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礁洛克黑化:高考生物实验能力要求解读与题型分析(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7:07:25
高考生物实验能力要求解读与题型分析(2)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00032)林祖荣江苏省泗阳中学(223700)刘鸿儒——本文载2004年第4期《中学生物教学》     二.新情境实验
    考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不只限于掌握课本的几个实验,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如能够对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这些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独立从事实验工作的能力,而且考查他们的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的能力。这是当前考查实验考查的主要形式。
    1.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这类试题以实验为背景,通过图、文、表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实验情境,要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等,着重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例12】(2003江苏)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密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图略)     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分析】本题以实验现象为背景,综合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分裂的细胞进行DNA的复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生活细胞都要进行RNA的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题中给出的背景知识是:胸苷可以在细胞内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从而成为DNA复制的原料。
    要解答好本题,仅有上面所述的知识是远不够的,更需要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本题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放射性的胸苷的变化途径,二是放射性尿苷的变化途径。随时间的推移,放射性胸苷依次出现在a→b→c处,这是题目告诉的实验结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出现顺序呢?题目提示了,胸苷转化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合成的原料,因此,理应从题目条件入手进行分析:在a处能检测到放射性是由于该处的细胞进行了DNA的复制,DNA复制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放射性所以能陆续出现在bc处,说明含放射性标记的细胞移到了bc处,这说明了是a处的细胞进行分裂,将放射性物质推移到了bc处。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放射性物质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可有两种推测:一是在c处长期存在,但a处的新细胞还在不断合成,还在不断由a处向b、c处推进,按此种推测小肠绒毛会不断长长,这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细胞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另一种推测: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这一推测是可以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的。第(4)小题,用的实验材料是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这是RNA的合成原料,在DNA的复制过程中无疑是需要合成RNA的,不进行DNA复制的细胞是否需要RNA呢?生活细胞都需要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必需要有RNA,因此,所有的生活细胞都将有RNA的合成,也即在小肠黏膜层的各处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本题是全卷中难度较大。大多数考生读不懂图的含义,一开始分析的思路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认为放射性腺苷从a依次出现在b、c处是吸收和运输的结果。如果这样,那么题目所给的腺苷可以作为合成DNA原料的条件就失去了价值。作为对一种现象的思考,我们应该有广阔的思路,尽可能想到各种可能性。作为解题,则必须充分运用题目给定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基本技能之一。命题者正是通过这些给定的条件,考察你在特定条件下的思维能力的。
    【答案】(1)小肠黏膜层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2)a处的细胞连续分裂把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推向b处,直至c处。
    (3)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
    (4)在小肠黏膜层的各处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因为小肠黏膜层上的细胞不断进行mRNA的合成。
    例3.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未作处理      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   浸入纯水30分钟后
    1000g蔬菜农药残留量 0.196mg     0.086mg              0.123mg
    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曲线图略)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                     
    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            
    (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为什么?
    分析:本图分别通过表和曲线给出了二个实验的结果,要求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
    (1)用纯净水冲比用水浸泡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要少,说明用纯水冲洗时大部分农药被冲走了,为什么会被冲走呢?用水泡为什么不会被洗掉呢?显然这与农药分子的存在部位相关。被水冲洗掉的是蔬菜表面的,而冲洗不掉的进入到了细胞内。为什么用水浸泡的蔬菜农药进入细胞的多,而不浸泡的进入细胞的少呢?明显地,浸泡的过程促进了农药的吸收,由此可推知,农药是溶于水才能被吸收的。
    (2)实验二的曲线告诉我们,刚把蔬菜浸入纯水中时,细胞液的浓度是快速减小的。溶液浓度的减少需要从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变化二方面去考虑。在纯水中细胞应该吸收水分,其结果是细胞液浓度减小;此外,蔬菜表面有农药残留,细胞也会吸收农药分子,这一结果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最后的结果是细胞液浓度快速变小,说明细胞吸收水分的速度远快于细胞对农药的吸收速度。随着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少,吸水速度逐渐减慢。但在纯水中细胞液不管怎么吸水,其浓度肯定是要大于纯水的,为什么逐渐的浓度不再变小,到BC段反而是增大了呢?这一方面要从细胞结构上去考虑,植物细胞是有细胞壁的,细胞大量吸收膨胀,但外面有细胞壁的存在,阻止了细胞继续吸收水分,水分进出细胞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另一方面要从细胞对农药的吸收角度去考虑,细胞吸水减慢,但农药仍然在继续吸收。这也说明了细胞吸收水分和农药间的相互关系:农药的吸收需要溶于水,但两者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
    (3)根据实验原理的分析,可以知道,细胞对于农药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原理是类似的,根据这一原理就可分析取得最好效果的根外施肥条件。细胞只能吸收溶于水中的矿质离子,所以要保证根外施肥的最大肥效,实际上就是保持施肥后的湿度,使叶面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液面,从而促进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参考答案】
    (1)农药主要残留在蔬菜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纯水冲掉 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导致植物细胞内农药含量增高。
    (2)刚浸入纯水中,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 受细胞壁限制,细胞吸水一定量后即饱和,此时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  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无风或少风的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阴天;使叶片的液面保持较长时间,以便于植物细胞充分吸收溶于水中的养分。    例题1.“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进行了两个实验。(2002年新课程理综)
    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
    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实验一说明:                                              
    实验二说明: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的认识            。     [分析]本题通过两个实验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动力。实验一说明了植物水分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结论。实验二所示,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显然不再来自于蒸腾,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只能来自于根部。这一知识结论是学生未知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完整与补充。
    [答案]实验一说明: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  实验二说明:根部生理活动(答“根部渗透吸水”或只答“根部”也给分)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的压力。  根据这两个试验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说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实验的结果作出分析和解释,二是对根据实验结果推论可能得到的结论。用于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知识一般是课本上的,要求学生掌握的,所以其落脚点通常是课本的知识点;对实验结果的推论则可以推论到课本的知识点上,也可能是学生未知的,甚至是与学生已有知识相悖的。因为已知知识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历史条件下对某个问题的认识,题目所给的实验的落脚点可能就是对于学生知识的完善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