。先进的制度、思想、战略、战术可以弥补金钱与武器的不足。英国鸦片战争打败中国、日本甲午战争打败中国,是同样的道理。
        6.大战略的重要性
         上面这句话中所讲的思想,是指最高统治集团的国际战略思想,最高统治集团的经济军事政治外交大战略。这里的核心是,要不要当世界第一,要不要自主创新,要不要在一切领域赶超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敢不敢亮剑,有没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人活一口气,人家是人,我们也是人,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对世界应该有较大的贡献,为此,不惜一切牺牲,不惜一切代价,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世界第一只有一个,谁坐世界第一,不是命定的,是干出来的。不仅最高统治集团有这样的坚定思想,而且通过法律、法令、规章制度、报刊传媒、大、中、小学教材、文学艺术,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塑造成一个意识形态,灌输到全体公民的思想中去,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变成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1800
年以来,法国(拿破仑)、英国(两次鸦片战争,维多利亚女王)、美国(1865-1900)、日本(明治一代人)、德国(俾斯麦一代人)、俄国(斯大林一代人),都从远不如中国富强的国家,在大约一代人的时间里,崛起为世界强国,向世界第一的位置发起冲击。回过头来看,最高统治集团有没有这口气,有没有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能不能使这种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统治集团、整个上层阶级的共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百姓,在今日中国就是占人口85%以上的工人和农民,可以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怎么想都可以,怎么说都可以。但最高统治集团、上层阶级内部,必须有志气、有能力,必须对世界、对中国、对大战略,有正确地认识,有共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就是前车之鉴,音容宛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但意识有极大的反作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关头,最高统治集团、最高统帅的意识,有时候可以起到决定作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关键是有没有这口气。秦始皇九年灭六国,就是靠这口气。美日德俄英法,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基本实现工业化,向世界第一冲击,就是靠这口气。弱国、小国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打败大国、强国中国,就是靠这口气。弱国、小国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大国、强国中国,
就是靠这口气。一万日本关东军,不战而下中国东北,就是靠这口气;日军不战而下平津华北,就是靠这口气。慈禧、袁世凯、蒋介石,就是没有这口气。
         
毛泽东、彭德怀,用大体相当的兵力、绝对劣势的装备,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美军从鸭绿江赶过三八线,拿下汉城,就是靠这口气。中国在那么落后的条件下,用那么快的速度,搞出两弹一星核潜艇,就是靠这口气;印度就迟了四十年。
       在这些人类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物质有重要作用,但精神起决定作用。最高统帅、最高统治集团有没有这口气,有没有战略眼光,有没有不惜一切代价(如塔山阻击战)的思想路线,有没有六亲不认的政治路线(遵义会议后不久,基层红军军官就杀了毛泽?
的妻弟),有没有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组织路线(周恩来、向英、陈毅原来都是毛泽?的上级),这些都不是物质问题,都是精神问题、意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知难行易。
         这种情况,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实。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几年时间就把俄国从世界第二搞到世界第十八。普丁重振了全面崩溃的俄国,几年时间就把俄国恢复到世界第十名左右,并宣布再过几年时间,要超过意大利,接近英法。就俄国这个物质来讲,戈尔巴乔夫接的是一个两霸之一的世界第二,是一个远远超过当时世界第三日本的世界第二,而普丁接的是一个世界第十八的崩溃的俄国,我2000年就在莫斯科亲眼看到了这个崩溃的俄国。但由于戈尔巴乔夫和普丁的精神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普丁一出,世界历史、俄国历史为之一变。这些,都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眼前。
        中国今后能不能搞成自主创新,根本就不是物质问题,完全是精神问题。从1949年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搞自主创新一直都很困难,主要因为没有钱、没有人,不得不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完全相反,就物质而言,可以为所当为。中国现在钱多得花不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花不完,成了灾。想用这个外汇储备买个自主创新,人家不卖。各级政府的税收都迅速增加,老是需要年底突击花钱。老百姓的储蓄迅速增加,特别是城里人,特别是富人。更重要的是.人才多的用不完。多年来,在美国,我身边环绕的,都是中国名校的高材生。北大、清华、中科大,整班整班出国者,屡见不鲜。1949年,中国有6000多名留美学生,建国后,以钱学森为代表,几年时间,就有4000多人回国。为什么现在十个留美博士九个不回国?根子就在中国不搞自主创新,不需要人才。国内毕业生就业也有困难。给世界打工,做世界加工车间,当然只需要廉价劳动力,不需要人才。直到现在,美国还在大举借外债、大举引进人才。中国处于现在这个全面落后的发展阶段,需要在几乎所有方面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需要大量的钱,需要大量的人才,按说钱根本就不够用,还需要借外债,按说人才根本就不够用,还需要引进国外人才。怎么会钱多得花不完,成了灾?怎么会人才多的用不完,整班整班跑出去不回来?就是因为不搞自主创新。就物质而言,按照现在的财力和人力,中国现在可以在所有需要自主创新的领域,全面展开自主创新;在所有的领域,为所当为。如果中国的自主创新有朝一日搞不成,如果中国有朝一日搞成了拉美化,那完全不是物质问题,那完全是精神
问题。思想问题,思想路线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归根结底为国家大战略问题,至关重要。在关键时刻,比物质还重要。因此,中国的社会科学(经、法、社、政等)工作者和人文科学(文、史、哲等)工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子孙后代,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