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百合女猎手:看雪 读心 悟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1:57:50
发布时间:2009-11-24 14:38:35    来源:杭州教师教育网(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查看次数:620
看雪·读心·悟情
——观摩第22届浙派名师暨长三角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有感
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   章新其
本次课堂展示百花争鸣,各显千秋,而其中以程翔老师所上的《再别康桥》最为精彩。既无精美的课件,又无过于精细的课堂设计,极为朴素自然,然而却于平淡处见机杼,于素华中显功力,妙语连连,叹为观止。本人却因故未能赶上,甚觉遗憾!印象较深刻的还有杨晓迪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当代著名古诗文专家吴战垒先生曾说:“晚明小品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而《湖心亭看雪》便是其中一丛。全文不足两百字,初读此文,最强烈的感觉便是一个“美”字。再读一遍,忽而发觉“痴”字回味无穷。细细读来,方悟“痴”中 “梦寻西湖”的那份清雅与深沉。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什么?感受什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引导?杨晓迪老师为我们作出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仅以零星的记忆,就聆听本堂课谈述以下一些收获与思考。
首先,我想从学生的感悟说起。
赵群筠老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大部分回答:“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张岱。”“我对杨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讲课富有感情。”
毫无疑问,学生在这堂课中,被杨老师的深情与语言艺术所感染了。
本人较为欣赏杨晓迪老师对朗读的指导,也特别认同赵群筠老师的评价。杨老师指导学生读出了文中“痴”、“大喜”的味道,在师生角色互换中体味写景角度变化之妙,在朗读中比较出张岱之“痴”与金陵人之“痴”的迥异。整堂课温婉含蓄,妙不可言!临近结束时,杨老师又现身说法,将自己与张岱融为一体,在古典乐曲中深情吟诵,让听者如痴如醉,这或许是留给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亮点吧。在听众席上,本人一次又一次地被杨他的吟诵所折服,耳畔不时荡漾着他那富有磁性的诵读声,更感到身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言功底不可忽视。在声音的传递,言语的交流中,使学生聆听美、感悟美、学会欣赏美!
这是一堂“公开课”。“既然是炫耀的展示而非默默的‘暗示’,成功的公开课,一定要在某个方面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我想,这一点,杨晓迪老师以最后那一成功的诵读做到了。
回味过后,我的心头隐隐略过一丝不安。我们不妨这样假设:若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强烈印象”是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后的诵读,若本堂课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自己的吟诵,那会不会更理想?毕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算是一堂公开课,展示的风采也应是学生的。老师的“出彩”的地方越多,是否无形中将学生的亮点隐去了呢?于是我恍然明白了,为何在听课即将结束时,我诧异不是让学生来诵读全文,再次咀嚼吟诵。在课后的问卷中,如果学生说,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湖雪景的美,是这独赏雪景背后的高雅情趣与情怀,那么,这样的审美体验,对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操是否有更大的影响呢?
由此,我想谈的第二点是:我们是要通过《湖心亭看雪》让学生了解张岱,还是让学生受《湖心亭看雪》浸染之后,用自己的独特情怀理解张岱,在审美的愉悦中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文人的那份“孤独”与“坚守”?
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谈到浪漫哲学的旨趣始终在于:在这白日朗照、黑夜漫漫的世界中,终有一死的人究竟从何而来,又要去往何处,为何去往?有限的生命究竟如何寻得超越,又在哪里寻得灵魂的皈依?在此,我并非讨论高深的哲学问题,只是浪漫哲学的旨趣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更为深刻的思考。张岱明亡后入山著书,不是也在寻得他的人生归宿么?他从明朝而来,仍旧要回到那里去。在《陶庵梦忆》中,他念念不忘故国,《湖心亭看雪》开篇即点明“崇祯五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除此篇外,若细读《陶庵梦忆》,就会发现此书无处不留有明朝的印痕。张岱虽未言浪漫哲学,可《湖心亭看雪》让我们看到的却是怎样的一份浪漫情怀?我们同样渴望知道张岱“为何而往?”,缘何这样独守前朝?在这不同于流俗清雅的文人品性中,又蕴含着怎样深沉的处世哲学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张岱骨子里的那份“孤独”与“坚守”,该用怎样的眼光来解读千年前这颗执着的心呢?
所以,杨晓迪老师在让学生品读文中写景的句子时,在讲到写景角度的变化时,能否再细腻一些,去感受作者的情怀呢?比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否可以在此一用,帮助学生理解张岱为何心会飞到天上去的?这样,在视角的变化中,我们读懂了一颗落寞的心。又比如,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独”字体现了张岱此时的心寒,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另一方面,作者生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后期,加之性格孤傲清高,因而作为舟子是进不了作者的内心的,作者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在他看来,自己带着闲情雅致去赏雪,舟子对此是不理解的,所以他说“独往”。当然,杨老师重点提到了“痴”,并且对“痴”的诠释较为深刻。只是“独”字的感悟似乎是不是可以再透彻一些?“独”字明了了,“梦”也就在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一角唤醒了。席勒在《新世纪的开始》中说得好:“你不得不逃避人生的煎逼,遁入你心中的静寂的圣所,只有在梦之园里才有自由,只有在诗中才有美的花朵。”我们能做的,或许便是在如诗般美好的白描中寻找那朵孤独的梦之花吧?
最后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愿与杨老师商榷。杨老师在课堂中引用了《西湖七月半》的一则材料,由此来告诉学生张岱对西湖的态度,并且问:张岱为何如此吝啬他的西湖?为何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一问原无疑义,正好体现了张岱之“独”之“痴”之“梦”。然而由于学生之前并未读过《西湖七月半》原文,不知作者前面所举例的四类为何许人,单以这一句让学生领会张岱对西湖的独特情怀,似乎有以偏盖全之嫌。另外,《湖心亭看雪》一文,绝妙之处在于“雪”,而“雪”西湖与“月”西湖终归意境有别,不可替代。或许是笔者悟性低,未能完全明白杨老师的本意,故而在此仅以学习者的身份求教。
附:课堂实录
( 记录粗略,疏漏之处或当有之,万望杨老师海涵!)
杨晓迪老师由题目直接进入课堂,与学生交谈:“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想到了下雪的西湖很美,有的说想到了西湖的湖心亭。杨晓迪老师说:“明代一位文人张岱在西湖住了四十多年,他是怎么看西湖的呢?”于是幻灯出示一则材料:
张陶庵盘礴西湖四十余年,水尾山头,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
——明 王雨谦《西湖梦寻序》
读完材料后,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学生很快便找了出来,于是幻灯出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读李白,自己就是李白一样,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读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种忧国忧民,绝不会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看,满目凄凉,满目疮痍。同学们自己读,闭上眼睛,展开想象。
(教师的范读力量是最直观、真切而富有感染力的。经过指导,学生的朗读与初读相比有所提升。)
师:“你读出了一幅         雪景?”
生1:浑然一体。
生2:天地白茫茫的一片。
……
师:我们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你会发现,这些景物在一样一样地……
生:融合、聚散。
师:怎样融合?景变得……?
生:变小了。
师:这段话有妙处。接下来,还是分角色朗读。
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生:“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同学们先来。
(互换朗读)
师:我发现张岱观察景物发生了变化。原来在——
生3:在船上。
师:变到了——
生略思考。
生4:在天上。
师:张岱怎么跑到了天上去了呢?这样一个人,用一个字来形容,你觉得该用哪个字呢?
生5:痴。
师:“痴”张岱,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想想“痴人”张岱“痴”在何处?
(出示幻灯片:“痴”)学生找句子。
生6:从船上的两个人口中可以看出张岱的“痴”。
师:读出来。
生6: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不够“大喜”,我觉得“大喜”是眼睛放出光的感觉。
(生再次读,有提升。)
师:你觉得他们为何大喜?
生7: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师:找到了知音。这个“痴”不仅指张岱,还有谁?找出来。
生: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舟子一般都不太说话,而此时,舟子都忍不住发言了。可是作者为何到此戛然而止?
生8:可能他不想再说下去了。文中“拉”“强”这些词让人觉得他总不是很愿意。
师:哦,张岱不发表意见了。你们想知道张岱是怎么想的吗?
生:想。
出示幻灯片:
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张岱《西湖七月半》
师:张岱为何如此吝啬西湖?为何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呢?他是真的去看雪吗?
我们来看课下注释一,我请同学来读一下。
一生读。老师请学生到黑板写了一个大大的“梦”字。
出示幻灯: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张岱 《西湖梦寻》自序
师:这个梦,只属于他自己。西湖不光是一个梦,更是一个关于故国的梦啊!
出示幻灯: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师:请将你自己想象成张岱,在这个梦中,你梦见了什么?
出示幻灯:余梦见……(配乐)
生动笔写。
若干分钟后,生读,展示自己的思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这个梦寻西湖的张岱。
教师配乐朗读,在悠扬的古乐中,结束了本课。